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23)
- 2023(13970)
- 2022(11348)
- 2021(10356)
- 2020(8382)
- 2019(19031)
- 2018(18662)
- 2017(35086)
- 2016(18988)
- 2015(21796)
- 2014(21698)
- 2013(21315)
- 2012(20389)
- 2011(18799)
- 2010(19185)
- 2009(17540)
- 2008(17579)
- 2007(15872)
- 2006(14420)
- 2005(13529)
- 学科
- 济(91723)
- 经济(91635)
- 业(48699)
- 管理(47845)
- 企(37781)
- 企业(37781)
- 中国(31764)
- 方法(30545)
- 农(26016)
- 地方(25407)
- 数学(24747)
- 数学方法(24513)
- 业经(23258)
- 贸(19752)
- 贸易(19736)
- 易(19171)
- 农业(17581)
- 制(16477)
- 学(16457)
- 融(16407)
- 金融(16405)
- 银(16097)
- 银行(16066)
- 财(16017)
- 发(15806)
- 行(15711)
- 产业(14903)
- 地方经济(13932)
- 和(13750)
- 环境(13724)
- 机构
- 学院(279357)
- 大学(279270)
- 济(124459)
- 经济(122137)
- 研究(108987)
- 管理(99821)
- 理学(83755)
- 中国(83668)
- 理学院(82646)
- 管理学(81388)
- 管理学院(80830)
- 科学(63161)
- 京(61987)
- 所(55930)
- 财(54721)
- 研究所(50675)
- 中心(47103)
- 农(47045)
- 江(43632)
- 财经(42621)
- 范(40511)
- 北京(40413)
- 师范(40149)
- 经济学(39556)
- 院(38925)
- 经(38762)
- 业大(37330)
- 农业(36627)
- 经济学院(35536)
- 州(34973)
- 基金
- 项目(177660)
- 科学(140526)
- 研究(133387)
- 基金(128360)
- 家(112413)
- 国家(111472)
- 科学基金(93671)
- 社会(86867)
- 社会科(82484)
- 社会科学(82466)
- 省(67714)
- 基金项目(66084)
- 教育(59889)
- 划(58125)
- 自然(56359)
- 自然科(55061)
- 自然科学(55040)
- 自然科学基金(54088)
- 编号(53251)
- 资助(52263)
- 发(45450)
- 成果(45171)
- 重点(41445)
- 部(39871)
- 课题(38844)
- 发展(37261)
- 国家社会(36959)
- 创(36933)
- 展(36628)
- 创新(34655)
- 期刊
- 济(149453)
- 经济(149453)
- 研究(92880)
- 中国(64235)
- 农(45949)
- 学报(42285)
- 科学(41659)
- 管理(40926)
- 财(38968)
- 教育(35497)
- 大学(32406)
- 农业(31753)
- 融(31070)
- 金融(31070)
- 学学(30082)
- 经济研究(24660)
- 业经(24150)
- 技术(23803)
- 财经(21644)
- 问题(20323)
- 贸(19391)
- 国际(19293)
- 经(19061)
- 业(18197)
- 世界(17171)
- 图书(14084)
- 技术经济(13957)
- 坛(13760)
- 论坛(13760)
- 现代(13480)
共检索到451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有广#教授 盛蓓蓓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跻身世界经济大国行列,发展文化贸易,扩大中国文化出口,将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如何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立足本国国情,结合文化产业外向国际化特点,提出了中国文化产业外向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方案,为我国文化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玉娟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对外发展的困境在于区域发展不平衡、软硬件建设不足、结构不合理等,应以文化内容、文化服务代替文化产品,以文化创造、文化融合代替文化照搬,寻求多边合作代替闭门造车,突出资本带动的整合优势,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共同推动。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 文化产业 对外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玉娟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对外发展的困境在于区域发展不平衡、软硬件建设不足、结构不合理等,应以文化内容、文化服务代替文化产品,以文化创造、文化融合代替文化照搬,寻求多边合作代替闭门造车,突出资本带动的整合优势,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共同推动。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 文化产业 对外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玉娟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对外发展的困境在于区域发展不平衡、软硬件建设不足、结构不合理等,应以文化内容、文化服务代替文化产品,以文化创造、文化融合代替文化照搬,寻求多边合作代替闭门造车,突出资本带动的整合优势,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共同推动。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 文化产业 对外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宇
文化创意产业的稳步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步骤,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要手段。为推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亟需加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的指导和服务,提供有用信息,进行统筹协调,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实行奖励政策,同时还要在微观层面培育一批外向型文化创意企业,加强对外文化品牌的建设,扶持对外文化重点项目,并且能够借助海外多种力量开拓国际市场,在必要时还可在WTO框架下,对国外文化产品和服务设置一定门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童莹
文化产业国际化具有"观念性"、"经济性"和"共享性"三重属性。跨国发展文化产业既能促进国际间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实现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的"软联通",也能促进国际间经贸合作的深入开展,实现经济上的"硬联通"。根据场域理论,文化产业国际化不仅仅牵涉到产业空间布局,各主客体间还存在网络结构和关系互动。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面临诸多场域性的冲突和竞争,如何实现各要素的协同,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重构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经济场域、文化场域和社会场域,具体包括建立包容开放和文化互信的思想体系、以创新为基础的竞争力提升模型及要素丰富的资本结构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成军 潘燕 刘芳
美国文化产业总产值占其GDP的25%左右,而中国目前仅为3%。美国电影衍生品的收入高达电影总收入的70%,远高于其电影票房,而在国内电影收入的90%-95%都来自票房和植入式广告,很多电影的衍生品收入竟然是零。面对如此巨大的数字鸿沟与实质差距,这里概述总结了美国电影产业的史事历程与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该领域内当前实际状况给出了值得学习借鉴的一些具体举措和引领性作法,寄希望于以此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成长、发展并走向卓越。
关键词:
好莱坞奇迹 文化产业 爱迪生 文化强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印
文化实力的竞争日益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竞争的主要内容,文化产业的科学化发展对增强一国的文化力,提高国家软实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文化产业发展已呈现多种新态势,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则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发展规模还是发展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中既有体制原因,也存在政策和观念上的障碍。因此,应该积极学习和借鉴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在体制创新、提高文化产品的原创性和科技含量以及适度保护性发展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寻求一条适合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创新 改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仕潮
文章以中国31个省份作为空间样本,从供需协同视角构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31个省份2013—2019年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采取DP矩阵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国31个省份文化产业供给侧、需求侧及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存在时空差异,且呈现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的分布格局。东部沿海地区遥遥领先,上海最高,浙江、北京、天津、广东等次之,长江中游的安徽、湖南等发展潜力巨大;考察期内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类型可分为均衡领先型、市场带动型及基础培育型三种,并呈现"基础培育型—市场带动型—均衡领先型"的演化路径。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时空演化 DP矩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书魁 雷原
文章基于1998—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市场需求和供给能力两个方面出发,分别建立实证模型,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市场需求方面,居民受教育水平、城镇化水平具有积极影响,且不存在省际间差异;居民人均收入具有积极影响,且呈现明显的三阶段特征;适龄消费人口的影响在发达省份明显,在欠发达省份不明显。文化产业供给能力方面,人力资源存在积极影响,且不存在省际间差异;资本投入的影响在中等发达省份明显,但在欠发达省份和发达省份均不明显;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化水平的影响只是在少数经济较发达的省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影响因素 供求模型 面板数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袁江
我国文化产业在经历了前期孕育、初步发展时期之后,近几年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由于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排斥问题广泛存在,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要获得突破性发展,亟需解决产业投融资瓶颈的制约,实现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的良性互动,而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是文化产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学周 马萱
文化产业在中国逐渐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但存在整体实力偏弱、集约化程度不高和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尤其在产业运营效率上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通过利用文化产业统计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从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2000~2009年10年间,表演团体、画廊画店、剧场影剧院、文化经营机构、娱乐业等文化产业分类行业的发展效率,研究结果对于中国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法 文化产业 效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卫学莉 张帆
中国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为推动经济增长转型,国家更是努力将其打造为支柱产业。人才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创意人才、制作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人才诉求。我国文化产业目前面临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管理不善等问题,必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加大政府投入、转变投入方式,优化人才结构,强化产学研交流,从而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和高端转型。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人才需求 人才困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滕堂伟 翁玲玲 韦素琼
基于2000年、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截面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差异进行了度量,并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差异显著,但呈收敛趋势,区间差异和华东文化区区内差异是造成区域文化产业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受政策导向、经济发展等影响,不同时期影响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区域文化特质差异,是造成文化产业发展差异的一大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绍坚
随着全球经济转型深入推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我国是一个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的社会主义大国,在当前发展阶段,如何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一、文化产业国际化是提升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战略性的产业经济门类。尽管人们对它的经济价值和产业属性认识时间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