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9)
- 2023(13550)
- 2022(11762)
- 2021(11327)
- 2020(9383)
- 2019(22003)
- 2018(21634)
- 2017(41518)
- 2016(22339)
- 2015(25112)
- 2014(25060)
- 2013(24948)
- 2012(22978)
- 2011(20944)
- 2010(20611)
- 2009(18805)
- 2008(18373)
- 2007(15694)
- 2006(13637)
- 2005(12094)
- 学科
- 济(92016)
- 经济(91920)
- 管理(60918)
- 业(58465)
- 企(48567)
- 企业(48567)
- 方法(44056)
- 数学(37854)
- 数学方法(37494)
- 贸(25925)
- 贸易(25908)
- 中国(25635)
- 易(25213)
- 农(22479)
- 财(21196)
- 学(20114)
- 业经(19389)
- 地方(17164)
- 制(16078)
- 农业(14772)
- 理论(14721)
- 和(14681)
- 环境(13851)
- 银(13801)
- 技术(13787)
- 银行(13761)
- 融(13482)
- 金融(13481)
- 行(13197)
- 务(13157)
- 机构
- 大学(323074)
- 学院(318176)
- 济(134890)
- 经济(132351)
- 管理(125383)
- 研究(113322)
- 理学(109338)
- 理学院(108102)
- 管理学(106373)
- 管理学院(105811)
- 中国(83145)
- 科学(69174)
- 京(69019)
- 财(57895)
- 所(56991)
- 研究所(52531)
- 农(50723)
- 中心(48998)
- 财经(47599)
- 业大(46990)
- 北京(43993)
- 经(43690)
- 江(43023)
- 经济学(41508)
- 范(41447)
- 院(41343)
- 师范(41076)
- 农业(40138)
- 经济学院(37540)
- 财经大学(35854)
- 基金
- 项目(221641)
- 科学(174314)
- 基金(163251)
- 研究(160705)
- 家(143409)
- 国家(142321)
- 科学基金(121150)
- 社会(102168)
- 社会科(96989)
- 社会科学(96965)
- 基金项目(86362)
- 省(82601)
- 自然(78927)
- 自然科(77123)
- 自然科学(77104)
- 自然科学基金(75753)
- 教育(72617)
- 划(71146)
- 资助(67707)
- 编号(63415)
- 成果(51793)
- 部(50084)
- 重点(49595)
- 发(47024)
- 创(45739)
- 课题(43544)
- 教育部(42979)
- 国家社会(42777)
- 创新(42756)
- 科研(42675)
- 期刊
- 济(140343)
- 经济(140343)
- 研究(95689)
- 中国(56258)
- 学报(52159)
- 科学(48405)
- 管理(45440)
- 农(45328)
- 财(41259)
- 大学(39215)
- 学学(36915)
- 农业(32448)
- 教育(32434)
- 融(25234)
- 金融(25234)
- 技术(25057)
- 经济研究(24438)
- 财经(23051)
- 业经(21230)
- 贸(20814)
- 经(19798)
- 问题(19433)
- 国际(18430)
- 业(18006)
- 世界(16008)
- 图书(15900)
- 科技(15202)
- 理论(15021)
- 技术经济(14983)
- 版(14077)
共检索到459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颖 李道军
比较中国、中国新疆以及中亚部分国家的贸易结构,应用巴拉萨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发现双方在贸易上存在互补性,但互补性指数不高,因此只有采用合适的产业政策加速新疆产业结构的升级,才能在未来的双边贸易中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崔登峰 邵伟
本文以中国与中亚五国2000-2015年各类商品的贸易数据为基础,采用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出口市场相似度指数和双边贸易综合互补性指数,探析中国与中亚五国各类商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出口中亚五国贸易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的各类商品基本不存在竞争,除动植物油、油脂和蜡外,其他各类商品均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中国与中亚五国GDP总量、中亚五国对中国贸易依存度、双边是否为WTO与SCO成员国等变量对中国出口起积极作用,而人民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崔登峰 邵伟
本文以中国与中亚五国2000-2015年各类商品的贸易数据为基础,采用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出口市场相似度指数和双边贸易综合互补性指数,探析中国与中亚五国各类商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出口中亚五国贸易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的各类商品基本不存在竞争,除动植物油、油脂和蜡外,其他各类商品均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中国与中亚五国GDP总量、中亚五国对中国贸易依存度、双边是否为WTO与SCO成员国等变量对中国出口起积极作用,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距离、伙伴国人口、人均GDP差值等变量则起阻碍作用;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出口贸易尚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可供开发,出口吉尔吉斯斯坦的贸易潜力基本处于最优,出口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贸易潜力属于再造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莉 黄佛君 高萧消 邱畅坤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建设区域,中国与中亚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对中国内陆开放和中亚5国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采用UN COMTRADE数据库,整理了双边1992—2016年的贸易数据,运用ESI指数、TII指数、G-L模型、B-L模型和RCA指数等指标,并且采用趋势线分析中国与中亚5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结论显示,双边贸易互补性在增强,竞争性在减弱;中国出口至中亚的商品优势大于中亚5国出口至中国的商品优势;STIC5、6类商品基本呈现间断性产业内贸易的趋势,其余类目为产业间贸易趋势;中国出口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中亚5国出口以资源密集型为主。
关键词:
中国 中亚 竞争性 互补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毕燕茹 师博
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与中亚五国有较大的贸易潜力。作为区域内唯一制度框架——上海合作组织,其经贸安排对促进双方经贸合作影响并不显著。因此,上海合作组织需要强化该方面工作。
关键词:
中国 中亚五国 贸易潜力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林青 周潞
本文分析了非洲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探讨了中非农产品贸易的状况,以及通过出口相似度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对中非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非洲大宗商品、园艺类产品和半加工品具有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仅有园艺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中非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且商品结构集中和稳定;中国农产品在非洲不同的市场结构上表现出较高的集中性和地域不稳定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广宇 张倩肖 董瀛飞
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中国与地处丝绸之路中亚经济带核心区的中亚五国的经贸合作正日益紧密。本文基于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和亚太经社会数据库,整理了双方2000-2013年的贸易数据,在对双方贸易发展现状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的测算,对中国和中亚五国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详细地分析。结论显示,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在延续了劳动力密集型产成品优势的基础上,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工业制成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升,竞争力正日愈凸显。中亚五国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原材...
关键词:
中国 中亚五国 竞争性 互补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亮 马树才
利用2000年~2016年UN Comtrade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借助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国与南亚地区贸易竞争性及互补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工业制成品上存在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南亚地区在初级产品上的比较优势较为明显,两地虽然存在着部分比较优势重叠的商品,但在整体上,中国与南亚地区间的双边贸易仍然有着较强互补关系。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双边贸易 竞争性 互补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豫新 张怡
本文在"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商品贸易为切入点,采用多个指数的实证测度指标,从不同角度对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了系统的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商品贸易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中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品对欧亚经济联盟的出口优势不明显;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贸易发展极不平衡。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贸易合作将给双方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的纵深发展,双方都应尽力完善内部政策加快促成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的对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朱新鑫 李豫新
文章运用产品相似度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测算了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发现,目前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在市场上竞争性微弱,相反互补性却很强。中国出口相对于中亚五国进口存在互补性的农产品主要是以资本和技术为主的加工农产品;中国进口相对于中亚五国出口存在互补性的农产品主要是以土地和资源为主的初级农产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金城 陈乐一
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描述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中的互补性与竞争性特征,发现双方在在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部门的贸易互补性基本上都较大,但是竞争态势也很明显,而在其他服务贸易部门,双方的贸易互补性基本上都较小,竞争性也较低。双方应该立足比较优势,整合区内资源应对国际挑战,协调整合双方的资源优势抱团发展服务贸易。
关键词:
中国与东盟 服务贸易 互补性 竞争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蔚 姚继东 祁春凌
服务贸易是中国与RCEP伙伴国合作的重要领域。本文依据WTO2013-2019年的数据,运用TC、RRCA和RTCI指数研究中国与RCEP伙伴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及互补性。研究表明:总体上看,RCEP国家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较弱,中国位于下游区,且与其他各国的互补性不强。分行业来看,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中国在建筑、电信计算机和信息、保险、商业服务行业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及互补性强或较强;运输、旅游行业竞争力不强但比较优势和互补性较强;金融行业具有微弱竞争优势和不具有比较优势;知识产权行业则各方面都很弱。依据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本文对推动服务贸易高水平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何好俊 祝树金
运用以进出口数据为基础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澳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结合评价结果,利用修正后的贸易互补指数计算公式计测了中澳两国之间各产业以及综合贸易互补程度。结果表明:中澳两国各自具有极强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互不重合,大部分产业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综合贸易互补性近年来呈逐年增强之势。中澳双边贸易发展潜力很大,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前景广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媛
本文通过对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蒙古共5个东北亚①国家的活鱼、鲜冷鱼、冻鱼、鱼片及鱼肉、熏鱼及盐腌鱼、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②共7种水产品的相对贸易优势指数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通过OBC指数法判断了5国间水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研究发现,中国的活鱼、鲜冷鱼等6种水产品、韩国的软体动物以及蒙古的冻鱼等3种水产品是具有贸易竞争优势的水产品。5国间水产品贸易呈现的特点是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具体而言,中日、中蒙、中韩,俄蒙、日俄、蒙韩之间呈现互补性,其中中韩、俄蒙之间的互补性很强,中日次之,中蒙、蒙韩之间互补性最弱。同时俄罗斯对我国水产品贸易逐渐形成竞争。文章继而对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
东北亚 水产品 竞争性 互补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任泽洙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和第一大顺差来源国,韩国则是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国。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两国贸易结构和竞争力以及国际市场地位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并带来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中韩两国之间贸易结构的变化及竞争力状况,对两国贸易关系予以展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