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3)
- 2023(14874)
- 2022(12591)
- 2021(12055)
- 2020(10140)
- 2019(23673)
- 2018(23246)
- 2017(45026)
- 2016(24196)
- 2015(27526)
- 2014(27203)
- 2013(27155)
- 2012(25303)
- 2011(22937)
- 2010(22764)
- 2009(21080)
- 2008(20884)
- 2007(18526)
- 2006(15907)
- 2005(14279)
- 学科
- 济(106614)
- 经济(106514)
- 管理(69089)
- 业(68745)
- 企(55861)
- 企业(55861)
- 方法(48606)
- 数学(43194)
- 数学方法(42689)
- 农(29548)
- 中国(29479)
- 财(26409)
- 业经(22833)
- 贸(22145)
- 贸易(22136)
- 易(21616)
- 地方(20919)
- 制(20055)
- 农业(19248)
- 学(18357)
- 银(17135)
- 银行(17111)
- 行(16361)
- 务(16164)
- 财务(16111)
- 策(16094)
- 财务管理(16072)
- 融(15785)
- 金融(15782)
- 技术(15565)
- 机构
- 学院(347132)
- 大学(346273)
- 济(154788)
- 经济(151962)
- 管理(137638)
- 研究(118816)
- 理学(118802)
- 理学院(117568)
- 管理学(115756)
- 管理学院(115083)
- 中国(91925)
- 京(72227)
- 财(68951)
- 科学(68905)
- 所(58647)
- 财经(55172)
- 中心(55112)
- 农(54700)
- 研究所(53227)
- 江(50623)
- 经(50187)
- 业大(48539)
- 经济学(48185)
- 北京(45521)
- 经济学院(43561)
- 范(43526)
- 师范(43126)
- 农业(43014)
- 院(42647)
- 财经大学(40880)
- 基金
- 项目(230909)
- 科学(183775)
- 基金(170417)
- 研究(169899)
- 家(147583)
- 国家(146426)
- 科学基金(126587)
- 社会(109950)
- 社会科(104513)
- 社会科学(104488)
- 基金项目(89310)
- 省(88147)
- 自然(80863)
- 自然科(79024)
- 自然科学(79000)
- 教育(77800)
- 自然科学基金(77640)
- 划(74689)
- 资助(70672)
- 编号(68059)
- 成果(54955)
- 部(52626)
- 重点(51864)
- 发(50984)
- 创(48278)
- 课题(46703)
- 国家社会(46291)
- 教育部(45547)
- 创新(45139)
- 人文(44201)
- 期刊
- 济(165261)
- 经济(165261)
- 研究(101863)
- 中国(63931)
- 财(53173)
- 管理(50835)
- 农(49462)
- 学报(48899)
- 科学(47984)
- 大学(37994)
- 学学(35888)
- 农业(33803)
- 融(33515)
- 金融(33515)
- 教育(31759)
- 技术(31139)
- 经济研究(27739)
- 财经(27306)
- 业经(26489)
- 经(23623)
- 问题(22158)
- 贸(20177)
- 业(18718)
- 技术经济(18238)
- 统计(17729)
- 国际(17690)
- 世界(17114)
- 策(16020)
- 理论(16005)
- 商业(15563)
共检索到511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雪洁 闫文凯
中国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是阶段性、结构性与区域性过剩交织的结果,资源禀赋、价格扭曲、地方政府的冲动竞争和国外政府的贸易保护共同导致了该过剩。光伏行业作为中国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面临资源禀赋决定的结构性过剩、国际贸易摩擦引致的阶段性过剩、区域竞争加剧引发的区域性过剩和投资主导的产业政策带来潮涌型投资过剩的四重过剩叠加。为疏解该行业的产能过剩,需要重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间关系、合理选择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的创新模式、以贸易多元化策略缓释来自欧美市场的贸易争端压力、以并购重组挤压落后产能等多层面的策略组合。
关键词:
新兴产业 产能过剩 光伏行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白雪洁 于志强
构建基于资源配置冗余视角的生产与创新双重资源配置效率影响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机理模型,并纳入需求因素,探讨其对新兴产业环节性产能过剩的影响。以光伏行业为例,结合市场需求-供给比率测算了光伏行业整体及其三个环节的产能利用率,量化测算了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光伏行业产能利用率的提高有赖于生产与创新双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主要对上游和下游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产生正向影响,对中游企业却因增加供给而产生负向影响;技术创新效率对下游企业产能利用率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而对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辉 张月友
利用58家中国光伏产业上市公司2005~2012年季度数据,采用生产函数法,测度其产能利用情况,考察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成因和化解路径。研究发现:除了2008年、2010年和2011年外,中国光伏产业在其余年份的产能利用率均不足70%,2012年的产能利用率只有60%;中国光伏产业的资本产出弹性偏低,产业发展陷入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低端环节的发展老路;2005~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升降交替,但总体上并未脱离新兴产业发展规律而出现严重的发展危机。文章认为中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由结构性过剩和体制性过剩构成,供需结构失衡、过度投资和用传统产业的发展思路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东华 吕逸楠
本文在"市场失灵论"和"体制扭曲论"的基础上提出"政府不当干预论",以解释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原因,并以光伏产业为例,将光伏产业划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从政府行为、产业内部环节和供给视角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在实证分析中,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法测度了光伏产业及其三个环节的产能利用率,量化测算了政府补贴、土地价格扭曲程度和金融支持水平及其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光伏产业不仅呈现出结构性产能过剩,还出现体制性产能过剩;近年来,政府偏好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不当干预,引致和加剧了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但对其内部各环节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而言,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东华 吕逸楠
本文从发展性、战略性、新兴性和导向性四个维度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利用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评价综合指数的基础上构建产能过剩预警体系。测算中国光伏产业产能利用评价指标权重及综合指数,并利用"前端"指标对其产能过剩预警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光伏产业上游环节新兴性特征对产能利用的影响程度最大,战略性特征影响程度最小;产能过剩预警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2.9%,预测效果较好。为化解和防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需要鼓励产学研紧密合作,完善新产品市场配套设施,建立信息发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东华 吕逸楠
本文从发展性、战略性、新兴性和导向性四个维度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利用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评价综合指数的基础上构建产能过剩预警体系。测算中国光伏产业产能利用评价指标权重及综合指数,并利用"前端"指标对其产能过剩预警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光伏产业上游环节新兴性特征对产能利用的影响程度最大,战略性特征影响程度最小;产能过剩预警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2.9%,预测效果较好。为化解和防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需要鼓励产学研紧密合作,完善新产品市场配套设施,建立信息发布及产能监测预警机制,提高政府补贴使用效率,正确引导社会资金投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宇 罗悦
该文以外需引导和政府补贴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内在逻辑。通过构建一个基于不确定需求以及古诺竞争的厂商进入模型发现,以国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并且政府给予大量补贴的发展模式,会对竞争主体产生激励扭曲,厂商的过度进入最终导致相关产业的产能过剩。以光伏产业为例,选择2008-2015年沪深两市中主营业务属于光伏概念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光伏企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情况,且外需依赖程度越大,政府补贴越多,产能过剩越严重,而研发投入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产能利用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立国 鞠蕾
行业性产能过剩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痼疾,也是政府经济性规制强调的重点问题。然而,以市场失灵的传统思路提出的相关规制政策效果有限。实际上,正是政府规制失灵引发了市场失灵,从而导致了产能过剩,政府不当干预是我国行业性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以光伏产业为例进行分析,发现政府在经济性规制上"错位"、在社会性规制上"失位",导致行业发展不稳定、分配不公、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问题,引发行业性产能过剩。建立产能过剩治理的长效机制,政府需要在社会性规制上"补位"、在经济性规制上适度"退位",将供求关系交由市场自我调节,减少政府干预。
关键词:
产能过剩 政府干预 光伏产业调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可云 董静媚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也是根治北京"大城市病"的必由之路。北京与首尔、京津冀地区与首尔都市区之间的发展有很多相似性,同时也存在差异。北京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过程中,应根据本土情况,合理借鉴韩国在首尔疏解战略中采取的政策手段。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要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密切联系;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各种规划要在统一领导下进行,使其具备可操作性;提升河北的发展水平,以更好地配合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以业控人,合理定位,发挥市场和制度的作用;加强新城自足性建设,丰富完善多核心空间结构;做好前瞻性规划,建设具有特色和先进运营理念的通州行政副中心;构建京津冀一体化交通网络,改善北...
关键词:
北京 功能疏解 京津冀 行政副中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志阳
后危机时期,各国都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能否把握机会谋求国际主导设计话语权,是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长远发展的核心命题。文章分析了新兴产业主导设计的基本特性,剖析了新兴产业主导设计的形成过程,提出了影响新兴产业主导设计的六大要素,即系统技术优越性、可升级性、联盟治理能力、初始用户基数、金融资本的催化以及国家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技术标准推广策略、联盟策略和控制策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设计的竞争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薇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较大突破,具备了部分产业的资源和前端优势。由于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稳步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光伏产业为例,着重分析江西战略性企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光伏产业 产业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肖周燕
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已成为首都调控人口的基本思路。以制造业为例,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产业转移特点和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路径较为清晰,北京多数衰退产业都可以在天津和河北找到选择区位。北京制造业的转移减少了劳动力的需求,且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产业转移的就业负面效应微小。产出和工资水平是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短期来看,产业转移对京津冀各自的就业存在负面效应;但从长远看,增加了天津和河北劳动力需求,促进了就业。提出了发挥资源优势、减少区域差距、促进津冀经济发展、放缓北京经济增长速度或提高工资水平以实现北京人口调控目标的建议。
关键词:
产业 人口 疏解 就业 北京市 京津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戚本超 赵勇
论文分析和总结了首尔人口限制和疏解的策略,认为北京在人口发展过程中要细化地带功能并保证严格实施,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机构外迁,发展轨道交通提高卫星城市通勤效率,加强区域联合引导人口合理流动。
关键词:
人口限制 人口疏解 首尔 北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辛灵 陈菡彬
去产能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首,钢铁产业是我国诸多产能过剩产业中资产规模最大、就业人员最多、涉及面最广的产业,因而也是承担去产能任务最具代表性的产业。文章阐述了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运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对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关键词:
产能过剩 形成机理 影响因素 VA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