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40)
- 2023(19238)
- 2022(16023)
- 2021(14628)
- 2020(12035)
- 2019(27346)
- 2018(26691)
- 2017(50293)
- 2016(27764)
- 2015(31003)
- 2014(31015)
- 2013(30680)
- 2012(28855)
- 2011(26484)
- 2010(26526)
- 2009(24384)
- 2008(24386)
- 2007(21816)
- 2006(19370)
- 2005(17839)
- 学科
- 济(122716)
- 经济(122598)
- 管理(72783)
- 业(70896)
- 企(53849)
- 企业(53849)
- 方法(48008)
- 数学(42139)
- 数学方法(41776)
- 中国(39052)
- 农(35124)
- 地方(30479)
- 财(27413)
- 业经(26679)
- 学(26442)
- 贸(24186)
- 贸易(24171)
- 农业(23742)
- 易(23438)
- 制(22916)
- 银(20424)
- 银行(20350)
- 融(19807)
- 金融(19805)
- 行(19610)
- 环境(19124)
- 发(17880)
- 技术(17318)
- 和(17060)
- 理论(16335)
- 机构
- 大学(405254)
- 学院(404009)
- 济(169558)
- 经济(166078)
- 研究(152004)
- 管理(145666)
- 理学(124790)
- 理学院(123134)
- 管理学(120977)
- 管理学院(120214)
- 中国(113762)
- 科学(95758)
- 京(88284)
- 农(80634)
- 所(79830)
- 财(75468)
- 研究所(72934)
- 中心(67772)
- 业大(64795)
- 农业(63799)
- 江(61502)
- 财经(60002)
- 北京(55926)
- 范(55135)
- 经(54644)
- 师范(54464)
- 院(54428)
- 经济学(53188)
- 州(48938)
- 经济学院(48039)
- 基金
- 项目(270980)
- 科学(212189)
- 基金(196665)
- 研究(190834)
- 家(175804)
- 国家(174353)
- 科学基金(146278)
- 社会(123017)
- 社会科(116563)
- 社会科学(116529)
- 省(105192)
- 基金项目(103644)
- 自然(94957)
- 自然科(92816)
- 自然科学(92786)
- 自然科学基金(91135)
- 划(90363)
- 教育(86590)
- 资助(79868)
- 编号(74414)
- 发(63282)
- 重点(62662)
- 成果(60720)
- 部(59614)
- 创(55917)
- 课题(53317)
- 创新(52594)
- 科研(52262)
- 国家社会(52028)
- 计划(51243)
- 期刊
- 济(189151)
- 经济(189151)
- 研究(121001)
- 中国(84649)
- 农(74447)
- 学报(73893)
- 科学(65740)
- 财(56696)
- 大学(54123)
- 管理(52575)
- 学学(51209)
- 农业(50499)
- 教育(42596)
- 融(39576)
- 金融(39576)
- 技术(32109)
- 经济研究(31551)
- 业经(30697)
- 财经(30144)
- 业(27808)
- 问题(26464)
- 经(26110)
- 贸(21857)
- 版(20994)
- 世界(19582)
- 国际(19550)
- 技术经济(19549)
- 科技(19293)
- 资源(18962)
- 业大(18597)
共检索到612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耀彬 涂红
基于驱动-压力-状态-响应(DPSR)分析框架建立结构因素图,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对中国东、中、西、东北4个区域的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资源消耗和污染强度以及地区贫困不均等因素正成为限制东部地区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2经济稳步发展和空间逐步扩张是积极推动中、西部2个地区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主要因素;3东北地区相对于中国其他3个地区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形成过程有很大不同,人口增长以及调整产业结构等特征因素尤为重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晓艺 翟晓凤 杨飞虎
基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视角,构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4年~2017年的省级数据,对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分析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整体上具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各个区域差异程度在持续扩大,造成全国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部的省际差异;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得到较快提升,处于领先地位,中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提升较慢,处于落后状态,而各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建议继续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松懈,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布局,注重提高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整体水平;强化区域协调发展的精准性,进一步调控区域内部地差异化,坚持落实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基于投入产出视角评价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成效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耀彬 封亦代
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是健康城市化必要之路,体现了协调和共享的理念。分析中国城市化未来何去何从,需要预测分析与情景模拟。文章从经济、社会、城市功能、生态环境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将城市化率、环境污染、收入差距分为3种情况构建情景模拟模型,并通过中、长期的评价分析提出发展重点。结果表明:2个时期有相同重点;各情景得分随时间增长,不同情景得分差距随时间扩大;每个时期都应首先将重点放在收入差距缩小上,其次兼顾城市化率提升与环境改善,将生态建设与城市规划发展融合起来,做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明斗 王雅莉
中国的城市化到了由排斥性演进向包容性发展转变的时代,促进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包容性发展成为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选择。通过对新型城市化道路包容性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包容性内核的诠释,从发展主体的全民性、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发展过程的公平性及发展成效的共享性四个方面入手,提出营造宽松氛围、创造发展机会与平台、城市内部系统协调和城市外部系统拓展互动、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及完善公共政策、规范公共管理等实现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包容性发展的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范香梅 廖迪
本文通过中外比较和实证研究发现,各国金融包容度有显著差异,收入水平、教育程度、通讯技术以及政策是影响金融包容的重要因素,对金融包容度有负面效应的是老龄化、就业比例低、收入不平等。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要采取区域差异化战略。中西部地区着眼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教育水平及扩大就业;东部地区则应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普及金融知识,满足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
关键词:
金融包容 影响因素中外比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范香梅 廖迪
本文通过中外比较和实证研究发现,各国金融包容度有显著差异,收入水平、教育程度、通讯技术以及政策是影响金融包容的重要因素,对金融包容度有负面效应的是老龄化、就业比例低、收入不平等。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要采取区域差异化战略。中西部地区着眼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教育水平及扩大就业;东部地区则应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普及金融知识,满足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
关键词:
金融包容 影响因素中外比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江辉
文章利用1997~2008年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有关产业结构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Eiews6.0统计软件为分析工具,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因素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着显著的直接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明显,而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不显著,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城市化 产业结构 多元线性回归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翼
在全球化语境中,一方面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同时各种发展"瓶颈"也日益显现,如何在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下处理好发展与和谐的平衡关系,从而公平合理地让最大多数人共享世界发展成果,成了每个国家,特别是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包容性发展"从发展理念的公平性、发展过程的全民参与性、发展内容的全面协调性、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性几个维度科学解答了这一发展的难题。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公平 全民参与 全民共享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党兴华 赵璟
将陕西省关中地区近 25年的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从人口、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等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不同的阶段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影响关中地区城市化水平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贡献度进行排序,找到了在近 25年中影响关中地区城市化水平地域差异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梁彭勇 梁平 任思慧
本文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对中国1986-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发展与城市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长期而言,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都不是城市化的原因,也就是说三大地区金融发展都没有促进城市化进程。东、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城市化之间具有城市化引导金融发展的单向长期因果关系;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还具有城市化引导金融发展的短期因果关系。据此,本文最后提出了简短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市化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段泳 朱农
城市化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迁移密切相关,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区域差异非常明显,其根源是在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各地区,影响城市化发展的诸因素之发育程度及所起作用不同。本文运用平行数据(panel)模型,对影响中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城市化发展的诸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为:①各地区之间,特别是沿海与内地之间,城市化进程的差异非常显著。②在中部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当地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起推动作用;而在沿海地区,则由第三产业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③对外开放政策对推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起了显著作用,在沿海省份表现尤为突出。由此可以推断,中、西部开放力度的加大将推动当地城市化...
关键词:
城市化 地区差异 产业结构 对外开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田逸飘 张卫国 刘明月
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13年我国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在考察期内呈平稳上升态势,但整体协调性较差,属于较不协调水平,且省际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阶梯式分布特点,依次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并且在空间上总体呈逐步优化态势;经济发达地区内部耦合协调度差距随时间逐步缩小,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内部耦合协调度差距随时间呈逐步扩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田逸飘 张卫国 刘明月
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13年我国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在考察期内呈平稳上升态势,但整体协调性较差,属于较不协调水平,且省际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阶梯式分布特点,依次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并且在空间上总体呈逐步优化态势;经济发达地区内部耦合协调度差距随时间逐步缩小,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内部耦合协调度差距随时间呈逐步扩大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霍炳男
区域城镇化发展差距的日益加大给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和扩大内需带来了严重挑战。文章在修正城镇化率指标的基础上,利用1992-2015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政府作用对中国城镇化水平提升的作用最为显著,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水平、经济开放度、金融规模和产业发展水平都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政府作用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影响最大,职业教育水平对中部地区影响最为显著,产业发展水平阻碍了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更多的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化
关键词:
城镇化 政府作用 职业教育 金融规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霍炳男
区域城镇化发展差距的日益加大给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和扩大内需带来了严重挑战。文章在修正城镇化率指标的基础上,利用1992-2015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政府作用对中国城镇化水平提升的作用最为显著,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水平、经济开放度、金融规模和产业发展水平都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政府作用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影响最大,职业教育水平对中部地区影响最为显著,产业发展水平阻碍了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更多的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重视职业教育对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影响,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支持。
关键词:
城镇化 政府作用 职业教育 金融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