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07)
- 2023(17625)
- 2022(14546)
- 2021(13420)
- 2020(11020)
- 2019(24627)
- 2018(24690)
- 2017(45205)
- 2016(24558)
- 2015(27727)
- 2014(27471)
- 2013(26430)
- 2012(24469)
- 2011(22204)
- 2010(22460)
- 2009(21212)
- 2008(20568)
- 2007(18535)
- 2006(16955)
- 2005(15851)
- 学科
- 济(110295)
- 经济(110149)
- 管理(68508)
- 业(60467)
- 企(49029)
- 企业(49029)
- 方法(35539)
- 中国(34741)
- 数学(30510)
- 数学方法(30254)
- 农(29488)
- 制(27107)
- 财(26578)
- 地方(25149)
- 业经(25006)
- 学(23655)
- 银(20231)
- 体(20225)
- 银行(20200)
- 融(19615)
- 金融(19607)
- 行(19558)
- 农业(18821)
- 贸(18707)
- 贸易(18691)
- 易(18184)
- 环境(16216)
- 理论(16020)
- 体制(15408)
- 发(15385)
- 机构
- 大学(345781)
- 学院(344197)
- 济(151032)
- 经济(147991)
- 研究(128077)
- 管理(122704)
- 理学(102902)
- 理学院(101696)
- 管理学(100023)
- 中国(99772)
- 管理学院(99363)
- 京(74415)
- 财(73608)
- 科学(72970)
- 所(64389)
- 研究所(57678)
- 中心(57048)
- 财经(56270)
- 农(55131)
- 江(54376)
- 经(51120)
- 经济学(48585)
- 范(47590)
- 北京(47553)
- 师范(47118)
- 院(46127)
- 业大(45699)
- 经济学院(43354)
- 农业(42558)
- 州(41999)
- 基金
- 项目(219592)
- 科学(173381)
- 研究(165850)
- 基金(159639)
- 家(139564)
- 国家(138109)
- 科学基金(117017)
- 社会(108212)
- 社会科(102435)
- 社会科学(102415)
- 省(83899)
- 基金项目(82268)
- 教育(76785)
- 自然(70758)
- 划(70667)
- 自然科(69065)
- 自然科学(69042)
- 自然科学基金(67816)
- 编号(66419)
- 资助(64648)
- 成果(56603)
- 重点(50313)
- 部(49788)
- 发(48642)
- 课题(48080)
- 国家社会(46330)
- 创(45259)
- 制(44678)
- 教育部(43235)
- 性(43021)
- 期刊
- 济(182506)
- 经济(182506)
- 研究(115312)
- 中国(82028)
- 财(58006)
- 农(53182)
- 学报(52868)
- 管理(49522)
- 科学(48894)
- 教育(45330)
- 大学(41048)
- 融(38490)
- 金融(38490)
- 学学(38130)
- 农业(35531)
- 经济研究(30350)
- 技术(30117)
- 财经(29713)
- 业经(27089)
- 经(25871)
- 问题(23342)
- 贸(19998)
- 业(19345)
- 世界(19103)
- 国际(18423)
- 技术经济(16306)
- 图书(16172)
- 版(16134)
- 现代(15219)
- 坛(15121)
共检索到557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占斌 苏珊·罗尔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我国进入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开展的一项重要改革。近十年来,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在理论储备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同时,各省区结合本地实际,探索了省直管县体制的不同模式。在"十二五"时期,促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理论升华和实践创新必将对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
省直管县体制 城镇化 统筹城乡发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当前,省直管县改革正面临负担过重、出路不明、进退两难的窘境。本文认为,省直管县的实质是城市化进程中县的出路问题,省直管县改革需要与我国行政区划与行政层级改革这一更大的系统对接,需要与我国高速城市化这一宏伟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以理清思路、准确定位并据此设计相关政策措施。必须正面承认,城市化过程在行政区划方面的影响就是城市型政区扩大和以县为代表的农村政区有所减少。目前在推进省直管县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源于县的其它出路锁闭,进而导致省直管县政策"小马拉大车",通道拥挤、不堪负荷。基于此,本文认为推进省直管县改革应当与"撤县设市"、"县改区"等其它涉及城市化进程中县的出路的政策同步进行设计规划,在此基础...
关键词:
省直管县 新型城镇化 行政区划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平 陈露
自2002年起,我国开始在部分省份实行省直管县改革,意在缩减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部分学者在研究这几年的改革效果后,得出了"省直管县"改革起到了促进县域经济增长,释放财政压力的作用,却极少有学者研究"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城镇化的影响。本文利用部分省份2002年到2012年的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比较改革组与对照组之间人口与产业城镇化进程的差异,从而得出改革对县域城镇化的影响程度,通过分析也得出"省直管县"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促进县域城镇化的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春兰 管永昊
2002年以来所推进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肩负着统筹城乡发展、理顺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使命,同时又作为"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的探路先锋。当前改革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新体制的适应性问题和新旧两种体制并行的矛盾摩擦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及时跟进: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适时审慎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明确省和市、县的职责权限,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借鉴浙江经验,调动市县两个积极性;逐步推进"省直管县"从财政向行政的过渡;建立合适的监管机制。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体制改革 分税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荣华
本文基于河南省数据,运用核倾向值匹配(Kernel propensity score)与双重差分(DID)相结合的方法评估了省直管县改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从水平值还是增长率看,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对被直管县的农民收入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政策评估的角度看,本文的结论在农民收入这一重要方面支持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可以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改革思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婧 乔陆印 李裕瑞
笔者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指标统计描述、县域经济活力指数分析、双重差分模型定量测度3种方法,对始于2007年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经济影响进行多维测度。研究发现,考察期内试点县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的平均增幅普遍高于非试点县,但试点县虚拟变量对主要经济指标变化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试点县县域经济活力有所增强,但试点县虚拟变量对经济活力指数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省直管县"显著改善了试点县的财政收支状况,但对试点县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仍不明显。多维测度结果均表明,当前"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山西省试点县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还不显著,制度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体制改革 县域经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亚兰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正在我国实施,本文利用河南省1999~2013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但在第一产业发展和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表现不力,而且在缩小行政管理幅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权责等方面还需继续努力。
关键词:
省直管县 县域经济 双重差分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俊雪 张永杰 郭婧
本文以我国1997-2005年间县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处置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实现县级财政解困中的作用以及财政分权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制约影响。研究表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有助于增强县级财政自给能力、实现县级财政解困,但也显著抑制了县域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分权总体上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和财政解困中的积极作用,以"撤乡并镇"为主要措施的政府精简机构改革则加剧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财政解困效应。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占斌
实行"省直管县"改革,有助于改变资源配置方式,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但目前在改革中也遇到诸如扩权和放权的落实到位情况不乐观,省辖市对扩权县市的支持力度减弱,垂直管理部门在扩权政策中定位模糊等问题。应重点推进财政体制上的省直管县改革,配套的措施包括: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重点;下放权力,激活县级政府的发展潜力;调整和完善垂直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和明确权责关系;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以事权确定财权;合理核定县级行政单位的机构设置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德旭
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指出,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要求出发,加快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已是当务之急。他又谈了加快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具体设想,认为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已十分明确,我们眼下的任务是采取切合实际的步骤,有计划、有步骤地逼近目标。刘国光教授最后提出在向总体目标逼近的进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其一,既要有紧迫感,又不能操之过急;其二,要大胆地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其三,要注意改革的配套衔接;其四,必须周密设计、精心组织、谨慎实施。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传勇
省直管县(市)改革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间纵向关系改革的突破点。省直管县(市)改革的历史轨迹和内在逻辑,决定了财政省直管县(市)改革必然延伸和过渡到行政省直管县(市)。现阶段,全国大多数省份均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省直管县(市)改革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推进省直管县(市)改革应在因地制宜、先行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进,坚持由扩权强县、财政省直管县(市)逐步向行政省直管县(市)过渡,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增强县级单位自主发展能力、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关键词:
省直管县(市) 市管县改革 政府体制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磊
本文指出政府财政层级过多的几项主要弊端,论证推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客观现实性,提出取消“市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几条改革思路。
关键词:
财政层级 省直管县 弱市强县 市管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磊
一、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改革,实质上是对既得利益的调整,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市级财政调控能力减弱、积极性将受到影响等。同时,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也制约着财政体制的改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鹏
从理论基础、现实意义、改革成效、思路及改革模式等方面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给予简要述评。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体制 改革模式 研究述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丽华 李保春 张蕾
近年来,在中央的推动下,西部各省进入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的密集期,但未实现中央确定的2012年底全面铺开的顶层设计目标。西部地区甚至部分中部地区改革试点的原地踏步,彰显了改革风险的客观存在。正视改革风险,积极应对和防范风险,成为进一步推动改革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风险的含义所谓制度改革风险是指由制度设计以及改革实施过程中引发的未来不确定性,导致未来结果可能与最初改革顶层设计目标产生较大的差异,其差异可能对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省直管县”背景下四川省地方财政体制研究
省直管县改革与县域城镇化的关系研究——基于陕西省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城的“亚核心”作用机理研究
“项目嵌入型上访”——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信访的解释框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制度缺失与体制创新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县域零售业务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市场价格监管对策研究
新型城镇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村民自治的困境及破解
理性包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市规划价值取向的再探讨——基于经济学“次优理论”的视角
国务院体改办 国家计委 国家经贸委 财政部 劳动保障部 卫生部 药品监管局 中医药局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