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17)
2023(13383)
2022(11705)
2021(11191)
2020(9339)
2019(21864)
2018(21455)
2017(41061)
2016(22461)
2015(25518)
2014(25239)
2013(25164)
2012(23195)
2011(21298)
2010(21005)
2009(19187)
2008(18751)
2007(15973)
2006(14136)
2005(12315)
作者
(66182)
(55172)
(54791)
(52114)
(35262)
(26287)
(24792)
(21616)
(20996)
(19454)
(18947)
(18839)
(17593)
(17384)
(17008)
(16930)
(16384)
(16377)
(15838)
(15627)
(13647)
(13642)
(13204)
(12460)
(12324)
(12205)
(12132)
(12003)
(11097)
(11047)
学科
(92790)
经济(92689)
管理(59277)
(56921)
(45218)
企业(45218)
方法(44779)
数学(38654)
数学方法(38246)
中国(25311)
(24926)
(21118)
业经(19671)
(19650)
(18455)
贸易(18447)
(17976)
农业(16890)
地方(16687)
理论(15170)
(14730)
环境(14627)
(14368)
技术(13263)
(12816)
银行(12765)
(12444)
金融(12442)
(12279)
(12274)
机构
大学(329214)
学院(324674)
(131926)
经济(129376)
管理(127483)
研究(115189)
理学(111194)
理学院(109869)
管理学(107934)
管理学院(107360)
中国(84448)
科学(73157)
(71261)
(58553)
(56358)
(55572)
研究所(54278)
业大(50399)
中心(50014)
财经(46633)
北京(45429)
(45016)
(44769)
师范(44584)
农业(43950)
(42677)
(41237)
经济学(40339)
师范大学(36655)
经济学院(36467)
基金
项目(227327)
科学(178837)
基金(166905)
研究(163594)
(147395)
国家(146246)
科学基金(124161)
社会(103536)
社会科(98148)
社会科学(98122)
基金项目(88752)
(85793)
自然(81467)
自然科(79589)
自然科学(79565)
自然科学基金(78165)
教育(74362)
(73920)
资助(69673)
编号(64770)
成果(52637)
重点(51137)
(51023)
(48707)
(46555)
课题(44703)
科研(43700)
创新(43533)
教育部(43337)
国家社会(43195)
期刊
(138863)
经济(138863)
研究(94478)
中国(56934)
学报(55137)
科学(51563)
(50036)
管理(44463)
大学(41115)
(38878)
学学(38648)
农业(35778)
教育(34136)
技术(25953)
(23417)
金融(23417)
经济研究(22672)
财经(22111)
业经(21234)
(19131)
(18959)
问题(18515)
图书(17184)
科技(15762)
技术经济(15696)
资源(15568)
(15388)
(15334)
理论(15226)
世界(14931)
共检索到462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查建平  钱醒豹  赵倩倩  舒皓羽  
为更为有效测算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弥补传统效率测算方法的局限,本文将超效率数据包络构造思路引入到双前沿面下的DEA-Malmquist指数计算之中,构建了基于双前沿面的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并补充规模报酬可变的条件约束,构建出更具可信性的基于双前沿面的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分解模型,进而对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旅行社、星级酒店与旅游景区三种类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比较与分析,结论显示:三类旅游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其演化态势与增长的决定因素亦存在较大差异;同类旅游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决定因素存在区域异质性;同区域旅游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决定因素存在行业异质性。其可能的原因是现代信息技术对旅游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存在行业差异,制度供给对旅游细分行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以及三类旅游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演化形成不同的行业特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本文利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1~2009年中国省际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生产率指数分解,对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时序变化和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之后又利用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对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σ和β收敛性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2.7%,其中,技术进步创新率为6.7%,技术效率增长5.6%,技术进步是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并不存在显著σ收敛和条件β收敛,但存在显著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琳萍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降低旅游能耗对实现我国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加入能源消耗要素,采用Solow余值法对1995—2015年中国旅游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分析了各生产要素对旅游业产出的贡献程度以及全要素生产率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变动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较低且波动性大,中国旅游经济属于要素驱动型的外延式增长模式;资本的增长要与高生产率匹配才能带动旅游经济的高增长;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能源的制约性日益突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琳萍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降低旅游能耗对实现我国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加入能源消耗要素,采用Solow余值法对1995—2015年中国旅游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分析了各生产要素对旅游业产出的贡献程度以及全要素生产率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变动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较低且波动性大,中国旅游经济属于要素驱动型的外延式增长模式;资本的增长要与高生产率匹配才能带动旅游经济的高增长;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能源的制约性日益突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永刚  
中国旅游业自1978年以来持续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其增长因素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资本和劳动力,技术进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内生变量。本文利用基于产出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对2000-2009年中国大陆(内地)地区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⑴剔除2003年"非典"疫情的极端影响,在2000-2009年间,技术进步是推动中国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力量;⑵虽然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但是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不存在显著差异;⑶东部旅游业市场化水平大幅提高,已经进入到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阶段;⑷中部地区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悦  钟廷勇  安烨  
文章使用2005—2012年全国各省份的旅游业相关数据作为样本,运用系统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对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探讨了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旅游业的年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8.4%,其中技术进步实现增长10.2%,但是技术效率退化了1.6%,表现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恶化。第二,旅游业产业集聚对各省旅游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地区,旅游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也较高。第三,旅游业产业集聚对旅游业的技术效率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但是对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广海  汪立新  
本文采用EG指数方法测度我国旅游业产业集聚水平,采用曼奎斯特指数测度我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发现我国旅游产业集聚呈下降趋势且速度随时间变缓,我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呈现出波动变化,且波动幅度逐渐增大;通过构建模型考察两者关系,发现我国旅游产业集聚冲击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影响,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冲击对产业集聚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少华  蒋伟杰  
本文首次采用基于投入冗余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ISP)来重新测度和分解中国1985-2009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该指数优势在于可以进一步测度与分解投入要素的生产率。研究表明:①国家层面,TFP增长解释了中国经济增长35.08%的份额。相比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导致TFP变化的主要原因,生产前沿面年均向上移动3.53%;相比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驱动中国TFP上升的主要因素,中国的经济增长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比较优势。②区域层面,TFP差异是导致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但是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TFP的提升均体现在资本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的技术变化方面。③省际层面,全部省份在样本期内都实现了TFP提升,2005年之后逐渐有更多的省份成为"创新者",而省际之间追赶效应表现得并不是十分明显;TFP、资本生产率以及劳动生产率在省际之间呈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动态趋势。研究对我国今后经济增长挖潜、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省际发展与赶超等问题,富有启发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华军  李超  
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地区之间的竞争将发展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竞争,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将更多体现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距。本文在运用全局(global)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根据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构组成,首次采用方差分解方法构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距成因的双角度分解模型,并应用于中国2000-2015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距的分析。研究发现:相比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差距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为69.19%,对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为57.66%、73.33%、81.73%和144.64%;基于要素角度,污染治理生产率的差距是导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对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为64.28%,对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为63.96%、64.94%、59.10%和57.88%;通过进一步细分要素可知,劳动投入生产率的差距不仅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地区间差距作用最大,而且对东部和东北地区内差距的影响占据绝对地位,贡献率为19.27%、19.02%和19.65%,驱动中西部地区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工业废气治理生产率,贡献率为20.24%、20.74%。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松茂  邓峰  瓦哈甫·哈力克  
根据旅游发展状况、旅游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等因素,结合专家打分法将新疆15个地州分为首府圈旅游区、北疆旅游区、南疆旅游区、东疆旅游区4个旅游区。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了2004—2013年全疆及四个旅游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结果显示:10年间全疆旅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值为1.061,其中技术进步年平均值为1.065,技术效率年平均值为0.996,10年间全疆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归功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生产率的增长作用并不明显。10年间全疆的旅游产业纯技术效率(0.9992)高于规模效率(0.9969),即纯技术效率对于旅游产业的技术效率影响较大。文章最后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旅游区可以实行不同的旅游发展政策、提升旅游产业技术效率、促进旅游产业技术进步等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海英  修静  臧晓强  李淑华  
为了测度工业的节能减排全要素生产率,引入了加权的非径向非角度的Malmquist指数,并且对其进行了分解。对30个省的实证发现:节能减排全要素生产率在持续增长,其中东部表现最好,但也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锐波  张亦瑶  
本文构建关于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与Porter外部性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以2004年为基期的20052015年中国省域制造业的产业外部性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同时将产业细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以及技术密集型进行探讨研究。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发现雅各布斯外部性与波特外部性对于制造业整体以及3个细分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非常显著,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针对生产率分解后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的实证证明,产业多样化可以促进制造业技术效率改善而对技术进步具有抑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锐波  张亦瑶  
本文构建关于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与Porter外部性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以2004年为基期的2005~2015年中国省域制造业的产业外部性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同时将产业细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以及技术密集型进行探讨研究。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发现雅各布斯外部性与波特外部性对于制造业整体以及3个细分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非常显著,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针对生产率分解后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的实证证明,产业多样化可以促进制造业技术效率改善而对技术进步具有抑制作用,市场竞争可以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与波特外部性不谋而合。提高产业专业化以及保持产业的区域垄断更能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支持了MAR外部性的观点。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效率的变动则主要是通过区域的竞争来影响;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只有波特外部性在发挥正向效应;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进步需要保持产业的专业化,而提高产业的多样化与有效的市场竞争更利于技术效率的改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丽  
本文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1997-2014年旅游业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分析,发现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其中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特征。从影响旅游业生产效率的因素看,推进旅游业集聚发展、补齐旅游基础设施短板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提升旅游业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战略取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丽  
本文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1997-2014年旅游业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分析,发现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其中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特征。从影响旅游业生产效率的因素看,推进旅游业集聚发展、补齐旅游基础设施短板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提升旅游业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战略取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