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3)
- 2023(10594)
- 2022(8750)
- 2021(8021)
- 2020(6451)
- 2019(14564)
- 2018(14048)
- 2017(26616)
- 2016(14012)
- 2015(15904)
- 2014(15808)
- 2013(15908)
- 2012(15447)
- 2011(14344)
- 2010(14272)
- 2009(12964)
- 2008(12878)
- 2007(11263)
- 2006(10200)
- 2005(9649)
- 学科
- 济(77102)
- 经济(77044)
- 管理(32317)
- 业(32142)
- 中国(26486)
- 方法(25225)
- 地方(24527)
- 企(23242)
- 企业(23242)
- 数学(21365)
- 数学方法(21268)
- 农(20308)
- 业经(17720)
- 贸(15052)
- 贸易(15038)
- 地方经济(14675)
- 易(14563)
- 农业(13843)
- 发(13050)
- 产业(12527)
- 环境(12236)
- 学(12203)
- 融(12156)
- 金融(12154)
- 银(11912)
- 银行(11902)
- 制(11899)
- 行(11755)
- 和(10847)
- 财(10812)
- 机构
- 学院(207329)
- 大学(206249)
- 济(98666)
- 经济(97043)
- 研究(83284)
- 管理(74233)
- 中国(63844)
- 理学(62683)
- 理学院(61820)
- 管理学(61077)
- 管理学院(60655)
- 科学(47554)
- 京(45985)
- 所(42138)
- 财(40830)
- 研究所(38183)
- 中心(36080)
- 农(32529)
- 财经(32174)
- 经济学(32110)
- 江(31216)
- 范(30511)
- 师范(30272)
- 北京(30114)
- 院(29939)
- 经(29377)
- 经济学院(28885)
- 业大(26136)
- 科学院(25872)
- 农业(25192)
- 基金
- 项目(135409)
- 科学(108698)
- 研究(103077)
- 基金(98735)
- 家(85802)
- 国家(85107)
- 科学基金(72246)
- 社会(69316)
- 社会科(65993)
- 社会科学(65985)
- 省(51618)
- 基金项目(51249)
- 教育(45123)
- 划(43774)
- 自然(41971)
- 自然科(40970)
- 自然科学(40961)
- 自然科学基金(40247)
- 编号(40243)
- 资助(39777)
- 发(37312)
- 成果(32950)
- 重点(31597)
- 发展(31212)
- 部(30819)
- 展(30704)
- 国家社会(30028)
- 课题(29275)
- 创(28528)
- 中国(27964)
- 期刊
- 济(116367)
- 经济(116367)
- 研究(70024)
- 中国(47475)
- 农(31634)
- 科学(29976)
- 管理(29450)
- 学报(28620)
- 财(27582)
- 教育(24358)
- 农业(22407)
- 大学(22172)
- 融(22169)
- 金融(22169)
- 学学(20630)
- 经济研究(19978)
- 业经(19069)
- 技术(17539)
- 财经(16440)
- 问题(15816)
- 经(14622)
- 贸(14216)
- 世界(13351)
- 国际(12975)
- 业(12734)
- 技术经济(10933)
- 资源(10794)
- 坛(10219)
- 论坛(10219)
- 经济问题(10092)
共检索到332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滕堂伟 翁玲玲 韦素琼
基于2000年、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截面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差异进行了度量,并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差异显著,但呈收敛趋势,区间差异和华东文化区区内差异是造成区域文化产业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受政策导向、经济发展等影响,不同时期影响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区域文化特质差异,是造成文化产业发展差异的一大条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成军 潘燕 刘芳
美国文化产业总产值占其GDP的25%左右,而中国目前仅为3%。美国电影衍生品的收入高达电影总收入的70%,远高于其电影票房,而在国内电影收入的90%-95%都来自票房和植入式广告,很多电影的衍生品收入竟然是零。面对如此巨大的数字鸿沟与实质差距,这里概述总结了美国电影产业的史事历程与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该领域内当前实际状况给出了值得学习借鉴的一些具体举措和引领性作法,寄希望于以此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成长、发展并走向卓越。
关键词:
好莱坞奇迹 文化产业 爱迪生 文化强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书魁 雷原
文章基于1998—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市场需求和供给能力两个方面出发,分别建立实证模型,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市场需求方面,居民受教育水平、城镇化水平具有积极影响,且不存在省际间差异;居民人均收入具有积极影响,且呈现明显的三阶段特征;适龄消费人口的影响在发达省份明显,在欠发达省份不明显。文化产业供给能力方面,人力资源存在积极影响,且不存在省际间差异;资本投入的影响在中等发达省份明显,但在欠发达省份和发达省份均不明显;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化水平的影响只是在少数经济较发达的省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影响因素 供求模型 面板数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仕潮
文章以中国31个省份作为空间样本,从供需协同视角构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31个省份2013—2019年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采取DP矩阵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国31个省份文化产业供给侧、需求侧及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存在时空差异,且呈现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的分布格局。东部沿海地区遥遥领先,上海最高,浙江、北京、天津、广东等次之,长江中游的安徽、湖南等发展潜力巨大;考察期内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类型可分为均衡领先型、市场带动型及基础培育型三种,并呈现"基础培育型—市场带动型—均衡领先型"的演化路径。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时空演化 DP矩阵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袁江
我国文化产业在经历了前期孕育、初步发展时期之后,近几年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由于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排斥问题广泛存在,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要获得突破性发展,亟需解决产业投融资瓶颈的制约,实现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的良性互动,而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是文化产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卫学莉 张帆
中国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为推动经济增长转型,国家更是努力将其打造为支柱产业。人才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创意人才、制作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人才诉求。我国文化产业目前面临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管理不善等问题,必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加大政府投入、转变投入方式,优化人才结构,强化产学研交流,从而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和高端转型。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人才需求 人才困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学周 马萱
文化产业在中国逐渐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但存在整体实力偏弱、集约化程度不高和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尤其在产业运营效率上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通过利用文化产业统计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从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2000~2009年10年间,表演团体、画廊画店、剧场影剧院、文化经营机构、娱乐业等文化产业分类行业的发展效率,研究结果对于中国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法 文化产业 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淑芬 郭金花
在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在各省市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通过构建测度指标体系,运用SBM-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算发现:(1)中国内地文化产业三大子行业综合效率整体偏低,纯技术效率偏低是主要原因。行业效率的提升仍需依赖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提升;(2)31省市文化子行业效率水平非均衡特征明显:文化制造业综合效率呈现"西低东高"阶梯式分布,文化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则整体呈现"低集中—高分散"的空间分异特征。相比而言,多数省市文化制造业有了较好发展,这与中国制造业率先获得发展相关;(3)2012—2013年,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及文化服务业行业效率增幅最大的依次是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这体现了中国产业转移与文化产业差异化区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淑芬 郭金花
在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在各省市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通过构建测度指标体系,运用SBM-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算发现:(1)中国内地文化产业三大子行业综合效率整体偏低,纯技术效率偏低是主要原因。行业效率的提升仍需依赖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提升;(2)31省市文化子行业效率水平非均衡特征明显:文化制造业综合效率呈现"西低东高"阶梯式分布,文化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则整体呈现"低集中—高分散"的空间分异特征。相比而言,多数省市文化制造业有了较好发展,这与中国制造业率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淑芬 王艳芬 黄桂英
本文在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9—2011年中国各省市文化产业效率值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分别探讨了影响东中西三大区域效率值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各省域在2009—2011年间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东部、中部与西部。但是西部地区整体上有正在缩小与东、中部地区差距的趋势。而且规模效率不高是导致当前西部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效率低下的重要缘由。(2)文化科研条件、文化市场需求、文化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与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是,影响东中西三大类型区域效率表现的关键因素不同,依次分别是文化科研条件、文化市场需求、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曲景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带动产业融合。文化产业的独特创意性与旅游产业的文化传播性为其融合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两者在产品、服务、市场、技术等方面的边界日益模糊。从产业综合实力、经营收入、人才机构角度选择20个产业融合评价指标,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7大区域(31个省级行政区划)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时空变动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2003~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融合初级阶段;(2)融合水平梯度差异明显弱化,区域差异缩小,其中中西部区域融合水平进步最大;(3)融合影响因素空间表现不同,主导因子随时间环境变化,提升产业人才与产业机构的良性互动是...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产业融合 时空变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凤飞
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两种模式并存是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并且现在文化产业正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为了科学地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我们不仅要合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而且更要发挥市场的竞争功能,以文化的产业化规律来经营文化产业,以市场化运作来持续发展文化产业。
关键词:
中国模式 文化模式 独特性 冷思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铁柱 刘谭
"互联网思维"这一概念的蓬勃兴起不仅对经济生活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更激发了人们对产品推广、商业生态乃至产业发展的重新审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产业链不完善、文化消费比重偏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及人才匮乏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应竭力探索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将互联网平台化、互动化与多元化的特性应用于文化产业,扩宽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使其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玉娟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对外发展的困境在于区域发展不平衡、软硬件建设不足、结构不合理等,应以文化内容、文化服务代替文化产品,以文化创造、文化融合代替文化照搬,寻求多边合作代替闭门造车,突出资本带动的整合优势,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共同推动。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 文化产业 对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