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97)
2023(4960)
2022(4074)
2021(4071)
2020(3328)
2019(7741)
2018(7507)
2017(13677)
2016(7335)
2015(8712)
2014(8331)
2013(8384)
2012(8111)
2011(7565)
2010(7392)
2009(6919)
2008(7030)
2007(6131)
2006(5399)
2005(4956)
作者
(20124)
(16806)
(16728)
(16219)
(10697)
(7872)
(7570)
(6580)
(6462)
(5898)
(5823)
(5567)
(5482)
(5422)
(5241)
(5217)
(4983)
(4762)
(4740)
(4476)
(4289)
(4026)
(3985)
(3811)
(3743)
(3677)
(3663)
(3461)
(3305)
(3293)
学科
(35313)
经济(35280)
管理(19060)
方法(15148)
(15020)
数学(13827)
数学方法(13772)
中国(13505)
(10585)
企业(10585)
(9509)
贸易(9504)
(9400)
(8319)
(6532)
(6383)
(6373)
银行(6373)
(6271)
(6169)
金融(6168)
(6011)
关系(5818)
(5512)
业经(5479)
环境(5428)
农业(5205)
(5018)
(4687)
(4669)
机构
大学(109015)
学院(106287)
(55735)
经济(55059)
研究(44189)
管理(37942)
中国(35524)
理学(32200)
理学院(31821)
管理学(31475)
管理学院(31274)
(24338)
(23291)
科学(23125)
(21662)
研究所(19820)
经济学(19214)
中心(19050)
财经(18882)
(17610)
经济学院(17303)
北京(16319)
(15598)
(15151)
财经大学(14305)
(13912)
师范(13827)
科学院(13767)
(13373)
研究中心(12930)
基金
项目(69939)
科学(56242)
基金(53725)
研究(53128)
(47098)
国家(46778)
科学基金(39519)
社会(36824)
社会科(35022)
社会科学(35015)
基金项目(27260)
教育(24173)
自然(22837)
(22769)
资助(22687)
自然科(22337)
自然科学(22330)
自然科学基金(21982)
(20691)
编号(19775)
中国(18293)
(17711)
国家社会(17073)
成果(17064)
重点(16063)
教育部(15580)
(15018)
人文(14130)
(14052)
课题(14026)
期刊
(58154)
经济(58154)
研究(36666)
中国(22678)
(16628)
科学(15062)
管理(14883)
学报(14702)
(13991)
大学(11728)
教育(11254)
经济研究(11205)
学学(10907)
(10828)
金融(10828)
农业(10193)
财经(10130)
世界(10066)
(9601)
国际(9018)
(8924)
技术(8277)
问题(8165)
(7144)
业经(6533)
统计(5315)
技术经济(5142)
资源(4943)
经济问题(4837)
(4785)
共检索到166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吴兆雪  马延琛  
冷战结束后,中国政府以实现人类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为己任,根据国际安全形势的新特点,提出并积极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这种新安全观,在内涵上,强调安全的综合性和实现和谐的迫切性;在目标上,强调寻求共同安全与共同繁荣;在实现途径上,强调以协作求安全与和谐;在根本措施上,强调共同发展是安全与和谐的基础。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及成功实践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构建和谐世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勇  
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对传统的国家安全观提出了严峻挑战,应对和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需要新的安全思想和安全理念。在全球化浪潮和非传统安全的推动下,新安全观应运而生。中国的新安全观是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内容。在应对非传统安全的实践中,中国新安全观的内容应不断深化和丰富,而综合安全是当前的安全问题的基本特征,共同安全是维护安全的最终目标,合作安全是维护安全的有效途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新德  
构建和谐世界需要安全、稳定、有序、和谐的国际环境。国际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中信息网络安全环境是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良好的全球网络安全环境,就没有和谐世界。本文拟对构建和谐世界的网络安全环境进行专门分析研究,并提出中国的战略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仁伟  
中国崛起需要新的战略思维,其核心概念就是“新安全观”和“共同利益”。它们分别是“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概念的延伸和发展。国家利益和安全的经济要素构成了共同利益的基础,使国际关系越来越体现为共同利益的结合。东亚是中国实行“新安全观”和“共同利益”的首要地区。发展本地区的多边合作机制来带动本地区各国的共同发展和共同安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佳  
农产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直接关系民众安全感、幸福感及获得感的提升。大豆作为传统"五谷"之一,在我国生产历史悠久,甚至曾一度占据我国农产品生产榜首位置,但现在大豆国际贸易却呈现出对外贸易逆差越来越大、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进口来源地集中、市场风险大等现象,带来食品、社会、资源等安全问题。基于新安全观视角,针对政府、行业和个体三方,从技术、质量、管理、人才等供给侧要素方面,提出了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供给、提升国外议价能力、创立有竞争优势的非转基因大豆品牌、完善大豆进出口贸易管理体制、建设大豆振兴计划实施的职业农民队伍等供给侧改革策略,以期实现中国大豆国际贸易"无险则安、满意为全"的目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炼成  邹富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如保合太和,以和为贵,天人合一,致虚静、道中庸,等等。这些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被认同的人文精神,又是今天我们实现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本文主要是从人总是生活于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四维空间之中,以及目前我国在现代化建设方面遇到的种种挑战的角度来梳理、审视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这无疑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包鑫  柯平  
在国家安全战略背景下,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使安全成为图书馆界需要重新认识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梳理国际图书馆安全管理行动和国内图书馆安全研究,识别出政策与事业环境对图书馆安全要求与我国图书馆安全管理现状之间的差距,并透过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从环境不确定、风险散在化、专家权威消解方面重新认识图书馆安全。文章建立系统性、常态化、合作化的新安全观,建议通过打造系统化安全管理生态体系,发展常态化安全风险管理能力,构建合作化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三个向度推进图书馆安全建设。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秦剑  
大力加强和谐图书馆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谐图书馆的构建着重在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包括建立和谐的图书馆各层面的人际关系、馆藏发展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图书馆总馆与分馆的关系和营造和谐的物理环境,包括馆舍设计的实用性、超前性、灵活性以及个性化和细致化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邵雪廷  
在各种矛盾、各种差别客观存在并可能不断涌现的今天,如何在企业中构建和谐,是一项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并持续探索实践的课题。和谐,是人类千百年来的追求。3000多年前,中国的甲骨文和金文,就有"和"字。三代末的西周时期,西周太史伯即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的观点,也就是事物的形成,是以不同要素相互作用统一为条件的。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继承和统扬了"和"的文化,建立了以"和而不同"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鹏  
"十二五"规划建议对我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雷平  詹慧龙  
针对目前粮食供给侧出现的库存过高的问题,在环境资源与粮食生产综合协调的新粮食安全观下,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在自给率和储备率多种组合条件下粮食供给侧要素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综合考虑环境资源、粮食产业保护和长期粮食安全等因素,中国应建立降低储备率和维持高自给率相结合的粮食安全调控目标,以保证粮食总量供给和解决粮食供给侧高库存的问题。如果单纯只强调其中一项,都可能会带来粮食供需失衡,双增或者"三增"问题的出现。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雷平  詹慧龙  
针对目前粮食供给侧出现的库存过高的问题,在环境资源与粮食生产综合协调的新粮食安全观下,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在自给率和储备率多种组合条件下粮食供给侧要素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综合考虑环境资源、粮食产业保护和长期粮食安全等因素,中国应建立降低储备率和维持高自给率相结合的粮食安全调控目标,以保证粮食总量供给和解决粮食供给侧高库存的问题。如果单纯只强调其中一项,都可能会带来粮食供需失衡,双增或者"三增"问题的出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兴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高等学校肩负着引领社会思潮,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高等学校的安定有序,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安定、和谐、有序的高等学校,必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高校各级组织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确保高校的稳定与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牛月翰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分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得出的基本结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新境界。本文就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及如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论述,从中体现出和谐社会的生态价值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