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8)
2023(10983)
2022(9006)
2021(8321)
2020(6586)
2019(14633)
2018(14024)
2017(26402)
2016(13424)
2015(15117)
2014(14735)
2013(14768)
2012(13940)
2011(13038)
2010(12765)
2009(11896)
2008(11161)
2007(9578)
2006(8570)
2005(7872)
作者
(37502)
(31756)
(31420)
(30154)
(20146)
(14947)
(14236)
(12280)
(11992)
(11062)
(10813)
(10471)
(10129)
(10105)
(9795)
(9720)
(9449)
(9167)
(8987)
(8576)
(7975)
(7427)
(7425)
(7298)
(7147)
(7046)
(6691)
(6423)
(6202)
(6192)
学科
(84060)
经济(84001)
管理(34466)
(29092)
方法(26235)
数学(23547)
数学方法(23435)
中国(22054)
(21566)
企业(21566)
地方(20705)
(16898)
业经(14862)
(14787)
贸易(14778)
(14347)
地方经济(14288)
(13558)
环境(12196)
(12053)
(11925)
(11858)
金融(11857)
农业(11481)
(10480)
(10413)
银行(10409)
(10338)
关系(10310)
(10212)
机构
大学(202034)
学院(201300)
(104269)
经济(102712)
研究(79488)
管理(73056)
理学(62762)
理学院(61981)
管理学(61293)
管理学院(60892)
中国(60386)
科学(42663)
(42490)
(42226)
(38755)
研究所(35210)
经济学(35153)
财经(34573)
中心(34115)
(31739)
经济学院(31540)
(28797)
(27310)
北京(27225)
(27183)
师范(27041)
(26779)
财经大学(25873)
科学院(24408)
业大(23336)
基金
项目(133698)
科学(108107)
研究(101925)
基金(100753)
(87358)
国家(86739)
科学基金(74296)
社会(70749)
社会科(67322)
社会科学(67310)
基金项目(52202)
(47722)
教育(45071)
自然(43191)
自然科(42185)
自然科学(42176)
自然科学基金(41428)
(41369)
资助(39843)
编号(38664)
(31861)
国家社会(31677)
(31522)
成果(31219)
重点(30857)
中国(28913)
(27795)
教育部(27781)
发展(27184)
课题(27150)
期刊
(120687)
经济(120687)
研究(67856)
中国(38044)
(29517)
管理(27919)
科学(26964)
(25296)
学报(25185)
经济研究(21712)
大学(20116)
(19728)
金融(19728)
学学(19016)
财经(18247)
农业(17909)
教育(17871)
业经(16511)
技术(16343)
(16112)
问题(15729)
(15276)
国际(14769)
世界(14596)
技术经济(11353)
资源(9967)
(9825)
经济问题(9722)
统计(9577)
现代(8837)
共检索到309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廉晓梅  许涛  
近年来,"逆全球化"浪潮日趋高涨,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反对政府对外让渡经济主权,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泛滥,对外来移民和难民的排斥日趋强烈。"逆全球化"浪潮,使前一段时期迅猛发展的区域一体化势头发生重大逆转,有可能出现一段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低潮期。在这种大背景下,东亚区域合作也有可能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中国作为东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和东亚各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应该积极发挥自身在区域合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推动东亚区域合作发展的新途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廉晓梅  许涛  
近年来,"逆全球化"浪潮日趋高涨,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反对政府对外让渡经济主权,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泛滥,对外来移民和难民的排斥日趋强烈。"逆全球化"浪潮,使前一段时期迅猛发展的区域一体化势头发生重大逆转,有可能出现一段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低潮期。在这种大背景下,东亚区域合作也有可能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中国作为东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和东亚各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应该积极发挥自身在区域合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推动东亚区域合作发展的新途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兰凤  安尼瓦尔·阿木提  
新疆具有发展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我国开展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窗口和前沿。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为视角,就我国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的几个现实问题加以评述,以期为推进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志刚  
近年来中亚及周边各国经济上采取全方位开放政策,面对这一次区域经济集团化态势,新疆应与中亚国家建立高层次区域经济合作平台,最终建立包括新疆在内的中亚次区域经济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常水  于源  
在当前的国际社会重新洗牌之际,中国新疆地位凸显,新疆成为中国拓展国际空间的重要节点和战略突围点。未来中国应立足新疆,努力建设国际级大城市,设立中亚区域合作机构总部,打造中亚次区域经济圈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秦放鸣  张力民  毕燕茹  
本文通过对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的投资现状分析,总结了双边投资的特点。对影响中国对中亚投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投资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亚南  
作为全球经济增长主要热点的亚太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品贸易增长近3倍、吸收的投资增长约4倍。然而,其一体化发展水平却不相匹配。直到TPP出现之前,主导该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只是一个制度松散的、非强制性的APEC(亚太经合组织)。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美国宣布加入之后,已成为广受关注的亚太地区区域贸易协议。目前,在美国的主导下,其谈判规模和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群  安晓敏  
南盟成立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推动下,南亚区域经济合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就区域经济合作的水平而言,南亚则明显落后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本文从贸易、能源、旅游和次区域合作等方面描述了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进而对于影响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途径进行了展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舒  
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大环境中,近年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取得很大的进展,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本文通过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特点的分析,展望21世纪东北亚区域合作前景。 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东北亚区域包括中国(指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和北京、天津两市)、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这一地区占有陆地面积大约2100万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京霞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特点。随着世界经济总量的扩大,各国、各地区经济资源配置不断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的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达到更高的水平。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同时,以地区经济一体化为标志的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区域经济一体化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区域自由贸易协定,通过区域内的国际分工寻求扩大经济合作,提升经济增长潜力。近年来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格外引人注目,“10+3”模式与“10+1”模式的出现,标志着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开始步入体制化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应积极参加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煊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CAREC)的宗旨是以合作谋发展,通过促进交通运输、贸易、能源和其他重要领域的区域合作,促进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减少贫困。其长远愿景是"好邻居、好伙伴、好前景"。以建立区域基础设施网络、促进贸易和投资、提供区域化公共产品、加强知识传播和能力建设为四大支柱。采取"两个结构层次"的工作方法,第一层次活动包括交通、贸易、能源等核心领域,第二层次活动包括人力发展、农业、环境、旅游等新领域。工作机制包括部长会、高官会和各行业协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茆训诚  
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深刻的变化。亚太地区是全球政治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全球格局和欧洲地区的巨大变化不能不影响到亚太地区,亚太地区与欧洲地区有许多不同特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对亚太地区影响不同于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美苏两极格局在亚太地区没有欧洲那么明显,亚太地区没有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没有明显的东西方界线,大部份地域也没有明确的美苏势力范围划分。亚太地区战后一直是多种制度和多种力量并存。过去美苏在亚太地区的争夺使得这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尚清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及前景孙尚清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从两个方面向前推进。一是乌拉圭回合协议的签署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使得多边贸易体制得到加强;二是经济的区域化和集团化进程正在加快,欧洲统一大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已经形成,经过西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