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1)
2023(9038)
2022(7784)
2021(7279)
2020(6376)
2019(14925)
2018(14626)
2017(28272)
2016(15371)
2015(18049)
2014(18158)
2013(18372)
2012(17706)
2011(16142)
2010(15948)
2009(15079)
2008(15223)
2007(13771)
2006(11693)
2005(10775)
作者
(45852)
(38592)
(38440)
(36820)
(24392)
(18366)
(17694)
(15155)
(14475)
(13682)
(13247)
(12790)
(12473)
(12177)
(12160)
(12054)
(11720)
(11416)
(11050)
(11002)
(9749)
(9521)
(9398)
(8784)
(8717)
(8712)
(8483)
(8471)
(7895)
(7788)
学科
(75005)
经济(74949)
(38529)
管理(37770)
方法(34831)
数学(30105)
(29994)
企业(29994)
数学方法(29906)
中国(22163)
(19884)
(16264)
贸易(16259)
(15856)
业经(15555)
(15183)
地方(14736)
(13854)
(12926)
农业(12834)
(11355)
产业(11293)
(10770)
银行(10746)
(10364)
(10238)
金融(10235)
环境(9802)
技术(9673)
理论(9440)
机构
大学(233653)
学院(231583)
(106455)
经济(104579)
管理(85926)
研究(85461)
理学(73540)
理学院(72639)
管理学(71553)
管理学院(71096)
中国(64840)
科学(50451)
(50344)
(45290)
(44200)
研究所(40344)
(40261)
中心(38391)
财经(36719)
经济学(34680)
(33832)
(33366)
业大(33161)
北京(32556)
农业(31948)
经济学院(31512)
(30750)
师范(30489)
(29833)
财经大学(27087)
基金
项目(150586)
科学(118110)
研究(111090)
基金(109592)
(95502)
国家(94739)
科学基金(79577)
社会(71976)
社会科(68381)
社会科学(68363)
基金项目(57345)
(56785)
教育(50049)
自然(48786)
(48618)
自然科(47630)
自然科学(47614)
自然科学基金(46823)
资助(45854)
编号(44108)
成果(36719)
(35017)
(34561)
重点(34536)
(31048)
课题(30807)
国家社会(30614)
中国(29882)
教育部(29858)
创新(29127)
期刊
(114797)
经济(114797)
研究(70982)
中国(44059)
(36612)
学报(36131)
(33789)
科学(33722)
管理(29768)
大学(26951)
学学(25245)
农业(25139)
教育(22193)
(20147)
金融(20147)
经济研究(19605)
技术(18856)
财经(18687)
业经(17593)
(16339)
问题(16261)
(15381)
统计(15040)
(14801)
世界(13464)
国际(13390)
技术经济(12598)
(12448)
决策(11544)
图书(10896)
共检索到347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有广  刘园园  
一、中国文化产业引资概况在国家将文化产业列为战略发展产业后,各级地方政府也都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应,而将文化产业的发展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为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各地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引进资本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曹麦  
本文以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从文化产品贸易和版权贸易的角度,对2002年以来我国文化贸易的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文化贸易的种类、进出口伙伴国(地区)、贸易额等。研究发现,无论是文化产品贸易还是版权贸易,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1国(地区)都是美欧等与中国经济交往频繁且文化产业发达的大国(地区),以及亚洲与中国文化同源的地区。而贸易结构方面,在文化产品贸易中,主要的贸易标的是图书和艺术品;版权贸易方面,主要的贸易标的是图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周明  
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是我国"走出去"战略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具体实施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部分,是指以满足目的国或地区消费者文化消费需求为目的,实施的文化产品或服务跨国经营战略。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对外文化直接投资,而是指集国际文化贸易和对外文化投资于一体的"走出去",是我国文化产业顺应文化要素全球化,主动利用国内外文化要素资源和文化市场,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和清  李燕辉  肖惠妧  
文章基于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以《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为依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全国的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实力,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综合实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综合发展实力与地区经济实力显著相关;文化产业综合水平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地域邻接性强,有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文化产业集聚趋势明显,但大部分省份处于低水平集聚,产业集聚水平还处于劣势;统计意义显著的高高集聚区、低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分别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和清  李燕辉  肖惠妧  
文章基于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以《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为依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全国的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实力,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综合实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综合发展实力与地区经济实力显著相关;文化产业综合水平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地域邻接性强,有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文化产业集聚趋势明显,但大部分省份处于低水平集聚,产业集聚水平还处于劣势;统计意义显著的高高集聚区、低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分别分布于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空间差异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亚丽  张延延  林秀梅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利用《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对我国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制造"和"文化服务"两大类细分行业的产业关联、波及效应与拉动效应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地位与作用,为制定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登佐  何继善  
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因素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在对已有理论进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对中外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剖析了中外文化产业存在差距的原因,提出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系列对策及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旺春  
近年来,文化产业巨大的经济潜力已经为众多国家所认同,文化产业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但多数研究仅涉及文化产业或其分部门的就业或产值贡献,而少探讨文化产业的关联效果。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模型,以产业关联的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文化产业关联程度与波及效应,结果表明,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产业关联系数高于第三产业接近第二产业,影响力与感应度系数都高于整个产业的平均水平,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温丽琴  卢进勇  朱震峰  
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各类企业通过新设、收购、合作等方式,在境外开展文化领域投资合作,建设国际营销网络,扩大境外优质文化资产规模。同时,为海外并购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支持。根据清科数据,2014年第二季度文化娱乐产业海外并购金额总数已经超过10亿美元,而且还有加速的趋势。文化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着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并购标的资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吕方  
人类的经济活动是沿着从农业、工业再到服务业这样一个轨迹发展的。而文化产业的出现,则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还推进三次产业的发展。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目前中国虽然在制造业具有某种比较优势,但却处在国际制造业的低端,获取的利润很少。这就需要大力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尤其是以创造为核心的创意产业,来推进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中国的制造业,使中国的制造业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占有更为有利的地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江瑶  高长春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曲景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带动产业融合。文化产业的独特创意性与旅游产业的文化传播性为其融合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两者在产品、服务、市场、技术等方面的边界日益模糊。从产业综合实力、经营收入、人才机构角度选择20个产业融合评价指标,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7大区域(31个省级行政区划)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时空变动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2003~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融合初级阶段;(2)融合水平梯度差异明显弱化,区域差异缩小,其中中西部区域融合水平进步最大;(3)融合影响因素空间表现不同,主导因子随时间环境变化,提升产业人才与产业机构的良性互动是...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安锦  陈争辉  
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可分为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且间接就业效应显著于直接就业效应;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可分为就业总量效应和就业结构效应。就总量来讲,第三产业与文化产业对于就业都存在正向拉动作用,且文化产业的就业弹性明显高于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0.13>0.037);就结构来讲,文化产业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符合就业结构的变化规律,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了就业结构的优化。因此,要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鼓励文化创新和文化领域的自主创业,培育民族文化品牌,加大承接文化产业的力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朝霞  
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两个角度首次系统分析了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地理机制。理论研究发现:经济集聚在直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会通过"扩散效应"和"虹吸效应"来间接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中前者是一种正的空间外部溢出,而后者是一种负的空间外部溢出。经验研究进一步发现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经济集聚的直接促进和正的空间外部溢出来实现的,正是在这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中国文化产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差异性和集聚性并存的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星宇  戴俊骋  孙东琪  
对文化产业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普遍采用地理相邻或地理距离的空间矩阵进行分析,在自变量选取上存在内生性。对此文章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设置经济权重矩阵和空间模型,分析2004—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2004—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经历了从"分散"到"极化"的转变。人力资源、文化需求和政策支持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城市化程度、财政支持等因素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文章为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集聚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