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7)
- 2023(10576)
- 2022(8432)
- 2021(7976)
- 2020(6390)
- 2019(14503)
- 2018(14337)
- 2017(27530)
- 2016(14856)
- 2015(16899)
- 2014(16889)
- 2013(16487)
- 2012(15414)
- 2011(14151)
- 2010(14306)
- 2009(13321)
- 2008(13058)
- 2007(11813)
- 2006(10886)
- 2005(9860)
- 学科
- 济(65032)
- 经济(64970)
- 管理(39283)
- 业(36806)
- 企(27058)
- 企业(27058)
- 中国(24320)
- 农(22230)
- 方法(21960)
- 数学(19637)
- 数学方法(19455)
- 财(14693)
- 业经(14199)
- 贸(14151)
- 贸易(14141)
- 农业(13913)
- 易(13890)
- 地方(13772)
- 制(13751)
- 学(12161)
- 策(12041)
- 发(11385)
- 银(10981)
- 银行(10973)
- 行(10660)
- 环境(9981)
- 融(9979)
- 金融(9978)
- 土地(9710)
- 及其(9564)
- 机构
- 大学(209378)
- 学院(209240)
- 济(96593)
- 经济(94712)
- 研究(80763)
- 管理(76954)
- 中国(64347)
- 理学(64308)
- 理学院(63569)
- 管理学(62625)
- 管理学院(62226)
- 京(46555)
- 科学(44928)
- 财(44159)
- 所(40061)
- 中心(36434)
- 研究所(36014)
- 农(34842)
- 财经(33899)
- 江(32958)
- 经济学(31138)
- 经(31129)
- 北京(30114)
- 院(29413)
- 范(28635)
- 师范(28427)
- 经济学院(27961)
- 业大(27687)
- 农业(26896)
- 州(25329)
- 基金
- 项目(133526)
- 科学(106324)
- 研究(102655)
- 基金(97719)
- 家(84898)
- 国家(84217)
- 科学基金(71431)
- 社会(67313)
- 社会科(63756)
- 社会科学(63742)
- 基金项目(49635)
- 省(49016)
- 教育(46424)
- 自然(42725)
- 划(42379)
- 自然科(41716)
- 自然科学(41707)
- 编号(41603)
- 自然科学基金(40986)
- 资助(40393)
- 成果(35285)
- 部(31281)
- 发(30572)
- 重点(30437)
- 课题(30126)
- 国家社会(28968)
- 中国(27817)
- 创(27084)
- 教育部(26794)
- 性(26578)
- 期刊
- 济(113638)
- 经济(113638)
- 研究(70300)
- 中国(51999)
- 农(34319)
- 财(31596)
- 管理(29850)
- 科学(29242)
- 学报(28153)
- 教育(26017)
- 融(24145)
- 金融(24145)
- 农业(23445)
- 大学(22169)
- 学学(20310)
- 经济研究(18845)
- 技术(18159)
- 业经(17490)
- 财经(17264)
- 问题(15421)
- 经(15144)
- 贸(14444)
- 国际(13294)
- 世界(13139)
- 业(12661)
- 图书(11280)
- 资源(10345)
- 技术经济(10092)
- 坛(10034)
- 论坛(10034)
共检索到339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宏斌
土地资源瓶颈是新型城镇化和高新区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新区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土地利用政策调整必须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相互契合。文章认为,高新区在土地利用政策调整中,应坚持统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高新区土地布局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生态环保与民生改善规划,在优化高新区土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同步实现高新区产业转型、生态环保、改善民生的目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方创琳 马海涛
研究目的: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新区建设以及新一轮新区建设热引发的土地资源浪费等现实问题,分析中国新区建设的现状特征及其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矛盾关系,提出新区开发与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新区建设数量不断增多,规模越建越大;新区与主城及原有行政区划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部分新区圈而不建,造成新一轮土地浪费,与土地利用规划不协调;新区与主城功能趋同,造成设施重复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不协调;新区建设普遍超前,人口规模偏小,基础设施浪费严重;新区建设的投资规模巨大,加大了地方债务风险。研究结论:把新区建设作为协调"三规关系"的重要试验平台,协调目标、坐标、指标、限...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新区建设 存在问题 新型城镇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伟元
中国是一个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国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论文简述了中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政策,分析了现阶段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探讨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在土地利用与耕地保护方面的政策走向。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利用 耕地保护 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尚汉
高新区与城镇化发展相互促进,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高新区必须注入更多的人文因素、明确发展定位、增强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文章认为,在未来发展中,高新区应构建多主体共赢的规划体系,增强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能力;强化要素聚集功能,提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引领与带动能力;在推进高新区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中增强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金晶
协调快速发展时期资源利用安全与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保障经济发展、生态和谐与社会安定,是转型期土地政策宏观调控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政策调控目标的秩序化重构、经济规制政策的适应性调整、生态规制政策的前瞻性设计、社会规制政策的公平性改良、政策实施路径的网络化布局等优化调控路径,解决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问题,拓展了土地调控政策回应社会转型、结构变革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视野,为转型期资源利用安全问题的政策调控研究提供了一点理论范式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
快速城镇化 土地利用安全 土地政策调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永峰 冯长春
研究目的:梳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提出适合北京市实际情况的土地利用政策。研究方法:文献法。研究结论:结合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应重点在土地整治、产业集聚、结构调整、筹资融资、农民利益保护、长效管理等方面进行土地利用政策方面的积极探索。
关键词:
小城镇 农村土地 土地利用政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玥 代亚强 柯新利
研究目的:探究新型城镇化空间关联网络及其对土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为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模型和面板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新型城镇化和土地利用生态效率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前者空间分布由“点—带”分布转为“T”型格局,后者空间分布由“大分散、小集聚”转为“东高西低”。(2)中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关联网络呈现“东密西疏”特征,网络关系数和网络密度先上升后维持稳定,网络等级度和网络效率逐渐下降。北京、天津、上海等省份具有较高中心度,中西部多数省份中心度有所提高,新疆中心度始终处于较低水平。(3)新型城镇化空间关联网络的网络中心度对土地利用生态效率提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度数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的作用在东部地区最为突出,而中介中心度的作用则在中部地区最为明显。研究结论:应以网络化思维促进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并依托城镇化建设加强土地优化配置,同时注重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赖光宝 赵勇
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对土地资源合理使用的新要求;在评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河北省土地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此指标体系分析了河北省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河北省在土地利用中存在着土地综合利用效益偏低、土地利用效益不均衡、土地集约化和高效化程度低、农用地单位面积产值低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建立土地集约利用机制、加强土地使用的监督力度、保障耕地数量、优化城镇建设用地布局、整合农村土地资源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土地利用 河北省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金晶
协调快速发展时期资源利用安全与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保障经济发展、生态和谐与社会安定,是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课题。本文拟研究通过治理目标秩序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手段多维化、治理结构网络化的风险治理路径,解决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问题,拓展公共部门回应社会转型、结构变革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视野,为转型期资源利用安全问题的风险治理策略研究提供理论范式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利用安全 治理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亚明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全球角度来看,尽管城镇用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总面积不足2%,但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我国城镇化进程大体上经历了3个阶段:1949年~1978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缓慢起步阶段;1978年~2000年,改革开放以来到20世纪末的加速发展阶段;2001年~2013年,21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在现有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廖进中 韩峰 张文静 徐荻迪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湖南省、对全国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作为"两型社会"研究中的重要方面,必然受到普遍关注。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城镇化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进而在对城镇化综合水平与土地利用综合指数进行测算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动态计量模型,采用协整分析与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株潭地区城镇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长株潭地区城镇化综合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呈现出先平稳,然后急剧上升的倒"L"型变化趋势;城镇化综合水平与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哲远
农村城镇化中城镇土地利用规划思考赵哲远一、城镇土地利用效率认识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探讨集约利用城镇存量土地的方法,能缓减城镇增量土地扩张压力。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是城镇土地利用水平的度量指标,土地利用效率越高,说明城镇土地配置越合理、使用越充分,土地价值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晓莉 罗培升 黄凌翔
运用变异系数法、极差变换法、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对2003、2006、2009、2012年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程度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差异明显,尚未达到土地利用效益和新型城镇化水平同步稳定发展的阶段;各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耦合程度良好,以中高度耦合程度为主且整体呈上升的趋势;区域内各城市的协调程度大多数处在失调阶段,并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逐步递减的分布趋势;除北京和天津外,大部分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强度高于协调程度,空间上尚未达到耦合协调的良性共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飞
由于政府一元主导的封闭决策管理体制、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的运行机制、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非制衡配置以及土地制度与其他制度间不协调等原因,导致土地利用的静态效率与城镇化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拮抗效应、土地利用的动态效率提升有限、纵向政府间土地利用不公平和横向政府间土地利用低效率等问题。为此,应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机制,改革落后的土地制度与管理体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标志,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缩小城乡差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是必由之路。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城镇化率早在2012年就已超过50%。而城镇化过程过快和过度可能会造成一些难以逆转和纠正的后果,譬如:大量耕地非正常减少,激化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产生一大批无地、无业、无保障的农民;严重的"城市病";房产"泡沫化";城市废墟化等。盲目圈地造城的粗放方式不再适应发展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并将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