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20)
- 2023(8894)
- 2022(7165)
- 2021(6860)
- 2020(5544)
- 2019(12795)
- 2018(12214)
- 2017(24226)
- 2016(12844)
- 2015(14431)
- 2014(14192)
- 2013(14298)
- 2012(13526)
- 2011(12497)
- 2010(12451)
- 2009(11755)
- 2008(11540)
- 2007(10139)
- 2006(9384)
- 2005(8509)
- 学科
- 济(62905)
- 经济(62860)
- 管理(34045)
- 业(34008)
- 企(25898)
- 企业(25898)
- 方法(24325)
- 数学(20768)
- 数学方法(20592)
- 中国(19609)
- 农(18014)
- 业经(14634)
- 贸(14175)
- 贸易(14169)
- 易(13900)
- 地方(12939)
- 财(12365)
- 农业(11760)
- 制(11652)
- 产业(11576)
- 策(10716)
- 银(9827)
- 银行(9827)
- 行(9618)
- 环境(9228)
- 融(8752)
- 金融(8752)
- 学(8617)
- 技术(8560)
- 发(8501)
- 机构
- 学院(188669)
- 大学(186050)
- 济(92637)
- 经济(91225)
- 管理(73232)
- 研究(70282)
- 理学(62311)
- 理学院(61654)
- 管理学(60990)
- 管理学院(60605)
- 中国(55247)
- 财(40727)
- 京(39435)
- 科学(37727)
- 所(33889)
- 财经(32081)
- 中心(30897)
- 研究所(30609)
- 经济学(29964)
- 经(29313)
- 江(27325)
- 经济学院(26965)
- 范(25927)
- 北京(25857)
- 师范(25784)
- 院(25180)
- 农(25012)
- 财经大学(23719)
- 州(21720)
- 业大(21254)
- 基金
- 项目(120648)
- 科学(97919)
- 研究(92860)
- 基金(90395)
- 家(77301)
- 国家(76716)
- 科学基金(66446)
- 社会(63349)
- 社会科(60425)
- 社会科学(60415)
- 基金项目(46618)
- 省(44391)
- 教育(41122)
- 自然(39352)
- 资助(38640)
- 自然科(38394)
- 自然科学(38386)
- 自然科学基金(37780)
- 划(37477)
- 编号(35654)
- 发(29153)
- 成果(29033)
- 部(28485)
- 国家社会(27388)
- 重点(27020)
- 中国(25641)
- 课题(25496)
- 创(25073)
- 发展(25067)
- 教育部(25045)
共检索到289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唐留雄
本文通过对中国旅游产业转型背景以及旅游产业政策的特征、作用分析,就旅游产业转型期旅游产业政策如何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在旅游产业政策选择、导向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旅游产业转型 旅游产业政策 政策选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波
笔者认为,在学理上,"新常态"与"转型"是一脉相承的。"新常态"是不同以往的、趋势性的、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意味着发展要"转型"。把发展视为一个过程,转向更加符合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现实和更加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就是在建设"新常态"。基于此,这里就新常态下旅游产业政策调整的重点略陈己见,以供方家批评讨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波
The article holds that after over twenty years' development,China's tourism industry not only registers sharp rise in number and scale,but also undergoes great changes in the operational condition and environment.China's tourism industry is evidently unde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树民
旅游产业政策是政府针对旅游产业发展、从行政角度制定的一种政策方针,各个国家根据旅游产业在本国发展的具体状况都有不同的定位和做法。改革开放以后,旅游业在中国逐步兴起。几十年来,我们有一种很成功的发展战略,即旅游业实行政府主导型发展道路,这是一条中国旅游业和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凌江 夏杰长
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问题对于"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路径和政策选择进行系统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
旅游产业融合 动力机制 路径 政策选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常锋 孙慧 何伦志
文章以2007年全国135部门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根据投入产出方法中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列昂惕夫(Leontief)逆阵来识别我国旅游业的"后向关联"产业;根据产品分配系数和戈什(Ghosh)逆阵来识别其"前向关联"产业;并确定我国旅游产业链。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产业链并非呈"链状"结构,而是表现出"网状"结构,鉴于此,文章提出构建中国"旅游产业网"的发展思路,并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鹿晓龙
2011年注定是在线旅游行业备受关注的年度。4月,总部位于南京的途牛旅游网在创立5年后,获得了由红杉资本、乐天集团和DCM等多家机构共同投资5000万美金,这是继2009年和2010年以来的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夏杰长 裴文靖
根据市场与政府相关关系的理论,在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出台旅游政策可能会促进旅游产业效率提高,进而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也可能会导致旅游产业效率损失,从而对旅游产业发展形成羁绊。本文以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旅游政策和旅游产业效率损失为研究样本,建立旅游政策实效评估体系和旅游产业效率损失测度指标体系,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旅游政策实效与旅游产业效率损失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显示,旅游政策实效与旅游产业效率损失之间存在着显著负向相关关系,但相关程度较小,因此中国旅游政策实效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以更好地促进旅游产业效率提高。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红梅 冀陈伟
我国旅游政策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旅游政策经历了政治接待阶段、入境旅游阶段、国内旅游阶段和出境旅游阶段四个阶段,并具有旅游政策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旅游政策阶段性和导向性较强、旅游政策工具由强制性向强制性和自愿性及混合性结合转变。同时,旅游政策嬗变呈现出由政府强制性推动向政府引导和企业自主参与转变、功能单一向多元化转变、旅游政策随着旅游业发展而变化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
中国旅游 旅游政策 嬗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郅润明
制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是振兴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制定旅游产业政策的意义与必要性及应注意的问题和遵循的原则、应当着重解决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山西为例,以振兴旅游产业实现旅游强省为目标,提出了制定旅游产业政策的总体构想。
关键词:
旅游 旅游强省 旅游产业政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春济 冯学钢 高静
文章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维度考察了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的特征,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了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验证了该影响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整体看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在提升、合理化程度在波动中下降,但区域差异明显;(2)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我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区域普遍性和持久性,但影响力在下降;(3)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力的大小具有时段性特征,但比较而言,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动力。针对上述结论,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其成因并提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三忙
本文以中国旅游业为例,研究了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效应,研究表明:(1)中国旅游业同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存在广泛的关联,且关联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2)中国旅游业对"吃、住、行"等相关产业消耗度仍较高,旅游消费结构仍有待优化;(3)中国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增强,旅游业发展应采取主动发展战略;(4)中国旅游业是典型的"依赖消费型"产业,国内旅游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程度提高,而国际入境旅游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减弱。
关键词:
旅游业 产业关联 产业波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传松
产业融合是实施全域旅游的主要抓手和构建现代旅游经济产业体系的重要手段。基于熵权法、灰色关联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本文构建了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中国31个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及时空演化特征。研究表明:①2002~2016年各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度逐渐加深,但产业间差异性明显。与第一产业融合由中度融合过渡到中高度融合阶段;与第二产业的融合一直保持在中度融合阶段;与第三产业融合由中度融合过渡到高度融合阶段。②各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在全局空间呈现正自相关特征,但自相关特征各有不同。旅游产业与第一、三产业融合空间集聚特征凸显,空间集聚程度不断加深;与第二产业融合空间分布持续保持集聚状态,集聚程度没有显著变化。③各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在局部空间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与第一产业融合基本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高值区域空间分布呈现以环渤海为中心,向南向北波动变化;与第二产业融合呈现由华北、华东向西部、西南地区逐渐递减的空间格局;与第三产业融合呈现"东高西低"分布格局。但受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HH集聚区出现暂时性离散发展的态势。
关键词:
旅游产业 三次产业 产业融合 时空演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秦晓楠 王悦 韩苗苗
为辨析不同类型的文旅产业交互响应机理,提升产业融合的政策效率,文章基于2010—2019年中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构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PVAR模型探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交互关系的区域差异,并引入控制变量解析差异化的外部环境因素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交互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交互关系,但不同区域交互响应结果有所差异,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1)东部地区文旅产业呈现较为良好的短期互动,但产业内驱相对饱和,缺乏长效机制促进文旅融合,亟待突破产业壁垒,创新产业融合路径;(2)中部地区文旅产业交互失衡,更多表现为文化产业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但文化产业自身驱动力较弱,受外部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影响较大,需增强旅游产业价值让渡,促进文旅产业资源整合与价值互换;(3)西部地区文旅产业互动失调,其产业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倾斜及财政投资,有待深入挖掘文旅产业发展空间,实现产业独立到融合质的飞跃。因此,我国应针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文旅产业交互响应模式的差异,适应性地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融合策略的适用性与落地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