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86)
2023(18998)
2022(16167)
2021(15360)
2020(12659)
2019(29173)
2018(29018)
2017(55331)
2016(30385)
2015(34258)
2014(34432)
2013(33788)
2012(31855)
2011(29206)
2010(29607)
2009(27099)
2008(26598)
2007(23628)
2006(21316)
2005(19264)
作者
(89070)
(74021)
(73438)
(69832)
(47442)
(35231)
(33390)
(29052)
(28337)
(26755)
(25266)
(25131)
(23875)
(23725)
(23302)
(22837)
(22038)
(21554)
(21390)
(21230)
(18859)
(18426)
(17960)
(17004)
(16581)
(16539)
(16509)
(16385)
(14946)
(14944)
学科
(127686)
经济(127543)
管理(83463)
(78866)
(63112)
企业(63112)
方法(49972)
数学(42723)
数学方法(42196)
中国(39179)
(36349)
地方(30171)
业经(28852)
(28666)
(27992)
(25523)
(24999)
贸易(24982)
(24223)
农业(23939)
(21678)
银行(21623)
(20920)
(20731)
金融(20722)
理论(20592)
(19845)
环境(19610)
技术(19481)
(18231)
机构
大学(435259)
学院(433060)
(178428)
经济(174522)
管理(165250)
研究(157815)
理学(140976)
理学院(139294)
管理学(136923)
管理学院(136140)
中国(119187)
科学(96070)
(95494)
(81601)
(80792)
(73610)
研究所(73408)
中心(70019)
(66298)
财经(63887)
业大(63123)
北京(61463)
(60671)
师范(60087)
(58094)
农业(57322)
(57091)
经济学(53461)
(53035)
师范大学(48477)
基金
项目(287239)
科学(225939)
研究(212606)
基金(207198)
(180942)
国家(179424)
科学基金(152518)
社会(133282)
社会科(126119)
社会科学(126090)
(111040)
基金项目(108424)
教育(97915)
自然(97608)
自然科(95341)
自然科学(95315)
(94510)
自然科学基金(93600)
编号(86868)
资助(86142)
成果(72995)
重点(64904)
(64676)
(64023)
课题(61569)
(59288)
创新(55350)
教育部(54639)
国家社会(54617)
科研(54070)
期刊
(205377)
经济(205377)
研究(135271)
中国(92657)
学报(69054)
(68542)
科学(64207)
管理(62996)
(59343)
教育(55819)
大学(52143)
学学(48576)
农业(47122)
(42858)
金融(42858)
技术(38227)
业经(33609)
经济研究(32834)
财经(31121)
(26852)
问题(26746)
图书(24624)
(24479)
(22271)
技术经济(20865)
科技(20636)
世界(20573)
国际(20390)
理论(20134)
(20053)
共检索到668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文文   石煊   关炳倩  
30余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借助词频分析等文献计量方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1991—2022年发布的231份全国性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大多由多元主体共同发布,且政策发文主体形成了动态变迁的合作网络;(2)随时间推移,网络规模逐渐扩张,网络内部主体性质愈发多元,从政府内部的职能部门拓展到政府外部的社会组织;网络结构愈发复杂,逐渐从“双圈层形态”演变为“一极多层形态”;(3)伴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及复杂性的增强,网络由“密集—均衡型”向“松散—集中型”转变。主体间互动关系的紧密程度降低,政策发文主体角色的差异增大,工信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特别是工信部,在合作网络中承担着更重要的角色,而新进入的行业协会类社会组织处于合作网络的边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银香  高珊珊  田婧茹  芮紫薇  徐俊韩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目前世界各国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科学评价政策体系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推进“三步走”战略,选择2008~2020年间76项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作为样本,借助文本挖掘工具,运用内容分析法和PMC指数模型,从政策工具选择、政策着力点动态变迁及政策效能3个维度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型政策工具在政策体系中始终占据主要地位,但需求类政策工具较为薄弱;随着产业化进程的推进,三类政策工具的使用已从初期的差异化、中期的交替波动转换为现期的相对稳定状态,政策着力点呈现出从需求面到环境面、再到供给面的动态调整;产业化推进各阶段部分政策文件的涉及面及受体较为狭窄,且需要加强政策主体的协同合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随磊  
本文对与政策工具评价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政策工具目标、属性及执行是评价政策工具的基本要素。对6个典型的政策文件进行文本分析,可以得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目标、属性及执行方面的信息,以此作为评价依据。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使用中,目标选择及工具属性具有合理性。但是,在政策工具执行中,存在政府职能定位不合理及知识传播机制不通畅问题,需要政府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建伟  
我国制定了很多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实践中又面临着以传统政策手段为主、政策着力点不够精准、实施有效性差等问题。需要从新能源汽车的成长特性和政策需求出发,总结政策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改进、完善包括政策制定机制、放宽市场准入、研发支持方式创新、财税补贴政策调整、产业发展环境建设等在内的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耀明  史忠良  
新能源汽车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就是国家的相关扶植政策。中外各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高度重视,纷纷出台了各种产业政策。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这些产业政策的同异,从加大投入、合理配置科研力量、组合运用多种政策、协同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锦程  方卫华  
在政策变迁视角下构建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环境”演化分析框架,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为技术探索、示范推广、快速发展、质量发展四个阶段,基于1991—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联合申请数据,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专利合作网络。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变迁与创新生态系统演变是一个协同演化的过程,以国家电网为代表的电力公司逐渐成为网络中的核心节点,研究机构和高校成为次要核心节点;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共生的广度提升而深度降低,中心性和生态位变动较小,在技术上的应变性一直较强。对此应当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遵循产业规律;鼓励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多方深度参与的技术创新网络;促进市场竞争,推动兼并重组;布局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助力国际技术竞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谷林洲  邵云飞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构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网络模型,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其网络特征和网络中知识和信息的流动情况。结果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网络具有复杂网络特征,整体网络密度较低,存在派系结构,网络中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存在失真现象。最后,从合作广度、合作深度和合作效率三个方面提出该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优化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文鹣  范慧敏  谢刚  
利用2015—2019年国家颁布的52条财政政策和89条技术政策,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财政与技术政策之间的协同测度体系,实证分析两类政策之间的协同程度,及其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5年间两类政策在制定时比较聚焦于关键目标,两类政策支持范围变动趋势一致;协同程度处于中等水平;财政政策与技术政策的协同可以显著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绩效,但是政策不确定性会抑制这种促进作用。因此,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双碳”目标的实现,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财政政策与技术政策之间的协同机制建设,使两类政策在人才建设、电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环节方面形成合力,同时在制定政策时应考虑留有缓冲空间和过渡时间,并合理引导企业良性预期,减小政策不确定性的消极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亮  郭鹏辉  
续航能力是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角度,建立以提升续航能力为目标的合作研发和非合作研发博弈模型,认为合作研发更为有效,并为实现产业链合作研发而设计研发成本分摊契约和约束电池价格的研发成本分摊契约。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成本分摊契约和约束电池价格的研发成本分摊契约均能实现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高于合作研发决策时的续航能力,而约束电池价格的研发成本分摊契约还能实现产业链利润大于合作研发决策时的利润,是更为有效的产业链合作研发契约。最后,通过仿真验证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左世全  赵世佳  祝月艳  
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电动化、低碳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对于提高产业竞争力、改善未来能源结构、发展低碳交通具有深远意义。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并加快产业布局。美国、日本、德国、韩国、英国从战略规划、研发创新、推广应用、智能网联等方面制定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有一定借鉴意义。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际情况,应发挥法律法规引导作用,加强车辆安全监督管理,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协同发展效率,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柳卸林   杨培培   丁雪辰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了全球主导力量,这与我国制定的产业政策密不可分。研究探索何种产业政策制定机制促进我国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年以来的有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中央和地方政策,认为当前我国该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央地政策协同。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出发,分析在中央政策颁布之后地方政策的制定机制以及中央政策的进一步更新迭代。研究发现:各个地区不同类型的主体端(焦点企业、供应端、市场端、互补端、研发端)体现出不同央地协同方式,包括对等协同、增强性协同和选择性协同;不同的央地政策协同方式也体现出在新兴产业的主导政策体系形成之前,政策制定经历了不断试验或试错的过程。研究结果为未来的新兴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治国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经过近十年时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前进展仍然缓慢,对于生产企业、消费者和基础设施服务方来说,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运用财税政策不仅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计方  刘星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决策,而两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存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发展瓶颈。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构建政策主体—产业链—政策工具三维分析框架,并从时间、空间和工具匹配三个维度对产业政策协同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政策工具时间维度的协同性较差;中央与地方两类政策主体在需求型政策上协同性最低,政策数量匹配性较差;政策工具间的协同性在川渝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国家层面则存在需求型政策工具的缺失。由此,国家应尽快补齐政策协同短板并注意不同年份间政策群的连续性;川渝两地需以开放共赢的心态进行区域专业化分工和跨地区产业链构建,在动力电池、充换电技术等领域协同研发,探索可持续的充电运营模式;同时注意经济圈内主导产业的支撑扶持与配套产业体系发展政策之间的协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晓宇  赵海斌  周小柯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在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期。文章经过分析,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诸如战略方向不清晰、核心技术缺失及消费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并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企业加快技术研发等相应改进措施,以期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熊勇清  陈曼琳  
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政策区分为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类,搜集了政府、制造商和消费者在网络媒体所发布的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相关的政策文本、论坛发言、媒体采访等热点信息资料,应用文本挖掘和对应分析等方法对新能源汽车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类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政策意愿及其差异性开展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制造商和消费者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过程中的"政策意愿"存在一定的差异,政府对于基础设施、示范推广等供给侧方面的政策意愿相对较高,制造商对于金融扶持等供给侧方面的政策意愿相对较高,消费者则对于购置补贴、税收减免等需求侧方面的政策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