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99)
- 2023(18571)
- 2022(15503)
- 2021(14181)
- 2020(11951)
- 2019(27255)
- 2018(26562)
- 2017(49957)
- 2016(27463)
- 2015(30636)
- 2014(30417)
- 2013(30546)
- 2012(28698)
- 2011(26250)
- 2010(26542)
- 2009(24851)
- 2008(25220)
- 2007(22762)
- 2006(20335)
- 2005(18657)
- 学科
- 济(126115)
- 经济(125973)
- 业(95389)
- 管理(85333)
- 企(81907)
- 企业(81907)
- 方法(52290)
- 数学(41836)
- 数学方法(41482)
- 农(37490)
- 中国(35374)
- 业经(34547)
- 财(33809)
- 地方(27255)
- 农业(26294)
- 贸(24799)
- 贸易(24782)
- 学(24460)
- 易(24073)
- 制(23643)
- 务(22857)
- 财务(22828)
- 财务管理(22787)
- 企业财务(21587)
- 技术(21363)
- 和(20961)
- 理论(19913)
- 银(19238)
- 银行(19167)
- 环境(18940)
- 机构
- 学院(411325)
- 大学(408925)
- 济(173346)
- 经济(170148)
- 管理(154328)
- 研究(147407)
- 理学(132064)
- 理学院(130447)
- 管理学(128371)
- 管理学院(127595)
- 中国(112795)
- 科学(92358)
- 京(88193)
- 农(80990)
- 财(78701)
- 所(77459)
- 研究所(70478)
- 中心(65625)
- 业大(64181)
- 农业(64115)
- 江(63624)
- 财经(62482)
- 经(56737)
- 北京(56003)
- 范(54216)
- 师范(53557)
- 经济学(53252)
- 院(52139)
- 州(50019)
- 经济学院(48166)
- 基金
- 项目(268139)
- 科学(210969)
- 基金(195493)
- 研究(190123)
- 家(173491)
- 国家(171968)
- 科学基金(145654)
- 社会(122827)
- 社会科(116421)
- 社会科学(116387)
- 省(105391)
- 基金项目(103591)
- 自然(94955)
- 自然科(92787)
- 自然科学(92752)
- 自然科学基金(91186)
- 划(89078)
- 教育(85630)
- 资助(79752)
- 编号(74070)
- 发(62541)
- 重点(61332)
- 成果(59724)
- 部(58930)
- 创(57703)
- 创新(53455)
- 业(53139)
- 课题(52239)
- 科研(51787)
- 国家社会(51352)
- 期刊
- 济(198552)
- 经济(198552)
- 研究(120395)
- 中国(82245)
- 农(74857)
- 学报(70636)
- 科学(65377)
- 财(62226)
- 管理(59389)
- 大学(51996)
- 农业(50931)
- 学学(49423)
- 融(38961)
- 金融(38961)
- 教育(38696)
- 技术(33959)
- 业经(33663)
- 经济研究(31669)
- 财经(31611)
- 业(29630)
- 经(27354)
- 问题(26447)
- 贸(22688)
- 技术经济(22224)
- 版(20776)
- 世界(20715)
- 国际(20170)
- 商业(19490)
- 科技(19275)
- 资源(18904)
共检索到624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冰洁 赵彦云 李倩
文章通过构建全域旅游下旅游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我国各省份旅游业发展得分,分析其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动,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旅游业发展水平呈现比较明显的地区差异,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随时间推移空间效应逐步加强;经济水平、交通水平、科技水平和文化市场能够促进旅游业发展,投资水平则有抑制作用;经济水平、交通水平和文化市场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科技水平呈现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冰洁 赵彦云 李倩
文章通过构建全域旅游下旅游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我国各省份旅游业发展得分,分析其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动,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旅游业发展水平呈现比较明显的地区差异,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随时间推移空间效应逐步加强;经济水平、交通水平、科技水平和文化市场能够促进旅游业发展,投资水平则有抑制作用;经济水平、交通水平和文化市场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科技水平呈现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胜鹏 冯娟 谢双玉 方叶林 乔花芳
改革开放40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但中国旅游业发展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区域旅游业发展效率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有助于理解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为缩小地区旅游业发展差距提供参考依据.借助修正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算中国大陆31个省(市及自治区)2000年-2016年的旅游业发展效率,并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2016年4个时间节点,利用G指数、锡尔系数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效率的区域差异格局及其变化,并运用Tobit回归分析方法模拟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0年-2016年中国大陆省域旅游业发展效率均有所提高,正在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型;旅游业发展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差异主要来源于四大板块内部,但区域差异已波动缩小;旅游业综合效率受旅游产业地位的正向驱动作用最强,纯技术效率受到交通可达性的正向影响最大,规模效率主要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重视程度驱动.
关键词:
旅游业发展效率 时空分异 影响因素 中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田雅娟 刘强
借助旅游业发展拉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已成为我国产业扶贫措施的重要组成内容。然而,实践中旅游发展对贫困的减缓效应会受环境因素影响,呈现出异质性特征。文章利用平滑变系数模型的设定框架,提出了一个包含潜变量影响的旅游减贫效应测度方法,以更灵活和具有弹性的模型设定体现旅游减贫效应存在的异质性特征。基于2010—2016年我国2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旅游业发展对农村贫困减缓具有积极的影响效应,且受产业内部发展特征和宏观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减贫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具体而言,入境游客占比、政策引导下的产业产值密度增长和景区数量增加将增强旅游业发展的减贫效果;人均GDP水平和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将为旅游消费乘数效应的发挥提供更优的宏观环境基础,有利于旅游发展对农村贫困减缓效应的发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景群 康秀亮 李菲
运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入境旅游人数、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与时间及人均国民收入的关系,认为“三大旅游经济指标”与时间(年)和人均国民收入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当人均国民收入增加1美元时,入境旅游人数将增加10.218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将增加71.5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加6.938亿元人民币;预测到2015年,入境旅游人数将接近2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突破20亿人次大关,旅游总收入也将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9.10%,6.51%和11.16%。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雨婧 唐健雄
绿色发展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业奉行以人为本、生态至上和全面发展的新价值观。在梳理旅游业绿色发展概念及内涵基础上,构建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体系,运用SBM-Undersirable模型、核密度估计、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探讨2008—2018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TGDE)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时间和空间变化方面,TGDE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时间上呈"W"型变化形态,"下降—上升—调整"阶段特征显著;空间呈"东—中—西"递减分布,内部差异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低、中、高效率由"金字塔"向"菱形"结构转变,高效率地区集中于东部沿海,中等效率多分布于中西部地区,低效率位于胡焕庸线两侧。(2)动态演进方面,TGDE始终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但区域协调性逐步增强,具有较强平稳性,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空间向上转移省份比较集中,以中西部为主,向下调整省份较少,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溢出影响具有不对称性。(3)影响机理方面,总体上,经济水平、产业结构、政府规制、教育水平和旅游资源影响因子与TGDE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对外开放程度的作用不显著,但各因子的影响程度、作用机理及条件具有较强地域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建涛 陈珂
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各区域旅游发展综合水平进行测度,并基于空间计量的研究视角,分析了区域旅游发展的空间相关性与驱动因素。研究表明:中国旅游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旅游发展空间集聚特征显著且稳定性强,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活水平、旅游资源与旅游交通情况对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驱动作用较大。最后,提出旅游发展提质升级的对策建议:打破区域藩篱,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形成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联盟;因地制宜,把握政策扶持方向;加强跨区域旅游对接,促进跨区域旅游合作交流,发挥政府在跨区域旅游合作交流中的引导带动作用,东部省市应充分给予邻近中部省份旅游发展方面的帮助;巩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增强居民旅游能力等。
关键词:
旅游发展 时空演化 空间计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包富华 朱美宁
当前中国旅游业OFDI不断增长,认识和把握其时空特征及关联因素,对于国家进行相应的宏观管理和中国旅游企业制订具体投资战略具有参考价值。本文利用2004-2015年中国旅游业OFDI的流量、存量数据分析中国旅游业OFDI的特征及关联因素。时间序列分析表明中国旅游业OFDI流量和存量整体呈增长趋势,且二者的增长均呈现"乘幂"型特征;空间分布分析表明中国主要的对外投资国家(地区)大致跟随出境旅游国家(地区),"资金流"和"人流"之间存在较好的伴随状态;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人均GDP、出境旅游人数和入境旅游人数分别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包富华 朱美宁
当前中国旅游业OFDI不断增长,认识和把握其时空特征及关联因素,对于国家进行相应的宏观管理和中国旅游企业制订具体投资战略具有参考价值。本文利用2004-2015年中国旅游业OFDI的流量、存量数据分析中国旅游业OFDI的特征及关联因素。时间序列分析表明中国旅游业OFDI流量和存量整体呈增长趋势,且二者的增长均呈现"乘幂"型特征;空间分布分析表明中国主要的对外投资国家(地区)大致跟随出境旅游国家(地区),"资金流"和"人流"之间存在较好的伴随状态;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人均GDP、出境旅游人数和入境旅游人数分别是影响中国旅游业OFDI的前三大因素,其中,人均GDP是其基础,出境旅游人数是其载体,入境旅游是其重要保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郝晨
基于2005—2021年中国旅游企业数据,运用核密度、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探测器对中国旅游企业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旅游企业数量增长呈阶段性特征,2005—2013年为稳步增长阶段,2014—2018年为高速增长阶段,2018年后增幅快速下降。(2)全国旅游企业分布呈空间正相关,聚集程度先增后减,热点区和次热点区基本分布在“胡焕庸线”东侧,以大城市群为主。(3)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和政府支持不同程度地影响旅游企业空间分布。其中,创新水平、旅游资源、旅游教育是导致旅游企业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4)旅游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因城市类型而异,大城市旅游企业分布主要由旅游资源、产业结构和创新水平决定,中等城市旅游企业分布主要由旅游资源、旅游教育和区位条件决定,小城市旅游企业分布主要由旅游资源、产业结构和旅游教育决定。
关键词:
旅游企业 空间格局 地理探测器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雨婧 唐健雄
文章以新发展理念为核心,结合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2008—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合空间自相关和标准差椭圆方法分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发现:2008—2018年,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持续上升态势,但水平较低,增长速度较缓慢,各维度指数水平及变化形态均存在差异,东、中、西三大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步递减,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东等为主力,以湖南、安徽等为辅助,其他地区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区域存在较弱的正向集聚性,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重心位于河南,呈“东北-西南”分布形态,空间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艺芳 王松茂
文章运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对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研究期内,我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且有待提升,区域差异较为明显;我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呈同类集聚态势,且该趋势不断加强。区位优势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逐渐加强,创新环境、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经济发达地区拉动作用较为明显。开放程度更能有力拉动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叶林 黄震方 李东和 王芳
以1997—2011年的数据为例,运用修正的DEA模型对省域旅游业发展效率进行测度,进一步利用G指数、重心等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省域旅游业效率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997—2011年省域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效率在波动中上升,总体上各项效率取得一定的进步,但仍需进一步提升。当前阶段省域旅游业综合效率由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交替驱动,旅游增长模式正处于由粗放型向集约化发展的转型阶段。1997—2011年旅游业综合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热点区主要位于东中部;而规模效率的热点区表现出相反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位于西部地区。重心分析发现:综合效率与纯技术效率重心主要向西北发生偏移,而规模效率重心向东南方向发生偏移。未来省域旅游业发展应避免单纯追求旅游资源数量的增加,提倡集约化经营,增加对旅游业的资金、技术、人才投入,提升旅游发展效率。
关键词:
旅游业 效率 时空演化 重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易志斌
在回顾中国旅游业发展政策基础上,对我国旅游发展政策的环境影响进行了思考,指出了旅游业发展政策对环境的三种影响途径,并以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为例,探讨了该旅游发展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将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从总量控制、旅游税、项目开发指导、绿色消费引导、休假制度、政绩考核等六方面提出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亮 赵磊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测算了中国旅游发展效率,并对中国旅游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旅游发展效率水平逐年提高,区际和区内旅游发展效率差异逐渐缩小;旅游资源禀赋对旅游发展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影响效应较小,实质上反映出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对旅游发展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化对旅游发展效率具有呈U形的非线性影响作用关系;市场化对旅游发展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有效的制度供给成为提高旅游发展效率的主要途径;区位因素对旅游发展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东部和中部地区旅游发展技术无效程度要低于西部地区。最后,文章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提高中国旅游发展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随机前沿分析 旅游发展 效率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