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73)
- 2023(12438)
- 2022(10782)
- 2021(10429)
- 2020(8616)
- 2019(20276)
- 2018(19873)
- 2017(38225)
- 2016(20544)
- 2015(23128)
- 2014(22660)
- 2013(22523)
- 2012(20567)
- 2011(18637)
- 2010(18146)
- 2009(16441)
- 2008(15811)
- 2007(13384)
- 2006(11496)
- 2005(10146)
- 学科
- 济(83296)
- 经济(83209)
- 管理(55563)
- 业(52412)
- 企(42576)
- 企业(42576)
- 方法(39880)
- 数学(35097)
- 数学方法(34776)
- 中国(24460)
- 农(21523)
- 财(19084)
- 贸(18030)
- 贸易(18022)
- 业经(17794)
- 易(17628)
- 学(16629)
- 地方(14907)
- 农业(14332)
- 制(14063)
- 和(13170)
- 环境(12806)
- 银(12344)
- 理论(12336)
- 银行(12312)
- 技术(12269)
- 融(11906)
- 金融(11905)
- 行(11801)
- 务(11565)
- 机构
- 大学(289181)
- 学院(284080)
- 济(120150)
- 经济(117898)
- 管理(115399)
- 理学(100832)
- 理学院(99747)
- 研究(98273)
- 管理学(98209)
- 管理学院(97711)
- 中国(73597)
- 京(61933)
- 科学(58982)
- 财(51331)
- 所(48119)
- 研究所(44386)
- 中心(43715)
- 财经(42441)
- 农(41664)
- 业大(40583)
- 北京(39630)
- 经(38993)
- 范(37378)
- 江(37225)
- 师范(37102)
- 经济学(37010)
- 院(35606)
- 经济学院(33509)
- 农业(32640)
- 财经大学(31940)
- 基金
- 项目(200930)
- 科学(158760)
- 研究(149099)
- 基金(148238)
- 家(128865)
- 国家(127847)
- 科学基金(109819)
- 社会(95139)
- 社会科(90268)
- 社会科学(90245)
- 基金项目(78696)
- 省(74201)
- 自然(70206)
- 自然科(68611)
- 自然科学(68597)
- 自然科学基金(67357)
- 教育(67318)
- 划(63844)
- 资助(61073)
- 编号(60329)
- 成果(48922)
- 部(45641)
- 重点(44435)
- 发(42443)
- 创(41597)
- 课题(40374)
- 国家社会(40010)
- 教育部(39615)
- 创新(38822)
- 科研(38326)
- 期刊
- 济(124146)
- 经济(124146)
- 研究(85658)
- 中国(49652)
- 学报(43220)
- 科学(41208)
- 管理(40949)
- 农(37672)
- 财(36118)
- 大学(33042)
- 学学(30811)
- 教育(29998)
- 农业(27117)
- 技术(23003)
- 融(22611)
- 金融(22611)
- 经济研究(21181)
- 财经(20268)
- 业经(18802)
- 经(17291)
- 图书(16543)
- 问题(16496)
- 贸(14711)
- 业(14439)
- 理论(14277)
- 技术经济(13630)
- 世界(13625)
- 科技(13512)
- 国际(12952)
- 实践(12906)
共检索到405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玫黎 陈雨
随着中国正式申请加入CPTPP,中国研究的重点已从之前的“要不要加入”转向“能不能加入”。在数据治理中,数据跨境流动长期为学界关注。当前,中国已经基本构建起数据跨境流动法律框架,这为深入分析中国数据跨境流动规制理念和全面比对CPTPP的相关规定奠定了基础。从内容上看,中国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由规范流动的主要规则和其他规则构成,并形成了以数据本土化制度和安全审查制度为主要代表的一系列限制规则。总体说来,这些规则在“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凸显了“数据自由”的价值倾向,对数据的跨境流动虽有所限制但相对克制。仅就数据跨境流动而言,从对接难度上看,中国现行规则中的大多数都是符合CPTPP设置的标准的。在文本上与CPTPP差距较大的一些限制规则,如数据本土化制度、限制/禁止出境制度等,在利用好并解释好CPTPP自身规则的情况下也存在对接可能,但这以中国完善数据跨境流动细则为根本前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徐程锦
中国已正式申请加入CPTPP,但国内外始终存在质疑,认为中国的跨境数据流动制度不符合CPTPP规则。近年来,中国通过设立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网络安全审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机制逐步完善跨境数据流动制度框架。中国的跨境数据流动制度并非如外界一般认为的普遍设置数据本地化要求或禁止数据出境,制度总体符合CPTPP规则,或可以援引例外规则进行抗辩。与美欧相比,中国的重要数据和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机制是对现行跨境数据流动制度的创新和必要补充。数据跨境安全网关对外国部分网站的整体屏蔽在加入CPTPP谈判中宜单独处理。
关键词:
跨境数据流动 CPTPP 数字贸易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宏兵 柴范 翟瑞瑞
随着全球网络安全规则竞争加剧和跨境数据流动治理的碎片化、滞后化等困境日益凸现,积极推动和参与全球多边框架下跨境数据流动规则制定是中国建设数字强国的必然要求。在归纳跨境数据流动的全球态势和治理现状基础上,通过比较RCEP、CPTPP和DEPA等区域协定中的跨境数据流动条款,剖析三者在跨境数据流动规则上的差异性,发现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区域协定强调最大化跨境数据流动自由,同时兼顾数据主权安全保护,发展中国家更加包容性地注重平衡跨境数据自由流动与国家主权安全,聚焦数字贸易议题的区域协定DEPA对全面的数据开放和自由的跨境数据流动更为关切。在此基础上,运用因素分析法探讨影响不同国家和经济体跨境数据流动治理选择分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现实、行为偏好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并对中国参与跨境数据流动治理提出具体策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弓永钦 王健
为了兼顾个人数据保护与个人数据自由流动,一些区域经济组织制定了个人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目前具有可操作性的只有APEC的"跨境隐私规则"和欧盟的"约束性公司规则"。两套规则既有相同点,又在适用范围、参与方、申请程序、监管机制等方面具有不同点;各有优劣,又殊途同归,正在谋求对接和互认。我国跨境电商和跨境贸易投资企业应关注个人数据保护规则,我国政府也应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忠法 郑文龙
上海自贸试验区积极主动对接DEPA跨境数据流动规则不仅是落实自身职能发挥、推动自身建设提质升级的必要举措,更是国家层面上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乃至在国际层面上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的必然选择。通过对比梳理我国跨境数据流动治理现状以及DEPA相关内容可以发现,DEPA中核心创新内容主要集中于采用数据保护可信任标志、探索数据监管沙盒机制以及推动政府数据开放等领域。相应地,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数据传输便利化机制建设、数据创新制度路径探索以及政府数据开放具体规定实施等方面存在不足。未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应当在拓宽数据流动互信互惠范围、丰富开放性数据保护能力认证机制建设、探索数据监管沙盒治理路径、推动数据监管重心后移以及拓展政府数据共享内容,试点建立政府数据国际交换合作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以求完善我国跨境数据流动治理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数据要素价值。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朝先 李婷 罗芳
如何安全有效促进数据跨境流通和赢得数据跨境流通治理话语权主导权,成为各国博弈的焦点。当前,受各国数据治理理念,核心利益诉求,深层次个人数据安全、国家数据主权、数据跨境自由流通不可兼得的“三元悖论”以及传统数据治理手段制约,国际数据跨境流通领域形成多元治理机制并存、多套治理模板竞争、多轮博弈持续演进的博弈态势,以及数据跨境流通治理碎片化割裂化的局面。当前,我国以国家安全与数据跨境有序自由流动并重为基本特征的数据跨境流通治理主张,不仅契合我国发展实际,而且符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愿望。总体而言,数据跨境流通治理中国方案是一种合意的数据跨境流通治理方案,但在具体实践中我国数据跨境流通治理依然存在一些短板,如有些规定不太合理导致企业数据跨境流通操作成本高、数据跨境流通治理参与度低导致数据跨境流通互操作性较差、与国际高标准数字经贸规则存在衔接障碍等,同时面临国际上异样的声音,甚至存在被污名化、被打压的风险,不利于数据跨境流通治理中国方案效力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为在数据跨境流通治理领域赢得话语权主导权、推进数据跨境流通国际治理,我国应坚持多边主义,推动以联合国和WTO为主导的国际机制建设;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扩大中国方案影响力;加强双多边合作,增强数据跨境流通互操作性;对接高标准数字经贸规则,提高数据跨境流通治理能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海彬 王诺亚
[目的/意义]2016年后日本开启大刀阔斧的跨境数据流动治理,通过积极倡导跨境数据流动与安全理念,政策的不断推进,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研究日本跨境数据流动治理的主要理念与举措,有利于提升当前我国治理跨境数据流动理念认知,借鉴相关治理经验。[方法/过程]梳理日本跨境数据治理过程,聚焦其治理政策衍化,分析日本跨境数据流动治理基本框架与治理成效。[结果/结论]通过多年的治理,日本已经取得一定的全球跨境数据流动规则制定主导权并持续完善,中日在跨境数据流动治理上具有理念相通性,可以从日本治理中借鉴经验完善我国数据治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益灯 宋歌
美欧围绕数据跨境流动规则主导权之争展开多轮激烈博弈。从《安全港协议》到《隐私盾协议》,再到《欧盟—美国数据隐私框架(DPF)》的充分性认定,这一博弈进程不仅凸显了双方在“权利本位”与“市场本位”之间的根本矛盾,也揭示了欧盟通过“布鲁塞尔效应”扩大其监管力的战略取向。DPF通过创设新的隐私义务、引入约束性的双层救济保障措施和定期审查机制等有针对性的改革,填补了先前体系的缺憾,为跨大西洋数据流动增添了法律确定性。这一变革不仅深刻影响了国际数据治理格局,也为中国数据保护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机遇。在规则变革的浪潮下,中国应客观地审视和借鉴,对内完善跨境数据流动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对外加强国际规则的衔接与合作,依托内外联动全面提升中国在国际数据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梅傲 李淮俊
《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建立了以安全评估为主要手段的数据出境管理机制,成为我国数据治理的最新标准。继RCEP之后,DEPA的出现为我国深度融入国际数字市场提供了崭新的理念依据与路径选择。未来我国顺利加入DEPA后,该《办法》将对我国与DEPA其他成员国的数字贸易自由度与流畅度产生实质性影响。通过解读二者的数字贸易规则,考察该《办法》与DEPA在理念与制度方面的具体差异,挖掘二者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的制度衔接路径,有利于明晰我国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的发展前景,在对外数字贸易中贯彻落实我国安全与自由兼顾的数据跨境流动理念,最终在国际数字贸易治理领域中走出中国道路。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管涛 张岸天 谢亚轩 高铮 马昀
中国的国际收支已经从以往的"双顺差"转变成了"一顺一逆"的新格局。与此同时,国际收支平衡逐渐由经常项目收支主导转为跨境资本流动主导。短期资本流动是当前中国资本外流的主要原因。资产多元化配置是当前中国资本外流的重要渠道。本文还梳理了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国际经验及效果评估。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未来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大趋势,并提出了完善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的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管涛 张岸天 谢亚轩 高铮 马昀
中国的国际收支已经从以往的"双顺差"转变成了"一顺一逆"的新格局。与此同时,国际收支平衡逐渐由经常项目收支主导转为跨境资本流动主导。短期资本流动是当前中国资本外流的主要原因。资产多元化配置是当前中国资本外流的重要渠道。本文还梳理了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国际经验及效果评估。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未来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大趋势,并提出了完善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梅傲 黄林羚
数字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改变国际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据跨境转移作为数字经济驱动的产物,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跨境转移规则设计已引起各国重视。欧盟较早对数据跨境转移进行探索,其数据跨境转移规则走在世界前沿。欧盟数据跨境转移规则立法经历了从公约到指令再到条例的法律层级变化,实现了从建议性规范到强制性规范的法律效力升级,在全球树立了数据立法的“欧盟模式”。相较于数字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我国的数据跨境转移规则制定仍处于发展阶段。我国数据跨境转移规则的框架虽已基本形成,但仍存在数据跨境转移规则立法碎片化、数据跨境转移监管较为薄弱及国际数据跨境转移规则制定话语权尚未掌握等缺憾。为进一步巩固数据跨境转移监管的法治基础,我国应借鉴欧盟经验,健全数据跨境转移规则体系、完善数据跨境转移监管机制、增强全球数据跨境转移规则制定话语权,形成数据跨境转移的规则体系的“中国方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高疆 盛斌
在数字时代,数据已成为最重要的要素与资产,对数据的控制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跨境数据流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数字贸易从订购到交付的各个环节,并从贸易成本、贸易流量、贸易结构、贸易效率等维度全面重塑未来的国际贸易。基于此,各国出于个人隐私保护、产业发展、国家安全等目的对跨境数据流动实施差异化监管。文章从产业利益、监管重心和监管框架三个维度对比了美国、欧盟和中国等核心经济体的国内监管模式差异,并对跨境数据流动的国际治理规则进行全景考察,继而提出中国参与跨境数据流动全球治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先锋 程亚波 李辉
本文基于2000—2018年TAPED数据库、UIBE GVC数据库匹配的跨国行业面板数据,深入探究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的垂直深度、水平广度提高有助于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促进技术创新、降低贸易成本、扩大市场规模是数据跨境流动规则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有效渠道;相对于对数据流动过度限制的数据跨境流动治理模式,开放型和有条件型数据跨境流动治理模式更有利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安全例外条款深度增加不利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数据跨境流动规则显著提升了“数据依赖型”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跨境数据自由流动条款和个人数据保护条款深度增加有助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而数据存储非强制本地化条款深度的影响则显著为负。本研究为构建数据安全有序跨境流动的法规体系以及深度参与数据跨境流动国际治理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森 毕婧 呙小明
为推动中国数字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本文立足2010-2020年相关面板数据,系统考察RCEP区域跨境数据流动限制对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影响。研究结论显示:RCEP国家间数据流动限制存在显著的空间群聚特征,且国家区域面积与跨境数据流动限制成正比;RCEP区域内中国开展数字服务贸易也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该效应能削弱跨境数据流动限制带来的负面影响;RCEP范围内的海岛国因其孤立于海外,更加愿意与他国进行数字服务贸易,中国应该更加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