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7)
2023(13695)
2022(11842)
2021(11115)
2020(9332)
2019(21717)
2018(21148)
2017(41172)
2016(22005)
2015(24858)
2014(24549)
2013(24696)
2012(22731)
2011(20629)
2010(20277)
2009(18632)
2008(18037)
2007(15410)
2006(13423)
2005(11691)
作者
(62734)
(52080)
(51754)
(49249)
(33273)
(24840)
(23460)
(20416)
(19721)
(18459)
(17908)
(17545)
(16432)
(16416)
(16085)
(15836)
(15507)
(15284)
(14931)
(14759)
(12822)
(12786)
(12453)
(11676)
(11654)
(11543)
(11358)
(11196)
(10399)
(10254)
学科
(98879)
经济(98779)
管理(60198)
(58311)
方法(47378)
(46863)
企业(46863)
数学(41298)
数学方法(40969)
中国(26253)
(24982)
业经(21211)
(20997)
地方(19560)
(18972)
贸易(18962)
(18412)
(18384)
农业(16857)
(15445)
环境(14569)
技术(14423)
(14177)
理论(14130)
产业(13788)
(13161)
金融(13160)
(13025)
银行(12992)
(12784)
机构
大学(319353)
学院(316614)
(135831)
经济(133381)
管理(128564)
理学(112362)
理学院(111158)
管理学(109537)
管理学院(108969)
研究(108265)
中国(80226)
(68047)
科学(65307)
(58394)
(52937)
研究所(48666)
财经(48372)
中心(47626)
(47126)
业大(45279)
(44243)
北京(43494)
(42778)
经济学(42218)
(41764)
师范(41427)
(39270)
经济学院(38333)
农业(37038)
财经大学(36240)
基金
项目(221246)
科学(175575)
基金(163441)
研究(162501)
(141843)
国家(140761)
科学基金(121551)
社会(105338)
社会科(100159)
社会科学(100138)
基金项目(87003)
(83558)
自然(77749)
自然科(75952)
自然科学(75937)
自然科学基金(74614)
教育(72880)
(70533)
资助(68230)
编号(64208)
成果(51162)
(49807)
重点(48933)
(48030)
(45738)
国家社会(44311)
课题(43795)
教育部(43144)
创新(42683)
人文(42326)
期刊
(141549)
经济(141549)
研究(93493)
中国(53694)
学报(47061)
科学(45433)
管理(45332)
(42134)
(40476)
大学(36002)
学学(33902)
农业(30209)
教育(30093)
技术(25423)
(24462)
金融(24462)
经济研究(23954)
财经(23187)
业经(22548)
(19924)
问题(18933)
(16076)
(15867)
技术经济(15690)
图书(15335)
理论(15126)
科技(14920)
世界(14359)
商业(14028)
统计(13973)
共检索到449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勇  
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对中国旅游产业1998~2006年的聚集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产业呈现出较强的聚集性,并且在研究时限内总体集聚程度在不断提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勇  
本文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对中国旅游产业聚集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产业已经呈现出较强的聚集性,进一步,本文采用有关指标考察了1999~2006年间中国旅游产业聚集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产业的行业区域聚集程度和旅游行业区域共同聚集程度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为我国旅游产业聚集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的论断提供了稳健的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春济  高静  
为了定量地反映我国旅游产业的集聚状况,文章使用E-G指数从全国、区域和部门三个层面对1997-2005年我国的旅游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算,对其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并重点阐释了产生上述趋势的原因。文章认为:(1)大部分旅游产业部门不适合高度的地方性集聚,除非有较高的资源承载力作为支撑;(2)应该突破局部的空间限制,把更广阔的空间纳入到旅游产业集聚经济中来。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  赵金金  
本文对中国31个省份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和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及两者之间的空间依赖性进行检验和分析,并揭示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联程度。研究表明,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旅游产业集聚提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自均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二者之间亦存在显著的空间联系和作用关系。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在空间上带动旅游产业的集聚发展,而旅游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对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发挥着促进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勇  
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本质上是相互影响的内生化过程。本文首先构建了空间旅游业发展模型,然后在考虑空间距离的情况下,运用面板数据方法实证分析了2000-2009年中国省域市场潜能、旅游业聚集密度与旅游业空间集聚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市场潜能和旅游业聚集密度对旅游业空间聚集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还进一步借助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问题验证了市场潜能、聚集密度对我国旅游业空间聚集的稳健性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悦  钟廷勇  安烨  
文章使用2005—2012年全国各省份的旅游业相关数据作为样本,运用系统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对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探讨了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旅游业的年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8.4%,其中技术进步实现增长10.2%,但是技术效率退化了1.6%,表现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恶化。第二,旅游业产业集聚对各省旅游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地区,旅游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也较高。第三,旅游业产业集聚对旅游业的技术效率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但是对旅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夏杰长  裴文靖  
根据市场与政府相关关系的理论,在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出台旅游政策可能会促进旅游产业效率提高,进而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也可能会导致旅游产业效率损失,从而对旅游产业发展形成羁绊。本文以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旅游政策和旅游产业效率损失为研究样本,建立旅游政策实效评估体系和旅游产业效率损失测度指标体系,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旅游政策实效与旅游产业效率损失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显示,旅游政策实效与旅游产业效率损失之间存在着显著负向相关关系,但相关程度较小,因此中国旅游政策实效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以更好地促进旅游产业效率提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亚光  
围绕旅游经济发展效率,采用随机前沿法(SFA)对2005—2014年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港澳台地区除外)的旅游经济效率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综合Kumbhakar和Lovell(2000)的效率增长解构法,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进行解构研究。研究表明,我国旅游产业效率存在明显的"东强西弱"区域异质性特征。技术进步率以及规模效率是制约我国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短板;技术进步率与配置效率的低下是阻碍西部地区旅游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提高生产前沿技术水平、优化产业规模结构将是推动我国中部地区旅游产业向效率转型的关键要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常锋  孙慧  何伦志  
文章以2007年全国135部门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根据投入产出方法中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列昂惕夫(Leontief)逆阵来识别我国旅游业的"后向关联"产业;根据产品分配系数和戈什(Ghosh)逆阵来识别其"前向关联"产业;并确定我国旅游产业链。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产业链并非呈"链状"结构,而是表现出"网状"结构,鉴于此,文章提出构建中国"旅游产业网"的发展思路,并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本文利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1~2009年中国省际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生产率指数分解,对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时序变化和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之后又利用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对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σ和β收敛性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2.7%,其中,技术进步创新率为6.7%,技术效率增长5.6%,技术进步是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并不存在显著σ收敛和条件β收敛,但存在显著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强谊  钟水映  
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1995—2014年旅游产业的相关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Markov链估计方法,研究了中国旅游产业专业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动态演变过程。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旅游产业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以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内差距均呈下降趋势,地区间差距是中国旅游产业专业化发展水平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同时,中国旅游产业专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旅游产业专业化发展水平状态之间的流动性较低。据此,提出了扭转中国旅游产业专业化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态势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然  张丽云  李昌强  徐宁  蔡湛  
为使石家庄西部山区成为旅游的热点区域,实现旅游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提升,该文以资源、交通、市场、空间、政策、产品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区域旅游发展与聚集的基本特征,发现重大问题和发展障碍,提出针对性的可行性发展策略,即抓住重点领域,明确聚集区域;坚持精品带动,科学有序聚集;坚持产业联动,创新产业格局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凯  杨亚萍  张淑文  甘畅  刘浩龙  
为厘清旅游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采用区位熵和分解加总法分别测算2001—2016年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度和碳排放强度,继而运用重心分析、空间自相关法探究其空间演变及内在关联特征,最后构建二者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旅游产业集聚呈现出东中部高、西部低的分布格局,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与其相反;(2)旅游产业集聚重心分布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与南阳市及其交界地带,其演变轨迹整体向西北小幅偏移,移动距离约为112.362 km;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重心分布在陕西省商洛市、安康市和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其重心轨迹整体呈现出南略偏东的态势,移动距离约为256.734 km;(3)旅游产业集聚会显著降低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存在空间负相关关系;高集聚-低排放类型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贵州和云南等省区;低集聚-高排放类型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以及青海等省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方百寿  罗玲  
开发旅游商品是旅游业发展的新的生产力。目前 ,我国旅游商品处于收入所占比重不稳定和旅游商品发展机制不成熟的状态 ,其中存在诸多问题 ,据其问题存在的原因 ,中国要加强旅游商品的管理 ,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 ,加强对旅游商品市场的引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