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4)
- 2023(11407)
- 2022(9488)
- 2021(9044)
- 2020(7577)
- 2019(17305)
- 2018(17352)
- 2017(31596)
- 2016(17675)
- 2015(20141)
- 2014(20265)
- 2013(19653)
- 2012(18181)
- 2011(16425)
- 2010(16413)
- 2009(15668)
- 2008(15946)
- 2007(14434)
- 2006(12920)
- 2005(12135)
- 学科
- 济(63674)
- 经济(63565)
- 管理(59762)
- 业(48270)
- 企(43348)
- 企业(43348)
- 方法(25006)
- 中国(22854)
- 财(22673)
- 制(21709)
- 数学(20239)
- 数学方法(20055)
- 农(16821)
- 业经(16170)
- 体(15704)
- 银(14645)
- 银行(14623)
- 行(13967)
- 务(13517)
- 财务(13469)
- 财务管理(13428)
- 学(13242)
- 贸(13064)
- 贸易(13056)
- 易(12827)
- 企业财务(12711)
- 融(12632)
- 金融(12625)
- 理论(12517)
- 体制(12343)
- 机构
- 大学(245918)
- 学院(243174)
- 济(103035)
- 经济(100789)
- 管理(89713)
- 研究(89109)
- 理学(73750)
- 理学院(72883)
- 中国(72566)
- 管理学(71920)
- 管理学院(71409)
- 京(54573)
- 财(54385)
- 科学(50477)
- 所(45105)
- 财经(40486)
- 研究所(40330)
- 中心(40026)
- 江(38747)
- 农(38132)
- 经(36873)
- 北京(35292)
- 经济学(32538)
- 院(32227)
- 范(32037)
- 师范(31696)
- 业大(31599)
- 州(30105)
- 财经大学(30003)
- 农业(29636)
- 基金
- 项目(152638)
- 科学(119943)
- 研究(115608)
- 基金(110650)
- 家(96758)
- 国家(95957)
- 科学基金(81030)
- 社会(74220)
- 社会科(70310)
- 社会科学(70299)
- 省(56941)
- 基金项目(56733)
- 教育(53984)
- 自然(49500)
- 划(48896)
- 自然科(48205)
- 自然科学(48187)
- 自然科学基金(47358)
- 编号(46356)
- 资助(45640)
- 成果(40668)
- 部(35601)
- 重点(34985)
- 课题(33911)
- 制(33254)
- 发(32272)
- 国家社会(31778)
- 创(31572)
- 教育部(30834)
- 性(30781)
共检索到400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嵩龄
本文的重点是讨论中国遗产管理的体制改革问题 ,既对中国“产权转移派”与“国家公园派”之争进行评论 ,又提出可行的改制思路。它们包括:遗产管理体制 ,“遗产经营” ,经营权与特许经营问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晓 张昕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昕竹
本文的目的并不是全面地论述自然文化资源的管理问题,而是从经济学出发,利用一些现代经济学理论特别是组织理论的最新成果,从管理体制上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问题进行一些分析。我们认为,在我国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的时候,市场经济制度必然处于弱势的状态,现行的管理模式正是这种制度环境下的必然结果,但这种体制带来的代价是,必将导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少舟 孟沙 夏郁芳 李忠 武立磊 徐基良 李迪强 余涛 唐肖彬
有效的自然遗产管理体制是做好自然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制度基础。通过对四川、湖南等地深入调研,分析了目前现行管理体制,自然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文章从自然遗产的概念和范围、管理现状、自然遗产保护对管理体制的要求、现行自然遗产管理体制利弊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自然遗产管理体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自然遗产 保护 管理体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朝枝 徐红罡
近年来旅游开发与世界遗产地保护的冲突使世界遗产地管理制度变革变成中国世界遗产地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通过追溯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的制度变迁历程发现,世界遗产地的管理制度变迁实质上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旅游开发初期各利益相关者逐利行为诱发的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二是资源利用各方对资源的竞争性利用,导致资源破毁而更高层面和更广泛的关注,自上而下的推动。这两种不同的制度变迁动力来源于3个方面:(1)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利益诉求;(2)对资源的争夺;(3)遗产资源保护的第三方力量介入。这一研究发现对未来中国世界遗产地管理制度变革方向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自然遗产资源 管理制度变迁 历程与方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北明 王挺之
从利益相关者视角,运用经济学的博弈理论及帕累托最优原理分析了遗产旅游地管理目标的主从性,在分析和探讨"经营权转让"及"非营利经营"两种具体经营模式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北明 雷蓉
我国遗产旅游地几乎同时存在"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现象。"公地悲剧"现象造成了遗产资源的极大破坏,使得遗产资源的保护目标没得到更好实现。"反公地悲剧"现象的存在是造成我国遗产旅游地开发不足、资源利用受限,遗产资源展示价值的目标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本文分析了我国遗产旅游地"反公地悲剧"表现形式,并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键词:
产权 反公地悲剧 遗产旅游地 改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统钎 金川 王晓梅
遗产的管理体制问题是国内遗产研究领域的热点,遗产究竟是中央集权还是属地分权、事业化管理还是企业化经营是争论的焦点。本文旨在全面梳理我国遗产旅游资源管理体制的发展历史,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的目标和路径。结论如下:我国遗产旅游资源大致经历了一个由松散管理向规范化管理转变、由传统经营向多样化经营转变的历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多头指导与属地管理导致的冲突,过度企业化经营产生的问题及遗产管理目标与管理者政府考核机制的不一致;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需是公益导向的;改革的障碍主要为遗产地居民过多与财政抽血机制;改革的方向需从多头交叉管理向一体分类管理转变;改革的路径为分级改革与政府考核制度改革。
关键词:
遗产旅游资源 管理体制 问题 改革路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兴斌
本文从中国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管理的现状出发 ,比较分析了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的国际模式 ,指出旅游服务是为游客提供某种经历、感受与体验 ,而并非购买风景资源本身 ,从而提出自然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管理权由各级、各行政主管部门行使 ,旅游经营权可进入市场运行 ,同时建立完整而有效的监督保护体系 ,实行“四权分离”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
自然文化遗产 旅游管理 旅游资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杭侃
我们现在经常说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宝贵资源,是资源就应该可以讲利用,之所以特殊,是由于其不可再生。所以,笔者认为,只要是文化遗产资源的本体得以妥善保护的前提下,应该倡导多种形式的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主要从事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按照专业内的划分,我们一般将物质文化遗产称为文物,文物又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可移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丽霞 喻学才
本文通过对 1994年以来有关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 ,从国外经验借鉴研究、价值功能等基础性研究、城市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旅游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 7个方面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进一步重视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文化遗产 保护 利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克勤
该文介绍了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特征和管理现状,指出了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诸如管理体制、地质灾害、生态危机、旅游开发、经济建设、经费匮乏、遗产教育和学术研究滞后等问题。本文还提出了相关保护对策,包括管理体制、遗产保护、遗产教育、保护基金、遗产旅游的建立和实施,以促进中国的世界遗产管理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志文
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原则任何管理体制都是为了保证和促进某一职能机构的职能的发挥而建立的。机构的职能决定机构的管理方向,管理内容,机构设置和管理方法。我认为各级统计机构应具有以下职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瑞明 毛宇 亢延锟
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和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绿色"驱动力。借助于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准自然实验",本文采用中国283个地级市2002—2016年间的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首次评估了文化体制改革对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文化体制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带动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带动效应呈现出越来越强的递增趋势。具体地,文化体制改革通过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及住宿餐饮等配套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地区过夜旅客人数和收入,进而使试点地区的人均国内旅游收入、人均国内旅游人次、人均国内外旅游总收入和人均国内外旅游接待总人次得到显著提升。而且,在那些旅游资源越丰富、旅游公共服务水平越高的地区,这种带动效应越强。本文的发现不仅为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推广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为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平衡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韩继云 陶士贵
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战略决策和“复关”在即的现实,都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和深度。作为制约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的外汇管理体制更应加大改革的份量和速度,以适应迅速发展的形势需要。目前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看较为滞后,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因此,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速度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对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应选择的宏观、微观目标进行探讨,并提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改革措施和步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