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0)
2023(6430)
2022(5352)
2021(5131)
2020(4278)
2019(9856)
2018(9544)
2017(18269)
2016(9252)
2015(10914)
2014(10514)
2013(10683)
2012(10125)
2011(9365)
2010(9161)
2009(8410)
2008(8569)
2007(7282)
2006(6329)
2005(5961)
作者
(26462)
(22171)
(21989)
(20962)
(14065)
(10672)
(10144)
(8646)
(8408)
(7700)
(7560)
(7292)
(7218)
(7092)
(6992)
(6743)
(6547)
(6392)
(6384)
(6170)
(5679)
(5354)
(5286)
(5024)
(4995)
(4856)
(4835)
(4486)
(4462)
(4388)
学科
(43387)
经济(43353)
(22125)
贸易(22115)
(21563)
管理(20780)
(20386)
方法(20241)
数学(16798)
数学方法(16715)
中国(14968)
(14808)
企业(14808)
(13527)
(9486)
关系(8926)
业经(8493)
出口(8207)
出口贸易(8207)
(8207)
(7957)
(7641)
(7266)
(7058)
银行(7052)
(6934)
地方(6900)
市场(6762)
农业(6707)
(6635)
机构
大学(138912)
学院(137626)
(70556)
经济(69678)
研究(56144)
管理(48383)
中国(43995)
理学(41247)
理学院(40727)
管理学(40238)
管理学院(39979)
科学(30371)
(30210)
(28422)
(28352)
研究所(25873)
中心(23941)
经济学(23627)
财经(23217)
(21441)
经济学院(21402)
(20679)
(20413)
北京(19888)
(18439)
(18238)
师范(18111)
(17733)
科学院(17511)
财经大学(17357)
基金
项目(89800)
科学(71661)
基金(68587)
研究(66578)
(60576)
国家(60173)
科学基金(50190)
社会(45182)
社会科(43052)
社会科学(43046)
基金项目(35175)
自然(30485)
(30190)
自然科(29812)
自然科学(29806)
自然科学基金(29327)
教育(29165)
资助(28667)
(27022)
编号(25025)
(22052)
中国(22007)
重点(21118)
成果(20823)
(20404)
国家社会(20246)
教育部(19051)
(18405)
人文(17860)
社科(17439)
期刊
(74908)
经济(74908)
研究(47286)
中国(25964)
科学(20042)
学报(19930)
(18943)
(18874)
管理(18694)
(17344)
国际(15948)
大学(15699)
经济研究(15236)
学学(14733)
农业(13532)
(12563)
金融(12563)
财经(11931)
世界(11897)
问题(11675)
教育(11602)
业经(10995)
(10522)
技术(9322)
(8950)
(8596)
贸易(8596)
国际贸易(7251)
商业(6906)
资源(6508)
共检索到215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宏燕  
中国已经成为文化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国,但还是一个进口小国。中国文化贸易伙伴比较集中,文化产品的进口来源地主要为东亚国家(地区)以及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美国、欧盟、中国香港等经济体成为文化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中国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需要一定原创性但位于价值链中、低端的产品上,在原创性强、价值链高端的产品上,中国文化产品竞争力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国内外市场对文化产品需求的日益扩大以及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全方位支持,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罗立彬  孙俊新  
本文首先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与文化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强,而文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进而,分别从产品性质、产业发展、市场竞争、价值链分解程度、外资参与度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文化产品及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的成因。最后,基于中国国内要素禀赋变化、人均收入水平变化、文化服务产业市场化程度、国际化程度以及相关政策领域的趋势,本文认为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将不断提高,并相应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升起  兰珍先  李春  
我国创意及相关服务贸易增长不仅快于同期全部服务及货物贸易增速,而且明显高于同期世界创意及相关服务贸易增速。我国创意及相关服务贸易规模扩大的同时,在世界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也相应地不断提升。"广告、市场调研和民意调查"服务占我国创意服务贸易较大份额,是创意服务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其在世界市场的地位明显高于"个人、文化与休闲"服务。在创意相关服务中,我国"计算机与信息"服务的国际市场地位及竞争力水平,显著高于"版权与许可费"服务。从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增长、国内外市场需求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我国占世界市场比重仍相对较低判断,我国创意及相关服务贸易未来较长时期内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俊  张萌  
文化产业已成为目前各地经济发展的重点。研究文化产业的省区分布,有利于从时空角度发现、解释文化产业的分布规律,对引导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运用定量测度方法,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文化产业省区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产业整体集聚程度一直相当高,但未来在空间布局上开始呈现分散的发展趋势,且存在明显的行业间差异。对人才、知识、技术要求较高的创新性行业空间集聚水平高,越来越向沿海省区集中;而主要服务于本地居民的行业,空间集聚水平较低,呈分散布局趋势。最后,文章提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应该因"业"制宜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如晓  杨修  
本文基于中国与8个主要文化贸易伙伴2000—2010年的文化产品贸易数据,从本地市场效应与要素禀赋优势的角度,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本地市场效应决定了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相对规模,并逐渐取代传统的要素禀赋优势成为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的新源泉。本地市场效应主要存在于印刷类和视觉艺术品贸易中,对贸易相对规模的影响明显高于要素禀赋优势的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蒙英华  
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方法对中国文化贸易进行测算后,认为: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对象集中于综合国力较强的发达国家;中国在绝大多数文化产品的贸易上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其中又以其他视觉艺术与其他印刷品的国际竞争力最强,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主要体现在古董、录音媒介、珠宝、照相器材、报纸等;外国对华FDI促进了古董、照相器材、书本等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中国货物出口与古董、照相器材、建筑和设计的国际竞争力有着替代效应,而与手工业品、珠宝、书本、报纸的国际竞争力有着互补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玖立  周泽平  
文化产品贸易既是国际贸易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跨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本文从经验上考察了地理、经济、文化、政治、制度等多维度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基于1999—2010年法国CEPII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的文化产品尤其是核心文化产品的出口贸易流量主要受文化、制度等距离因素的影响,地理、经济等传统距离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以遗传距离作为文化距离的工具变量克服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英豪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与东盟农业领域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双方都把农业确定为重点合作的领域之一。本文界定了农产品的范围并对农产品进行科学的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素豪  
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对于人多地少的"城市中国"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的特征及对中国农产品供给与农业发展的影响,总结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变化的趋势、特征,表现为:中国农产品净进口量不断增加、由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快速上涨、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文章进而提出参与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对策建议:贸易上"以工补农",略微牺牲较强的工业产品贸易,补贴较弱的农产品贸易;嵌入到全球农产品价值链高端位置,包括农机、化肥、农药、种子等产前部门,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产后部门,提高市场控制力;谋求国内支持计算规则体系的中国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培祥  
自从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秘书处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中国加强了与东盟农业领域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双方都把农业确定为重点合作的领域之一。分工合作是国家之间经贸关系往来的主流和发展趋势,为了减少中国和东盟相互之间的竞争和摩擦,加强经济贸易合作,中国有必要调整自己不够合理的出口产品结构。本文界定了农产品的范围并对农产品进行科学的分类,进而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阳群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国内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面临着转型压力,而如何结合文化,利用文化距离来优化我国的对外商品结构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文化距离影响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机制,说明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存在抑制作用,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蔡海龙  
入世以来,中澳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非常迅速,但主要表现为中国进口规模的快速扩大,2010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农产品达39亿美元,占中澳双边农产品贸易额的85%,已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市场。但受中国进口关税和配额的约束,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大宗优势农产品占其产量的比重仍然维持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余道先  王鑫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化发展,文化贸易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部分。本文从结构视角出发,通过对我国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及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劳动密集型文化产品进出口比重过大,以及文化产品竞争力结构性不强等现象,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竞争力的对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余道先  王鑫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化发展,文化贸易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部分。本文从结构视角出发,通过对我国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及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劳动密集型文化产品进出口比重过大,以及文化产品竞争力结构性不强等现象,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竞争力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