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5)
- 2023(14644)
- 2022(12341)
- 2021(11277)
- 2020(9506)
- 2019(21869)
- 2018(21170)
- 2017(40657)
- 2016(21684)
- 2015(24860)
- 2014(24907)
- 2013(25078)
- 2012(24031)
- 2011(21968)
- 2010(22284)
- 2009(21146)
- 2008(20491)
- 2007(18446)
- 2006(16397)
- 2005(15320)
- 学科
- 济(105310)
- 经济(105223)
- 业(56668)
- 管理(54609)
- 企(43842)
- 企业(43842)
- 方法(41303)
- 中国(36678)
- 数学(34880)
- 数学方法(34648)
- 农(29188)
- 地方(28664)
- 融(28282)
- 金融(28279)
- 银(26924)
- 银行(26897)
- 行(26142)
- 业经(24003)
- 财(22880)
- 贸(21100)
- 贸易(21081)
- 制(20844)
- 易(20454)
- 农业(19920)
- 学(18708)
- 环境(15235)
- 理论(15148)
- 发(15102)
- 和(15019)
- 地方经济(14960)
- 机构
- 学院(320030)
- 大学(318348)
- 济(142616)
- 经济(139799)
- 研究(118653)
- 管理(116435)
- 理学(98330)
- 理学院(97063)
- 中国(96063)
- 管理学(95640)
- 管理学院(95007)
- 科学(69730)
- 京(69054)
- 财(64206)
- 所(60780)
- 研究所(54941)
- 中心(54833)
- 农(54042)
- 财经(50471)
- 江(48929)
- 经(45750)
- 经济学(45660)
- 北京(44967)
- 范(44721)
- 师范(44314)
- 业大(43413)
- 农业(42259)
- 院(41924)
- 经济学院(41251)
- 州(39761)
- 基金
- 项目(203267)
- 科学(159994)
- 研究(151620)
- 基金(146836)
- 家(127270)
- 国家(126189)
- 科学基金(106844)
- 社会(98037)
- 社会科(93179)
- 社会科学(93156)
- 省(79079)
- 基金项目(77184)
- 教育(67732)
- 划(66417)
- 自然(65169)
- 自然科(63606)
- 自然科学(63587)
- 自然科学基金(62495)
- 资助(60976)
- 编号(60824)
- 发(50734)
- 成果(50135)
- 重点(46557)
- 部(45468)
- 课题(43153)
- 创(42382)
- 发展(41585)
- 国家社会(41133)
- 展(40921)
- 创新(39764)
- 期刊
- 济(163540)
- 经济(163540)
- 研究(101332)
- 中国(68231)
- 农(50756)
- 财(47918)
- 学报(46785)
- 科学(45441)
- 融(44394)
- 金融(44394)
- 管理(42299)
- 大学(35350)
- 农业(34122)
- 教育(33645)
- 学学(33123)
- 经济研究(27000)
- 业经(26618)
- 技术(26558)
- 财经(25507)
- 经(22190)
- 问题(22111)
- 贸(19257)
- 业(19110)
- 国际(17538)
- 世界(17079)
- 技术经济(16494)
- 商业(15233)
- 统计(14806)
- 理论(14729)
- 资源(14445)
共检索到503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曲景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带动产业融合。文化产业的独特创意性与旅游产业的文化传播性为其融合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两者在产品、服务、市场、技术等方面的边界日益模糊。从产业综合实力、经营收入、人才机构角度选择20个产业融合评价指标,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7大区域(31个省级行政区划)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时空变动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2003~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融合初级阶段;(2)融合水平梯度差异明显弱化,区域差异缩小,其中中西部区域融合水平进步最大;(3)融合影响因素空间表现不同,主导因子随时间环境变化,提升产业人才与产业机构的良性互动是...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产业融合 时空变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文静 王昌森 张震
文章从“内在逻辑”和“外部动力”两个维度构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模型,利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面板数据,分析2009—2019年中国31个省份两大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二者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动态演变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两大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在时间上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梯级分化分布格局;从时空演变来看,两大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呈现整体上升的态势且初步实现了高级耦合协调,在空间上呈现“东升西降、南高北低”的非均衡发展态势;两大产业的耦合协调类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短期内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力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两大产业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的影响最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嫚 王如忠
论文在对影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驱动力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文旅产业融合的"双循环"动力机制,并在其基础上引入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0—2018年中国省际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借此提出了相应区域发展策略。结果显示:(1)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耦合度处在中度耦合阶段,整体文旅融合水平也较低,处在中度失调阶段,2000—2018年间呈现缓慢上升态势;(2)区域间融合程度差异明显,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的阶梯式差异特点,但年均增长率则为中部>西部>东部>东北部,文旅产业融合水平与融合速度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其中,中部地区上升趋势最明显;(3)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存在空间"集聚效应",西部地区的文旅产业融合呈现明显的中心化特点,融合度发展水平与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本身发展水平具有一致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嫚 王如忠
论文在对影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驱动力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文旅产业融合的"双循环"动力机制,并在其基础上引入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0—2018年中国省际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借此提出了相应区域发展策略。结果显示:(1)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耦合度处在中度耦合阶段,整体文旅融合水平也较低,处在中度失调阶段,2000—2018年间呈现缓慢上升态势;(2)区域间融合程度差异明显,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的阶梯式差异特点,但年均增长率则为中部>西部>东部>东北部,文旅产业融合水平与融合速度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其中,中部地区上升趋势最明显;(3)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存在空间"集聚效应",西部地区的文旅产业融合呈现明显的中心化特点,融合度发展水平与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本身发展水平具有一致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红梅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理论角度探讨了文旅融合的理论基础,接着通过构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型,以及运用中国2004~2013年数据,对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产业下几个细分行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文化产业细分行业相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程度最高,艺术与旅游业融合程度最低。因此,应通过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特色产品,加强市场营销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产业融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先跃
通过选取CNKI数据库期刊和博硕论文为数据基础,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可分三个阶段,即萌芽期(2008年以前)、起步和发展初期(2009—2017年)、全面发展期(2018年以后);高产作者群尚未形成,作者间和研究机构间合作少;研究机构以中部和东部地区居多,主要为高校的旅游类和经济管理类二级学院;研究主要方向是产业融合发展、区域研究、新产业、新业态。从研究内容来看,受政策导向明显;以经济效益研究为主导;区域融合发展对策研究多,基础理论研究未成熟。在国家"宜融则融、能融则融"思路指导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将朝广泛融合和深度融合方向发展,未来区域融合研究仍占主流,新产业、新业态和新产品是研究重点,应重视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的推动力,采用多学科与多方法结合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翠蓉 张广海
为揭示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文章运用2004—2015年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统计数据,建立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法,以不同视角对二者的交互动态作用关系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组变量的脉冲响应均为正,说明两者存在正向交互作用。从方差分解结果来看,旅游业对文化产业变化的贡献率短期较高,之后逐步递减;在旅游业波动中,文化产业的方差贡献率较大,并随时间推移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仁立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准确把握旅游与文化的关系,采取切实措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董晓梅
在产业融合发展大背景下,曲靖拟通过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完成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曲靖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分析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明确城市定位、借助重点项目、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建议。
关键词:
曲靖 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兆峰 谢佳亮
提高文旅融合发展效率是关乎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背景下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科学问题,有效把握其动态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对推动区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及其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构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分析框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基于松弛变量的超效率测度模型、空间马尔科夫链和面板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剖析中国2011—2019年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的时空动态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在9年间仅提升3.4%,距离最佳生产前沿面还存在至少17.3%的潜力空间,4大区域呈东部>中部>西部>东北格局,并且仅天津、上海、广东与云南4个省份常年达到最佳生产前沿面,其他省份还存在至少6.7%~33.9%的潜力空间;2)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大致呈现“东南沿海高值集聚,西北内陆低值集聚”空间格局,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与马太效应现象,短期内难以实现跨越式增长,但当与高效率的省份为邻时,本地省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向上转移概率有所提升;3)产业结构与交通水平是提高本地省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但对邻近省份产生了负向溢出效应,科技创新、消费需求和政府调控促进了邻近省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效率,但对本地省份的推动作用尚不显著,服务队伍抑制了本地省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效率,但对邻近省份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徐菲菲 剌利青 严星雨 韩磊 何云梦 钟雪晴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满足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抓手,系统梳理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对我们理解相关科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采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图谱分析法,总结了国内文旅融合研究的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并从文旅融合相关概念、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文旅融合动力机制、文旅融合成效评估、文旅融合影响效应6个主题梳理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研究发现,文旅新业态的内容和形式、数字化技术与文旅融合、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的互促机制等新兴话题逐渐走入研究者们的研究视野;扎根理论、系统动力学、计量经济学模型、大数据分析等多元方法的应用逐渐增多;理论建构开始受到重视,产业融合理论、产业价值链理论、生态系统学理论、文化资本理论、文化再生产理论、共生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等理论被应用于文旅融合研究。最后,文章指出,未来该领域研究仍需结合多学科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重点关注两产业融合的基础理论体系、文旅融合综合成效评估、文旅融合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科技赋能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等关键问题,不断细化和深化研究内容和创新研究主题、视角和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翁钢民 李凌雁
在探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机理基础上,以全国31个省市区2005—2013年旅游与文化产业的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和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不均衡,耦合协调程度总体偏低;两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向集聚性,且空间集聚程度呈逐年递增趋势;东西部融合程度差距较大,东南沿海地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较快、新兴业态丰富,为"高—高"关联区域,形成带动全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溢出效应明显;中部地区旅游与文化资源丰富,是未来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区域;西部地区则重在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寻找创新发展点,打破"低—低"集聚僵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家乐 王琪延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化的魅力更加丰富了旅游产业业态。本文主要讨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之间融合发展情况,并为我国的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旅游业 文化产业 文化旅游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朝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相应地,旅游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根据文旅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产业产值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比为11.05%。随着人们精神文化层次的不断提升,对旅游产品也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由于传统旅游模式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在下降。与传统旅游模式不同,文化旅游能让旅游者在享受自然和人文风光的同时也能充分体验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景初
从资源融合、产品融合和运营融合三个方面,针对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融合发展关系的相关性检验,通过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绘制散点图观察变量间的相关性,观察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关系。本文通过分析残差正态分布图和残差统计表,发现样本数据没有奇异数据,故建立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总收入融合发展的相关性模型。方差分析表给出了三个模型的F值和显著性概率P值,找到最佳值可得出模型公式,即可找到两者融合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文章的研究为把握河南省未来产业融合的路径和趋势以及政府相关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融合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