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65)
- 2023(9518)
- 2022(8011)
- 2021(7692)
- 2020(6267)
- 2019(14875)
- 2018(14519)
- 2017(27750)
- 2016(14925)
- 2015(17052)
- 2014(17043)
- 2013(16952)
- 2012(16033)
- 2011(14492)
- 2010(14381)
- 2009(13076)
- 2008(12852)
- 2007(11486)
- 2006(10020)
- 2005(9255)
- 学科
- 济(69010)
- 经济(68954)
- 管理(37587)
- 业(35874)
- 企(27816)
- 企业(27816)
- 方法(26564)
- 数学(23366)
- 数学方法(23237)
- 中国(20576)
- 农(18849)
- 业经(14957)
- 地方(14765)
- 贸(14694)
- 贸易(14682)
- 财(14439)
- 易(14256)
- 制(14098)
- 农业(11949)
- 学(11625)
- 融(11266)
- 金融(11263)
- 产业(10918)
- 银(10885)
- 银行(10874)
- 行(10493)
- 体(10146)
- 环境(9472)
- 技术(9192)
- 理论(9019)
- 机构
- 学院(212114)
- 大学(211380)
- 济(96972)
- 经济(95224)
- 研究(76909)
- 管理(76305)
- 理学(64319)
- 理学院(63525)
- 管理学(62707)
- 中国(62633)
- 管理学院(62291)
- 京(46263)
- 财(43416)
- 科学(43097)
- 所(38198)
- 中心(34953)
- 财经(34535)
- 研究所(34107)
- 江(32057)
- 经济学(31764)
- 经(31416)
- 农(31086)
- 北京(29889)
- 经济学院(28625)
- 范(28292)
- 师范(28054)
- 院(28015)
- 业大(26594)
- 州(25542)
- 财经大学(25522)
- 基金
- 项目(134323)
- 科学(106106)
- 研究(102523)
- 基金(98060)
- 家(84678)
- 国家(84003)
- 科学基金(71569)
- 社会(66365)
- 社会科(63035)
- 社会科学(63024)
- 基金项目(51523)
- 省(50159)
- 教育(45882)
- 自然(43483)
- 划(42416)
- 自然科(42412)
- 自然科学(42403)
- 自然科学基金(41709)
- 编号(40976)
- 资助(40396)
- 成果(33490)
- 发(30894)
- 部(30882)
- 重点(30399)
- 课题(28931)
- 国家社会(28297)
- 创(27949)
- 中国(27774)
- 教育部(26791)
- 性(26341)
- 期刊
- 济(112612)
- 经济(112612)
- 研究(70172)
- 中国(45157)
- 财(33983)
- 管理(29283)
- 科学(28777)
- 农(28571)
- 学报(28211)
- 融(23353)
- 金融(23353)
- 教育(22332)
- 大学(21948)
- 学学(20289)
- 农业(19536)
- 经济研究(18815)
- 技术(18218)
- 财经(18157)
- 业经(17560)
- 经(15975)
- 问题(15636)
- 贸(14526)
- 国际(12944)
- 世界(12476)
- 业(11597)
- 技术经济(10756)
- 资源(10068)
- 现代(10065)
- 图书(9793)
- 经济问题(9648)
共检索到332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照云 余焕新
中国是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大国,产业发展的市场、技术条件不同于西方国家,从而导致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异和市场结构的形成、演变的独特规律。本文以有机硅产业为例,论述同一产业中核心技术链环节的导入期较长,并形成高集中度的垄断市场结构;而非核心技术链环节则越过导入期直接进入成长期,并形成分散竞争的市场结构,但二者殊途同归——向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演进。为避免从导入期进入成长期的混乱,减少产业成长的成本,要大力发挥政府在市场结构转换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市场结构 演变 有机硅产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松池
当前,以劳动密集型为代表的温州传统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产业亟待转型升级。为此,温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政策措施,加强培育扶持,促进产业发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规模、长期的资金支持。从"战略性"的角度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国家未来经济走势和民众需求,点多面广,绝不是有限额度的资金能够支撑得起的。从"新兴"的角度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刚刚起步,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需要一段很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东霖
从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和实际出发,借鉴具有系统理论研究成果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运用层次分析法,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构建相对完整的具有操作性的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出的结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程中,首先突出的是产业的技术创新含量,其次是产业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并兼顾产业的社会效益。方案层中R&D投入强度、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生产率上升基准、企业社会贡献度这些指标的权重最大,实证结果为科学和准确选择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有助于区域层面因地制宜科学选择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选择 指标构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分棉 周煊
本文通过对我国有机硅产业对外反倾销研究发现,对外反倾销在短期内保护了有机硅产业的发展,但同时造成了该产业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知识产权频遭侵犯等问题,从而导致我国有机硅企业的总体水平与有机硅跨国公司的差距不断扩大,离"做大做强"的目标也越来越远,即对外反倾销损害了有机硅产业的长远发展利益。究竟为何造成如此局面呢?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外反倾销形成的产品暴利是直接原因,自主创新不足和集成创新缺失是最重要的原因,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所发挥的作用有限。最后,本文从企业和国家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对外反倾销 有机硅产业 保护抑或损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晓华 曾昭睿
本文通过追溯人工智能从萌芽、发展到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历史,揭示了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演进的一般性规律。前沿技术的创新路径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在技术发展初期出现潮涌现象并呈现多条技术路线竞争的格局,其发展需要多学科技术的支持,受到多领域科技发展的启发。新技术的产业化往往要经历曲折、漫长的过程,需要来自互补产品与互补技术协同演进的支撑,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也需要互补技术的进步与互补产品的发展。笔者通过分析提出,政府可以在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两方面对新技术的产业化及其广泛应用发挥重要作用;人工智能技术既有其优势,也存在其不足和滥用风险;未来的创新与生产更可能是人工智能与人类的高度协作。本文从研发支持、发展环境建设、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市场支持、创新创业、科技伦理治理等方面提出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至美
本文以北京山区为例探讨了山地型郊区的地域结构的特殊性以及经济类型的变化过程 ,文章重点从产业结构的历史变动过程 ,分析了北京山区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及其演变动因。
关键词:
山地型郊区 产业结构 北京山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蓉 翟华云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深度耦合的产业,它引领着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存在着发展规模小、资金不足、高素质人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风险投资作为一支活跃的金融力量,对于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风险投资发展现状风险投资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产融结合方式,它对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结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萌 包瑞
风险投资对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风险投资结合不够、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缺乏高素质专业管理人才、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下一步,应进一步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发展规律、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加强法制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引进培育储备人才、建立健全退出机制。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风险投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国巍 李明昊 邵云飞 刘思晴
以2001—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明专利数据为样本,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和纵向案例方法开展探索性研究。结果发现,新兴产业突破性创新网络经历了形成、拓展、稳定和更替等演化阶段;不同阶段呈现企业内部合作型、焦点企业中心型、局部密集型和复杂密集型等结构特征,凸显涌现、多元、集聚和跨界等主导发展特征;随着突破性创新网络演化,网络内部知识扩散速度、广度和深度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且知识扩散速度在拓展期达到峰值,跨学科知识成为演化后期主要扩散源,主体间知识距离越远越有利于深化知识扩散,更替期具有完全显著的空间距离衰减特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新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载体,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对新兴产业的发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就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新兴产业的分类进行了研究,提炼出了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和培育准则,探讨并提出了培育和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选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长令 马犇 杜玖玉
该文通过对A-U模型的拓展,构建了一个消费者、新产品和支持政策共同演化的理论模型,并结合典型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培育的经验,对我国新兴产业市场演化的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通过实行市场开放政策和营造多元化的市场,不仅能够增加消费者数量,还能提高潜在消费者对新产品的知晓程度,实现其数量快速增加;2.在新产品市场化初期,资金补贴能够有效降低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新产品的成本,加快辅助设施建设进程,促进潜在消费者向消费者转变。为加快新兴市场培育,地方政府一方面要破除消费者和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壁垒,营造开放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新产品购买、使用及辅助设施建设等资金补贴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欢芳 张幸 宾厚 李密
新能源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和新支柱,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为研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状况,对中国31个省、市地区新能源产业的区位熵值和Moran’s I指数进行测算,并进行聚类分析及空间自相关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产业总体上呈现较高水平的空间集聚,在东部地区表现显著;聚类分析可以清楚地分类体现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空间集聚分布状况,但空间自相关分析能够更清晰地说明我国新能源产业集聚水平的空间差异并非随机产生,而是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空间相关性、产业基础、资源优势等因素;另外,Moran’s I指数散点图表明受地理溢出效应的影响,东部、中西部地区等部分地区也开始形成新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最后,提出有关对策建议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并优化其产业结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汪建 赵驰 周勤
创新是新兴产业成长的核心要素,该文通过模型分析表明前端创新驱使企业搜寻到最优的创新轨迹和成长路径,并决定着企业的研发绩效以及产业成长进程。DEA实证分析我国风电整机生产企业的研发效率表明,我国风电企业延用欧美技术使得企业的技术创新步伐落后于产业成长,因此,只有重视前端创新才能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研发绩效,为产业发展选择出适宜的创新路径,从而快速驱动新兴产业的成长。
关键词:
前端创新 研发绩效 产业成长 风电产业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辉 张月友
利用58家中国光伏产业上市公司2005~2012年季度数据,采用生产函数法,测度其产能利用情况,考察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成因和化解路径。研究发现:除了2008年、2010年和2011年外,中国光伏产业在其余年份的产能利用率均不足70%,2012年的产能利用率只有60%;中国光伏产业的资本产出弹性偏低,产业发展陷入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低端环节的发展老路;2005~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升降交替,但总体上并未脱离新兴产业发展规律而出现严重的发展危机。文章认为中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由结构性过剩和体制性过剩构成,供需结构失衡、过度投资和用传统产业的发展思路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东华 吕逸楠
本文在"市场失灵论"和"体制扭曲论"的基础上提出"政府不当干预论",以解释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原因,并以光伏产业为例,将光伏产业划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从政府行为、产业内部环节和供给视角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在实证分析中,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法测度了光伏产业及其三个环节的产能利用率,量化测算了政府补贴、土地价格扭曲程度和金融支持水平及其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光伏产业不仅呈现出结构性产能过剩,还出现体制性产能过剩;近年来,政府偏好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不当干预,引致和加剧了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但对其内部各环节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而言,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