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9)
2023(11878)
2022(9576)
2021(9181)
2020(7439)
2019(16724)
2018(16269)
2017(30788)
2016(16350)
2015(18599)
2014(18209)
2013(18003)
2012(16769)
2011(15429)
2010(15693)
2009(14768)
2008(13625)
2007(12207)
2006(11070)
2005(10194)
作者
(45392)
(38709)
(37859)
(36095)
(23787)
(18282)
(16999)
(14960)
(14708)
(13360)
(13200)
(12738)
(12221)
(12089)
(11978)
(11779)
(11042)
(10943)
(10884)
(10665)
(9770)
(9324)
(9235)
(8921)
(8707)
(8476)
(8323)
(8315)
(7932)
(7808)
学科
(70612)
经济(70537)
(49928)
(47951)
管理(35935)
农业(33308)
中国(29453)
(26720)
金融(26713)
(25535)
企业(25535)
(24798)
银行(24777)
(24135)
方法(22913)
数学(20814)
数学方法(20700)
业经(20321)
(18722)
地方(16595)
(16559)
(15000)
贸易(14986)
(14720)
(14097)
(13246)
农业经济(12622)
(12060)
中国金融(11343)
发展(11134)
机构
学院(228700)
大学(224731)
(105694)
经济(103733)
研究(87164)
管理(82223)
中国(74698)
理学(70024)
理学院(69299)
管理学(68363)
管理学院(67962)
(57666)
科学(48791)
(47730)
(46297)
农业(43898)
(43600)
中心(41576)
研究所(39508)
业大(37776)
财经(36243)
(34017)
经济学(33363)
(33300)
(30500)
北京(30195)
经济学院(30149)
(29228)
师范(28942)
(27187)
基金
项目(150690)
科学(118675)
研究(116037)
基金(109940)
(96181)
国家(95280)
科学基金(79867)
社会(76002)
社会科(71746)
社会科学(71733)
(57940)
基金项目(57199)
教育(50876)
(48057)
编号(47641)
自然(46802)
自然科(45718)
自然科学(45704)
自然科学基金(44915)
资助(44035)
成果(39271)
(35063)
(34879)
重点(34107)
课题(33196)
(33182)
国家社会(33035)
(31583)
(30764)
中国(30217)
期刊
(122409)
经济(122409)
研究(71690)
(63407)
中国(54058)
农业(42782)
(39614)
金融(39614)
学报(36482)
科学(34224)
(33022)
大学(29030)
学学(27689)
管理(26168)
业经(24404)
教育(23555)
(19976)
经济研究(18455)
技术(18135)
财经(18010)
问题(17246)
世界(15978)
(15615)
农村(15420)
(15420)
农业经济(14987)
(13339)
(13241)
国际(13150)
经济问题(12092)
共检索到364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长彬  潘长风  张正河  
在回顾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主要合作金融组织发展历程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三个特质:社区与产业双重内生性、合作性、监管适应性,并据此对现有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形式进行确认。研究认为,完整的中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由组织、技术产品、监管、基础设施、市场竞合、政策支持和法律法规七个子体系构成。当前,中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尚处于发展初期,应严守合作金融原则,强基固本,扎实起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宾  马九杰  
二战后,日本形成了包括农村政策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农业保险制度和农业信用保证制度在内的农村金融体系。日本与中国具有相似的农耕传统和农业资源禀赋特征,因此日本农村金融政策发展情况对中国的农村金融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崔平  陈云桥  
评价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绩效如何,不仅看是否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金融体系,更要看是否解决了农村融资难问题。因此,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能陷入金融体系建设的误区。建立新型农村信贷协管员制度,是强化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提高农村融资效率的有效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璠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正规金融撤离农村、农村资金的供需缺口加剧、民间及地下金融组织迅速发展和相应金融法规与监管制度缺乏引发出了许多的问题与风险表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已不能仅在局部进行修修补补,而应该在一个“大系统”的范围内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制、建立多层次法人治理结构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逐步放开民间金融市场等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顾海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然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组织缺陷的存在,使得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未能充分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本文依据我国农村金融从1980-1999年20年来的发展状况,采用FIR指标值度量法对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设计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组织架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宗英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是一个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三元架构"模式,本文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着重探讨如何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进行创新,以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体系的作用,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目标,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杰  
今年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就农村经济建设问题提出了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缓解我国经济二元结构矛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本文从农村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煜宇  
农村金融法制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持续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命题。农村金融法制化命题包含"什么是农村金融法制化,农村金融为什么要法制化,农村金融如何法制化"三个内在维度,其关键和难点在于第三个维度。美国农村金融的法制化经验为我国提供了有益参考。深化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树立法治意识,完善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农村金融立法,贯彻"目的明确、程序科学"、"一以贯之、循序渐进"、"制度协调、形式理性"的科学立法总思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煜宇  
农村金融法制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持续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命题。农村金融法制化命题包含"什么是农村金融法制化,农村金融为什么要法制化,农村金融如何法制化"三个内在维度,其关键和难点在于第三个维度。美国农村金融的法制化经验为我国提供了有益参考。深化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树立法治意识,完善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农村金融立法,贯彻"目的明确、程序科学"、"一以贯之、循序渐进"、"制度协调、形式理性"的科学立法总思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少平   张曙明   吴礼锦  
随着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性结构调整,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支行陆续退出县域经济,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因此如何适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复兴  
本文针对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中出现的直接套用外国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立足于 政治体制、经济实力和文化传统来创新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模式。即以家庭家族养老保障为主线,建立家庭 家族养老资源的纵向风险分散机制,形成一种内源式生长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并通过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障 体系反思城镇养老保障体系,最终建立起逐步由农村养老保障向完善城镇养老保障扩展的中国特色养老保障制 度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倩  
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金融的发展,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资本的制度安排。合理的金融体系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的核心,它通过信用手段对农村涉农资源进行管理、配置、动员,建立多层次的三农金融体系可以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罡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来自政府和社会的金融支持。农村金融问题事关"三农"发展全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深刻认识,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和解决,从而不断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郑永哲  
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投资回报率低、风险大,因此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撤出农村,形成了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同时出现了农村资金的漏出现象。近年来,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试点成立了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仍然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投资,进行各种形式的补贴,使社会各界对农村的投资达到或超过投资其他经济领域的利润回报率;大力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等经济组织,构建农村资金的内循环机制,遏制农村资金的漏出效应;正视民间金融存在的积极意义,尽快使其合法化,并纳入政府的有效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皓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主要是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组织尚未形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对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利益博弈模型分析,指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生源自农民的内在需求,能够很好地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加强风险控制能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完善监管和政策扶持机制、优化金融环境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