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23)
2023(10160)
2022(7967)
2021(7489)
2020(5857)
2019(13237)
2018(13016)
2017(24485)
2016(13113)
2015(15116)
2014(14819)
2013(14590)
2012(13235)
2011(12094)
2010(11756)
2009(11042)
2008(10986)
2007(9705)
2006(8940)
2005(8264)
作者
(38647)
(32369)
(32331)
(30879)
(20740)
(15543)
(14579)
(12747)
(12655)
(11369)
(11302)
(10959)
(10629)
(10472)
(10431)
(10146)
(9803)
(9391)
(9287)
(9098)
(8229)
(8103)
(8009)
(7414)
(7355)
(7313)
(7248)
(7033)
(6589)
(6583)
学科
(58870)
经济(58807)
管理(34809)
(33437)
(25317)
企业(25317)
方法(22551)
中国(21667)
数学(20045)
数学方法(19894)
(18609)
(13459)
业经(13379)
(12906)
贸易(12896)
(12666)
(12232)
农业(11909)
(11403)
地方(10447)
(10055)
(9630)
银行(9603)
(9283)
(8990)
金融(8988)
(8768)
环境(8514)
发展(8321)
(8304)
机构
大学(192467)
学院(190170)
(87282)
经济(85791)
研究(75793)
管理(67078)
中国(58188)
理学(57077)
理学院(56429)
管理学(55493)
管理学院(55180)
科学(44498)
(42536)
(38762)
(38444)
(35524)
研究所(35427)
中心(32710)
财经(30563)
经济学(29012)
(28141)
(28130)
业大(27963)
农业(27888)
北京(27504)
(27478)
经济学院(26049)
(24566)
师范(24247)
科学院(23220)
基金
项目(127286)
科学(100653)
基金(94464)
研究(92128)
(84760)
国家(84121)
科学基金(70214)
社会(61354)
社会科(58132)
社会科学(58118)
基金项目(47982)
(46349)
自然(43669)
自然科(42666)
自然科学(42651)
自然科学基金(41935)
教育(41511)
(40855)
资助(39358)
编号(34867)
重点(29825)
(29607)
成果(29102)
(29032)
国家社会(27242)
中国(26656)
(26259)
课题(25710)
教育部(25133)
创新(24775)
期刊
(97656)
经济(97656)
研究(61490)
中国(41795)
(34302)
学报(32959)
科学(30745)
(28878)
管理(26092)
大学(25192)
学学(23756)
农业(23468)
教育(19776)
(18729)
金融(18729)
经济研究(17368)
财经(15983)
技术(15073)
业经(14232)
(14033)
问题(13505)
(13091)
(12922)
世界(12343)
国际(11763)
(9496)
技术经济(9107)
现代(8275)
统计(8205)
经济问题(8116)
共检索到295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国培  吴伟  方晓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长足进步。按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整体看,尽管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大体一致,但大城市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从结构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的协调性有待提高;从主体看,由于农民工受教育水平和社会保障程度都偏低,城市常住人口二元结构下的农民工市民化重要性凸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陆仰渊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要求,之后作出了详细的规划。实行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最佳路径。该文从分析不同层级的城市功能入手,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当根据不同城市规模、不同功能、不同性质,有梯度地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中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仪青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新"着手,全面阐述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从政府调控与市场主导并重的城镇化、以市场为主导的低密度蔓延式的城镇化和缺乏产业支撑的过度城镇化等方面,提出了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几种主要模式,并总结分析了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遵循市场的理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改变增长方式,进行产业内涵和产城联动建设;进行制度探索,提供保障措施,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分区域组团式发展,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丽华  张卫国  
本文基于西欧国家、美国、日韩、拉美国家4种城镇化模式的经验及教训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国际经验对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选择。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应以包容性发展理念做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优化城市布局,以产业支撑城镇化协调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注重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推进制度改革以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华娇  陈蓉  
湖北省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不高、城镇体系和功能不健全、城市建设方式粗放等突出问题,不利于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面对农耕文化深厚、土地约束趋紧、环境压力加大等现实约束,湖北应通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式,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湖北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向建  吴江  
城乡统筹发展本质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其实现有赖于推进城镇化。传统粗放式、速度型城镇化不可持续,新型集约式、质量型城镇化呼之欲出。新型城镇化是有别于传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新模式,已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强力的助推器,如何选择推进路径便显得尤为重要。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需要结合区域实际,分清推进的优劣势,坚持"一个统领,五个重点"原则,运用协调路径、高效路径、多样路径三条路径组合推进,最终实现重庆城乡一体化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兴华  詹国辉  
城镇化发展对当前社会经济改革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然而传统城镇化却是不可持续的,势必要求探索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而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又频频凸显出诸多潜在生态问题。因而本文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坚持城镇生态化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转型、城镇环境生态综合化治理、生态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生态路径,以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序生态化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晶  关涛  郎宏文  
一、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为此,必须把深化体制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央与地方关系体制,使中央与地方政府职权、职能制度化,严格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范围;改革利益固化的城乡管理体制,变革以行政级别配置资源的传统做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曼  蒲晓刚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新型城镇化成为促进西部地区发展最大动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4.1%提高到2012年的44.93%,但仍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60%以上的城镇化率。因此,重构城镇化发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金兰  张秀娥  
城镇化可以有效带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合理规划城镇布局,传承历史文化特色,协同发展三次产业,加快推进制度改革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绿色城市,实现社会稳定和谐与经济可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车艳秋  
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转型期,必须着力推动城镇化从数量到质量、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的转型。作为不可逾越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城镇化是人的发展途径和手段,而不是目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包括人的发展和人的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及科技驱动。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作用,以法律、规划维护民生和环境底线,着力破解城镇化中的核心问题,并以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恩静  
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载体,是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城镇化建设离不开金融的参与和支持,充分发挥金融业的资金融通功能和优势,对推进城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行阐述,明确了新型城镇化对金融支持的新需求,分析了当前金融支持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俊梁  徐敏  张雅文  
探索立足于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当前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苏州城镇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对苏州城镇化过程的分析与回顾有助于厘清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路径特征。苏州城镇化经历了镇、城、城镇群几个阶段,对几个阶段的分析可知,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应该具备组织保障、规划引导、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四化同步、传承文化等路径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丹辉  吴华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原始状态、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进入了向生态文明嬗变的关节点,转型期的中国城镇化历程由于处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多重文明形态中,导致中国的城镇化之路必然有别于西方的"单元转型"和"分步走"战略,是一种体现着文明形态多元性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基于当前中国文明形态的双元性,中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必须遵循同步"双元转型"要求选择"两步叠加"路径。"两步叠加"的路径选择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价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陆成林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涌现出的新型劳动力群体。由于对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构成及其规模缺乏清晰准确的推测计算,导致政府难以进行系统的规划和有效的分工,不同层级和不同地域的政府之间尚未构建起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基于此种考虑,笔者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在考量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上将成本区分为下限成本和上限成本,并以辽宁省为例进行了简要的测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