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95)
- 2023(18744)
- 2022(15478)
- 2021(14277)
- 2020(11560)
- 2019(26322)
- 2018(25368)
- 2017(47707)
- 2016(25811)
- 2015(28435)
- 2014(27924)
- 2013(28065)
- 2012(26261)
- 2011(24055)
- 2010(24322)
- 2009(22687)
- 2008(22820)
- 2007(20649)
- 2006(18720)
- 2005(16947)
- 学科
- 济(120018)
- 经济(119874)
- 业(98605)
- 管理(78918)
- 企(77568)
- 企业(77568)
- 农(53192)
- 方法(46592)
- 数学(36752)
- 数学方法(36477)
- 业经(36183)
- 农业(35830)
- 中国(35354)
- 财(31987)
- 地方(26322)
- 制(23505)
- 贸(23364)
- 贸易(23346)
- 易(22730)
- 学(21038)
- 务(20874)
- 财务(20856)
- 财务管理(20832)
- 技术(20550)
- 企业财务(19787)
- 策(18795)
- 环境(18445)
- 银(18326)
- 和(18291)
- 银行(18270)
- 机构
- 学院(385041)
- 大学(378594)
- 济(166876)
- 经济(164031)
- 管理(146077)
- 研究(136725)
- 理学(125562)
- 理学院(124119)
- 管理学(122323)
- 管理学院(121612)
- 中国(106953)
- 科学(83195)
- 农(82932)
- 京(80208)
- 财(74551)
- 所(70158)
- 农业(64079)
- 研究所(63763)
- 业大(61768)
- 中心(61363)
- 江(59222)
- 财经(59064)
- 经(53851)
- 经济学(51377)
- 北京(50543)
- 范(50059)
- 师范(49478)
- 院(48098)
- 经济学院(46531)
- 州(46525)
- 基金
- 项目(253867)
- 科学(201469)
- 基金(186764)
- 研究(183194)
- 家(164906)
- 国家(163350)
- 科学基金(139321)
- 社会(121965)
- 社会科(115447)
- 社会科学(115417)
- 省(99678)
- 基金项目(98852)
- 自然(88291)
- 自然科(86302)
- 自然科学(86274)
- 自然科学基金(84820)
- 划(83195)
- 教育(81199)
- 资助(74980)
- 编号(71321)
- 发(60100)
- 重点(57297)
- 成果(56514)
- 部(56386)
- 创(54867)
- 国家社会(51710)
- 业(51249)
- 创新(50757)
- 课题(49704)
- 科研(48141)
- 期刊
- 济(195826)
- 经济(195826)
- 研究(112768)
- 农(82920)
- 中国(79308)
- 学报(64267)
- 科学(61667)
- 财(56921)
- 农业(56045)
- 管理(55378)
- 大学(48956)
- 学学(46955)
- 融(39659)
- 金融(39659)
- 业经(37371)
- 教育(34117)
- 技术(30737)
- 经济研究(30279)
- 财经(29658)
- 业(29370)
- 问题(26535)
- 经(25742)
- 世界(21139)
- 贸(20899)
- 版(20749)
- 技术经济(20515)
- 国际(18433)
- 商业(18211)
- 科技(18003)
- 资源(17939)
共检索到586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田雅娟 刘强
借助旅游业发展拉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已成为我国产业扶贫措施的重要组成内容。然而,实践中旅游发展对贫困的减缓效应会受环境因素影响,呈现出异质性特征。文章利用平滑变系数模型的设定框架,提出了一个包含潜变量影响的旅游减贫效应测度方法,以更灵活和具有弹性的模型设定体现旅游减贫效应存在的异质性特征。基于2010—2016年我国2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旅游业发展对农村贫困减缓具有积极的影响效应,且受产业内部发展特征和宏观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减贫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具体而言,入境游客占比、政策引导下的产业产值密度增长和景区数量增加将增强旅游业发展的减贫效果;人均GDP水平和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将为旅游消费乘数效应的发挥提供更优的宏观环境基础,有利于旅游发展对农村贫困减缓效应的发挥。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赵磊 吴媛
旅游业与贫困减缓关系的实践认知领先于与此相关的经验研究,主要是因为旅游业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始终未得到相对客观的评估,核心关键在于,鲜有旅游文献对贫困进行准确测度。为此,本文在旅游文献中较早引入更加精确的贫困FGT指数,以对中国农村的绝对和相对贫困予以定量识别,然后基于中国1999-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旅游业与农村贫困减缓关系分别进行全样本和分地区实证检验,进而有效提升了对中国旅游业减缓农村贫困长期效应检验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首先,除东部地区之外,无论是全国样本还是中西部地区,旅游业分别对农村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具有显著积极的减缓效应,由此更加全面地奠定了旅游业导向型贫困减缓(T LPR)研究在中国案例的可行性;其次,旅游业可以显著降低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规模,但在相对贫困层面,旅游业在缩小贫困缺口的同时还伴随着农村贫困人口内部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现象。然后,东部地区旅游业与农村贫困发生率之间存在非线性U型关系,旅游业对农村相对贫困并无影响。另外,旅游业对西部地区农村绝对贫困规模的减缓效应最大,但也加剧了贫困人口内部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
旅游业 农村 贫困减缓 FGT指数 中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歌谣 周常春 杨光明
文章从产业关联程度、融合新业态和融合发展的经济社会效应三个方面构建了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程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熵值法计算出我国30个省份不同年度的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综合指数。然后在对农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与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基于2005—2016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应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对农村贫困减缓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与贫困水平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对贫困减缓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上一期的贫困水平对本期贫困有显著影响,贫困呈现出较强的惯性特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建交
以我国1991—2017年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旅游业发展、劳动力转移和贫困减缓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对贫困减缓有逐渐增强的正向影响,而旅游业发展对贫困减缓的作用并不明显;此外,旅游业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实现。最后文章从发展旅游业配套产业、加强贫困地区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实现贫困地区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VAR 旅游业 劳动力转移 贫困减缓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方成 毛聪玲
旅游业是否具有贫困减缓效应一直是政府和各种发展机构关注的焦点问题。旅游业与贫困减缓关系的实践认知领先于与此相关的经验研究,主要是因为旅游业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始终未得到相对客观的评估。文章基于中国1999—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旅游业发展水平作为转换变量,利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技术,对旅游业和贫困减缓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旅游业可以显著地减缓贫困,所以旅游业可被视为目的地减缓贫困的有效产业工具。另外,旅游业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存在非线性的旅游业门槛效应。具体而言,旅游专业化与旅游减贫效应显著负相关,而旅游人次比则与旅游减贫效应显著正相关,同时,旅游专业化对贫困的减缓效应要远大于旅游人次比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因此,贫困地区可以通过避免旅游产业收入漏损和增强旅游经济活动频率来保持旅游减贫效应处于高影响状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玉丽 马正兵
发展普惠金融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选择。精准脱贫是党中央确定的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因此,将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和精准脱贫结合起来加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22个省区市面板数据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分析和面板门槛回归分析发现,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助力减贫的福利影响存在"U型"的多重门槛效应,且无论在哪一门槛区间,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都显著正向作用于农村贫困地区人口减贫的福利增益。为此,农村普惠金融助力扶贫需要持续发力。更为重要的是,将农村普惠金融扶贫与教育扶贫结合起来,则教育的脱贫功效和福利增益非常显著。因此要将资金扶贫、教育扶贫和金融能力提升有机结合起来。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黄秋萍 胡宗义 刘亦文
利用中国31个省市20072015年的数据,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普惠金融发展的贫困减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加上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判断,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贫困程度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并表现出显著的单一门槛特征。在跨越门槛值之前,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跨越门槛值之后,贫困减缓效应随着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所减弱,体现了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整体而言,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普惠金融发展减贫效应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区域特征。
关键词:
普惠金融 贫困减缓 门槛效应 PSTR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单德朋 郑长德
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改变贫困陷阱存在的理性预期,为可持续贫困减缓提供结构性动力来源。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将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研究贫困减缓问题的重要解释变量。通过对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对于两者关系的结论并不统一。基于此,构建了经济发展方式贫困减贫效应的微观机制,并分析了能够对该效应产生影响的主要控制变量。发现从微观层次的理论分析来看,经济发展方式能够通过产业构成和经济增长的劳动力密集程度对贫困减缓产生影响。之所以出现实证结果的多样性,原因在于研究对象背景条件的异质性和测度指标选择的差异。最后,审视了经济发展方式贫困减缓效应对中国现阶段贫困减缓实践的启示,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贫困减缓 微观机制 综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冰洁 赵彦云 李倩
文章通过构建全域旅游下旅游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我国各省份旅游业发展得分,分析其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动,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旅游业发展水平呈现比较明显的地区差异,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随时间推移空间效应逐步加强;经济水平、交通水平、科技水平和文化市场能够促进旅游业发展,投资水平则有抑制作用;经济水平、交通水平和文化市场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科技水平呈现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冰洁 赵彦云 李倩
文章通过构建全域旅游下旅游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我国各省份旅游业发展得分,分析其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动,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旅游业发展水平呈现比较明显的地区差异,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随时间推移空间效应逐步加强;经济水平、交通水平、科技水平和文化市场能够促进旅游业发展,投资水平则有抑制作用;经济水平、交通水平和文化市场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科技水平呈现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赵磊 张晨
自20世纪50年代起,旅游业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逐渐引发广泛的学术探索与理论争辩。本文基于国外经济学相关文献,对旅游业与贫困关系的理论演进、旅游减贫机制、旅游减贫效应检验方法和旅游减贫研究内容分别进行了相应综述。首先,以"旅游业和贫困"为主题,回顾了该领域的理论逻辑进路;其次,对旅游业减缓贫困的直接效应、次级效应和动态效应进行了梳理分析;再次,对旅游减贫效应检验方法进行了相应说明;另外,分别基于"绝对性""相对性"和"经济发展"3个分析视角,对旅游业与贫困减缓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了系统地文献梳理与归纳。最后,在总结既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旅游业与贫困减缓关系的经济学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
旅游业 贫困减缓 经济学 述评 国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遵东
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助于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有助于优化农村社会文化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乡村旅游业,“以旅助农”,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乡村旅游业在推进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及相关的对策,为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
乡村旅游 贫困地区 新农村建设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胜鹏 冯娟 谢双玉 方叶林 乔花芳
改革开放40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但中国旅游业发展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区域旅游业发展效率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有助于理解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为缩小地区旅游业发展差距提供参考依据.借助修正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算中国大陆31个省(市及自治区)2000年-2016年的旅游业发展效率,并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2016年4个时间节点,利用G指数、锡尔系数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效率的区域差异格局及其变化,并运用Tobit回归分析方法模拟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0年-2016年中国大陆省域旅游业发展效率均有所提高,正在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型;旅游业发展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差异主要来源于四大板块内部,但区域差异已波动缩小;旅游业综合效率受旅游产业地位的正向驱动作用最强,纯技术效率受到交通可达性的正向影响最大,规模效率主要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重视程度驱动.
关键词:
旅游业发展效率 时空分异 影响因素 中国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田银华 李晟
运用2004~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地区贫困的关系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通过金融机构农村信贷资金投放这一渠道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主要体现在较高金融发展水平的形成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拉动而有助于农村贫困减缓。但是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实证结果来看,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对其农村地区贫困减缓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并不能减缓农村贫困,从而使得中国金融发展效应较大的地区差异在政策上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农村贫困 人均收入 地区差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景帅 张东玲 范伟丽
农村贫困减缓是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基于2007—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SCC-FE模型和门槛变量二元虚拟变量法,对经济发展和政府干预背景下,金融发展、结构偏差和农村贫困减缓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金融发展和结构偏差对农村贫困减缓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干预程度的单一门槛效应。金融发展规模在不同的门槛变量下均表现为减贫效应减弱,金融效率和结构偏差对农村贫困减缓转变为明显的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越过门槛值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减贫效应逐渐消失,较高政府干预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阻碍了农村贫困减缓。结合研究结论,发展普惠金融、培育农村人力资本和扶持乡村产业发展是农村贫困减缓的有效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