- 年份
- 2024(8338)
- 2023(11709)
- 2022(9844)
- 2021(9159)
- 2020(7292)
- 2019(16645)
- 2018(16141)
- 2017(30199)
- 2016(15888)
- 2015(17978)
- 2014(17491)
- 2013(17400)
- 2012(16539)
- 2011(15383)
- 2010(15644)
- 2009(14552)
- 2008(14508)
- 2007(13030)
- 2006(12051)
- 2005(11100)
- 学科
- 济(77000)
- 经济(76939)
- 业(47265)
- 管理(46643)
- 企(37784)
- 企业(37784)
- 中国(27446)
- 方法(25832)
- 农(21098)
- 数学(21065)
- 地方(21052)
- 数学方法(20890)
- 业经(18399)
- 技术(16972)
- 贸(16382)
- 贸易(16365)
- 易(15909)
- 农业(14381)
- 制(14374)
- 银(14314)
- 银行(14301)
- 行(14060)
- 财(13814)
- 融(13455)
- 金融(13455)
- 发(13046)
- 学(12334)
- 环境(12181)
- 地方经济(11621)
- 技术管理(11588)
- 机构
- 学院(233284)
- 大学(231558)
- 济(106108)
- 经济(104221)
- 研究(88887)
- 管理(87436)
- 理学(73600)
- 理学院(72674)
- 管理学(71765)
- 管理学院(71271)
- 中国(69548)
- 京(50924)
- 科学(50013)
- 财(46876)
- 所(44250)
- 研究所(39854)
- 中心(38594)
- 财经(36561)
- 江(35635)
- 范(34054)
- 师范(33782)
- 北京(33617)
- 农(33501)
- 经(33260)
- 经济学(33120)
- 院(31927)
- 经济学院(29566)
- 州(28994)
- 业大(27690)
- 师范大学(27293)
- 基金
- 项目(147219)
- 科学(118280)
- 研究(112409)
- 基金(107526)
- 家(93151)
- 国家(92357)
- 科学基金(79221)
- 社会(74965)
- 社会科(71344)
- 社会科学(71330)
- 省(56265)
- 基金项目(55759)
- 教育(50547)
- 划(47389)
- 自然(47126)
- 自然科(46055)
- 自然科学(46046)
- 自然科学基金(45263)
- 资助(44159)
- 编号(43736)
- 发(38490)
- 成果(36026)
- 重点(33505)
- 部(33371)
- 创(33149)
- 课题(32129)
- 发展(32098)
- 国家社会(32042)
- 展(31573)
- 创新(31180)
- 期刊
- 济(126571)
- 经济(126571)
- 研究(78106)
- 中国(53492)
- 管理(36881)
- 财(33300)
- 科学(32553)
- 农(32400)
- 学报(29476)
- 教育(28667)
- 融(25967)
- 金融(25967)
- 大学(23342)
- 农业(22513)
- 学学(21472)
- 经济研究(21234)
- 业经(21147)
- 技术(20383)
- 财经(18435)
- 问题(16520)
- 经(16180)
- 贸(15386)
- 国际(14071)
- 世界(14046)
- 业(13183)
- 技术经济(12406)
- 坛(11521)
- 论坛(11521)
- 科技(11349)
- 商业(11270)
共检索到375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广瑞
新中国旅游的发展跨过了半个多世纪,从总体上看,处于频繁社会变革中的旅游业,逐步摆脱了长期延续的非常规发展模式,开始进入常规发展的新常态。这种新常态虽然也与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走低、复苏步伐蹒跚相关,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运行改革与调整的结果。所谓"常规发展",是指它的发展更能遵循自身的规律,而不是在特定时期、因政府为实现特定目标所采取的特殊政策导致其脱离正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严旭阳
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
关键词:
旅游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文举
本文在对我国旅游业20多年发展历程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在新世纪面临的发展障碍和发展机遇,并提出了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旅游业 发展 机遇 挑战 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小安 邱毅勇
1985年编制的国家“七五”计划中,旅游业的发展单独辟为一章。这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旅游业从起步阶段进入正式发展阶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机。 “七五”时期,是决定我国旅游业今后几十年命运的关键时期。但是,希望和失望的程度往往是成正比的,搞得不好,有利因素可能转化为加倍的不利因素。一方面会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严旭阳
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铁路在运行速度、运输能力、适应环境和节能环保等方面,都有非常强大的优势,但是要把这些技术优势真正转化为社会经济优势,就需要积极推动铁路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只有在继续深耕铁路运输主业的同时,不断开发和丰富铁路旅游产品,铁路行业才能跳出传统的"票务经济"的限制,取得更大的发展。为此,铁路部门需持续提高铁路客运的游乘比,并把游客资产从旅客中识别出来提供专门的旅游服务,
关键词:
旅游 铁路 中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葛全胜 席建超
新常态正深刻影响着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本文在分析新常态下区域旅游发展几个新特点基础上,阐释了未来区域旅游业发展格局与趋势,提出了推进区域旅游业发展总体思路。文章指出,新常态下旅游业发展正呈现规模扩张和个性消费同步提升,"旅游强国"特质开始显现;跨界、跨行业企业集团逐步主导产业发展,并在全球范围谋篇布局;旅游产业地位日渐凸显,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成为重要目标;"第二次人口红利"开始释放,旅游服务开始引领"中国服务"建立;"互联网+"新型运营模式全面渗入,逐步拓展旅游业发展版图;"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模式导入,全面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等六大特征。与之相对应,全面融入国家区域经济战略,中、西部地区旅游业整体崛起,城市休闲和城市旅游异军突起,生态文化功能区整体开发,区域旅游产业"网络化"成为重要发展趋势。最后指出,新常态下区域旅游业发展要有新思路,重点包括:以跨区域旅游目的地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区域业协同发展;以重大项目投资驱动为突破口,形成区域旅游投资与创新双轮驱动发展;以全面改革开放为突破口,形成内外源结合联动发展;以国家层面统筹协调为突破口,形成多层次区域旅游治理模式;以跨界渗透和兼并重组为突破口,培育区域化和国际化旅游市场主体;以综合旅游风险防范为突破口,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常态 中国 区域旅游 战略思考 格局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鹏杨 章乐文 乔花飞 田里
该文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构建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泰尔指数等,对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化和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高且提升缓慢,由0.194增长到0.306,创新和开放系统是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板。2)空间上呈现“同群效应”,大多为高高集聚或低低集聚,且正向“同群效应”有所强化。3)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泰尔指数由0.055下降至0.019,整体协调性有所改善,但区域之间存在一定“马太效应”。北部沿海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属于曲折波动型差异,东北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和东部沿海经济区属于同频共振型差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波
The article holds that after over twenty years' development,China's tourism industry not only registers sharp rise in number and scale,but also undergoes great changes in the operational condition and environment.China's tourism industry is evidently unde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戴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舒小林 黄明刚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专门章节进行论述,并且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综合考虑,大众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洛哈思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旅游等任何单一的发展方式都不是较好的旅游发展方式。文章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提出SCELL旅游发展方式,即宏观层面以可持续旅游为发展方向和理念,中观层面大力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推动产业循环型、融合化、集群化和制度化发展,在微观层面,对游客和居民倡导洛哈思消费方式,对旅游及相关企业进行生态化、低碳化设计,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处理好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保继刚 杨虹霓 翁时秀
依据旅游供需关系主要矛盾的变化,将改革开放至今的中国旅游发展划分为观光旅游主导阶段(1978—1988年)、旅游供需多元化阶段(1989—1998年)、旅游日常化阶段(1999—2012年)、旅游供给侧改革阶段(2013年至今)等四个阶段。在观光旅游主导阶段,中国旅游地理学紧密围绕关键现实问题,探寻观光旅游发展规律并用以指导产业实践,理论与实践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旅游供需多元化阶段,部分新兴产品的开发建设问题得到较好的理论回应,但没能构建一个旅游地空间竞合的系统理论;在旅游日常化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成为单一领域的专家,推动学科的深化和细化研究,但对宏观复杂非线性问题,却无法进行有效的学术应对;在旅游供给侧改革阶段,不少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综合性的可持续旅游研究开始出现,对旅游地理学新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的讨论日益增多,但迄今尚未在更加系统而全局的视野中建立真正的科学问题体系,并针对科学问题系统性地探寻有效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研究认为,十分必要群策群力地梳理旅游地理学科学问题体系、探寻有效方法、开展协同研究;应尽快解决过去遗留的理论问题,做好应对未来变化的准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广瑞
中国边境旅游发展的战略与政策选择·张广瑞·一、总体战略选择:正确认识、积极发展中国边境旅游的发展处在一个重要的时刻,经过近10年的实践,管理和经营部门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从失败中吸取了教训。经过整顿,各地的边境旅游工作开始走向正轨,并逐渐向国际惯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戴斌 张进福 马仪亮 妥艳媜 马海鹰 李明龙 舒伯阳 肖建勇 谷慧敏 宋潇潇 徐凯伦 高天明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就旅游业而言,也进入了品质化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人们出游机会的增多,人们对旅游的追求开始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关于旅游业发展形势的一个重要判断就是"需求品质化"。可以说,发展品质旅游既是对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响应,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同时是旅游业发展进入大众旅游中高级阶段之后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品质旅游 协同治理 旅游者 旅游品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潘冰
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已经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发展成为大多数人的日常消费品。旅游业作为幸福导向、健康导向、文明导向的产业,对增进社会福祉和人民幸福十分重要。本期笔谈组织了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对"旅游与社会福祉"话题进行讨论,以期通过启发研究和指导产业的发展来增进社会福祉和人民幸福。本期笔谈作者包括1位旅游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2位企业界人士,以及6位关注旅游社会福
关键词:
社会福祉 旅游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