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8)
- 2023(7601)
- 2022(5930)
- 2021(5465)
- 2020(4270)
- 2019(9662)
- 2018(9593)
- 2017(18036)
- 2016(9643)
- 2015(11161)
- 2014(11039)
- 2013(10843)
- 2012(9868)
- 2011(9101)
- 2010(8986)
- 2009(8310)
- 2008(8228)
- 2007(6989)
- 2006(6406)
- 2005(5983)
- 学科
- 济(49137)
- 经济(49094)
- 管理(23145)
- 业(20584)
- 中国(20264)
- 方法(17032)
- 数学(15467)
- 数学方法(15410)
- 企(13898)
- 企业(13898)
- 农(13540)
- 贸(10363)
- 贸易(10356)
- 易(10136)
- 地方(10130)
- 业经(9882)
- 制(9420)
- 发(8935)
- 农业(8577)
- 财(8053)
- 环境(7498)
- 城市(7447)
- 学(7327)
- 银(7286)
- 银行(7281)
- 行(7097)
- 发展(6998)
- 展(6989)
- 融(6866)
- 金融(6866)
- 机构
- 大学(143062)
- 学院(139980)
- 济(69834)
- 经济(68620)
- 研究(57456)
- 管理(50187)
- 中国(43991)
- 理学(42675)
- 理学院(42122)
- 管理学(41577)
- 管理学院(41309)
- 京(31998)
- 科学(31448)
- 财(29066)
- 所(27940)
- 研究所(25434)
- 中心(24323)
- 经济学(24096)
- 财经(23498)
- 经(21782)
- 经济学院(21699)
- 农(20966)
- 院(20898)
- 北京(20808)
- 范(19213)
- 师范(19089)
- 江(19052)
- 财经大学(17617)
- 科学院(17589)
- 业大(17311)
- 基金
- 项目(93629)
- 科学(75708)
- 基金(71667)
- 研究(69548)
- 家(62800)
- 国家(62380)
- 科学基金(53282)
- 社会(48914)
- 社会科(46506)
- 社会科学(46495)
- 基金项目(37142)
- 省(31905)
- 自然(31467)
- 自然科(30809)
- 自然科学(30802)
- 教育(30416)
- 自然科学基金(30268)
- 资助(28585)
- 划(28387)
- 编号(25554)
- 国家社会(22457)
- 部(22345)
- 中国(21740)
- 发(21622)
- 重点(21437)
- 成果(21022)
- 教育部(19424)
- 创(18726)
- 课题(18356)
- 发展(18341)
共检索到217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永生 范建双 宋竹
文章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相关理论和经验,在全面把握新时期国家所提出的创建集约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新型城市化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即城乡统筹发展的城市化、集约发展的城市化与和谐发展的城市化。同时分别从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角度对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路径及其政策选择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新型城市化 结构创新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鹤 尹来盛 冯邦彦
新型城市化是一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战略,是以"集约、和谐、公平、可持续"为特征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其本质是农民的市民化,重点是提高城市化的质量。传统城市化是一种"化地不化人"的粗放型城市化,其弊端,一是粗放型发展模式较突出;二是城市管理水平严重滞后;三是城乡二元结构仍未改变。这些弊端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我国城市化发展必须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要在充分尊重历史和资源环境的基础上,从国家的层面和历史的视角来制定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顶层设计,从城市布局、城市形态、城乡统筹和城市治理等4个方面来谋划我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并辅以空间政策、土地政策、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淑娥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柯淑娥一、小城镇战略并非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理想模式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在我国城市化战略选择上,虽然意见不尽统一,但走小城镇发展道路的城市化理论在目前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这一理论也普遍成为各地决策者的实践行为。不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甬军 景普秋
本文提出了通过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来实现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的总体思路,阐述了新型城市化道路的主要内容,并展望了中国城市化至2050年的目标预期,讨论了实现预期目标的主要途径和相应政策措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明斗 王雅莉
中国的城市化到了由排斥性演进向包容性发展转变的时代,促进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包容性发展成为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选择。通过对新型城市化道路包容性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包容性内核的诠释,从发展主体的全民性、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发展过程的公平性及发展成效的共享性四个方面入手,提出营造宽松氛围、创造发展机会与平台、城市内部系统协调和城市外部系统拓展互动、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及完善公共政策、规范公共管理等实现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包容性发展的优化路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顾涧清
随着城市建设的繁荣,城市交通阻塞和交通事故频繁的问题也日趋严重,特别是大城市日益紧张的交通状况,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广州市最近对开展整治交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使得城市交通管理问题更成为人们经常议论的热门话题。但是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和出发点不同,由此也自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不同看法。所以理清大城市交通管理科学化的基本思路,对于逐步统一人们对交通现代化的认识、增强全民交通意识、加强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纯彬
中国农村城市化道路之我见刘纯彬中国的城市化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现有479个城市的发展,二是农村地域的城市化。本文重点讨论第二个方面的问题。一、中国城市化现状分析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程度的基本指标之一,是该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中外一些学者认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福来
“三农”问题,应该说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但是“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三农”问题绝不仅仅是农民、农业、农村的问题,它的解决涉及整个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的根本道路等重大问题。从长远来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走城市化道路。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城市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汪冬梅 杨学成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头二十年,我国实际走了一条“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道路”。这一道路在为中国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留下了隐患。因为,“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并非具有普遍性和长久生命力的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而只是中国在“转轨发展”这种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条件下做出的特别选择。着眼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背景,遵循城市化一般规律的客观要求,在已经到来的城市化建设的新阶段,中国应该走“市场主导的多元化城市化道路”。
关键词:
城市化 小城镇建设 中国城市化道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丰伦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企业的经营活动不能囿于国内市场。从长期战略高度来看,中国企业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国际经济环境中的有利因素,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走企业国际化经营之路,这是中国企业获得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方略。一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将优秀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技巧成功地移植到国外。因此它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梦奎
中国发展近代工业,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近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只占10%左右。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经达到70%。按照前苏联的传统说法,工业比重达到工农业总产值的70%,就算实现了工业化。中国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没有再提工业化的口号。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这涉及对工业化的理解问题。所谓工业化,实质上是从传统的农业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亨明
本文尝试从2000年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以来中部地区的工业化现状,分析其特点及发展趋势,根据其出现的问题,简要说明阻碍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因素,提出要加快建设具有中部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提出一些基本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中部地区 新型工业化 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苏东坡
以工资作为调节机制的劳动力流动是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核心和主链条。本文在分析工资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与行业差距对劳动力流动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之上,对这些机理作用下劳动力流动参与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方式进行阐释。提出在尊重城市化阶段性规律的同时,应通过发挥集聚经济效应、工资与产业互动及破除劳动力流动的多重障碍等措施,来实现工资、劳动力流动与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协调演进。
关键词:
工资 劳动力流动 新型城市化道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静
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改革开放使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的速度是同期世界城市化速度的两倍。未来2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时期,大力推进中国的城市化,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又是有效解除中国经济社会的约束“瓶颈”,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和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在这个背景下,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全局的长远大计。为此,本文从战略的角度,对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做了回顾与反思,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应汲取世界城市化的历史教训,冷静地走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关键词:
城市化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