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82)
2023(13465)
2022(11513)
2021(11076)
2020(8961)
2019(20904)
2018(20593)
2017(39688)
2016(21332)
2015(24110)
2014(23869)
2013(23794)
2012(21754)
2011(19711)
2010(19451)
2009(17625)
2008(17020)
2007(14553)
2006(12683)
2005(11105)
作者
(59806)
(49659)
(49256)
(47003)
(31510)
(23595)
(22446)
(19588)
(18836)
(17569)
(16889)
(16748)
(15711)
(15475)
(15300)
(15134)
(14776)
(14463)
(14039)
(13903)
(12216)
(12181)
(11892)
(11180)
(11110)
(11011)
(10846)
(10744)
(9838)
(9750)
学科
(91276)
经济(91189)
管理(57852)
(54813)
(44534)
企业(44534)
方法(40507)
数学(35340)
数学方法(35018)
中国(26071)
(24397)
业经(20784)
(18870)
地方(18393)
(17853)
贸易(17844)
(17646)
(17408)
农业(16085)
(15368)
环境(14210)
(14111)
技术(13858)
理论(13428)
产业(13391)
(12724)
银行(12692)
(12192)
(12162)
金融(12160)
机构
大学(302261)
学院(300359)
(127851)
经济(125452)
管理(120774)
理学(105208)
研究(104814)
理学院(104084)
管理学(102585)
管理学院(102052)
中国(77348)
(64990)
科学(63033)
(54147)
(51444)
研究所(47224)
中心(46022)
(44467)
财经(44372)
业大(42879)
北京(41776)
(40611)
(40542)
(39782)
师范(39476)
经济学(39146)
(38273)
经济学院(35384)
农业(34726)
(33282)
基金
项目(209919)
科学(165861)
研究(157010)
基金(153162)
(132823)
国家(131767)
科学基金(113084)
社会(100001)
社会科(94827)
社会科学(94804)
基金项目(81344)
(79473)
自然(71466)
教育(70681)
自然科(69777)
自然科学(69762)
自然科学基金(68506)
(67502)
编号(63507)
资助(62644)
成果(51468)
(47136)
重点(46749)
(46193)
(43911)
课题(43628)
国家社会(41590)
创新(40933)
教育部(40710)
人文(39586)
期刊
(136675)
经济(136675)
研究(91011)
中国(53863)
学报(44624)
管理(44059)
科学(43226)
(41196)
(37902)
大学(34200)
教育(33147)
学学(32048)
农业(29462)
技术(25693)
(23159)
金融(23159)
经济研究(22980)
业经(21925)
财经(21112)
(18195)
问题(18117)
图书(15486)
(15370)
技术经济(14924)
(14903)
科技(14772)
理论(14555)
世界(13832)
现代(13611)
资源(13070)
共检索到432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旭   戚聿东  
产业基础是产业竞争力的源泉,直接决定着一国产业发展的潜能。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改变传统产业逻辑,智能制造成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的主要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存在协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智能化应用投入有限、回收业务发展滞后的现实问题。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以采用技术创新、智能升级、绿色转型的思路,按照“完善顶层设计—建设创新协作平台—打造产业集群—推动企业协同发展—培育专精特新—健全配套条件—加强人才培养”的路径推进产业基础再造。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鸿雁  李武  吴君  
一、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背景及现状(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背景及意义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国际原油供求矛盾逐步加深,全球气候变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健红  张亮  
在低碳经济成为时代主流的背景下,国内外汽车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应用破坏性创新理论的分析框架,提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短期以中低端混合动力车作为技术起点,持续培养自主创新能力;长期要争取动力电池等独立的技术发展轨道,实现新市场破坏性创新。最后,就解决创新发展障碍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晓宇  赵海斌  周小柯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在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期。文章经过分析,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诸如战略方向不清晰、核心技术缺失及消费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并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企业加快技术研发等相应改进措施,以期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玫  
在对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态势归纳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面临的挑战、提升的方向和路径,并提出了政策建议。第一,"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替代效应在个别国家十分显著,新能源汽车应用更加多样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主要技术路线为BEV、PHEV和FCEV。第二,"十三五"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优势体现在市场规模、整车生产制造能力、产业配套能力、产业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多项指标领先全球。第三,展望"十四五",更加多样化的政策、更加开放的竞争机制、更多主流车企的进入将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然而,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十四五"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将面临全球经济衰退、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退坡、市场更加开放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挑战,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市场竞争能力有待提高。为此,本文提出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蛋糕;还要通过创新不断降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本。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贵群  张欣  
在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研发与应用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战略选择。本文以路径依赖理论为研究视角,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传统能源汽车产业凭借其初始地位和自我强化机制形成的路径依赖效应,这种路径依赖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传统能源汽车的"锁定",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和推广。另一方面,这种由于路径依赖效应导致的锁定现象本质上是一种"有条件的均衡",并非不能破解,而要破解非良性的路径依赖,需要对其形成的机理进行分析,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具体来说,应从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筱江  王奇英  
本文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宏观形势和市场表现,提出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构想和路径,即:聚焦中心,完善产业链,加速做大中心产业圈;抓住核心,发挥要素价值,推动做大中心产业圈;把握重心,强化对政策导向的研究,引导做大中心产业圈,进而得出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有助于车企重构企业发展模式,实现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和跨越式发展的结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江波  李超  
新能源汽车产业被视为新冠疫情后新一轮世界经济复苏发展的战略基点之一。通过图形展示、案例分析的方法,归纳和研究了新旧技术范式转换的演化逻辑及其新兴的演化机理。基于“供给侧—需求侧—环境侧”的角度,分析了新兴产业高质量演化的创新困境,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进行佐证。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上处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存在的困境主要体现为发展主体之间缺乏合作、创新资源和要素供给相对有限、创新环境建设较为滞后,应从创新主体激励机制、创新资源和要素供给机制、创新环境优化机制三个方面着手改进。最后,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江波  李超  
新能源汽车产业被视为新冠疫情后新一轮世界经济复苏发展的战略基点之一。通过图形展示、案例分析的方法,归纳和研究了新旧技术范式转换的演化逻辑及其新兴的演化机理。基于“供给侧—需求侧—环境侧”的角度,分析了新兴产业高质量演化的创新困境,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进行佐证。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上处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存在的困境主要体现为发展主体之间缺乏合作、创新资源和要素供给相对有限、创新环境建设较为滞后,应从创新主体激励机制、创新资源和要素供给机制、创新环境优化机制三个方面着手改进。最后,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小平  
2014年7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年底,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插电式(包括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新政一出,汽车行业行情看涨,但同时有关专家也表示,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成本过高、续航里程较短以及目前国内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在短期之内难以解决,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依然是前途光明,但道路比较曲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弋亚群  向琴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波特经典的五力模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潜在进入者的威胁、顾客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以及竞争者之间的竞争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了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公丕明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销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通过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方法,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全面梳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足,为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找准着力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份额、产业链完整性、自主品牌车企数量等方面竞争优势明显,但在国际市场拓展、部分关键技术、产业服务配套、高端品牌认知等领域存在不足。要在竞争日趋激烈、同质化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更多市场份额,需要从拓展国际市场、推动关键技术国产替代、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完善产业服务配套体系、塑造国际知名品牌等方面发力,实现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善武  许秀瑞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代表,在开放式创新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政策补贴退坡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双元性创新理论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路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对双元创新的动因、制度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层面的双元认知等进行分析,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双元路径:政府层面政策引导和市场调控相结合,产业层面探索开发和利用深化两类创新市场并重,企业层面规范管理和柔性调整两种模式灵活运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进富   李婷婷   张颖颖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已成为新发展阶段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具备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在产业链韧性提升过程中扮演着支撑者、引领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以比亚迪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探究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能力维度和产业链韧性提升路径。研究发现:(1)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包括技术创新引领能力、产业协作整合能力、数字转型赋能能力3个维度;(2)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通过促进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业链协同配套、产业链数字化转型3条路径提升产业链韧性,技术创新引领能力能够促进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实现强链、补链,产业协作整合能力能够促进产业链协同配套,实现稳链、固链,数字转型赋能能力能够促进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实现延链、优链,从而显著提高产业链风险抵御能力、冲击恢复能力、链条升级能力。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与产业链韧性相关研究,为链主企业提升生态主导力和增强产业链韧性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燕青  李磊  姚远  
在创新驱动基于市场和政府双引擎助推下使技术创新网络不断扩展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已初步形成。无论从社会生态学角度,还是从经济管理角度,现阶段都需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行补贴。本文对近年来的补贴政策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发现政府补贴的重点与力度在不断发生变化。这里选定整车种群与零部件种群中的企业各一个,模拟分析了两企业在合作均衡与竞争均衡条件下的最优政府补贴问题,并得出结论:一是创新生态系统充分合作创新,政府补贴退出是完全可行的;二是政府补贴的重点应转向弱生态位种群,对于强生态位种群可以少补贴、不补贴、甚至负补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