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67)
- 2023(4807)
- 2022(3988)
- 2021(3908)
- 2020(3187)
- 2019(7542)
- 2018(7166)
- 2017(13602)
- 2016(7016)
- 2015(8209)
- 2014(7921)
- 2013(8076)
- 2012(7753)
- 2011(7102)
- 2010(6801)
- 2009(6272)
- 2008(6140)
- 2007(5156)
- 2006(4475)
- 2005(4258)
- 学科
- 济(34910)
- 经济(34879)
- 方法(16963)
- 管理(15185)
- 数学(14948)
- 数学方法(14894)
- 贸(14076)
- 贸易(14071)
- 业(14054)
- 易(13943)
- 中国(13649)
- 出(11618)
- 企(10745)
- 企业(10745)
- 出口(8576)
- 出口贸易(8576)
- 口(8576)
- 农(7923)
- 财(7752)
- 业经(6191)
- 关系(6009)
- 制(5853)
- 银(5297)
- 银行(5297)
- 行(5244)
- 融(5100)
- 金融(5099)
- 和(4963)
- 农业(4893)
- 产业(4879)
- 机构
- 大学(104906)
- 学院(100826)
- 济(55724)
- 经济(55138)
- 研究(41030)
- 管理(36440)
- 中国(32848)
- 理学(31202)
- 理学院(30829)
- 管理学(30575)
- 管理学院(30370)
- 财(23510)
- 京(22912)
- 科学(20482)
- 经济学(20248)
- 所(19603)
- 财经(19151)
- 经济学院(18396)
- 经(17902)
- 研究所(17845)
- 中心(17209)
- 北京(15170)
- 财经大学(14571)
- 院(14517)
- 范(13334)
- 师范(13270)
- 江(12633)
- 科学院(12582)
- 农(12472)
- 研究中心(12218)
- 基金
- 项目(66580)
- 科学(54134)
- 基金(52469)
- 研究(50707)
- 家(45669)
- 国家(45363)
- 科学基金(38474)
- 社会(36716)
- 社会科(35083)
- 社会科学(35079)
- 基金项目(26416)
- 教育(22469)
- 资助(22187)
- 自然(21725)
- 自然科(21290)
- 自然科学(21284)
- 自然科学基金(20970)
- 省(20782)
- 划(18941)
- 中国(18121)
- 编号(18018)
- 部(17428)
- 国家社会(17314)
- 教育部(15542)
- 成果(15434)
- 重点(15149)
- 发(14765)
- 人文(14319)
- 社科(13961)
- 创(13641)
共检索到158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叶小文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3期)撰文说,文化走出去要有外壳、有载体,更要有内核、有神韵。这个内核和神韵,可以讲很多,我以为,最基本的就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代代相传的"天下情怀"与"和谐理念"。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艺影 姜鸿
文化壁垒是指文化差异或文化贸易保护主义对国家间文化贸易形成的阻力。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传播与丰富了各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使得各国文化在国际投资与贸易活动过程中产生直接碰撞,形成一道无形的文化壁垒。为了加快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国政府于2001年开始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以开拓国际文化市场。然而,目前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规模还很小,2012年为217.3亿美元,仅占货物出口额的1.06%,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是中国文化产品与服务在"走出去"过程中遭遇国外的文化壁垒。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周明
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是我国"走出去"战略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具体实施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部分,是指以满足目的国或地区消费者文化消费需求为目的,实施的文化产品或服务跨国经营战略。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对外文化直接投资,而是指集国际文化贸易和对外文化投资于一体的"走出去",是我国文化产业顺应文化要素全球化,主动利用国内外文化要素资源和文化市场,实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卫志民
文化产业发展对于提升综合国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扩大本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在文化产业"走出去"方面已经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成果,但依然存在巨大贸易逆差、创新性不足且缺乏品牌效应、本土化程度低且难入海外主流市场、出口对象单一等问题。思想观念固化、缺乏政策保障、行政化色彩浓厚、人力资本匮乏、跨文化管理不善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效整合国内外各方资源,积极构建包括价值观念体系融汇战略、政策法规系统强化战略、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战略和跨文化管理重塑战略在内的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体系,形成中国文化产业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必然选择。
关键词:
中国 文化产业 “走出去”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安娜
去年习近平主席在坦桑尼亚访问时谈到,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热播,这在国内引发一场中国文化企业如何走出去的讨论热潮。当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文化企业"走出去"具有愈发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文化企业要成功走出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必须做到知己知彼,清楚我们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但更关键的是,找出应对之策。
[期刊] 求索
[作者]
罗嗣亮
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民族独立的基础上,毛泽东开始思考和探索如何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问题。他认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应认识到中外文化在价值上的完全平等和在现实上的发展差距,树立健全的文化心态,并从国力、内容、人才、组织等方面完善相关条件;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中国文艺精品、中国文化知识和技艺等为主要传播内容;需坚持“自己讲”和“别人讲”相结合,不“强加于人”,实事求是宣介中国文化,讲清楚民族特色背后的共通道理等基本原则。毛泽东致力于探索一种文化传播与政治宣传相结合、兼具和平性和人民性的对外文化工作模式,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今天留下了诸多启示。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怀亮
在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下,建设一套科学、客观、可量化、可操作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体系已经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国外学者和评估机构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的评价存在较为明显的主观性,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也还刚刚开始。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的内容应当包括:国家主导的大型文化交流项目、文化对外投资和文化贸易、中国媒体的海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价值观的海外传播效果等。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体系的建立,应当遵循自主原则、创新原则和文化自信原则,从认知、态度与行为三阶段传播效果入手,构建整体评估框架,用中国文化国际市场竞争力、国际社会影响力和国际价值引导力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庆本
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1901年)中曾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1)中华民族的历史,本身就是文化交流范围不断扩大的历史。"中国之中国"是华夏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交流与融合的时代,"亚洲之中国"是中华民族与亚洲其他民族相互借鉴交流的时代,而"世界之中国"则是中华民族与世界范围内其他民族相互借鉴交流的时代。范围虽有不同,但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实质却亘古未变。中华民族之所以蔓延几千年,永葆青春活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这是中华文化的本质特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汪中求
"一带一路"是一个经济圈,也应该是一个文化圈。推动更多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企业与产品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让中国文化在全球大放异彩。"一带一路"自2013年9、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首倡至今,取得了重大进展,或已成为全球战略。第71届联合国大会的决议作为经济合作倡议对"一带一路"表示欢迎,并敦促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汪中求
"一带一路"是一个经济圈,也应该是一个文化圈。推动更多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企业与产品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让中国文化在全球大放异彩。"一带一路"自2013年9、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首倡至今,取得了重大进展,或已成为全球战略。第71届联合国大会的决议作为经济合作倡议对"一带一路"表示欢迎,并敦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建平
本文通过选取2002~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对外投资和文化产业增加值进行VAR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的海外投资对文化产业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当期效果不太明显,滞后效应却较为显著。因此我国应加强文化品牌的培育,建立文化人才储备计划,完善文化中介服务机制,使海外投资能够形成对文化产业显著推动的政策回路。
关键词:
文化产业 “走出去”战略 VAR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庆峰 吴国蔚
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处于支柱产业之列,但在我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国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资源,国家对发展文化产业也很重视,我国应抓住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良机,实施正确的策略,让我国的文化产业走向全世界。本文探讨了文化产业的含义、目前世界文化产业的现状、我国文化产业的初级阶段性和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优势点,并提出五条文化产业发展策略来实施“走出去”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红英 朱子阳
近年,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大量在海外投资。经历了30多年的投资净流入后,中国成为了投资输出国。中国的许多政策都是围绕对外投资的,例如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此外,从2009年开始,中国开始其人民币国际化征程。有许多研究分析了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动因及影响。部分研究把"走出去"视为中国在国际领域的雄心和改变国际秩序的诉求。事实上,原因远非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劼 盛梅 张军
2001年我国正式启动"走出去"战略。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走出去"战略成果显著,整体达到了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预期战略目的。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资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新形势和新环境,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对"走出去"行为进行阶段性评估,有利于在下一阶段扬长避短、优化投资结构,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