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36)
- 2023(16289)
- 2022(13712)
- 2021(12934)
- 2020(11159)
- 2019(25949)
- 2018(25729)
- 2017(48906)
- 2016(26058)
- 2015(29870)
- 2014(29507)
- 2013(28944)
- 2012(26363)
- 2011(23693)
- 2010(23656)
- 2009(21953)
- 2008(21606)
- 2007(19024)
- 2006(16162)
- 2005(14395)
- 学科
- 济(110114)
- 经济(110014)
- 管理(77214)
- 业(73753)
- 企(61620)
- 企业(61620)
- 方法(55360)
- 数学(49178)
- 数学方法(48420)
- 中国(29405)
- 财(28529)
- 农(28182)
- 业经(23665)
- 学(22131)
- 贸(21798)
- 贸易(21789)
- 易(21275)
- 制(19497)
- 务(19173)
- 财务(19100)
- 财务管理(19057)
- 农业(18248)
- 企业财务(18108)
- 理论(17938)
- 地方(17652)
- 和(16618)
- 银(16171)
- 银行(16126)
- 技术(15589)
- 环境(15376)
- 机构
- 大学(376641)
- 学院(374693)
- 济(155983)
- 经济(153041)
- 管理(148646)
- 理学(129255)
- 理学院(127847)
- 管理学(125405)
- 管理学院(124695)
- 研究(122829)
- 中国(93969)
- 京(79024)
- 科学(75436)
- 财(69168)
- 所(60900)
- 农(59676)
- 中心(57771)
- 财经(56566)
- 研究所(55773)
- 业大(55216)
- 江(53012)
- 经(51554)
- 北京(49580)
- 经济学(48602)
- 范(48114)
- 师范(47604)
- 农业(47214)
- 院(44275)
- 经济学院(43978)
- 州(42412)
- 基金
- 项目(256200)
- 科学(203050)
- 基金(189281)
- 研究(184745)
- 家(165613)
- 国家(164333)
- 科学基金(141875)
- 社会(118376)
- 社会科(112391)
- 社会科学(112359)
- 基金项目(99047)
- 省(97871)
- 自然(92843)
- 自然科(90801)
- 自然科学(90777)
- 自然科学基金(89206)
- 教育(86233)
- 划(83391)
- 资助(78946)
- 编号(74545)
- 成果(60332)
- 重点(57719)
- 部(57367)
- 发(53818)
- 创(53172)
- 国家社会(50127)
- 课题(50115)
- 科研(50029)
- 创新(49763)
- 教育部(49522)
- 期刊
- 济(158760)
- 经济(158760)
- 研究(102710)
- 中国(67109)
- 学报(58452)
- 财(54762)
- 科学(53817)
- 管理(52451)
- 农(51808)
- 大学(44189)
- 学学(41340)
- 教育(37435)
- 农业(35645)
- 技术(34345)
- 融(29279)
- 金融(29279)
- 经济研究(27684)
- 财经(27679)
- 业经(25678)
- 经(23854)
- 图书(21586)
- 统计(21407)
- 问题(20894)
- 业(20588)
- 策(19165)
- 技术经济(19076)
- 贸(18348)
- 版(17387)
- 决策(17332)
- 理论(17310)
共检索到534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翔 田晓轩 厉克奥博 陈斌开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对数据要素规模及其收入分配进行估计与分析,有助于正确理解当前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基础。现有研究大多重视数据要素的生产成本或市场价值,缺乏基于信息价值链视角构建的、充分考虑数据价值形成与释放全过程的估计方法。通过改良现有估计方法并对2012—2019年各省份数据要素投资进行测算的结果表明,2019年中国的数据要素投资达到2.05万亿元,较2012年的8712亿元扩大1.35倍,年平均增速达13.02%;中国数据要素投资表现出显著的区域不均等特征,将可能导致各省份数据要素存量差距不断拉大,不利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上结果充分说明,数据要素在经济增长与初次收入分配中的重要性均不断提升,相关基础制度与政策措施应尽快落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席艳玲 吉生保 王小艳
结合新结构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从企业和劳动力的角度分析要素相对价格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效应,利用1997—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tem GMM)就可流动要素价格(工资)和不可流动要素价格(房价)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相对房价与第二产业就业和产出呈倒U型关系,与第三产业就业和产出则显著正相关,即过高的房价会对第二产业造成挤出效应,抑制其就业和产出,相对工资同二三产业就业和产出则呈线性关系,房价和工资的共同作用导致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因此,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特征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和吸引高素质人才流入的工资及住房政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董继华
本文对马荣华,饶晓辉[1]的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在此基础上,运用1990至1998年的季度数据和扣除本地需求法,对1999年至2005年的季度人民币境外持有规模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自1999年以来,人民币境外持有规模不断扩大,从80多亿一直增加到2005年的250多亿元,2003年甚至一度达到1060亿元。最后,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境外流通所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并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 境外流通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丽芳 林立 李金璞
<正>2023年8月,财政部会计司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标志着企业数据资源满足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成为企业的资产。同年9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印发了《数据资产评估指导意见》(简称《意见》),以规范数据资产评估执业行为。资产评估服务于资产流通交易体系,涵盖企业融资、出资入股、并购重组、破产清算等多种经济活动。根据《意见》,企业可以选择成本法、收益法或市场法来进行数据资产评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爽亮 程雄杰 陈金鑫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下我国军费在数量上的适度规模,并依此由近20年的军费规模状况估计出我国军费适度规模的比例区间,接着又以国防安全产出为中心从质的方面对我国适度军费规模的支出结构及其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军费规模 支出结构 适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侯风云
本文对以往衡量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的标准进行了评述。这些研究成果虽然从不同角度对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但笔者发现 ,这些解释都没有将农民的经济行为理解为一种理性行为 ,都没有将农民当作一个追求独立物质利益的市场主体来看待。本文则以此为出发点 ,给出了一个衡量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的标准 ,并依此标准对 1999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进行了估计。在此基础上 ,笔者运用中国 3 1省、市、自治区 2 0 0 1年截面数据 ,对 2 0 0 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实际外流规模与城乡收入比例、农村经济结构、人力资本状况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剩余规模 外流规模 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罗磊
地下经济作为未被官方GDP进行记录并施以赋税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其规模在全球大多数国家中呈不断扩大趋势。近年来中国地下经济也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悄无声息的发展。本文采用现金比率法对我国1980年到2002年地下经济规模进行了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下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诸多方面的影响:对GDP的影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及对社会信息系统的影响。
关键词:
地下经济 逃税 现金比率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晓华 刘慧
文章基于2002-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System GMM)估计法从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就劳动力、资本和原材料等要素价格上涨对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要素价格上涨在国家层面上对出口技术结构表现出显著的"倒逼"效应,即要素价格上涨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但要素价格上涨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出口技术结构升级的影响不同。从动态视角看,要素价格上涨所体现出的"倒逼"效应越来越小,而其表现出来的"倒退"效应越来越明显,即要素价格上涨越来越成为企业本身发展的成本负担。
关键词:
要素价格 出口技术结构 系统GMM估计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泳泽 张莹莹 杨晓章
创新投入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途径,而不同类型的创新投入对一国生产率改善的作用存在差异性。学理上的解释需深入研究创新活动的内部反应机制。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创新活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基于研发资本存量的测算,构建反映创新投入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经合组织(OECD)23个国家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检验创新投入结构对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试验发展活动对当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功效的发挥存在一定时滞,且基础研究的滞后期更长;从影响程度来看,基础研究的偏效应最大,应用研究偏效应短期内为负值,而试验发展的作用虽然非常迅速,但其对生产率的带动效果相对较弱;就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来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分别对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偏效应最大,试验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三部分都有显著的正效应。因此,改善我国创新投入结构时应充分重视基础研究的投入和积累,以发挥其在促进生产率中的核心地位和长效作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泳泽 张莹莹 杨晓章
创新投入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途径,而不同类型的创新投入对一国生产率改善的作用存在差异性。学理上的解释需深入研究创新活动的内部反应机制。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创新活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基于研发资本存量的测算,构建反映创新投入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经合组织(OECD)23个国家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检验创新投入结构对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试验发展活动对当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功效的发挥存在一定时滞,且基础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需要 郭义钊 姬祥飞 陈嘉乐
[目的/意义]探索数据要素价值评估的方法,为我国政府数据要素价值评估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分析,借鉴和优化“数据势能”评估模型,从数据开发价值和潜在价值两个方面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进行数据资产价值评估实践。[结果/结论]借助该评估模型,估算出山东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数据资产价值总值。[局限]当前,对政府开放数据要素价值评估理论的研究整体上还不太成熟,未能全面反映其蕴藏的多重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武杰 李丹
文章在构建贸易便利化、服务要素投入与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一般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和贸易便利化数据计量分析贸易便利化基于服务要素投入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通过增加服务要素投入显著促进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贸易便利化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效应与返回国内增加值密切相关,显著促进中国向劳动要素丰裕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返回国内增加值,向服务要素丰裕国家出口服务密集型产品返回国内增加值。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此外,相比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服务要素投入 全球价值链地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武杰 李丹
文章在构建贸易便利化、服务要素投入与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一般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和贸易便利化数据计量分析贸易便利化基于服务要素投入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通过增加服务要素投入显著促进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贸易便利化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效应与返回国内增加值密切相关,显著促进中国向劳动要素丰裕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返回国内增加值,向服务要素丰裕国家出口服务密集型产品返回国内增加值。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此外,相比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服务要素投入 全球价值链地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立军 何萍
通过构建出口贸易、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模型,利用动态面板数据的GMM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出口行业存在要素配置效应,其中制成品出口的要素配置效应大于初级产品出口的要素配置效应。中国出口产业技术水平高于非出口行业,对非出口行业产生了技术外溢,人力资本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但因其与出口产业发展不相匹配,出口行业不能通过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雷钦礼 王阳
本文提出了一种估算技能和非技能劳动工资水平的方法,并据此对我国1990—2014年的技能与非技能劳动工资水平以及技能溢价水平进行了估算。然后使用具有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的双层嵌套CES生产函数,通过标准化供给侧方程组方法估计了我国在此期间资本与技能劳动、技能与非技能劳动、资本与非技能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以及资本、技能劳动、非技能劳动各要素的技术进步函数;并基于本文提出的技能溢价变化的构成因素分解式,分别测算分析了资本-技能互补效应、技能-非技能效率效应、技能-非技能供给效应对技能溢价变化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与经济增长动能分析
投资冲击、全要素生产率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RBC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数据要素与全球价值链重构——基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视角
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估计方法比较研究——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Monte Carlo模拟分析
数据价值链视角下数据要素定价机制研究
中国产出缺口估计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986—2012年多方法和多数据的分析
中国隐性收入规模估计——基于扩展消费支出模型及数据的解读
中国农村人口生育水平估计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队列视角的分析
Lee-Carter死亡率模型的估计与应用——基于中国人口数据的分析
基于微观面板数据的中国制造业要素替代弹性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