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96)
2023(19512)
2022(16390)
2021(15466)
2020(12823)
2019(29422)
2018(29198)
2017(55250)
2016(30386)
2015(33804)
2014(34073)
2013(33142)
2012(30432)
2011(27504)
2010(27417)
2009(25331)
2008(24818)
2007(22107)
2006(19381)
2005(17556)
作者
(87018)
(72548)
(71909)
(68596)
(46117)
(34625)
(32657)
(28249)
(27521)
(25963)
(24767)
(24564)
(23321)
(23145)
(22741)
(22377)
(21551)
(21309)
(20911)
(20678)
(18170)
(17823)
(17485)
(16487)
(16222)
(16150)
(16005)
(15983)
(14687)
(14570)
学科
(115758)
经济(115598)
管理(90351)
(84942)
(71336)
企业(71336)
方法(49270)
数学(42037)
数学方法(41553)
中国(36263)
(32453)
(31983)
(27625)
业经(27566)
(26636)
技术(22350)
地方(21877)
(21764)
贸易(21747)
(21214)
(21175)
银行(21118)
农业(21040)
理论(20255)
(20235)
(19827)
(19771)
金融(19762)
(19437)
财务(19352)
机构
大学(427194)
学院(423320)
(170636)
经济(166979)
管理(162355)
研究(148716)
理学(139648)
理学院(138020)
管理学(135640)
管理学院(134856)
中国(112455)
(92132)
科学(91381)
(80999)
(75186)
(71139)
研究所(68498)
中心(66318)
财经(63959)
业大(63151)
(62995)
北京(58444)
(58279)
(56231)
农业(55749)
师范(55622)
(54241)
经济学(52329)
(50336)
财经大学(47649)
基金
项目(287988)
科学(226726)
研究(210358)
基金(209255)
(183959)
国家(182437)
科学基金(155574)
社会(133454)
社会科(126394)
社会科学(126366)
(111272)
基金项目(110157)
自然(100336)
自然科(98024)
自然科学(97997)
教育(96763)
自然科学基金(96269)
(94529)
资助(85564)
编号(84183)
成果(70058)
重点(64881)
(64000)
(62246)
(60993)
课题(59407)
创新(57712)
国家社会(55582)
教育部(54778)
科研(54624)
期刊
(188964)
经济(188964)
研究(128860)
中国(90083)
学报(70786)
(65659)
科学(64471)
(62410)
管理(62376)
大学(53573)
教育(51751)
学学(50220)
农业(44777)
(39136)
金融(39136)
技术(36081)
财经(31925)
经济研究(30687)
业经(29704)
(27472)
问题(24717)
(24372)
科技(21416)
图书(21370)
(20531)
技术经济(19739)
(19645)
理论(19240)
现代(18595)
世界(18425)
共检索到636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曾智洪  
如何妥善处理城市财富积累速率与民生幸福要求的不同步、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与要素集约水平的不匹配、城市规模的适度控制与流动人口的过分集聚的不协调以及城镇化高速发展与现代城市管理水平的不相宜等现实问题,是目前城镇化发展亟需破解的困境。中国的城镇化建设需要转型升级和扩大内需,需要全民参与和广泛创新,需要从排斥性演进向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创新转变。结合包容性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和金字塔底层人民的协同创新,不仅能从根本上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结构性变革和功能性转型,还能在全社会实现"机会均等"、"社会公平"和"成果共享"。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曾智洪  
如何妥善处理城市财富积累速率与民生幸福要求的不同步、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与要素集约水平的不匹配、城市规模的适度控制与流动人口的过分集聚的不协调以及城镇化高速发展与现代城市管理水平的不相宜等现实问题,是目前城镇化发展亟需破解的困境。中国的城镇化建设需要转型升级和扩大内需,需要全民参与和广泛创新,需要从排斥性演进向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创新转变。结合包容性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和金字塔底层人民的协同创新,不仅能从根本上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结构性变革和功能性转型,还能在全社会实现"机会均等"、"社会公平"和"成果共享"。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邵希  邢小强  仝允桓  
实现包容性增长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关键在于为长期处于社会网络边缘的贫困人群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包容性创新充分利用贫困人群中蕴藏的巨大消费、生产、创业潜力,既为企业带来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又让穷人参与到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帮助其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但包容性创新活动面临着市场信息匮乏、知识和技能不足、制度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落后、金融服务欠缺等特殊挑战,需要包容性区域创新体系为其提供支撑。包容性区域创新体系由创新主体子系统、创新支撑子系统、创新环境子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在技术选择、改进与扩散,当地信息获取,知识传播和吸收,信任合作关系确立等方面发挥作用,并为包容性创新活动提供完善的基础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阳敏  
新型城镇化需要产业支撑已成各界共识,但如何根据当地特色优势布局产业的新型城镇化却至今没有完整模板。在大量调研访谈案例基础上,运用制度资本理论,扎根地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微观主体(居民、企业和政府)的行为,探索包容性城镇化具体模式及其特征、本质及其适用范围等。新型城镇化的包容性与居民、企业和政府的参与程度紧密相关,而城镇化成败与城镇化模式密切相关。新型城镇化实质是民营企业(城镇化主体之一)的企业家通过制度经营(城镇化独特新商业模式)形成制度资本(城镇化新资本形态)的过程,而城镇化是民营企业实现制度资本积累的载体。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耀  
可持续城镇化制度的安排体现了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内在统一,也体现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结合。笔者通过构建由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城镇化制度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制度体系和城市文化在制度体系内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从制度间相互协调、配套、支持的角度提出了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田逸飘  张卫国  刘明月  
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13年我国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在考察期内呈平稳上升态势,但整体协调性较差,属于较不协调水平,且省际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阶梯式分布特点,依次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并且在空间上总体呈逐步优化态势;经济发达地区内部耦合协调度差距随时间逐步缩小,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内部耦合协调度差距随时间呈逐步扩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田逸飘  张卫国  刘明月  
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13年我国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在考察期内呈平稳上升态势,但整体协调性较差,属于较不协调水平,且省际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阶梯式分布特点,依次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并且在空间上总体呈逐步优化态势;经济发达地区内部耦合协调度差距随时间逐步缩小,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内部耦合协调度差距随时间呈逐步扩大之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丽华  张卫国  
本文基于西欧国家、美国、日韩、拉美国家4种城镇化模式的经验及教训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国际经验对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选择。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应以包容性发展理念做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优化城市布局,以产业支撑城镇化协调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注重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推进制度改革以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宗凡  王莉芳  刘启雷  
在华外资研发机构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高校作为研发创新的重要载体与外资研发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可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进而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从国家创新体系包容性视角,分析了高校与外资研发机构科研合作模式演进历程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凌海波  
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金融服务支持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总结分析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需求和当前金融支持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支持体系的创新路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晏朝飞  杨飞虎  
本文通过构建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指标体系,测度出中国2003—2015年30个省级区域的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指数,经莫兰指数检验发现其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进而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基于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从生产性公共投资、社会性公共投资与环保性公共投资三个方面研究公共投资对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公共投资与社会性公共投资对城镇化包容性发展均存在显著的正向支持作用,且户籍制度改革变量与二者产生了正向的交互作用,说明随着对人口流动限制的放松,生产性公共投资与社会性公共投资对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支持作用有所增强,但环保性公共投资未能表现出显著的支持作用。在未来城镇化进程中,应当优化调整中国公共投资的行业结构与区域结构,从而更好地提升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伯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战略目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互补、低能耗、高质量、社会和谐的城镇化过程,如何释放土地管理制度红利,更好地推动城镇化显得尤为重要。新型城镇化,必须走节约集约高效发展之路新型城镇化立足于均等的发展机会、更好的发展质量,对土地资源产生了巨大需求,"人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闫玉科  张萌  章政  
广东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区域间城镇化水平悬殊、城乡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显著、"四化"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广东传统城镇化过程中存在诸如城镇化粗放扩张、产业结构雷同、区域协调机制不完善、重城轻乡等弊端。借鉴国内外城市和产业发展的经验,广东新型城镇化应完善城乡发展规划,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构建城乡、区域间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四化"同步发展体制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际宇  易丹辉  郭丽环  
文章从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解析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内涵和最终目的。依据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尝试建立一套评价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最后根据2013年数据测算我国31个省市新型城镇化水平,为我国地方政府更加科学合理发展新型城镇化提供依据和建议。结果显示我国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大致分为三个梯队,整体表现为东部沿海城镇化水平最高,其次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城镇化整体水平最低,但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由于环境城镇化指标表现突出而进入第一梯队。这也为我国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进程提供借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晓艺  翟晓凤  杨飞虎  
基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视角,构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4年~2017年的省级数据,对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分析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整体上具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各个区域差异程度在持续扩大,造成全国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部的省际差异;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得到较快提升,处于领先地位,中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提升较慢,处于落后状态,而各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建议继续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松懈,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布局,注重提高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整体水平;强化区域协调发展的精准性,进一步调控区域内部地差异化,坚持落实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基于投入产出视角评价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成效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