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9)
- 2023(7772)
- 2022(6219)
- 2021(5914)
- 2020(4560)
- 2019(10701)
- 2018(10125)
- 2017(18376)
- 2016(9547)
- 2015(10967)
- 2014(10748)
- 2013(11015)
- 2012(10590)
- 2011(9989)
- 2010(9959)
- 2009(9254)
- 2008(8926)
- 2007(7964)
- 2006(7149)
- 2005(6308)
- 学科
- 济(47792)
- 经济(47752)
- 农(26142)
- 业(21923)
- 管理(19736)
- 中国(19110)
- 方法(17817)
- 农业(17140)
- 数学(16594)
- 数学方法(16543)
- 贸(15065)
- 贸易(15057)
- 易(14898)
- 业经(12177)
- 出(11848)
- 企(11134)
- 企业(11134)
- 财(10547)
- 地方(10134)
- 制(9752)
- 发(9631)
- 出口(8573)
- 出口贸易(8573)
- 口(8573)
- 发展(8117)
- 展(8110)
- 农业经济(7722)
- 银(7659)
- 银行(7659)
- 行(7552)
- 机构
- 大学(140630)
- 学院(139764)
- 济(70678)
- 经济(69523)
- 研究(54712)
- 管理(49790)
- 中国(44130)
- 理学(41940)
- 理学院(41467)
- 管理学(41003)
- 管理学院(40734)
- 财(30458)
- 京(30416)
- 科学(28344)
- 所(25936)
- 农(25478)
- 中心(24870)
- 经济学(24551)
- 财经(23777)
- 研究所(23332)
- 经济学院(22236)
- 经(22006)
- 江(20299)
- 北京(19732)
- 院(19422)
- 范(19185)
- 师范(19076)
- 农业(18538)
- 业大(18017)
- 财经大学(17547)
- 基金
- 项目(91266)
- 科学(72991)
- 研究(72119)
- 基金(68492)
- 家(58999)
- 国家(58467)
- 社会(50061)
- 科学基金(49445)
- 社会科(47291)
- 社会科学(47285)
- 基金项目(35069)
- 省(32254)
- 教育(31897)
- 编号(28245)
- 资助(27663)
- 划(27343)
- 自然(27008)
- 自然科(26384)
- 自然科学(26378)
- 自然科学基金(25931)
- 成果(23801)
- 国家社会(22606)
- 部(22520)
- 中国(21731)
- 发(21313)
- 重点(20594)
- 课题(20144)
- 教育部(19753)
- 性(18721)
- 社科(18686)
共检索到227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景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敬明
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并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解决了人口大国基本的粮食需求,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推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而且给城市改革带来了新的启示。浙江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实践地。早在20世纪50年代,永嘉县积极探索试验农业社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
关键词:
村庄发展 乡村振兴 样本研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武忠
基于乡村生活和乡村景观规划实践,作者提出了新乡村主义规划理念,即在"三生和谐"(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和尽量保持农村"乡村性"的前提下,通过"三生和谐"的发展模式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学文
金融业的定位历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伴随着可持续理念的日益深入,绿色金融已经悄然兴起,并且逐渐渗透到金融理论与实践中,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活动,成为金融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绿色金融产生的背景"绿色金融"的含义最初来源于生态银行。①1988年春,世界上首家以保护生态为目的的银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金融中心在法兰克福成立。该银行是以促进生物和生态事业发展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慧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一直是主流趋势,但也有一些青年大学生逆流而上,投身乡村建设事业,成为乡建青年。他们的行为不只是出于朴素的情感,而是有着一整套理论体系的支撑。他们反思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带来的负面后果,试图反其道而行之,在农村探索出另类发展模式。乡建青年的理想情怀令人钦佩,但他们的做法往往忽略经济规律而屡屡受挫。从唯物史观来看,分工深化和生产社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思市场化造成的生产社会化不能走向美化前现代的个体小生产。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反思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也不应该走向否定工业化和城镇化本身。乡村振兴不是要反城镇化,而是要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
关键词:
乡建青年 现代化 客观规律 唯物史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慧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一直是主流趋势,但也有一些青年大学生逆流而上,投身乡村建设事业,成为乡建青年。他们的行为不只是出于朴素的情感,而是有着一整套理论体系的支撑。他们反思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带来的负面后果,试图反其道而行之,在农村探索出另类发展模式。乡建青年的理想情怀令人钦佩,但他们的做法往往忽略经济规律而屡屡受挫。从唯物史观来看,分工深化和生产社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思市场化造成的生产社会化不能走向美化前现代的个体小生产。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反思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也不应该走向否定工业化和城镇化本身。乡村振兴不是要反城镇化,而是要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
关键词:
乡建青年 现代化 客观规律 唯物史观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郑新蓉胡艳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乡村教师口述史系列丛书》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乡村教师口述史研究团队深入基层,历经五年访谈、打磨而成。包括:《开拓者的足迹:新中国第一代乡村教师口述史》《泥土上的脚印:
关键词:
乡村教师 口述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萧子扬 黄超
当前是一个迅疾发展的时代,中国农村发生了嬗变,乡土中国逐渐向后(新)乡土中国转变。新乡贤作为一股农村治理新力量正在不断涌现,并发挥着地方治理的作用,而且他们是近现代以来后乡土中国知识分子为探求农村脱贫、农业振兴而进行的社会知觉运动。本文认为乡村建设运动就是乡贤在近代的一次突变,新乡贤由此诞生。并着重强调新乡贤及其背后的社会知觉是后乡土中国农村脱贫和农业振兴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志艳 林文
新乡贤是指曾经有乡籍而后来离乡,但心系乡土而有公益心的社会贤达。主要包括在外为官而告老还乡,或在外为教而回乡献智,或在外置业而返乡投资,或长期扎根乡间的知识型农民等,愿意为乡里实现美好生活目标而无私奉献的一群人。新乡贤区别于传统乡贤的乡村秩序守护者角色,是乡村治理的推动者。通过新乡贤的集聚力量,深挖乡村产业、乡村教育、乡村振兴人才等资源,对一个区域迈向共同富裕来说很是关键。为新乡贤搭建贡献智慧资源的数字化平台,发挥乡贤在乡村发展中的"领头羊"作用。
关键词:
新乡贤 乡贤文化 乡村治理 实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卓燃 曲政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发展乡村经济,推动乡村建设的新生力量,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面临着动力乏力、保障缺失、制度空白、环境制约等困境。鼓励和引导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必须创新工作新机制:以乡愁为纽带,凝聚新乡贤;创新生活保障机制,便利新乡贤;渲染社会风气,认同新乡贤;创新制度保障机制,激励新乡贤。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治理 困境与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温福铨 韩培培 李文
在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乡村治理被赋予更多的时代内容。“新乡贤”作为一支德才兼备的贤能人士队伍,对乡村治理来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聚焦乡村治理中的“新乡贤”,旨在阐释其科学内涵、价值意蕴与生成逻辑。研究结果表明:可以从内生乡贤、外源乡贤双重维度系统把握“新乡贤”的内涵;新乡贤有利于重构乡村公共生活、涵养社会文明新风尚、化解乡村矛盾;新乡贤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治理 三治融合 三重逻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白亮
乡村教师作为中国乡村社会的知识精英,在考察其社会担纲时,社会结构具有基础性意义。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演进的历史进程,不同历史时期因应社会结构的变化,乡村教师有着不同的角色担当。从传统社会乡村塾师集塾师、士绅、乡贤角色于一身;到近现代中国社会激变过程,士绅阶层瓦解,乡村教师全力承担起乡村建设的乡贤使命;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文化精英服务乡里。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出现“文字上移”趋势,乡村教育逐渐衰弱,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不断分离。直至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教育迎来振兴契机,乡村教师再一次被赋予新乡贤角色期望。但在社会结构发生巨变的今天,给予乡村教师新乡贤的期望是不切实际的。面对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乡村教师的角色担当和作为,应回归乡村教育振兴的本位。
关键词:
乡村教师 乡贤角色 社会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莹
作为基层政府和农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纽带,“新乡贤”既是乡村治理工作的参与主体与监督主体,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主要体现在:“新乡贤”角色定位模糊、治理能力不足;参与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健全;村民对“新乡贤”认可度不高。为充分发挥“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价值,应当尽快破除困境,从制度上明确“新乡贤”角色定位;多方面提升“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能力;完善“新乡贤”的参与机制与激励机制;增强村民对“新乡贤”的认同感。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治理 困境与对策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晓云
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撰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周从标、王金洲任编辑委员会主任,共6册),在2014年出版第一批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王金洲等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陈松林等著)的基础上,第二批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贾廷秀等著)、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盛晓白
悄然兴起的日本第三次“消费革命”南京审计学院盛晓白一、战后日本的两次“消费革命”至80年代末期止,战后日本先后爆发了两次“消费革命”。第一次消费革命自1963年始,至70年代中期结束。当时,日本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以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