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49)
2023(16214)
2022(13692)
2021(13070)
2020(10852)
2019(24949)
2018(25048)
2017(48057)
2016(26277)
2015(30223)
2014(30283)
2013(30120)
2012(27784)
2011(25031)
2010(25243)
2009(23348)
2008(23099)
2007(20677)
2006(18590)
2005(16726)
作者
(76855)
(64305)
(63471)
(60712)
(40776)
(30757)
(28777)
(25323)
(24410)
(22959)
(21826)
(21809)
(20406)
(20199)
(19861)
(19537)
(19017)
(18807)
(18370)
(18161)
(16175)
(15947)
(15509)
(14706)
(14375)
(14351)
(14319)
(14105)
(12986)
(12844)
学科
(110740)
经济(110549)
(76207)
管理(71309)
(54163)
企业(54163)
(49726)
方法(45854)
数学(39657)
数学方法(39140)
中国(32903)
农业(32823)
业经(27471)
(25895)
(22824)
(22632)
地方(21686)
(21242)
贸易(21230)
(20712)
(17535)
银行(17494)
理论(16769)
(16722)
(16634)
(16070)
环境(15917)
(15903)
金融(15901)
(15896)
机构
大学(380537)
学院(379053)
(156790)
经济(153432)
管理(147548)
研究(132728)
理学(126853)
理学院(125453)
管理学(123212)
管理学院(122554)
中国(102779)
(82752)
科学(81385)
(76153)
(69635)
(67771)
研究所(61277)
中心(60370)
业大(60234)
农业(58463)
(56690)
财经(55085)
北京(52876)
(51198)
师范(50777)
(50210)
(46992)
经济学(46564)
(45351)
经济学院(41916)
基金
项目(252155)
科学(197829)
研究(186887)
基金(183129)
(159541)
国家(158152)
科学基金(134757)
社会(118077)
社会科(111433)
社会科学(111402)
基金项目(96672)
(96358)
自然(85891)
教育(84463)
自然科(83887)
自然科学(83868)
自然科学基金(82348)
(81027)
编号(77155)
资助(75574)
成果(63780)
(56583)
重点(55843)
(54240)
课题(52592)
(51235)
国家社会(48856)
教育部(48170)
创新(47842)
科研(47538)
期刊
(180956)
经济(180956)
研究(115879)
中国(78739)
(76279)
学报(61524)
科学(57112)
管理(52418)
农业(51825)
(51467)
大学(47466)
学学(44430)
教育(43471)
(37166)
金融(37166)
技术(32365)
业经(31892)
财经(27023)
经济研究(26802)
(25526)
问题(25008)
(23156)
图书(20573)
(19560)
世界(19375)
技术经济(18987)
(18383)
理论(18272)
科技(17691)
现代(17112)
共检索到576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巧玲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和生计源泉。在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失地农民是由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客观因素造成的。征地制度、户籍制度的缺陷和农村社会保障率低下等因素使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极大的挑战。文章认为,增强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重点是要把握好"公共利益"的维度,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统一发展;完善农村土地"双置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军力  
新型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应然趋势。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成为社会弱势群体。农民失地后,如何对失地农民合法权益进行保障成为社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农民补偿安置方式呈现单一性,土地征用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侵害农民土地权益,以农民权益保护为视角,提出构建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法律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雷兰  于晓燕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失地农民权益受到侵害的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以及现实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确保失地农民的权益,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丽珍  
文章从失地农民现象产生的原因出发,在对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现有补偿机制及其局限性,探讨我国针对失地农民建立起来的安置模式,并提出加快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康松  刘和平  
随着我国城市化大步推进,一大批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因而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因制度缺陷等因素影响,失地农民许多权益受到侵犯而被损害和流失。为了使城市化不受征地影响,同时又维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必须对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征用和补偿政策进行调整,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进征地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和加强征地补偿费的监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浩  
基于社会排斥视角,本文对失地农民的社会权益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制约失地农民保障权益的内外部因素,最后从制度改革、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来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努力消除失地农民面临的社会排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万朝林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 ,他们的权益受到侵犯 ,不得不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 ,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随时都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维护其合法权益 ,是我国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作者从完善政策保障机制、社会保险机制、就业保障机制、法律援助机制、农地创新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了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和平  
随着我国城市化大步推进,一大批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因受制度缺陷等因素影响,失地农民许多权益受到侵犯、损害和流失。为了使城市化不受征地影响,同时又维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必须对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征用和补偿政策进行调整,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进征地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和加强征地补偿费的监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继峰  
在城市新区开发过程中,失地农民数量迅速增加。由于制度的缺陷、滞后及认识的局限,导致失地农民面临着劳动就业困难、家庭收入减少、教育支出下降和贫富差距扩大等现实问题。解决新区失地农民的问题,应从维护农民生存权和发展权出发,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培训就业机制以及搞好离农教育。只要这三个主要方面的工作做到位,新区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权利就得到了保障,就会平稳实现由失地农民向市民的过渡,促进新区开发顺利进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继宏  郭建军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保障,具备就业、经济收益、社会保障的功能。农民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与土地相连的一系列权益。本文从失地农民流失的权益入手,分析了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从政府是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主体、规范公共权力及政府行为和提供公共服务三个方面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失地农民的数量也在不断的扩大。但由于农地产权制度、土地征收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失地农民的财产和财产权利、就业权以及社会保障权遭到了严重的损害。因此,为了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地征用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机制以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失地农民法律援助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傅珩  
在我国的土地被征用过程中,农民所拥有的合法权益经常随之流失,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以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晓瑞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失地农民逐步增加,面临着再就业的挑战,职业教育培训成为失地农民适应新环境的重要途径,而失地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还存在失地农民培训意识不足、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主体单一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从强化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强化企业参与责任感等方面着手,进一步优化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元明  刘远  
以"三集中"和"两置换"方式推动的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农村土地产权的不清晰、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缺位、土地市场化流转机制难于形成等原因,致使农民的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一是转变观念,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程度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首要目标;二是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以股权形式将集体土地量化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组建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三是尊重农民意愿,实行土地的市场化流转;四是建立健全流出土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再就业和创业的社会保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