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8)
2023(13099)
2022(11296)
2021(10809)
2020(8956)
2019(21011)
2018(20711)
2017(39739)
2016(21333)
2015(24199)
2014(24183)
2013(24120)
2012(22330)
2011(20161)
2010(19840)
2009(18227)
2008(17916)
2007(15303)
2006(13210)
2005(11740)
作者
(60467)
(50077)
(49628)
(47351)
(32020)
(23872)
(22606)
(19754)
(18978)
(17752)
(17090)
(16950)
(15833)
(15635)
(15426)
(15307)
(14900)
(14518)
(14207)
(14102)
(12436)
(12225)
(11936)
(11307)
(11107)
(11097)
(11010)
(10798)
(9984)
(9783)
学科
(93923)
经济(93821)
管理(58775)
(56330)
(47584)
企业(47584)
方法(43405)
数学(36510)
数学方法(36154)
中国(25959)
(23174)
业经(21378)
(19367)
(19197)
(18097)
贸易(18089)
地方(17910)
(17604)
理论(16151)
(15516)
(15245)
农业(15244)
技术(13849)
环境(13678)
产业(13433)
(12926)
银行(12894)
教育(12708)
(12618)
金融(12616)
机构
大学(310607)
学院(306014)
(130535)
经济(128062)
管理(123460)
理学(107688)
理学院(106501)
研究(106017)
管理学(104849)
管理学院(104291)
中国(78475)
(66948)
科学(63425)
(55667)
(52091)
研究所(47794)
中心(46304)
财经(45710)
(43892)
北京(42989)
业大(42823)
(41794)
(41254)
(41219)
师范(40963)
经济学(40290)
(38335)
经济学院(36312)
农业(34369)
财经大学(34221)
基金
项目(211083)
科学(167207)
研究(157261)
基金(154972)
(134172)
国家(133087)
科学基金(114526)
社会(100818)
社会科(95628)
社会科学(95607)
基金项目(82024)
(79126)
自然(72656)
教育(71012)
自然科(70939)
自然科学(70924)
自然科学基金(69678)
(67331)
资助(64052)
编号(63146)
成果(51793)
(47829)
重点(46895)
(45476)
(43936)
课题(43214)
国家社会(41850)
教育部(41479)
创新(40889)
人文(40333)
期刊
(139462)
经济(139462)
研究(93625)
中国(54439)
学报(45652)
管理(45531)
科学(43995)
(39922)
(39498)
大学(35088)
教育(34195)
学学(32693)
农业(28611)
技术(25216)
经济研究(23252)
(23139)
金融(23139)
财经(22441)
业经(21388)
(19343)
问题(18441)
图书(16997)
(15422)
(15329)
技术经济(15204)
理论(14899)
科技(14678)
世界(14444)
现代(13911)
实践(13332)
共检索到441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陆续出现过大众文化研究热、文化市场研究热、文化战略研究热和文化产业研究热等学术热点。虽然就学术渊源而言,脱胎于文化研究的文化产业研究天生就具有跨学科、超学科,甚至反学科的特点,但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现状却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研究方法不够规范。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能否以及如何形成跨学科范式,甚至超学科范式,直接决定着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空间大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陆续出现过大众文化研究热、文化市场研究热、文化战略研究热和文化产业研究热等学术热点。虽然就学术渊源而言,脱胎于文化研究的文化产业研究天生就具有跨学科、超学科,甚至反学科的特点,但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现状却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研究方法不够规范。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能否以及如何形成跨学科范式,甚至超学科范式,直接决定着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空间大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陆续出现过大众文化研究热、文化市场研究热、文化战略研究热和文化产业研究热等学术热点。虽然就学术渊源而言,脱胎于文化研究的文化产业研究天生就具有跨学科、超学科,甚至反学科的特点,但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现状却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研究方法不够规范。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能否以及如何形成跨学科范式,甚至超学科范式,直接决定着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空间大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代根兴  
文章概述了80年代以来中国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的成就、主题分布与研究核心,指出了15年来该领域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和展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永永   薛东前   马蓓蓓   马艳艳   袁鑫   王怡婕   
文化产业是国家社会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以1993—2020年3 904篇期刊论文为研究样本,采用CiteSpace等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从地理学视角总结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能量分布、演进脉络、现状特征和重要启示,提出文化产业研究亟待加强的重点领域。结果发现:(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历经四个阶段,高校成为文化产业优势研究团队的主要集中地,经济类和地理类等期刊对文化产业研究传播具有重要贡献;(2)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文化产业空间集聚与扩散、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关系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机制五个方面,总体呈现出研究视角多维、方法多样、数据多源、内容多面和区域多点特征;(3)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多遵循描述现象、总结规律、解释成因、探究路径的逻辑思路,基于学科交叉的理论方法创新、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文化空间塑造与城市更新等关键问题的研究依然薄弱,文化产业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亟待完善;(4)从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构建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理论方法体系、揭示文化产业空间生成机理与集群发展路径、探究文化产业跨界融合机制与协同发展模式、研究文化消费空间生产与重构路径、厘清城市文化空间与城市更新关系、建立文化产业研究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全面深化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的理论范式和实践路径,是新时代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创新理论研究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领域。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光远  吴联生  
20年来的中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表明 ,经济建设宏观环境是会计理论研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障 ,同时 ,会计理论研究对经济发展具有反映性。“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和“会计控制论”是中国 2 0年来会计理论研究最为突出的成就 ,它们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并都对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具体环境来看 ,加强“会计控制论”对会计实务的指导作用将更具现实意义。 2 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 ,将给会计理论研究至少带来两方面的课题 :人力资源会计问题和会计报告模式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吕方  
人类的经济活动是沿着从农业、工业再到服务业这样一个轨迹发展的。而文化产业的出现,则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还推进三次产业的发展。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目前中国虽然在制造业具有某种比较优势,但却处在国际制造业的低端,获取的利润很少。这就需要大力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尤其是以创造为核心的创意产业,来推进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中国的制造业,使中国的制造业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占有更为有利的地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珊  
通过构建文化产业的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文化产业的区域集聚度,使用区位集聚熵、产业动态集聚度、静态集聚指数及集中度等测度指标,利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1999~2013年的宏观统计数据对文化产业集中度进行测算,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集聚度及贡献度高于中西部地区,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快于东部地区,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文化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安锦  陈争辉  
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可分为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且间接就业效应显著于直接就业效应;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可分为就业总量效应和就业结构效应。就总量来讲,第三产业与文化产业对于就业都存在正向拉动作用,且文化产业的就业弹性明显高于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0.13>0.037);就结构来讲,文化产业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符合就业结构的变化规律,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了就业结构的优化。因此,要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鼓励文化创新和文化领域的自主创业,培育民族文化品牌,加大承接文化产业的力度。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宋常  吴少华  
上世纪 70年代以来 ,绩效审计在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得到重视与发展 ,其理论研究也达到较高的水平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相比而言 ,我国对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虽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 ,但大多较为零散、不够深入 ,更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鉴于此 ,本文主要基于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及其现状 ,回顾发展历程、总结现有成果 ,剖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展望未来前景、探索研究重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江爱平  李湘黔  
产品内分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的一种新的概念、方式和机制,是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发展中一个新现象、新问题。研究和探讨产品内分工的演进、特点和规律,对于解读当代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贸易的扩张,解读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毛育晖  杨艳  
文章以SSCI和CSSCI收录的经济管理类期刊上发表的动态资本结构领域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动态资本结构的研究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回顾与梳理,从目标资本结构与资本结构动态权衡、资本结构部分调整模型与调整速度、资本结构动态优化三个方面对动态资本结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分析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巧良  陈俊  
后安然时代,内部审计被看作是协助改进公司治理结构和支持关键治理程序的最称职专业的队伍。为了把握近年来关于内部审计理论研究的情况,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本文选取了有关内审文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总结,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东红  李蕾  
组织间信任是影响战略联盟建立和有效运作的重要因素,如何与联盟合作伙伴建立信任关系已经受到企业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回顾了组织间信任理论研究兴起的历史背景,归纳总结了组织间信任的内涵,重点对组织间信任与联盟绩效的关系、建立组织间信任的途径等层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析,并对组织间信任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给出了简要说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安琪  
本文通过对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演进过程及其特点、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演进过程及其特点以及国内外文化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展望,以期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