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12)
2023(15605)
2022(13245)
2021(12358)
2020(10416)
2019(23990)
2018(23447)
2017(45132)
2016(24302)
2015(27274)
2014(26946)
2013(26946)
2012(24650)
2011(22063)
2010(21882)
2009(20514)
2008(20237)
2007(17638)
2006(15617)
2005(13990)
作者
(69560)
(57878)
(57486)
(54788)
(37038)
(27612)
(26057)
(22647)
(21969)
(20487)
(19862)
(19763)
(18579)
(18298)
(17761)
(17587)
(17283)
(16909)
(16738)
(16500)
(14324)
(14208)
(13757)
(13143)
(12898)
(12846)
(12811)
(12748)
(11467)
(11452)
学科
(106961)
经济(106841)
(91088)
(80788)
企业(80788)
管理(80639)
方法(48955)
数学(38837)
数学方法(38499)
(32023)
业经(31597)
(29808)
中国(29044)
农业(22757)
(21469)
财务(21410)
财务管理(21390)
企业财务(20246)
(20104)
贸易(20089)
技术(19713)
(19555)
(19208)
地方(19133)
(19075)
理论(18704)
(18624)
(17232)
(16578)
环境(16192)
机构
学院(353213)
大学(351122)
(148673)
经济(145918)
管理(144787)
理学(125132)
理学院(123786)
管理学(122065)
管理学院(121414)
研究(117589)
中国(90547)
(75553)
科学(71382)
(66212)
(58139)
(55633)
财经(53759)
研究所(53022)
中心(51902)
(50465)
业大(50333)
(49124)
北京(48128)
(45170)
师范(44811)
经济学(44652)
农业(43628)
(42808)
(40644)
经济学院(40393)
基金
项目(238533)
科学(189989)
基金(176065)
研究(176019)
(152628)
国家(151344)
科学基金(131634)
社会(113583)
社会科(107785)
社会科学(107759)
基金项目(94117)
(91212)
自然(84945)
自然科(83023)
自然科学(83005)
自然科学基金(81578)
教育(78511)
(76183)
资助(72076)
编号(70295)
成果(55579)
(53041)
重点(52484)
(51290)
(51190)
课题(47509)
国家社会(47289)
创新(47091)
教育部(45734)
人文(45184)
期刊
(165013)
经济(165013)
研究(104786)
中国(62491)
管理(55960)
(51283)
(50965)
学报(50478)
科学(50445)
大学(38777)
学学(36623)
农业(36415)
教育(32742)
技术(30184)
(28136)
金融(28136)
业经(28092)
财经(26356)
经济研究(26169)
(22682)
问题(21784)
(21453)
技术经济(19202)
(17275)
现代(17265)
世界(16873)
科技(16671)
资源(16337)
理论(15987)
商业(15922)
共检索到515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文慧  
旅游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力的"吸纳器",通过发展旅游促进就业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旅游行业的工作重点。本文分析了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的促进效应,并根据全国就业人口、GDP增长率、就业弹性系数以及旅游经济就业人数与全部就业人数之比值,对旅游经济就业总量进行了预测,指出中国旅游就业空间的开拓应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分区域、有侧重地进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厉新建  崔莉  
在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加强中国旅游企业跨国(境)经营的方式来减少负面影响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文章对中国出境旅行市场和中国旅游企业跨国(境)经营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梳理,发现具有潜力的跨国(境)经营区位是推动中国旅游企业跨国(境)经营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在对服务业跨国(境)经营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述评基础上,对基于市场规模和竞争力的潜力区位与基于投资引力和旅游经济竞争力的潜力区位进行分析,计算主要潜力区位的旅游投资引力系数,对潜力投资区位的投资价值进行分类,认为中国香港、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一兵  
以旅游业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旅游业碳汇潜力。首先对旅游业中碳源现状做出分析和判断,通过旅游交通、旅游饭店及旅游活动中碳源的存在现状,综合分析其存在的碳汇潜力。研究表明,以交通运输和餐饮为最大碳源;旅游业各要素碳消耗比例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旅游交通的碳消耗在行业内消耗比例中占72.4%,旅游交通与旅游住宿的碳要素消耗合计占94.72%;其余的消耗则来自于人类的旅游活动。数据还表明,碳消耗中前两大类消耗相对较为稳定,而人类旅游活动的碳消耗则呈现上升的趋势,旅游业存在涉及面广的碳汇潜力。人类的碳汇实现途径较为复杂,通过建立健全碳汇机制、生产消费的"源头"管理、旅游活动过程管理等措施实现碳汇潜力,最后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宏兵  刘芬  庄军  
旅游产业集聚与集群是联系密切而又有明显区别的一组概念,旅游产业集聚是集群形成的前提,但旅游产业集聚不一定形成集群,影响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因素较多。选择行业集中度、基尼系数、赫芬代尔系数等指标,以相关数据为依据,探讨了中国旅游业的空间集聚问题,指出中国旅游业具有明显的空间集中分布与分散相结合的集聚特征。分析了中国旅游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认为我国旅游业集群化发展是非常必要而且有可能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石培华  
在实践中 ,旅游对就业的贡献已经日益显现 ,并受到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普遍关注 ;但在研究方面 ,旅游就业却是一个基础十分薄弱的新课题 ,很难找到比较成型和系统的研究文献 ,旅游就业的具体界定、旅游业对就业贡献的具体数量测算等都有待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冯学钢  赖坤  
本文采用国际权威机构有关指标和数据,运用德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环境竞争力进行量化评价,并通过与世界主要入境旅游接待排名前10位(2001年)国家之间的比较,诊断制约中国旅游业发展环境中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发展环境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郑蝶杭  
随着 WTO 离国人的距离愈来愈近,作为关贸总协定(GATT)一项重要的相关内容──《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成为第三产业无以回避的课题。它势必对我国的旅游业产生深远影响,但总体而言利大于弊。如何平稳过渡?如何接受进入WTO后更加激烈的竞争?本文试就以上问题提出相应观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海瑞  
恢复中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谈判正在进行。尽管存在障碍,但每一轮谈判总能前进一步,“复关”是迟早的事,许多部门正在为此而作积极、认真的准备。 “复关”意味着中国经济要同世界经济接轨,中国市场要同国际市场接轨。我领会,也就是中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安辉  
世界旅游业正以高速发展和特有的优势成为全球服务贸易的生力军 ,并纳入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国入世 ,将对我国的旅游业具有增加就业、大市场、大产业及对相关行业的拉动的效应 ,在我国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 ,旅游企业通过市场化改造 ,向规模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世界旅游企业标准迈进 ,从而使中国旅游业拥有入世后的强劲发展的时期 ,推动中国旅游业率先进入强国的行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蒋银玲  
我国旅游业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的每一次深入都使旅游业有一次迅速的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旅游产业的突破性发展创造重要机遇,必定会推动旅游业跳跃式的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伟凯  
近年来,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天津市正在塑造"渤海明珠、魅力天津"与"近代中国看天津"的旅游形象品牌。在旅游形象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天津市的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增加值稳步提升,产业的关联作用日益显现。通过对天津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行业服务素质、区域合作等方面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天津市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易银飞  张韵君  
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反映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后续能力和未来前景,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前提。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先对2009年全国各省域旅游业发展潜力进行静态评价和分析,然后运用2004年至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动态测评和分析,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建民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各级政府如何加快实现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一目标?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的课题。文章选择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对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四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1)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含义与带动要求;(2)上海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对位置与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路径;(3)上海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潜力;(4)上海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对策。文章的研究思路、方法与成果不仅对上海,而且对全国各地如何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