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3)
2023(9815)
2022(8112)
2021(7446)
2020(6095)
2019(13379)
2018(13068)
2017(24268)
2016(12417)
2015(14116)
2014(13610)
2013(13387)
2012(12604)
2011(11621)
2010(11507)
2009(10924)
2008(10325)
2007(8927)
2006(8055)
2005(7479)
作者
(34081)
(28471)
(28219)
(27052)
(18225)
(13404)
(12805)
(10953)
(10825)
(10028)
(9870)
(9304)
(9011)
(8989)
(8845)
(8676)
(8436)
(8160)
(8080)
(7739)
(7237)
(6745)
(6689)
(6580)
(6485)
(6402)
(6008)
(5837)
(5581)
(5516)
学科
(75718)
经济(75666)
管理(31232)
(25719)
方法(25407)
数学(21956)
数学方法(21819)
中国(20498)
(20461)
企业(20461)
地方(17678)
(14546)
业经(14016)
(14009)
贸易(13999)
(13617)
地方经济(12490)
(12152)
(11047)
环境(10417)
(10387)
(9594)
金融(9592)
农业(9550)
(9391)
(9163)
银行(9162)
(9126)
产业(9102)
(8980)
机构
学院(183356)
大学(182994)
(93159)
经济(91757)
研究(69775)
管理(64948)
理学(55303)
理学院(54643)
管理学(53885)
中国(53689)
管理学院(53521)
(38779)
(38293)
科学(37166)
(34039)
经济学(31602)
财经(31243)
研究所(30723)
中心(29833)
(28591)
经济学院(28196)
(25176)
北京(24814)
(24749)
(24746)
师范(24596)
财经大学(23154)
(22728)
科学院(21362)
业大(20404)
基金
项目(116873)
科学(93579)
研究(89311)
基金(87334)
(75106)
国家(74553)
科学基金(63791)
社会(61721)
社会科(58707)
社会科学(58698)
基金项目(44495)
(42161)
教育(40008)
自然(36703)
自然科(35881)
自然科学(35871)
资助(35866)
(35714)
自然科学基金(35238)
编号(34595)
成果(28475)
(27327)
国家社会(27282)
(27134)
重点(26657)
中国(25335)
课题(24327)
教育部(24123)
(24034)
人文(23340)
期刊
(109580)
经济(109580)
研究(62332)
中国(35010)
(28170)
管理(26030)
科学(24035)
学报(23121)
(22037)
经济研究(20313)
大学(18472)
教育(17441)
学学(17396)
(17305)
金融(17305)
财经(16960)
农业(15595)
业经(15142)
技术(14975)
(14959)
(14193)
问题(14162)
世界(13016)
国际(12980)
技术经济(10263)
统计(9558)
(8879)
经济问题(8686)
商业(8326)
(8259)
共检索到286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乐尧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经济活动规则●朱乐尧经济活动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而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所涵育起来的。因此,研究经济问题,讨论其活动的规则与发展道路,就不能不深入地考虑来自文化方面的影响与制约,以便寻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中国文化从而中国社会具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玉梅  孙海法  
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法,在中国情境下对8支本土高技术团队的团队学习行为进行了两年的跟踪研究,对收集的质性资料进行扎根理论分析,确定了团队学习行为包括内部学习、间接学习和情境学习等三个维度。文章还结合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如权威顺从、集体主义倾向、不确定性规避等,编制了中国情境下的团队学习行为问卷。在研究结果基础上,本文从组织、团队和个体三个层面提出促进团队学习的建议。文章丰富了团队学习的内涵和结构维度,为后续研究奠定了测量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玉梅  孙海法  
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法,在中国情境下对8支本土高技术团队的团队学习行为进行了两年的跟踪研究,对收集的质性资料进行扎根理论分析,确定了团队学习行为包括内部学习、间接学习和情境学习等三个维度。文章还结合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如权威顺从、集体主义倾向、不确定性规避等,编制了中国情境下的团队学习行为问卷。在研究结果基础上,本文从组织、团队和个体三个层面提出促进团队学习的建议。文章丰富了团队学习的内涵和结构维度,为后续研究奠定了测量基础。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付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中国3家企业340名员工为研究对象,以公平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研究框架,提出领导公平、信息公平与组织人际和谐关系的研究模型。构建结构方程和层次回归模型,利用PASW STATISTICS 18.0和LISREL 8.80分析软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组织人际和谐的三维结构观点进行检验,应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领导公平、信息公平及其交互项对组织人际和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领导公平和信息公平对工具和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交互项不显著;领导公平对价值和谐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信息公平对价值和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交互效应显著;领导公平和信息公平对和谐阻碍的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国保  宝贡敏  
组织内员工知识共享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但在实证研究方面,目前对知识共享的测量还不存在公认的权威测量工具。文章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因子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知识共享的维度及其测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来自浙江省的696份有效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文化背景下员工知识共享意愿由一般知识共享和关键知识共享两个维度构成,分别包含7个和5个测量条款,并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聚合效度。最后,还对知识共享维度的构成、含义及未来研究方向等进行了讨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接忠  
消费者伦理研究属于营销伦理的范畴。尽管从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提出这一概念,但大部分伦理研究主要是以卖方为主,忽略了买方,尤其在国内相关的分析仍很少。消费者作为商业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与决策的影响者,是商业企业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基于此,在中国文化环境下,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方法,运用回归分析,考察消费者伦理信念与消费者非伦理行为及消费者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并考虑把文化价值观作为消费者伦理信念与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调节变量,进而得出减少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一些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艳虹  张莉  陈龙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竞争环境的日益复杂化,谦逊对于领导者的重要作用引起了组织研究者们的关注。中国自古强调谦逊,谦逊对于领导者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典籍和领导者身上都有所体现。然而,已有的谦逊型领导理论和测量是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下发展起来的。领导的概念和结构嵌入在文化之中,会随着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中国的谦逊型领导研究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和方法。鉴于此,编制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谦逊型领导测量量表。在已有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阐述谦逊型领导理论的发展过程,对谦逊型领导的测量量表进行对比分析,开发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谦逊型领导测量量表。量表开发严格遵循科学程序,这一过程包括3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半结构访谈,以286名员工和管理者的开放式问卷调查生成题项;第二阶段,精简量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估量表的心理测量特性;第三阶段,评估量表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谦逊型领导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包括14个题项以及平易近人、欣赏他人、正确自我认知和开门纳谏4个维度,平易近人维度体现了中国集体主义文化的特点。开发的量表展现了中国文化背景下谦逊型领导的独特性,更好地满足管理研究回归管理实践的需求。此量表为未来谦逊型领导的实证研究做了工具上的铺垫,也为中国的谦逊型领导研究带来启示,促进其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在管理实践中,领导者应摒弃英雄神话和"伟人"的形象,更多地关注员工在领导过程中的影响,通过对员工的友善和尊重来展现其人性的一面。中国的谦逊型领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西方的谦逊型领导在结构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一点值得研究者和管理者高度重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浩澜  宋继文  周文杰  
培养高追随力的下属是领导研究与管理实践中的新兴重要话题。文章基于本土文化情境,探究了变革型领导风格对员工追随力的影响作用以及潜在的影响机制。基于706名员工的实证研究表明,变革型领导对于员工追随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心理授权在变革型领导与追随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权力距离在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心理授权之间、变革型领导与员工追随力之间的负向调节作用得到部分支持。本研究揭示了中国文化背景下变革型领导对下属追随力的影响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实践启示,旨在推动本土研究的深化与企业管理实践的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江红艳  许梦梦  陈红  孙配贞  
前人研究发现个体的权力感会增强或减弱消费者的送礼行为。本文试图解决以往研究中的分歧,基于情境聚焦理论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关系取向如何调节权力感对送礼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通过两个研究发现:公共关系取向下,高(vs.低)权力感消费者更倾向于开展送礼行为;交换关系取向下,高(vs.低)权力感消费者较少倾向于开展送礼行为。而且,送礼感知(即感知愉悦和感知回馈)在不同关系取向下权力感对送礼行为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本文从情境聚焦理论的视角辨析了权力感对送礼行为发挥影响的边界作用条件,整合了不同文献证据间的对立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同时,本研究对中国文化背景下送礼消费的营销宣传和广告策划都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艳虹  张莉  陈龙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竞争环境的日益复杂化,谦逊对于领导者的重要作用引起了组织研究者们的关注。中国自古强调谦逊,谦逊对于领导者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典籍和领导者身上都有所体现。然而,已有的谦逊型领导理论和测量是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下发展起来的。领导的概念和结构嵌入在文化之中,会随着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中国的谦逊型领导研究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和方法。鉴于此,编制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谦逊型领导测量量表。在已有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阐述谦逊型领导理论的发展过程,对谦逊型领导的测量量表进行对比分析,开发中国文化背景下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赵书松  
本文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分析,研究中国文化背景下员工知识共享的动机结构问题。结果发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员工知识共享动机主要由个人兴趣、集体情感与责任、规则服从、成就感知、关系建构五个部分构成;五个动机因子之间不是平行关系,而是存在相互影响;五个动机因子对知识共享行为的作用也不相同,个人兴趣、集体情感与责任是知识共享的主动性动机,对诱发知识共享行为起直接作用,而规则服从、成就感知、关系建构是知识共享的受控性动机,对诱发知识共享行为起间接作用。文章还对研究结论及其理论贡献和管理启示进行了讨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宏斌  刘彬让  王有强  
经济全球化不仅包含了经济的一体化,而且也蕴涵着诸多的政治意义与文化内涵,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世界政治与文化的趋同化;因此,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所创设的环境和我国加入WTO后发展模式的塑成,势必对中国民族文化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具体而言,这些影响既包含了不同层面的强劲冲击,也孕育着诸多的发展机遇。立足这一客观背景,应该从观念更新、文化自觉、文化转型等不同层面探寻弘扬民族文化的思路与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代吉林   李新春   伍兆祥  
组织惰性常常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知足躺平”现象,对企业发展、变革、创新和绩效具有负面影响。现有研究认为组织惰性主要源于组织成员成功满足、模式依赖等因素,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管理再造等方式予以克服。尽管一些研究关注到组织惰性生成背后的文化因素,但依然缺乏对中国文化心理因素(如知足常乐、面子)与组织惰性之间关系的深度研究,同时也缺乏中国文化情境下本土企业实践经验的探讨。基于过程理论和扎根理论方法,文章通过对Y公司案例材料的探索性分析,探讨“知足”和“面子”文化心理机制与组织惰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组织惰性是“知足”心理驱动下企业难以避免的一种状态,中国文化情境下的“面子”激励是组织惰性克服的一种潜在心理机制,而战略、组织以及思想文化方面的变革则是组织惰性克服的重要实践机制。本研究从“知足、面子”中国文化要素解释组织惰性,丰富了现有组织惰性的研究,也有利于理解和助力扎根于熟人网络社会中的本土企业的成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潘煜  高丽  张星  万岩  
营销3.0时代是价值观驱动的时代,对中国消费者价值观的研读成为营销研究和实践的重中之重。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了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的中国消费者价值观度量量表(CCVAL),并将之与西方量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价值观的二阶因素结构,包含实用理性、中庸之道、面子形象、独立自主、奋斗进取、差序关系、人情往来、权威从众等一阶因子,以及处世哲学、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等二阶因子。本文从多角度验证了CCVAL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并进一步阐明其具有良好的效标关联效度,各价值观维度与感知产品功效意义、感知产品象征意义均有显著相关关系。研究验证,相比西方学者提出的适合于中国消费者的价值观量表...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丹华  柴晓运  李晓燕  刘艳  翁欢欢  
为探索中国文化下积极青少年发展的结构与内涵,丰富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并通过家庭、学校和社区指导青少年教育实践工作,本研究对教师、社工、教育专家、中小学生及家长共112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结果发现:(1)能力、品格、自我价值和联结四者相互联系构成了积极青少年发展的核心结构。(2)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生活能力三个部分;品格由爱、志、信和毅四个方面构成;自我价值涉及自尊、自信和自我接纳;联结涉及家庭、学校和社区联结。(3)中国文化下积极青少年发展的内涵是指健康、充分发展的青少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