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92)
2023(16073)
2022(13744)
2021(12786)
2020(10818)
2019(24825)
2018(24146)
2017(46133)
2016(24973)
2015(28130)
2014(27648)
2013(27634)
2012(25412)
2011(23032)
2010(22490)
2009(20659)
2008(20165)
2007(17279)
2006(14919)
2005(12978)
作者
(73975)
(61456)
(61025)
(57840)
(39017)
(29481)
(27661)
(24255)
(23382)
(21654)
(20877)
(20855)
(19421)
(19253)
(18863)
(18847)
(18482)
(18337)
(17583)
(17439)
(15460)
(14837)
(14748)
(13806)
(13727)
(13462)
(13445)
(13361)
(12303)
(12097)
学科
(102380)
经济(102269)
管理(67784)
(64708)
(52748)
企业(52748)
方法(51039)
数学(44154)
数学方法(43776)
中国(28355)
(27897)
贸易(27883)
(27040)
(26558)
(23949)
业经(22019)
(21838)
地方(19096)
农业(17800)
(16648)
理论(16101)
环境(15779)
(15721)
技术(15420)
(14842)
财务(14782)
财务管理(14758)
(14505)
银行(14436)
(14396)
机构
大学(362517)
学院(358255)
(149426)
经济(146679)
管理(139597)
研究(124766)
理学(122456)
理学院(121066)
管理学(119056)
管理学院(118432)
中国(91263)
科学(78186)
(76881)
(63770)
(63728)
(62985)
研究所(58221)
业大(57620)
中心(54695)
财经(52951)
农业(50758)
(48806)
(48558)
北京(48392)
经济学(46068)
(46012)
师范(45483)
(44959)
经济学院(41925)
财经大学(39737)
基金
项目(253113)
科学(198176)
基金(185578)
研究(179574)
(164695)
国家(163383)
科学基金(138559)
社会(115099)
社会科(109270)
社会科学(109243)
基金项目(98415)
(96193)
自然(91185)
自然科(89087)
自然科学(89060)
自然科学基金(87515)
(82404)
教育(81548)
资助(76614)
编号(70631)
重点(57115)
成果(56529)
(56364)
(53696)
(52595)
创新(49126)
科研(49016)
课题(48498)
国家社会(48261)
教育部(48037)
期刊
(151868)
经济(151868)
研究(103548)
学报(64472)
中国(62057)
(56802)
科学(56323)
管理(48603)
大学(48006)
学学(45477)
(45001)
农业(39739)
教育(35337)
(27539)
金融(27539)
技术(27177)
经济研究(26743)
财经(25655)
业经(24065)
(22304)
(21984)
(21546)
问题(21113)
国际(19061)
科技(17895)
图书(17785)
(17398)
技术经济(16762)
业大(16647)
世界(16350)
共检索到508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曲如晓  韩丽丽  
本文以1992-2008年间中国与9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文化贸易数据为样本,利用引力模型对中国文化商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贸易对象国的经济规模、居民购买力、国土面积、科技应用水平以及与中国的文化距离等因素对中国文化商品的出口有正向的影响;贸易对象国的贸易条件及与中国的地理距离等因素与中国文化商品的出口规模成负相关;与中国使用共同语言的国家和地区,会进口更多的中国文化商品;中国的经济规模、居民购买力以及是否与贸易伙伴加入同一贸易自由区等因素则对本国文化商品出口的影响不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兆丹  张依  陆晓筠  
文化建设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城镇化进程会从供给、需求、交流等方面促进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结合贸易双方城镇化进程、文化产业投入等因素,基于扩展引力模型分析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象国城镇化进程、人口数量、人均GDP和信息技术水平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双方的地理距离则对其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中国的信息技术水平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吕蓉慧  周升起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显著提高。文化贸易出口的增加有助于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拉动就业、促进文化产业"走出去"、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互通、提升一国文化"软实力"。我国作为文化贸易大国,文化产品出口额逐年攀升,现阶段文化产品出口主要以设计类文化产品和工艺美术类产品为主。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品出口呈正相关关系,贸易对象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本国居民的需求,进而影响其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基于上述分析,从文化产业生产周期角度对文化产品出口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能生  张希  肖丽丽  
运用美国学者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及机会和政府行为五个方面定性分析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状况。同时,对五大影响因素进行指标化,引入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和普通最小二乘(OLS)方法,以2008年中国31个省市的年度统计数据为样本,对我国文化软实力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的实证研究。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如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竞争力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蒙英华  
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方法对中国文化贸易进行测算后,认为: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对象集中于综合国力较强的发达国家;中国在绝大多数文化产品的贸易上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其中又以其他视觉艺术与其他印刷品的国际竞争力最强,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主要体现在古董、录音媒介、珠宝、照相器材、报纸等;外国对华FDI促进了古董、照相器材、书本等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中国货物出口与古董、照相器材、建筑和设计的国际竞争力有着替代效应,而与手工业品、珠宝、书本、报纸的国际竞争力有着互补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洪涛  
在Anderson和Wincoop(2003)模型基础上推导得出比目前常用的Novy(2006)模型更具微观应用基础的用以测度一国进出口贸易成本的一般均衡模型。基于推导模型对1998-2013年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贸易成本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影响其出口贸易成本的因素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向发展中经济体出口的贸易成本和贸易难度相对于发达经济体更低;贸易伙伴与中国的实际人均收入差额、地理距离、文化差异水平、平均名义关税水平、贸易对外开放度及净贸易条件等因素与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成本正相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陆地相邻和优惠的贸易安排等因素与其负相关,传统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爽  邢国繁  张曙霄  
根据2000-2012年的相关数据,本文对中国文化服务进出口规模、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文化服务贸易一直存在逆差,且逐年增大;广告、市场调研和民意调查服务是我国第一大文化出口服务,版权及相关服务是我国第一大文化进口服务;广告、市场调研和民意调查服务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音像及相关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较弱,版权及相关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最弱。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爽  张曙霄  
进入21世纪,文化与经济紧密融合,文化贸易作为新的国际贸易形态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根据1992年~2011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中国文化贸易出口、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文化贸易出口和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文化贸易出口给经济增长带来同向的冲击,文化贸易进口给经济增长带来反向的冲击;文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远大于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文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我国文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弱。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欣怡  
贸易联系持续期是关系文化产品出口竞争力的重要议题。基于1996~2013年HS96-6位编码的联合国贸易数据,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联系持续期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研究发现,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联系持续期较短,在不同文化产品种类和目的国的分布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在贸易持续期影响因素中,初始贸易额、出口目的国地理特征以及文化特征均对文化贸易联系持续期产生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地,在不同文化产品种类和持续期样本中,发达市场和文化地理特征等因素对出口持续期存在一定的抑制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稳定文化贸易联系、延长文化贸易出口持续期来推动文化贸易平稳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娟  
国际文化贸易发生的原因应该从需求方面进行解释,而不是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供给方面进行解释。通过实证分析和经验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检验林德需求相似理论在中国文化贸易中的适用性,得出中国文化贸易发生在收入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即偏离林德需求相似理论的实证结果,并研究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霍步刚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和经验分析相结合检验中国文化贸易偏离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得出中国文化贸易发生在收入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以及产生这种结果的经济学分析,为未来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国际流向提供指导,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扩大文化贸易出口、培育海外文化消费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阳群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国内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面临着转型压力,而如何结合文化,利用文化距离来优化我国的对外商品结构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文化距离影响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机制,说明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存在抑制作用,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韦永贵  李红  
运用中国对36个贸易伙伴文化产品出口的面板数据,从全样本和分组样本两个层面分析文化、地理和制度三维距离对文化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地理和制度三维距离均对文化出口贸易具有阻碍作用。文化距离较小时,文化距离与文化出口贸易负相关;文化距离较大时,文化距离对文化出口贸易的影响为正,表明了门槛效应的存在。同样,地理距离和制度距离对文化出口贸易也存在类似的结论。据此,中国的文化贸易应重视文化距离、地理距离和制度距离较小的贸易伙伴,并加强文化交流和政治沟通,削弱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的阻碍作用,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江  陶磊  罗丹  吴莉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我国现阶段"互联网+文化贸易"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并实证分析得出,互联网对中国文化贸易的发展总体呈现促进作用,但对文化产业中某些行业不具有影响或具有负影响作用。根据结果,提出进一步促进文化贸易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伟雄  马文怡  
加快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贸易,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中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0~2019年中国与49个沿线国家的数据,测算沿线各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将其引入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以探讨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地理位置看,贸易便利化水平从中东欧到东南亚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发展趋势,地区差异和国别差异仍然较大;贸易便利化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大部分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因此,本文提出借助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促进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进一步挖掘中国文化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加快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