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8)
- 2023(10333)
- 2022(8727)
- 2021(8353)
- 2020(6774)
- 2019(15611)
- 2018(15171)
- 2017(29219)
- 2016(15372)
- 2015(17162)
- 2014(16492)
- 2013(16383)
- 2012(15027)
- 2011(13990)
- 2010(13909)
- 2009(13009)
- 2008(12655)
- 2007(10901)
- 2006(9929)
- 2005(9189)
- 学科
- 济(63444)
- 经济(63386)
- 管理(42060)
- 业(37895)
- 企(29817)
- 企业(29817)
- 方法(25856)
- 数学(23245)
- 数学方法(22959)
- 中国(21624)
- 农(18594)
- 贸(17310)
- 贸易(17299)
- 易(17002)
- 财(15684)
- 制(13159)
- 业经(12742)
- 策(11779)
- 银(11599)
- 银行(11596)
- 农业(11496)
- 行(11270)
- 融(10656)
- 金融(10655)
- 地方(10480)
- 环境(10298)
- 学(10092)
- 关系(9235)
- 和(8950)
- 及其(8842)
- 机构
- 学院(211454)
- 大学(210735)
- 济(100171)
- 经济(98466)
- 管理(79123)
- 研究(77988)
- 理学(67087)
- 理学院(66416)
- 管理学(65411)
- 管理学院(65011)
- 中国(63135)
- 财(46807)
- 京(44409)
- 科学(41552)
- 所(38234)
- 财经(36456)
- 中心(34970)
- 研究所(34223)
- 经(33418)
- 经济学(32440)
- 江(30545)
- 农(29170)
- 经济学院(29093)
- 北京(28923)
- 院(27865)
- 范(27363)
- 师范(27192)
- 财经大学(27116)
- 业大(24950)
- 州(24362)
- 基金
- 项目(133990)
- 科学(107377)
- 研究(103302)
- 基金(99839)
- 家(85675)
- 国家(85019)
- 科学基金(73017)
- 社会(68281)
- 社会科(64903)
- 社会科学(64893)
- 基金项目(50148)
- 省(48571)
- 教育(47841)
- 自然(43974)
- 自然科(42985)
- 自然科学(42975)
- 资助(42543)
- 自然科学基金(42249)
- 划(41935)
- 编号(41523)
- 成果(35158)
- 部(31791)
- 重点(30415)
- 发(29781)
- 课题(29470)
- 国家社会(29246)
- 教育部(28137)
- 中国(28010)
- 创(27876)
- 性(27268)
共检索到334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金全 解瑶姝
本文以1996年第1季度-2014年3季度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DP、货币供应量M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季度同比增长率数据为基础,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构建MS-VAR模型,对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水平值和波动性的内在关联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三者的关系具有区制转移特征,并据此提出了在"新常态"时期,可以通过形成适度价格膨胀、增加货币投放或降低利率等手段对供给面进行调控,将积累存量转化为消费和投资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长秋
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 1998 年下半年至1999 年以来, 中央银行采取 “适当” 的货币政策, 以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在我国已经发生过三次比较严重的通胀的情况下, “适当” 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呢? 本文从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的一般关系着手进行分析, 并结合 “适当” 的货币政策产生的背景特征, 得出在近期我国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但远期通胀压力仍存在的结论
关键词:
“适当”的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长秋
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1998 年下半年,1999 年以来,中央银行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在我国已经发生 过三次比较严重的通胀的 情况下,“适当”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呢? 本文从货币供应与 通货膨胀的一般关系着手 进行分析,并结合“适当”的货币政策产生的背景特征,得出在近期我国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但远期通胀压力仍存在的结论。
关键词:
“适当”的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少新
在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下,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措施进行紧缩,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目前通货膨胀压力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既要借鉴以往的治理经验,又要明确此次由投资过度引发的通货膨胀压力与以往的通货膨胀在成因和治理手段上都应有所不同,在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上都要有严格的针对性。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投资过度 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宋清华
2003年以来,我国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进入了一个温和的通货膨胀时期。这一轮温和的通货膨胀主要源于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而基础货币投放过多主要源于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与M0、M1、M2以及贷款增长率之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缓解和释放通货膨胀压力既需要运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更需要运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为了缓解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实行"双升"的货币政策,在调升人民币利率水平的同时调整人民币汇率,既升息又升值,但升息和升值的幅度不宜过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利率 汇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闫屹 郝洁 吴艳素
随着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压力逐渐增大。与以前相比,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更为复杂,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兼有结构型、成本推动型以及输入型通货膨胀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新一轮通货膨胀成因展开分析,并提出采取政策组合多管齐下的建议,即需要综合应用各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市场机制深化等政策,努力降低通胀预期,控制通货膨胀全面蔓延。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流动性过剩 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三林
温和性、结构性和混合型是本轮通胀的基本特征,粮食缺口。投资膨胀和国际传导是本 轮通胀的主导因素,而资源约束和不合理管制则是本轮通胀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基本特征 主导因素 根本原因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蔡则祥 吴胜
2007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问题日趋严重,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却不明显。本轮通货膨胀不同于以往历次的通货膨胀,它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由多种原因形成的一种"综合型"通货膨胀。因此,采取单一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运用多种调控政策,协调配合,共同防治。
关键词:
通货膨胀 CPI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曦 邹文理 叶茂
本文从中国特殊的金融体制安排出发,归纳了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和目标体系。然后分别以"中介目标—最终目标"与"操作目标—中介目标"为基础构建两组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以及脉冲响应分析,量化比较各种政策工具、目标的作用效果,以识别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货币政策操作方式。研究发现:狭义货币供应量是影响中国通货膨胀最有效的中介目标;而金融机构信贷计划又是影响狭义货币供应量的最有效操作目标。论文论述了信贷规模控制制度下的货币创造与货币供给机制,对实证结论进行了解释。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对于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应该迅速从信贷规模控制入手,切断货币投放的主渠道;对于公众能够承受的温和通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兆木
新一轮通货膨胀是由多种因素叠加引起的,既有需求拉动,又有成本推动,既有国内原因,又有输入通胀的影响。但是其深屡原因则在于我国经济在持续5年10%以上的高速增长中积累起来的结构性矛盾。综合出口、投资与消费三大需求的情况,2008年经济增长仍在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区间,2009年可能回落,但也不可能出现滞胀。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结构性矛盾 走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晓燕
文章运用VAR模型,以货币供给和财政支出为政策变量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大;相比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通胀的效应更大。因此,在现阶段的通货膨胀时期,实行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可以有效抑制通货膨胀。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琦生
文章运用VAR模型,以货币供给和财政支出为政策变量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大;相比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通胀的效应更大。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志国 林坤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 杜金富
中央银行要实现最终标题通货膨胀的稳定,需要了解物价变动最基本的趋势,识别通货膨胀信号中的临时性噪音,分析导致物价波动的政策影响因素,才能对经济信息进一步作出合理反应。因此,测度通货膨胀,尤其是测度核心最终消费价格成为世界各国中央银行普遍的做法。核心通货膨胀的测度有统计途径和建模途径两大类方法。计量建模的测度多为经济学家所采用,各国中央银行一般采用统计途径测算,其中以剔除法最为基本。依据当前可以获取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我们测算了较为切合中国实际的核心CPI指标。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建
本文认为,进入21世纪以后,造成中国通货膨胀(以下简称"通胀")的长期因素已经从以往的需求方面的因素转向供给方面的因素,即输入性通胀和结构性通胀已经成为目前国内通胀的主因,而传统的以加息为主的货币政策是对付不了这两种类型的通胀。只有相应改变应对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手段,以货币政策保增长,以财政政策保稳定,才能在不伤害增长的条件下,将通胀的不利影响压缩到最小。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宏观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