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83)
- 2023(18101)
- 2022(14906)
- 2021(13818)
- 2020(11700)
- 2019(26743)
- 2018(26155)
- 2017(50274)
- 2016(26656)
- 2015(30004)
- 2014(29429)
- 2013(28918)
- 2012(26274)
- 2011(23567)
- 2010(23536)
- 2009(21962)
- 2008(20453)
- 2007(17845)
- 2006(15786)
- 2005(14260)
- 学科
- 济(114597)
- 经济(114490)
- 管理(70789)
- 业(70766)
- 企(57872)
- 企业(57872)
- 方法(51401)
- 数学(44780)
- 数学方法(44062)
- 中国(36746)
- 农(30112)
- 融(28944)
- 金融(28942)
- 银(27321)
- 银行(27273)
- 财(27162)
- 业经(26762)
- 行(26317)
- 地方(23574)
- 制(23192)
- 学(21643)
- 贸(21637)
- 贸易(21617)
- 易(21110)
- 农业(20345)
- 理论(18604)
- 务(17392)
- 财务(17324)
- 财务管理(17286)
- 产业(16826)
- 机构
- 学院(371661)
- 大学(370751)
- 济(158505)
- 经济(155565)
- 管理(141515)
- 研究(130935)
- 理学(122175)
- 理学院(120826)
- 管理学(118333)
- 管理学院(117681)
- 中国(105662)
- 京(79510)
- 科学(79382)
- 财(70411)
- 所(65310)
- 农(61473)
- 中心(61403)
- 研究所(59790)
- 财经(56690)
- 江(53825)
- 业大(53701)
- 经(51699)
- 北京(50412)
- 经济学(50231)
- 农业(48307)
- 院(47937)
- 范(47850)
- 师范(47265)
- 经济学院(45315)
- 州(43407)
- 基金
- 项目(254569)
- 科学(201750)
- 基金(187674)
- 研究(182658)
- 家(165588)
- 国家(164320)
- 科学基金(140918)
- 社会(117982)
- 社会科(112213)
- 社会科学(112185)
- 基金项目(98098)
- 省(97785)
- 自然(91590)
- 自然科(89548)
- 自然科学(89525)
- 自然科学基金(87935)
- 教育(83290)
- 划(83106)
- 资助(78708)
- 编号(71732)
- 重点(58424)
- 成果(57060)
- 发(56433)
- 部(56214)
- 创(53285)
- 国家社会(50416)
- 创新(50019)
- 课题(49750)
- 科研(49169)
- 教育部(48192)
- 期刊
- 济(167852)
- 经济(167852)
- 研究(107954)
- 中国(71996)
- 学报(58230)
- 科学(55652)
- 农(55427)
- 管理(54025)
- 财(52989)
- 大学(44978)
- 融(44554)
- 金融(44554)
- 学学(42531)
- 农业(37808)
- 教育(35200)
- 技术(33054)
- 经济研究(29223)
- 财经(28021)
- 业经(26736)
- 经(24376)
- 问题(22088)
- 业(21500)
- 统计(19503)
- 贸(19065)
- 技术经济(17993)
- 世界(17929)
- 国际(17762)
- 策(17496)
- 版(16778)
- 资源(16440)
共检索到553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红娟
产业融合已成为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一种途径,但这种现象在中国旅游业中是否持续稳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抓取大量的旅游产业融合的非结构化数据,经过数据清洗,对新闻报道的关键词进行了共现分析,并使用归一化点互信息指数(Pointwise Mutual Information, PMI)作为测量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指标,分析了中国旅游业的融合现象,重点关注其趋势和模式。结果发现:第一,中国旅游产业融合整体上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第二,旅游产业与服务型产业呈现叠加的融合关系(线性),而旅游产业与非服务型产业呈现产业重组的融合关系(非线性);第三,旅游产业的融合模式是异质的,其中旅游和体育、健康、生态、工业等产业呈现了演化融合趋势,而旅游和乡村、节庆和婚庆等产业呈现平稳融合趋势。这些发现表明,旅游经济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产业的融合模式模糊边界逐渐扩大。另外,本研究为预测中国产业融合的未来方向提供了一种方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美娜
随着产业融合的迅猛发展,旅游产业融合也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流行趋势,并且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对旅游产业融合领域文献的回顾,界定了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从产业融合的新视角,对旅游产业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归纳分析了旅游业融合的产品研究、融合模式研究、融合机制研究、融合路径研究、融合效应研究。在此基础上,评价了国内外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在内容与方法上的差异,并认为旅游产业融合的进一步研究应注重旅游产业融合整体性分析,加强旅游产业融合产品与消费者消费关系的研究,改进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旅游产业融合 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先跃
通过选取CNKI数据库期刊和博硕论文为数据基础,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可分三个阶段,即萌芽期(2008年以前)、起步和发展初期(2009—2017年)、全面发展期(2018年以后);高产作者群尚未形成,作者间和研究机构间合作少;研究机构以中部和东部地区居多,主要为高校的旅游类和经济管理类二级学院;研究主要方向是产业融合发展、区域研究、新产业、新业态。从研究内容来看,受政策导向明显;以经济效益研究为主导;区域融合发展对策研究多,基础理论研究未成熟。在国家"宜融则融、能融则融"思路指导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将朝广泛融合和深度融合方向发展,未来区域融合研究仍占主流,新产业、新业态和新产品是研究重点,应重视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的推动力,采用多学科与多方法结合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波
The article holds that after over twenty years' development,China's tourism industry not only registers sharp rise in number and scale,but also undergoes great changes in the operational condition and environment.China's tourism industry is evidently unde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春济 高静
为了定量地反映我国旅游产业的集聚状况,文章使用E-G指数从全国、区域和部门三个层面对1997-2005年我国的旅游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算,对其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并重点阐释了产生上述趋势的原因。文章认为:(1)大部分旅游产业部门不适合高度的地方性集聚,除非有较高的资源承载力作为支撑;(2)应该突破局部的空间限制,把更广阔的空间纳入到旅游产业集聚经济中来。
关键词:
旅游产业 集聚 E-G指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传松
产业融合是实施全域旅游的主要抓手和构建现代旅游经济产业体系的重要手段。基于熵权法、灰色关联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本文构建了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中国31个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及时空演化特征。研究表明:①2002~2016年各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度逐渐加深,但产业间差异性明显。与第一产业融合由中度融合过渡到中高度融合阶段;与第二产业的融合一直保持在中度融合阶段;与第三产业融合由中度融合过渡到高度融合阶段。②各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在全局空间呈现正自相关特征,但自相关特征各有不同。旅游产业与第一、三产业融合空间集聚特征凸显,空间集聚程度不断加深;与第二产业融合空间分布持续保持集聚状态,集聚程度没有显著变化。③各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在局部空间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与第一产业融合基本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高值区域空间分布呈现以环渤海为中心,向南向北波动变化;与第二产业融合呈现由华北、华东向西部、西南地区逐渐递减的空间格局;与第三产业融合呈现"东高西低"分布格局。但受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HH集聚区出现暂时性离散发展的态势。
关键词:
旅游产业 三次产业 产业融合 时空演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起静
本文运用系统方法把旅游产业链划分为中介模式和无中介模式,详细分析了这两种模式的运行特点。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两种旅游产业链模式将会不断融合,从而形成虚拟一体化与知识联盟的模式。
关键词:
旅游产业链 模式 虚拟一体化 知识联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陆林
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融合开始在全球迅速推广,影响着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特别在技术、信息、经济等领域广泛运用。产业融合使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杨颖
本文从产业融合的理论视角对当前旅游业多业态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旅游业正在与其他服务业、制造业和农业进行产业融合,产业价值链不断被解构和重组,并表现出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特征。本文不仅对这种产业融合动因进行了具有旅游特质性的剖析,对融合情况进行分类,还指出其本质是一种创新。融合产生的效应反映在多方面:行业竞争格局发生演变,出现系统集成商和具有双边特征的平台企业,非物质资源取代自然资源推动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出现模块化迹象,跨行业人才成为稀缺资源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凤丽 曲瑞 马发旺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在此背景下,论文首先从资源共享、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三个方面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基础及动力机制;其次,以产业链为切入点,归纳了农村一三产业融合、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两种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解析了三次产业融合过程中人力流、信息流、资金流、物质流与基础设施的融合及运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三次产业 产业融合 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凤丽 曲瑞 马发旺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在此背景下,论文首先从资源共享、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三个方面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基础及动力机制;其次,以产业链为切入点,归纳了农村一三产业融合、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两种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解析了三次产业融合过程中人力流、信息流、资金流、物质流与基础设施的融合及运行机理;最后,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提出了保障乡村旅游发展的措施,具体包括以农业立足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政府政策支撑及人才培养等。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三次产业 产业融合 发展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勇
本文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对中国旅游产业聚集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产业已经呈现出较强的聚集性,进一步,本文采用有关指标考察了1999~2006年间中国旅游产业聚集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产业的行业区域聚集程度和旅游行业区域共同聚集程度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为我国旅游产业聚集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的论断提供了稳健的证据。
关键词:
空间基尼系数 区域聚集 区域共同聚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凌江 夏杰长
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问题对于"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路径和政策选择进行系统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
旅游产业融合 动力机制 路径 政策选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韩玉灵
旅游立法模式又称旅游立法体例,指立法机关进行旅游立法所采取的立法形式。学界通常从旅游立法的结构体系和旅游法律的框架体系探讨立法模式问题。立法内容决定立法形式,立法形式也会影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琦
新产业经济理论下的一个重要前沿发展趋势是产业融合,以旅游产业为例,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便是与当代服务业的整合。文章以产业融合理论为基础,综合分析了旅游业和服务业在金融资本、企业联盟以及信息技术框架等方面的融合优势,并且针对当代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内在矛盾,提出了以旅游业融合新兴服务产业的新经济模式构建策略。
关键词:
旅游业 服务业 产业融合 新经济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