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2)
2023(7541)
2022(5884)
2021(5442)
2020(4371)
2019(9774)
2018(9730)
2017(18231)
2016(9736)
2015(11309)
2014(11061)
2013(10862)
2012(9812)
2011(9016)
2010(8732)
2009(8024)
2008(7977)
2007(6865)
2006(6221)
2005(5881)
作者
(27803)
(23345)
(23198)
(22247)
(14853)
(11083)
(10475)
(9108)
(9039)
(8204)
(8053)
(7799)
(7612)
(7467)
(7432)
(7277)
(6941)
(6751)
(6649)
(6342)
(6061)
(5680)
(5597)
(5282)
(5278)
(5256)
(5124)
(4861)
(4672)
(4591)
学科
(45523)
经济(45483)
管理(22545)
(21699)
中国(17467)
方法(17169)
数学(15613)
数学方法(15539)
(15135)
企业(15135)
(13706)
(10596)
贸易(10589)
(10408)
业经(9836)
(9106)
(8783)
农业(8553)
(8260)
(8129)
地方(7411)
(7390)
银行(7381)
(7212)
环境(6858)
(6848)
金融(6848)
发展(6757)
(6748)
(6718)
机构
大学(142414)
学院(139297)
(68352)
经济(67347)
研究(57855)
管理(49159)
中国(45298)
理学(41857)
理学院(41341)
管理学(40715)
管理学院(40464)
科学(33045)
(31299)
(29082)
(28671)
研究所(26719)
中心(24856)
经济学(23359)
财经(23263)
(23241)
(21580)
经济学院(21076)
(21030)
北京(20352)
(19408)
(18849)
师范(18680)
业大(18608)
农业(18081)
科学院(17962)
基金
项目(94637)
科学(76126)
基金(72259)
研究(69090)
(64421)
国家(64002)
科学基金(53849)
社会(47414)
社会科(45035)
社会科学(45027)
基金项目(37300)
自然(32712)
(32552)
自然科(32006)
自然科学(31999)
自然科学基金(31456)
教育(30421)
(29120)
资助(29109)
编号(25617)
(22603)
重点(22381)
中国(22209)
国家社会(21853)
(21775)
成果(21119)
教育部(19305)
(19235)
创新(18312)
课题(18186)
期刊
(73853)
经济(73853)
研究(46771)
中国(29437)
科学(22134)
(22078)
学报(21981)
(19943)
管理(18986)
大学(17000)
学学(15986)
农业(15348)
经济研究(13647)
(13484)
金融(13484)
教育(12915)
财经(12092)
(10665)
技术(10656)
(10578)
问题(10510)
世界(10373)
业经(10048)
国际(9929)
(9452)
资源(7331)
技术经济(6926)
现代(6327)
经济问题(6191)
统计(6112)
共检索到215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云鹏  罗勇  
21世纪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应具有如下规定性: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以构建大企业体制作为新起点,为工业化推进创造新的建设者;以竞争性市场体制的完善为途径造就大量的企业家,通过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生产科技知识的能力和效率,通过管理知识工作者管理知识的创新提高知识的生产率,从而为工业化的再推进提供更强大的动力——企业家资源和知识;通过重构适应市场化、全球化要求的中国金融体系来保证中国货币经济体系的安全,通过建立适应中国小农户经营的大国农业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保证中国实体经济体系的安全,从而为中国工业化再推进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通过在与国民基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领域保...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廉水  宋乐伟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具有时代烙印的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抓住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重叠的时机,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是核心;新型工业化的过程是城镇化发展的进程,新型工业化成功的关键是大量转移和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新型工业化要实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好的目标,必须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建华  
对于中国工业化的特殊性和新的道路,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尚处于积极探索之中,并且存在一些重大分歧和激烈争论。简新华和余江撰写的专著《中国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正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鲜明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占元  
文章从四个方面就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定位提出了看法,同时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八个方面具有新的内涵,并对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起步提出了五点思路和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曹建海  李海舰  
我国探索和推进工业化的道路 ,是人类前所未有的一个世界现象 ,没有什么固定模式可以遵循。当前正在发生着的信息技术革命 ,为我国走出一条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机会和可能。怎样走出新世纪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文章从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方式、工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关系、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生产组织的社会化、工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科技与教育、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等 8个方面进行了回答。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范章  
本文对工业化历史任务、“崛起”的经济含义、新型工业化特征均作了系统阐述,着重阐明中国的“崛起”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然结果,而这种“崛起”则必须依靠对外的和平合作来实现,跟传统工业化依靠殖民掠夺、炮舰政策、殖民战争的手段完全不同。“和平崛起”不仅是中国政府的一种“政治意愿”,而且是中国人民基于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而进行自觉、长期、艰苦的和平建设的结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廷春  
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工业化理论提出:提高交易效率,可以促进分工深化,而工业分工深化的过程就是工业份额不断增加的工业化过程。这对正在进行工业化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启示:通过完善市场体系、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重构信用体系、提高信息化程度、建立政府信息系统等措施,可以提高交易效率,加速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宗植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分析了当前我国工业化背景、起点、路径、方法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变化,阐明了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性和应坚持的若干原则。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敏正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技术含量高、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重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慧文  
在我国 ,块状经济成为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其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一般地区 ,其迅速增强的竞争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已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在改革开放的 2 0多年中 ,块状经济地区努力探索 ,大胆实践 ,较成功地完成了一些重要探索 ,对完善我国工业化发展战略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探索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道路有非常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军  郭蓉  董斌  
FDI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FDI与我国工业化的相关性和工业产值的FDI投入的弹性来说明FDI与我国工业化程度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FDI的不断上升是导致我国工业化程度持续而显著提高的重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合理利用FDI的有效途径,包括利用FDI推动信息化、FDI利用过程中注重资源节约与开发以及通过引导FDI投向来促进环境保护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善兴  
传统产业的辉煌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里程碑。发达国家的管理和科技革命带动了21世纪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世界经济格局,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也迎来了发展机遇。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需要充实和改造传统经济成分;另一方面,又要探索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道路,以扭转产品或服务在价值分配中的不平衡状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国勇  徐长生  
比较优势、后发优势是发展中国家两种最主要的优势,由于两种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依存性,发展中国家应该执行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并重的发展战略。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能够充分发挥出我国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的工业化道路,其本质内涵也由此决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范章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是属于战后兴起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世界笫二轮工业化,较之发达国家在18和19世纪实现的世界笫一轮工业化,是迟到的工业化。其主要特征是,它是信息化时代的工业化,有巨大后发优势可以利用。新型工业化将导致中国崛起。“崛起”的经济含义就是把我国二元经济转化为现代化经济,把几亿农民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把中国建成世界级制造业基地之一。实现新型工化的手段,决不像传统工业化那样靠殖民战争和掠夺,只能靠国际合作: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对外贸易、共享市场等,这就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所以,“和平崛起”战略,是新型工业化的惟一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