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73)
2023(12397)
2022(10530)
2021(9613)
2020(8245)
2019(19075)
2018(18504)
2017(35936)
2016(19177)
2015(21962)
2014(22071)
2013(22455)
2012(21457)
2011(19719)
2010(19778)
2009(18780)
2008(18468)
2007(16522)
2006(14777)
2005(13445)
作者
(57802)
(48748)
(48738)
(46705)
(30885)
(23236)
(22094)
(18922)
(18166)
(17283)
(16817)
(16231)
(15694)
(15605)
(15340)
(15137)
(14349)
(14296)
(14057)
(13897)
(12300)
(12038)
(11798)
(11155)
(11091)
(11000)
(10577)
(10510)
(9833)
(9684)
学科
(110700)
经济(110620)
管理(49854)
(48708)
方法(43465)
数学(37860)
数学方法(37631)
(37064)
企业(37064)
中国(26620)
(25259)
地方(25008)
业经(20851)
(20188)
(19973)
(18727)
贸易(18718)
(18071)
农业(17342)
(16093)
地方经济(15811)
环境(14395)
(13932)
产业(13869)
(13606)
金融(13604)
(13337)
银行(13308)
(12813)
(12403)
机构
大学(296629)
学院(295518)
(139871)
经济(137375)
研究(109972)
管理(109604)
理学(93935)
理学院(92721)
管理学(91305)
管理学院(90732)
中国(82788)
科学(64741)
(63238)
(59890)
(56101)
研究所(50947)
财经(48211)
中心(48075)
(47910)
经济学(45485)
(43717)
(43368)
经济学院(40918)
北京(40695)
业大(40434)
(39546)
师范(39233)
(38891)
农业(37490)
财经大学(35476)
基金
项目(190288)
科学(150993)
基金(141167)
研究(137388)
(123139)
国家(122213)
科学基金(103993)
社会(91847)
社会科(87385)
社会科学(87364)
基金项目(74984)
(71777)
自然(65027)
自然科(63512)
自然科学(63492)
自然科学基金(62410)
教育(60785)
(60700)
资助(58783)
编号(52324)
(44142)
(43297)
重点(43136)
成果(42294)
国家社会(39341)
(38611)
教育部(37185)
课题(36712)
发展(36296)
创新(36293)
期刊
(159927)
经济(159927)
研究(91613)
中国(54136)
(45181)
学报(43863)
(43578)
科学(43106)
管理(39409)
大学(32884)
学学(31287)
农业(29680)
经济研究(27122)
(25460)
金融(25460)
财经(24976)
技术(23614)
业经(23386)
(21816)
问题(21807)
教育(21139)
(18902)
技术经济(17009)
世界(16869)
(16598)
国际(16436)
统计(15992)
商业(14136)
(13987)
经济问题(13654)
共检索到446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佳  赵金金  张广海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ISA分析,考察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构建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一直伴随空间集聚的过程,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在东部地区形成了旅游经济活动的集聚区;旅游产业集聚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表现为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表现为显著的局部性特征,由此引起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均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秀娟  
利用C-D生产函数和回归分析技术得出中国旅游产业资本、劳动的产出弹性;利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出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1996—2001年及2001—2006年两段时间区间内资本、劳动、技术进步对中国旅游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增长;资本、劳动、技术进步对三大区域旅游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明显的差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春济  冯学钢  高静  
文章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维度考察了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的特征,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了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验证了该影响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整体看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在提升、合理化程度在波动中下降,但区域差异明显;(2)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我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区域普遍性和持久性,但影响力在下降;(3)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力的大小具有时段性特征,但比较而言,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动力。针对上述结论,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其成因并提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畅  
旅游业发展已经成为全面促进消费、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本文基于2008-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交通可达性、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交通可达性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其在西部地区的驱动效果最强,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驱动效果相对较弱;交通可达性对旅游产业集聚具有显著推动作用,旅游产业集聚在交通可达性和区域旅游经济增长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其间接影响效果占总效应的39.8%。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佳  王娟  奚一丹  
本文构建了由效率、结构、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旅游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采用空间四分位图和区域重心分析模型,分析了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整体空间分布特征与动态变化状况;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2003—2012年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集聚特征和演化态势,揭示不同省域之间在空间上的相关性和依赖性;进一步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空间差异形成、空间关联演化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促进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整体提升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总体上呈现出以东部沿海地区为核心,逐步向内陆腹地区域递减的趋势,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并呈现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宋慧林  宋海岩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选用1998~2009年数据研究了中国省域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中国省域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空间集聚性;旅游创新不仅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增长,还通过空间传导机制对邻近区域的旅游经济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说明应充分重视创新在旅游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旅游创新成果的溢出效应扩大旅游创新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和范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如友  
本文利用中国2000—2014年分省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省域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周边省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会对本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结果显示,中国旅游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作用强度低于非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非空间计量模型由于忽略空间溢出效应而高估了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进一步地,旅游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在不同时期的表现迥异;2000—2005年,旅游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明显,2006—2014年,旅游发展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主要归功于该时期乡村旅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绪辉  高新雨  田泽  
旅游经济增长存在空间相关性构建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面板模型,经LR检验、LM检验、Wald检验并最终采用空间Durbin模型,对2001~2012年我国八个民族省份与甘肃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居民消费支出、旅游设施对民族省区旅游经济有正向影响,城乡收入差距、重大突发事件对民族省区旅游经济有负向影响;景点数量和质量对相邻民族省区旅游经济存在正向溢出,旅游设施和重大突发事件对相邻民族省区旅游经济存在负向溢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左冰  
文章以经济增长理论的进展为基础,使用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历史面板数据,结合旅游业的经济特性,分析影响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诸要素及其贡献度。结果表明,中国旅游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要素投入特别是资本投入而不是通过追求技术进步来获得的,属于典型的要素驱动型增长。价格水平、环境质量和技术进步对于旅游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作用下,各地的旅游发展绩效与其制度质量无关;可进入性与旅游发展的关系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加以分析。此外,旅游发展可能会降低目的地人力资本以及教育投资需求,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也会对制造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旅游发展是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好旅游发展与其它产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凯  杨亚萍  张淑文  甘畅  刘浩龙  
为厘清旅游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采用区位熵和分解加总法分别测算2001—2016年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度和碳排放强度,继而运用重心分析、空间自相关法探究其空间演变及内在关联特征,最后构建二者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旅游产业集聚呈现出东中部高、西部低的分布格局,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与其相反;(2)旅游产业集聚重心分布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与南阳市及其交界地带,其演变轨迹整体向西北小幅偏移,移动距离约为112.362 km;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重心分布在陕西省商洛市、安康市和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其重心轨迹整体呈现出南略偏东的态势,移动距离约为256.734 km;(3)旅游产业集聚会显著降低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存在空间负相关关系;高集聚-低排放类型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贵州和云南等省区;低集聚-高排放类型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以及青海等省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凯  李娟  席建超  
厘清旅游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及CO2排放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增长前提下的低碳旅游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采用"自下而上"法,估算了1991~2010年中国旅游业的CO2排放量,并运用脱钩理论、ADF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辨识和分析了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耦合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样本区间内,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CO2排放量除2003年为未脱钩以外,其余年份均处于相对脱钩状态;旅游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旅游经济增长构成CO2排放的Granger原因不显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赞才  龚艳青  罗文斌  
探讨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能否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助于全面地认识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价值,发挥旅游经济的正向作用。本文使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测度了1999-2013年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异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E-G两步协整模型、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探讨了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异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旅游经济增长在各地区都呈现整体收敛趋势,城乡收入差距也整体呈现缩小趋势;全国及东、中、西部的旅游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异程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变异每增加1%,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变异就增加0.516 9%,说明旅游经济增长的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齐子鹏  王颖  
中国旅游经济历经以资源、资本为主要增长动力的30多年高速增长,正处于由要素投入驱动向技术进步驱动的转型发展时期,已经显露出以创意为核心的技术进步驱动旅游经济增长转型的发展趋势。创意是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的核心技术,能够为旅游经济增长提供持续性的动力,因此,在"要素驱动"模式式微之前,通过旅游创意实现向"技术驱动"发展转型是中国旅游经济的现实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向艺  郑林  王成璋  
文章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并运用2000—2009年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空间效应的影响下,我国旅游经济增长具有空间依赖性,其中2000—2008年出现正的空间溢出效应,2009年出现负的空间溢出效应;旅游业发达省份旅游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欠发达省份,低增长和高增长省份在空间上聚集。旅游接待设施数量的增加、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旅游景区数量的增长对旅游经济的增长作用不显著;而交通里程的增长对旅游经济的增长具有反向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玲玲  李玉霞  林振山  
文章利用统计-动力建模方法对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非线性动力反演,探求相互之间的动力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与GDP月度变化之间存在双向正向驱动作用,且前者对后者的动力驱动效果更加显著;(2)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和GDP的月度变化均不稳定,下一月度的变化对上一月不具有依赖性或连续性;(3)入境旅游人数无法对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月度变化起到二次非线性或线性驱动作用;(4)GDP对入境旅游月度变化的响应主要依赖GDP与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交叉作用,入境旅游人数因子会降低对GDP的动力反演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