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85)
2023(19650)
2022(16270)
2021(15200)
2020(12738)
2019(28962)
2018(28237)
2017(53907)
2016(28848)
2015(31789)
2014(31065)
2013(30796)
2012(28056)
2011(24942)
2010(24768)
2009(22938)
2008(22591)
2007(19799)
2006(17204)
2005(15100)
作者
(80485)
(67260)
(66787)
(63279)
(42400)
(31914)
(30158)
(26161)
(25427)
(23739)
(22758)
(22389)
(21072)
(21072)
(20697)
(20569)
(20064)
(19834)
(19251)
(19083)
(16510)
(16342)
(16289)
(15281)
(15103)
(14880)
(14674)
(14580)
(13260)
(13244)
学科
(123476)
经济(123349)
(105220)
管理(96091)
(92973)
企业(92973)
方法(55046)
数学(45573)
数学方法(45091)
(37092)
(36267)
业经(36259)
中国(33336)
农业(25622)
(24750)
财务(24704)
财务管理(24670)
技术(24142)
(24094)
贸易(24078)
(23891)
(23518)
企业财务(23417)
地方(21986)
(21481)
(19914)
(19907)
理论(19852)
(18939)
(18410)
机构
学院(406385)
大学(400296)
(177699)
经济(174701)
管理(165153)
理学(143118)
理学院(141750)
管理学(139772)
管理学院(139021)
研究(132560)
中国(103780)
(82589)
(80444)
科学(78055)
(68232)
(64582)
财经(64140)
中心(61380)
(59533)
业大(59532)
研究所(58660)
(58629)
经济学(54323)
农业(53732)
北京(51222)
经济学院(49130)
(47776)
(47759)
财经大学(47596)
师范(47219)
基金
项目(275084)
科学(220258)
基金(203518)
研究(200651)
(177421)
国家(175915)
科学基金(153267)
社会(131909)
社会科(125427)
社会科学(125398)
基金项目(107325)
(107206)
自然(98763)
自然科(96617)
自然科学(96590)
自然科学基金(94971)
教育(91398)
(89636)
资助(82166)
编号(78737)
(61826)
成果(61645)
重点(61624)
(61326)
(60345)
创新(57148)
国家社会(55583)
课题(53981)
教育部(53189)
(52726)
期刊
(192047)
经济(192047)
研究(116119)
中国(76370)
管理(66259)
(64346)
(62424)
学报(58451)
科学(57833)
大学(45715)
学学(43655)
农业(43041)
(37235)
金融(37235)
技术(36834)
教育(36380)
业经(33168)
财经(32010)
经济研究(31917)
(27803)
(26052)
问题(25073)
技术经济(22381)
(21405)
科技(19614)
世界(19557)
现代(19342)
商业(19256)
统计(19059)
(18727)
共检索到595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吕明洁  陈瑜  曹莉萍  
以国家层面发布的、与新能源产业创新相关性最强的408条创新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利用2007—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中从事新能源产品生产的上市企业的数据,研究了产业政策(政策力度和政策连续性)对中国新能源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保护政策力度和技术创新政策力度显著抑制了新能源企业的创新绩效,而产品创新政策力度显著激励了新能源企业的创新绩效;政策执行不连续会抑制新能源企业的创新绩效。最后提出了改进新能源产业创新政策体系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文鹣  范慧敏  谢刚  
利用2015—2019年国家颁布的52条财政政策和89条技术政策,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财政与技术政策之间的协同测度体系,实证分析两类政策之间的协同程度,及其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5年间两类政策在制定时比较聚焦于关键目标,两类政策支持范围变动趋势一致;协同程度处于中等水平;财政政策与技术政策的协同可以显著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绩效,但是政策不确定性会抑制这种促进作用。因此,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双碳”目标的实现,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财政政策与技术政策之间的协同机制建设,使两类政策在人才建设、电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环节方面形成合力,同时在制定政策时应考虑留有缓冲空间和过渡时间,并合理引导企业良性预期,减小政策不确定性的消极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董鸿源  袁潮清  
我国宏观产业政策的持续投入与微观光伏企业难以突破自身核心技术创新瓶颈的矛盾迫切需要理论研究解答。本文选取沪深A股中的41家光伏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并在梳理了我国政府部门发布的285项光伏产业政策的基础上,以2009—2020年为时间跨度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光伏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并引入区域创新体系这一异质性因素检验其在影响路径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光伏产业政策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企业创新指标和创新环境指标在上述传导过程中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调节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纪琴  余雨奇  
本文利用40家主要新能源汽车企业2015~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政策补贴、研发投入与新能源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互相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策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正向影响,且随着产业链从上、中、下游效果不断增加。对于创新绩效来说,上游企业研发投入的效果随时间不断减弱,企业融资的效果随时间加强。中、下游企业的研发投入效果随时间加强,政策补贴效果变化不大,在政策补贴逐年下降阶段,研发投入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更具针对性的补贴政策,可以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常露露   方森辉  
本文以“五年规划”文件对鼓励行业的调整为政策冲击,构建基于残差法衡量产业政策调整的因果识别策略,采用PSM-DID方法考察产业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研究显示,产业政策主要促进企业的实质性创新,集中于创新数量上的提效和创新质量上的增值,不但通过企业事前创新经验影响其创新决策,而且沿着纵向供应链对客户创新产生溢出效应,并在多个维度呈现异质性表现,而金融市场的信号传递效应和人才集聚效应是两条重要渠道。这一结论意味着产业政策实现企业创新的“提效增值”,打通资金链与人才链协同赋能创新的通道,推动供应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上述发现客观准确地评估产业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深入探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联动效应,对我国产业政策调整及实现政策联动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艳  许伟  周园媛  
在国家提出要加快关键新能源核心技术创新的背景下,以2010—2017年我国A股上市的新能源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创新政策、直接支持政策和间接支持政策分别进行综合得分的测算,然后利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创新政策与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影响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创新政策显著促进了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2)不同类型的创新政策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效应存在差异,直接支持政策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而间接支持政策则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3)创新政策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存在区位异质性效应和产权异质性效应,创新政策对位于东部地区的国有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更加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而间接支持政策对位于中西部地区的非国有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更显著的负向抑制效应。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继续推进完善促进新能源企业创新的直接支持政策;建立多方位支持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体系;加强科技信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因地制宜制定政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长进   罗仁杰   黄俊   齐花蕊   唐浩然  
运用大数据梳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文献,为深入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提供建议和参考。利用LDA模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主题强度进行计算,结合2012—2020年165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主要集中在绿色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财政补贴政策上,并且3类主题能够提升企业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数量,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2)不同类型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同,其中基础设施类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强;(3)机制分析表明,企业人力资源整合能力在三类主题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企业人力资源整合能力提高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守伟  朱瑶  
本文在合作创新和社会网络理论基础上,以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为视角,将节点度、中介中心度和结构洞作为3个维度,提出了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对企业经济、社会和生态绩效影响的假设,并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168份调查问卷结果运用多元回归分析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合作创新网络的节点度对企业经济和社会创新绩效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中介中心度对企业经济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结构洞对企业经济和生态创新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实证结果对企业、中介机构和政府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钟  刘敏  
新旧两种技术的管理与运营是企业普遍面临的决策问题,而具有主体引导与惩罚约束性的政策对改善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发挥重要作用。针对以双积分形式衡量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性能的产业政策,基于技术运营和研发子模块的因果回路分析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吉利汽车为例,多情景仿真结果表明技术研发是降低燃料消耗量实际值、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从而实现积分负值转正的关键,其中外部市场需求通过影响研发资金投入、内部学习曲线效应通过直接作用研发过程从而影响政策施行效果和作用周期;另一方面,政府对燃料消耗量达标值等关键指标的调控决定着通过市场机制购买正积分的难度和成本,与市场需求因素共同影响企业的适应性决策。建议这类兼具主体引导与惩罚约束的产业政策设定阶梯式趋严的技术指标,在初期施加压力的同时刺激技术研发,企业在政策缓冲期内应避免完全市场导向的运营,通过提升技术性能指标效率为政策趋严时的产能产量调整提供空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玲  
文章从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入手,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试图探究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生态系统发展阶段、企业在供应链的角色以及成员企业的背景特征与核心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假设,并构建了相应的研究模型。经过对A企业创新绩效的深入剖析,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在生态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核心企业的创新绩效水平是不同的,并且呈现U型的走向和趋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开剑  孙慧  
以2013—2017年我国新能源行业265家企业为样本,运用泊松回归和负二项回归估计方法研究政府补助促进新能源上市公司创新绩效影响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政府直接补助和税费返还均对新能源上市公司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管团队创新意识在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研发投入在高管团队创新意识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用;同时政府补助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新能源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有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斌  
政府补贴能否促进新能源企业创新绩效,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文章选取119家境内A股新能源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尝试探讨新能源企业政府补贴、R&D和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补贴可促进新能源企业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且R&D在政府补贴和企业创新绩效起到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政府对新能源企业实施补贴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晓敏   刘世哲   王淑贺  
为探索研发投入和政府补助两种因素交叉在一起时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以2012—2019年中国79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重点探讨新能源汽车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对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提升创新绩效,该影响在产业链中下游、后补贴时代更显著;新能源汽车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对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即二者交叉在一起时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挤出效应,且该挤出效应在国有企业、缺乏经验企业、后补贴时代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入对开发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大,且政府补助的调节效应仅存在于研发投入对开发性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据此,新能源汽车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合理配置研发投入与政府补助资源,以有效提升创新绩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安华   王赛鸽  
【目的】绿色创新是应对环境挑战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研究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可为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的评估和优化改进提供基于企业层面的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方法】本文采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空间马尔科夫链方法,揭示了2008—2020年间中国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平衡发展和时空转移特征。同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在研究期内,中国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分化程度逐渐扩大,呈现出“马太效应”现象。(2)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显著增强了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具体而言,相比未实施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的城市,实施该政策的城市的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显著提升了14%,这一结果经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验证。(3)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和强化环境规制两个传导渠道来促进绿色创新。(4)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对于企业规模较小、融资约束较低的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影响更加显著。【结论】实施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对促进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具有积极影响。研究结果为政府推广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以及提升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柳卸林   杨培培   丁雪辰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了全球主导力量,这与我国制定的产业政策密不可分。研究探索何种产业政策制定机制促进我国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年以来的有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中央和地方政策,认为当前我国该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央地政策协同。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出发,分析在中央政策颁布之后地方政策的制定机制以及中央政策的进一步更新迭代。研究发现:各个地区不同类型的主体端(焦点企业、供应端、市场端、互补端、研发端)体现出不同央地协同方式,包括对等协同、增强性协同和选择性协同;不同的央地政策协同方式也体现出在新兴产业的主导政策体系形成之前,政策制定经历了不断试验或试错的过程。研究结果为未来的新兴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