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92)
- 2023(15261)
- 2022(12526)
- 2021(11726)
- 2020(9349)
- 2019(21397)
- 2018(21251)
- 2017(40134)
- 2016(21571)
- 2015(24198)
- 2014(24150)
- 2013(23583)
- 2012(21791)
- 2011(20091)
- 2010(20367)
- 2009(18522)
- 2008(18244)
- 2007(16092)
- 2006(14404)
- 2005(13473)
- 学科
- 济(101227)
- 经济(101139)
- 管理(54481)
- 业(52966)
- 企(39970)
- 企业(39970)
- 方法(38775)
- 数学(34620)
- 数学方法(34045)
- 中国(33988)
- 农(27507)
- 地方(25054)
- 业经(22020)
- 贸(19295)
- 贸易(19278)
- 易(18693)
- 学(18506)
- 财(18407)
- 农业(18281)
- 制(18037)
- 银(16900)
- 银行(16879)
- 行(16418)
- 融(16399)
- 金融(16399)
- 发(16067)
- 环境(14801)
- 理论(14252)
- 技术(13658)
- 地方经济(12935)
- 机构
- 学院(308088)
- 大学(306556)
- 济(132996)
- 经济(130303)
- 研究(114673)
- 管理(112555)
- 理学(95838)
- 理学院(94634)
- 管理学(92716)
- 管理学院(92139)
- 中国(88073)
- 科学(68979)
- 京(67478)
- 财(58676)
- 所(58159)
- 研究所(52791)
- 农(51682)
- 中心(50776)
- 财经(46346)
- 江(45853)
- 业大(43490)
- 北京(43475)
- 范(42401)
- 经(42319)
- 经济学(42145)
- 师范(41972)
- 院(41742)
- 农业(40146)
- 经济学院(37786)
- 州(37473)
- 基金
- 项目(203550)
- 科学(161287)
- 基金(148390)
- 研究(148090)
- 家(130466)
- 国家(129441)
- 科学基金(110468)
- 社会(96126)
- 社会科(91318)
- 社会科学(91298)
- 省(78272)
- 基金项目(76876)
- 自然(69996)
- 自然科(68484)
- 自然科学(68470)
- 教育(67918)
- 自然科学基金(67232)
- 划(66545)
- 资助(61624)
- 编号(58281)
- 发(48741)
- 成果(47201)
- 重点(46678)
- 部(44985)
- 课题(42063)
- 创(42006)
- 国家社会(40941)
- 创新(39500)
- 发展(39264)
- 展(38668)
- 期刊
- 济(151221)
- 经济(151221)
- 研究(97272)
- 中国(66981)
- 农(48953)
- 学报(47063)
- 科学(45808)
- 管理(44012)
- 财(42324)
- 大学(36195)
- 教育(35917)
- 学学(34024)
- 农业(33723)
- 融(32220)
- 金融(32220)
- 技术(27799)
- 经济研究(26196)
- 业经(24738)
- 财经(23097)
- 问题(20873)
- 经(20130)
- 业(18840)
- 贸(17033)
- 世界(16237)
- 统计(15995)
- 国际(15674)
- 技术经济(15289)
- 策(14559)
- 现代(14078)
- 资源(14075)
共检索到476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耀彬 封亦代
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是健康城市化必要之路,体现了协调和共享的理念。分析中国城市化未来何去何从,需要预测分析与情景模拟。文章从经济、社会、城市功能、生态环境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将城市化率、环境污染、收入差距分为3种情况构建情景模拟模型,并通过中、长期的评价分析提出发展重点。结果表明:2个时期有相同重点;各情景得分随时间增长,不同情景得分差距随时间扩大;每个时期都应首先将重点放在收入差距缩小上,其次兼顾城市化率提升与环境改善,将生态建设与城市规划发展融合起来,做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明斗 王雅莉
中国的城市化到了由排斥性演进向包容性发展转变的时代,促进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包容性发展成为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选择。通过对新型城市化道路包容性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包容性内核的诠释,从发展主体的全民性、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发展过程的公平性及发展成效的共享性四个方面入手,提出营造宽松氛围、创造发展机会与平台、城市内部系统协调和城市外部系统拓展互动、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及完善公共政策、规范公共管理等实现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包容性发展的优化路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耀彬 涂红
基于驱动-压力-状态-响应(DPSR)分析框架建立结构因素图,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对中国东、中、西、东北4个区域的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资源消耗和污染强度以及地区贫困不均等因素正成为限制东部地区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2经济稳步发展和空间逐步扩张是积极推动中、西部2个地区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主要因素;3东北地区相对于中国其他3个地区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形成过程有很大不同,人口增长以及调整产业结构等特征因素尤为重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树伟 姜克隽 刘德顺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出行数量与质量要求增加,城市的机动交通活动更加频繁,由此引发的能源消费增加和污染等问题愈加严重。通过对不同类型城市的交通调查数据与统计资料的分析,讨论城市交通的能源消费现状,以补充现有交通统计的不足。并利用AIM/Enduse模型对未来进行耗能情景模拟,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城市客运 居民出行 能源消费 情景模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西君 齐相贞 刘科伟
模拟城市化发展过程方法提取城市化发展中的人口和经济两个主要因子,根据其相互制约的关系,运用非线性理论构筑城市化发展的非线性模型,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并构建这一模型,解释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部分现象。这一模型是理想状态下实现的,无法取得现实中准确的数值,仍需加以修正才能更精确的模拟城市化发展的现实过程。
关键词:
非线性模拟 城市化模型 经济 人口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翼
在全球化语境中,一方面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同时各种发展"瓶颈"也日益显现,如何在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下处理好发展与和谐的平衡关系,从而公平合理地让最大多数人共享世界发展成果,成了每个国家,特别是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包容性发展"从发展理念的公平性、发展过程的全民参与性、发展内容的全面协调性、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性几个维度科学解答了这一发展的难题。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公平 全民参与 全民共享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丽华 张卫国
本文基于西欧国家、美国、日韩、拉美国家4种城镇化模式的经验及教训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国际经验对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选择。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应以包容性发展理念做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优化城市布局,以产业支撑城镇化协调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注重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推进制度改革以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晓艺 翟晓凤 杨飞虎
基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视角,构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4年~2017年的省级数据,对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分析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整体上具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各个区域差异程度在持续扩大,造成全国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部的省际差异;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得到较快提升,处于领先地位,中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提升较慢,处于落后状态,而各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建议继续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松懈,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布局,注重提高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整体水平;强化区域协调发展的精准性,进一步调控区域内部地差异化,坚持落实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基于投入产出视角评价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成效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徽 安然 周志波 李峦松
本文在分析构建地方税体系的背景及包容性发展理念对税制改革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构建地方税体系的整体思路和具体建议,并深入探索了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文章认为,中国地方税体系的构建应当坚持建立严格的分税制,保持财权与事权基本一致;充分考虑收入中性原则,对现行税制实施结构性调整;顶层设计一步到位,具体改革渐进实施。建议在"营改增"以后,完善消费税制度、改革资源税制度、建立环境税制度、普遍开征高端住宅房产税的基础上,将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环境税、非央企企业所得税划归地方政府,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地方税制体系。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税制改革 地方税体系 分税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董惠梅 曹怡婷 田诗雨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验证AfCFTA背景下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对非洲大陆各国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机制。分别运用VHSD-EM模型和面板回归模型计算并分析了非洲29个国家2003—2014年包容性增长指数变化情况及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对非洲各国包容性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过去20年来,非洲包容性增长虽有所增长但进展缓慢,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促进了非洲经济及包容性增长的发展,但非洲的历史及现有政治经济制度减缓了其发展的步伐。研究结论:AfCFTA的目标是促进非洲各缔约国可持续及包容性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应进一步扩大对非洲的直接投资,进一步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率,在互利共赢的前提下,为非洲的可持续及包容性增长贡献中国的力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喜莲 金青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提升到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因此煤炭产业“减煤”“绿色”“脱碳”发展已迫在眉睫,政策推动是促进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政策因素构建煤炭产业绿色低碳系统模型,通过设置产业政策、资源政策、技术政策和税收政策调控因子,对陕西省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进行了单维度和多维度情景模拟,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现行政策下,陕西省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但近两年来通过煤炭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强了绿色低碳化程度;就单一政策情景模拟而言,技术政策效果最为明显,税收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绿色低碳发展尚能发挥较大的效果,资源政策效果相对较弱;单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但相对于政策组合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关键词:
煤炭产业 绿色低碳发展 政策模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高玉伟 边卫红
美国"财政悬崖"问题日益逼近,这是获得连任后奥巴马政府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由于美国两党在财政预算问题上各持立场,达成妥协需要经历艰难的谈判过程。本文在分析美国财政赤字演进历程的基础上,对造成"财政悬崖"的收入、支出两方面进行了细项分解。通过情景模拟分析比较,我们认为,"财政悬崖"将使美国2013年的财政赤字较2012年大幅减少2000亿-250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3%-1.6%。这一硬性减赤的出现,可能会使美国经济再度陷入超低速增长。"财政悬崖"会通过贸易、货币、债券市场等渠道给中国经济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有必要妥善应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喜莲 金青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提升到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因此煤炭产业“减煤”“绿色”“脱碳”发展已迫在眉睫,政策推动是促进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政策因素构建煤炭产业绿色低碳系统模型,通过设置产业政策、资源政策、技术政策和税收政策调控因子,对陕西省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进行了单维度和多维度情景模拟,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现行政策下,陕西省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但近两年来通过煤炭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强了绿色低碳化程度;就单一政策情景模拟而言,技术政策效果最为明显,税收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绿色低碳发展尚能发挥较大的效果,资源政策效果相对较弱;单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但相对于政策组合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关键词:
煤炭产业 绿色低碳发展 政策模拟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解安 林进龙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人口因素则是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条件。本文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及相关数据,依托队列要素法预测中国农村人口的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对未来中国农村人口发展态势的影响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乡-城”迁移将对2020-2050年中国农村人口规模缩减、劳动力外流和年龄结构老化起主导作用,贡献比例均超过50%。按2050年80%的城镇化水平测算,2050年中国农村的人口规模和劳动力规模将分别降至2.4亿~2.6亿和1.1亿~1.3亿,人口老龄化水平高达36%~40%,总抚养比升至100%左右。另一方面,即使不考虑城镇化因素,人口自然负增长仍将成为未来中国农村人口发展的基本面。农村老年人口预计将于2040年达到1.1亿~1.2亿峰值后回落至0.9亿~1亿;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规模则将持续增长,至2050年人口规模逼近4000万。本文认为,未来中国农村人口治理有三个关键词:一是“求变”。迁移流动模式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未来农村人口系统特征的关键因素,生育和死亡因素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农村人口发展趋势。二是“适应”。未来中国农村极可能在人口负增长、劳动力外流、抚养比陡升以及高龄化浪潮的约束下推进乡村振兴。这意味着,当前中国的合村并镇、盘活土地资产、发展农村互助养老等工作绝不是临时性的应景策略,必须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设计。三是“创新”。创新性地认识人口系统结构及其功能:一方面有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使其为协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重新认识老年人的经济社会价值,保障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并积极发挥老年人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晏朝飞 杨飞虎
本文通过构建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指标体系,测度出中国2003—2015年30个省级区域的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指数,经莫兰指数检验发现其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进而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基于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从生产性公共投资、社会性公共投资与环保性公共投资三个方面研究公共投资对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公共投资与社会性公共投资对城镇化包容性发展均存在显著的正向支持作用,且户籍制度改革变量与二者产生了正向的交互作用,说明随着对人口流动限制的放松,生产性公共投资与社会性公共投资对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支持作用有所增强,但环保性公共投资未能表现出显著的支持作用。在未来城镇化进程中,应当优化调整中国公共投资的行业结构与区域结构,从而更好地提升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
关键词:
城镇化包容性发展 公共投资 空间计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