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6)
- 2023(11232)
- 2022(9085)
- 2021(8242)
- 2020(6617)
- 2019(14923)
- 2018(14223)
- 2017(27311)
- 2016(14273)
- 2015(15706)
- 2014(15247)
- 2013(15600)
- 2012(14332)
- 2011(12911)
- 2010(12749)
- 2009(11892)
- 2008(11872)
- 2007(10497)
- 2006(9287)
- 2005(8653)
- 学科
- 济(76043)
- 经济(75967)
- 业(72047)
- 企(65453)
- 企业(65453)
- 管理(57569)
- 方法(33487)
- 业经(26355)
- 数学(24808)
- 数学方法(24728)
- 农(24237)
- 财(22910)
- 中国(18972)
- 农业(18275)
- 务(17168)
- 财务(17164)
- 财务管理(17157)
- 企业财务(16242)
- 环境(15447)
- 技术(15429)
- 划(14725)
- 贸(14647)
- 贸易(14639)
- 易(14317)
- 和(13971)
- 策(13353)
- 制(13301)
- 理论(11697)
- 体(11191)
- 地方(11074)
- 机构
- 学院(219482)
- 大学(213668)
- 济(105889)
- 经济(104582)
- 管理(90106)
- 理学(77784)
- 理学院(77011)
- 管理学(76319)
- 管理学院(75905)
- 研究(72920)
- 中国(59763)
- 财(46676)
- 京(44099)
- 科学(41138)
- 财经(38058)
- 所(35228)
- 经(34906)
- 农(33898)
- 经济学(33767)
- 中心(31987)
- 研究所(31971)
- 江(31017)
- 经济学院(30672)
- 财经大学(28244)
- 业大(27949)
- 北京(27948)
- 商学(27125)
- 商学院(26857)
- 农业(26504)
- 院(26213)
- 基金
- 项目(144539)
- 科学(118601)
- 基金(111721)
- 研究(105985)
- 家(96582)
- 国家(95815)
- 科学基金(84968)
- 社会(74550)
- 社会科(71212)
- 社会科学(71197)
- 基金项目(59472)
- 省(54258)
- 自然(53252)
- 自然科(52108)
- 自然科学(52096)
- 自然科学基金(51295)
- 教育(45198)
- 资助(44876)
- 划(44521)
- 编号(38208)
- 业(33930)
- 部(33175)
- 创(33167)
- 国家社会(32943)
- 发(32889)
- 重点(32123)
- 创新(30228)
- 中国(29197)
- 人文(29003)
- 教育部(28970)
- 期刊
- 济(117654)
- 经济(117654)
- 研究(64533)
- 财(37173)
- 管理(36953)
- 中国(35851)
- 农(31876)
- 科学(30580)
- 学报(26275)
- 农业(22836)
- 大学(21091)
- 学学(20467)
- 业经(20461)
- 经济研究(19551)
- 财经(19394)
- 融(19166)
- 金融(19166)
- 技术(17812)
- 经(16977)
- 问题(15595)
- 业(15340)
- 贸(14248)
- 世界(13976)
- 技术经济(13731)
- 国际(12407)
- 资源(11355)
- 现代(11105)
- 刊(11044)
- 商业(11023)
- 统计(10211)
共检索到320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振环 冯学钢 王亚玲
文章以中国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自下而上"法对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Tapio脱钩模型与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审视各省份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整体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指数处于不断波动之中,且各省份旅游业碳排放差异明显。从时序演变格局来看,研究期内中国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演变态势较为平稳,主要处于扩张性连接状态,脱钩效应欠佳。从空间演变格局来看,中国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效应空间集聚度较低,但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慧 徐琼 郭尧琦
文章首先采用脱钩模型对2007-2017年中国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效应进行测度,再基于空间分析法对其脱钩效应的时序演变、空间异质性与空间相关性等进行深入探讨,最后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索其空间异质性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旅游业碳排放脱钩以扩张性连接为主,脱钩状态不佳,其省际差异不大,但时序演变剧烈,在2011年后趋于稳定;2007-2017年中国旅游业碳排放脱钩呈现显著正相关,虽整体相关性不强,但相关程度有所上升,其中,中西部省市主要位于"低—低"区,东部省市主要位于"高—高"区;影响中国旅游业碳排放脱钩空间异质性的显著性因素按影响力大小依次为:政府政策、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美忠 黄晓坤
【目的】碳中和倡议下,长三角城市群旅游业经济持续增长,但所产生的碳排放不断下降,碳排放脱钩效应逐渐显现。探究长三角城市群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效应及其空间特征,有利于为区域旅游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指导。【方法】选取长三角城市群内26座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法和Tapio脱钩模型,测度2011—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效应,并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对空间分异特征进行探究。进一步引入地理探测器方法,测算长三角地区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效应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1)2011—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指数呈现强烈波动态势,但整体脱钩程度属于弱脱钩,且这一情况未来仍将继续持续一段时间。2)城市群内各城市间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指数存在显著差异,上海市、苏州市已基本实现强脱钩,处于优质脱钩状态,而泰州市、镇江市、湖州市等8座城市目前尚未实现碳排放正脱钩,整体上处于偏差脱钩状态。3)长三角城市群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效应的空间集聚程度相对较低,但整体呈现波动式上升态势,且各城市间的碳排放脱钩差异正在不断减弱。4)不同因素对长三角城市群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效应空间分异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政策规制、生态技术创新与能源消耗的影响作用较大且逐渐提高,产业结构与旅游人数规模的影响作用较小且逐渐减弱,经济水平的影响作用存在一定波动。【结论】要想加速推进旅游业碳排放脱钩进程,长三角城市群内各省市政府、企业与相关主体应共同努力,从政策、资金、技术、发展模式等方面出发,发展低碳绿色旅游,切实降低城市群旅游业碳排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琦 李金叶 何昭丽
通过"自下而上"法,建立旅游业碳排放的测算模型,对新疆旅游业CO2排放量进行测算,分析了新疆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发展情况的脱钩关系。结果显示:2000—2014年新疆旅游产业CO2排放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08—2009年出现较大波动,与新疆当时社会突发事件导致旅游经济受到影响相关,2013—2014年出现较小波动。新疆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以弱脱钩关系为主,占比达到50%。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推进、加大低碳技术研究与利用、引导游客践行低碳旅游等方式,逐步实现新疆旅游业低碳绿色发展,
关键词:
低碳旅游 碳排放测算 脱钩关系 旅游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姿
文章以黑龙江省为例,对其旅游业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并运用脱钩理论分析其与旅游经济之间的脱钩关系。结果显示:黑龙江省旅游业碳排放量从1995年的68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326.33万吨,年均增长22.35%。其中,旅游交通碳排放量所占比例最大,约占87.68%。1995~2011年旅游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处于弱脱钩和负脱钩状态。全部年份的平均脱钩指数为0.96,一方面说明旅游经济增长在能源利用方面是有效率的,另一方面也隐含了旅游业碳排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关键词:
旅游业 碳排放 脱钩 黑龙江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云 张俊飚 李波
本研究基于农地利用、稻田、牲畜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等四方面16类主要碳源,测算了我国1995年-2010年期间以及31个省(市、区)2010年的农业碳排放量。结果表明:①2010年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为28673.23万t,较1995年增加了12.31%。其中,农地利用、稻田、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所导致的碳排放量分别占农业碳排总量的34.29%、42.48%、17.77%和5.46%;分阶段来看,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下降-上升"的三阶段变化特征;②横向来看,区域差异明显:农业碳排放总量,排在前10位的地区占全国农业总排放的59.61%,而排在后10位的地区仅占全国8.33%,传统农业大省尤其粮食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媛媛 宋玉祥
基于地级单元尺度,综合应用DEA、ESDA、空间变差函数、空间计量模型分析2003—2017年中国东北地区旅游业效率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东北地区及其内部各区域旅游业效率差异显著,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不同地级单元呈现出相似值集聚的空间正相关性,两极分化现象明显,高值区分布在辽宁中部城市群、辽宁沿海经济带以及长(春)吉(林)、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地,低值区广泛分布于高值区外围,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核心-边缘"结构,但在随机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东北地区旅游业效率空间变异不断扩大,南北方向变异最大,东西方向较为均衡。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服务设施、交通条件、产业结构等因素在东北地区旅游业效率空间格局演变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爱民 孙琳
文章在评估1998—2017年我国旅游业的碳排放规模基础上,综合运用基于向量误差修正(VECM)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厘清了我国旅游经济空间溢出与碳排放彼此间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旅游经济空间溢出与碳排放彼此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且碳排放对旅游经济空间溢出具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认为实现低碳旅游不应以牺牲旅游交通、客流与景区收入为代价,而应在明确我国旅游经济空间溢出重点领域基础上,科学设置旅游业节能减排的关键标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玲玲
从多尺度视角把握中国旅游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动态变化,对中国旅游产业响应“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全域、区域、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下而上”法、泰尔指数法和ESDA分析法,测度旅游碳排放及强度,并剖析旅游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9年,我国旅游碳排放量由3 714.06万吨增加至19 396.00万吨,东部地区增量最大;旅游碳排放强度由0.47吨/万元降至0.09吨/万元,中部地区降幅最大。高碳排放类型的北京、上海、广东、海南和宁夏的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关系亟须改善。(2)中国旅游碳排放强度在空间上有显著差异,以区域内部差异为主,但同时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2000—2013年,全局空间上表现为西部地区HH集聚和多数省份的LL集聚,2014年起局部空间集聚,以从东部地区向中部、西部地区扩散性LL聚集为特点。
关键词:
旅游业 碳排放强度 “双碳”目标 多尺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玲玲
从多尺度视角把握中国旅游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动态变化,对中国旅游产业响应“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全域、区域、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下而上”法、泰尔指数法和ESDA分析法,测度旅游碳排放及强度,并剖析旅游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9年,我国旅游碳排放量由3 714.06万吨增加至19 396.00万吨,东部地区增量最大;旅游碳排放强度由0.47吨/万元降至0.09吨/万元,中部地区降幅最大。高碳排放类型的北京、上海、广东、海南和宁夏的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关系亟须改善。(2)中国旅游碳排放强度在空间上有显著差异,以区域内部差异为主,但同时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2000—2013年,全局空间上表现为西部地区HH集聚和多数省份的LL集聚,2014年起局部空间集聚,以从东部地区向中部、西部地区扩散性LL聚集为特点。
关键词:
旅游业 碳排放强度 “双碳”目标 多尺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赫 黄雅哲 王睿 张建勋 彭竞仪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影响着碳减排目标的实现与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本文基于Tapio脱钩模型与空间自相关,探究2002—2017年中国1741个县级行政单元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与空间聚集格局,并运用马尔科夫模型在时空双重维度分析县域碳排放脱钩的空间趋同效应。研究发现:(1)县域碳排放脱钩关系以强脱钩、弱脱钩、扩张负脱钩为主,强脱钩聚集于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等地区,负脱钩数量逐渐增加且向东北及西北地区集中;(2)县域脱钩具有空间正相关性,空间分异特征在经历局部聚集、“东正西负”分异后,呈现“南正北负”的聚集与分异并存格局;(3)县域脱钩趋于稳定和向好发展,存在空间“俱乐部趋同”现象,大部地区呈现理想脱钩聚集,东北、西北呈现县域邻域均向下转移的团状聚集。因此,中国应聚焦县域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关系的状态不稳定与区域不均衡,落实差异化的控碳策略,扭转空间分异的脱钩格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万璐 王子龙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能源需求压力的增大,进而引起碳排放急剧增加,打破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是实现产业节能减排的治本之策。利用Tapio脱钩模型和改进LMDI分解方法对2000—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弱脱钩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快于碳排放增长速度,经济产出效应是影响装备制造业碳排放的主要诱因;装备制造行业间脱钩指数存在较大差异,各行业强脱钩效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研究发现,能源消费强度降低是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的最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碳排放 经济增长 脱钩效应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丁宝根 杨树旺 赵玉 易松
研究目的:揭示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时空分异规律及其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以期为中国耕地资源低碳化利用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提供参考。研究方法:IPCC碳排系数法,TAPIO脱钩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2010年后增速趋于下降并于2016年开始转入负增长,省际差异不断扩大的同时区域间差异趋于缩小;(2)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处于下降态势,省际和区域间碳排放强度的差异总体上趋于缩小;(3)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不同碳排放源的碳排放量及增速呈现不同的时序波动特征,同时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其中,化肥是最主要碳排放源;(4)中国2000—2012年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以"弱脱钩"为主,但2013—2017年不同省域的脱钩类型及脱钩程度趋于差异化。研究结论: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碳排放的时空分异性显著,且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不同阶段和不同省域呈现不同脱钩类型,需突出减排重点、实施差异化策略及注重绿色发展等多途径推进耕地资源低碳化利用,提高政策的精准性。
关键词:
耕地资源利用 碳排放 时空特征 脱钩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丽燕 张鑫 杨艳艳
本文首先构建了安徽省各地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运用AHP法确定权重,然后运用TOPSIS法分析2004、2008、2012年安徽省各地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并采用马尔科夫法分析各地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时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安徽省已初步形成旅游产业集聚效应,皖南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一直处于强盛,皖中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增长最为突出,皖北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始终薄弱。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盈之 徐康宁 胡永舜
本文运用改进的拉氏因素分解法,对中国制造业1995-2007年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基于DPSIR框架构建了碳排放脱钩指数,对制造业部门碳排放的脱钩效应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有着较强的阶段性特点;产出效应为主要的正向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效应为主要的负向驱动因素;制造业部门碳排放存在一定的脱钩效应,但强脱钩年份较少;在强脱钩向弱脱钩的转变过程中,经济结构效应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据此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