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62)
- 2023(15255)
- 2022(12443)
- 2021(11134)
- 2020(9079)
- 2019(21040)
- 2018(20477)
- 2017(38500)
- 2016(20802)
- 2015(23776)
- 2014(23924)
- 2013(24024)
- 2012(23226)
- 2011(21517)
- 2010(21626)
- 2009(20241)
- 2008(20101)
- 2007(18067)
- 2006(16177)
- 2005(15196)
- 学科
- 济(114759)
- 经济(114665)
- 管理(55583)
- 业(53057)
- 方法(40845)
- 企(39798)
- 企业(39798)
- 数学(36156)
- 数学方法(35912)
- 中国(33504)
- 地方(28249)
- 农(28029)
- 业经(24561)
- 财(21717)
- 贸(20943)
- 贸易(20926)
- 学(20762)
- 易(20253)
- 农业(19140)
- 制(18328)
- 银(17382)
- 银行(17354)
- 融(17288)
- 金融(17286)
- 行(16879)
- 地方经济(16750)
- 环境(15953)
- 发(15630)
- 和(14768)
- 产业(14676)
- 机构
- 大学(317956)
- 学院(316042)
- 济(146765)
- 经济(144025)
- 研究(120719)
- 管理(115554)
- 理学(97697)
- 理学院(96439)
- 管理学(95082)
- 管理学院(94452)
- 中国(92463)
- 科学(70494)
- 京(69297)
- 财(64372)
- 所(62268)
- 研究所(56212)
- 农(53716)
- 中心(53578)
- 财经(50621)
- 江(48348)
- 经济学(47113)
- 经(45889)
- 北京(45038)
- 业大(43613)
- 范(43302)
- 师范(42922)
- 院(42740)
- 经济学院(42318)
- 农业(42021)
- 州(38254)
- 基金
- 项目(200684)
- 科学(158221)
- 研究(148187)
- 基金(146063)
- 家(127297)
- 国家(126282)
- 科学基金(106924)
- 社会(97143)
- 社会科(92338)
- 社会科学(92316)
- 省(76594)
- 基金项目(75925)
- 教育(66480)
- 自然(65185)
- 划(64923)
- 自然科(63651)
- 自然科学(63630)
- 自然科学基金(62532)
- 资助(60009)
- 编号(58882)
- 发(49331)
- 成果(48967)
- 重点(45960)
- 部(45308)
- 国家社会(41622)
- 课题(41501)
- 创(40975)
- 发展(40338)
- 展(39695)
- 教育部(38805)
- 期刊
- 济(171147)
- 经济(171147)
- 研究(102771)
- 中国(68421)
- 农(49927)
- 财(48430)
- 学报(47765)
- 科学(44856)
- 管理(42833)
- 大学(35798)
- 农业(34181)
- 学学(33366)
- 教育(33158)
- 融(32833)
- 金融(32833)
- 经济研究(28959)
- 技术(27434)
- 财经(26130)
- 业经(25809)
- 经(22724)
- 问题(22616)
- 贸(20007)
- 业(19281)
- 世界(18318)
- 国际(18023)
- 技术经济(17828)
- 统计(16448)
- 图书(15990)
- 商业(14845)
- 策(14364)
共检索到500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勇 蒋蕊 张敏 骆琳
为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大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数字经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区域内发展不充分问题,文章基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进行界定,据此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间错位修正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201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时空演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两极分化较为明显,从时间上看,样本研究期内各省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升有降,大多数省份均在上升但增速不高,从空间上看,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特征,同时具有较强的集聚性且大部分省份处于低水平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妍 王巧瑜 张鹭 张明
文章在提炼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2012—2020年不同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进行水平测度和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是内生动力强、市场经济活力足、发展结构优、发展过程稳、福利成果多、生态环境代价小的协同共生的发展;中国不同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整体趋势较好,但存在地区差异,其中,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的差异是整体差异主要来源,各地区内均存在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但对整体差异贡献较小;地区高质量发展受邻地发展水平影响,存在高发展俱乐部与低发展俱乐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邦克 邢茂源 杨青龙
文章从经济增长高质量、创新发展高质量、生态文明高质量和民生发展高质量四个维度构建了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一种新的综合评价模型——组合加权主成分法,对我国2013—2017年各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领域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空间聚集效应,形成"东高""中平"和"西低"的分布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华 马红梅 曾燕萍
文章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依据,构建包含7个维度的省域外贸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交叉熵双重赋权法、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中国30个省份的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展开测度与分析。结果显示,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和北京是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四大地区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分布格局,五大经济带的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未出现明显的分化趋势;中国省域外贸高质量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绿色发展是影响中国省域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而创新发展和结构优化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强。此外,科技创新是引领中国省域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春艳 乔文
文章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二阶段熵值法和时序加权平均算子进行静态、动态测度,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刻画四大地区的时空差异演化。研究发现:发展水平在时间维度上呈上升态势,大致经历扩张期、培育期、提升期三个阶段,这与经济发展轨迹一致;空间维度上呈现非均衡性,静态发展水平与动态发展实力均为“东强西弱”,而发展速度为“西快东慢”。区域差异时间维度上总体差异略有下降,空间维度上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其中东-西区域间差异最大,东部地区区域内差异最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洋 周鹏飞
文章从数字化基础、数字化应用、数字化创新和数字化效益4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全局时序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0个省份2013—2019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莫兰指数和标准椭圆差对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空间关联性和空间延展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3—2019年中国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且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集聚形态主要表现为“低-高”集聚和“低-低”趋同。数字经济重心主要分布在32.4395°N—32.6629°N、114.5250°E—115.4509°E这一范围内变动,延展方向由“北—南”走向逐渐朝着“东北—西南”走向演变,且这种趋势仍在加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雨婧 唐健雄
文章以新发展理念为核心,结合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2008—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合空间自相关和标准差椭圆方法分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发现:2008—2018年,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持续上升态势,但水平较低,增长速度较缓慢,各维度指数水平及变化形态均存在差异,东、中、西三大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步递减,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东等为主力,以湖南、安徽等为辅助,其他地区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区域存在较弱的正向集聚性,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重心位于河南,呈“东北-西南”分布形态,空间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越
金融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新发展理念的引领,文章依托于五大发展理念,从金融创新、金融协调、金融绿色、金融开放以及金融共享五个维度测度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显示:(1)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但总体仍处于较低阶段,各子维度发展态势存在差异,其中金融创新和金融协调发展态势良好,处于高水平阶段,而金融绿色、金融开放和金融共享虽有所改善,但总体水平偏低,成为制约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2)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31个省份的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布类型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特征,并且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3)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极分化现象,但随着时间推移,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的“贫困俱乐部成员”数量在逐渐降低,并不断向较高水平的方向演进。(4)中国省际金融高质量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且高水平趋同俱乐部的稳定性最大,邻居类型层级越高越有利于高水平趋同俱乐部的稳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方梓旭 戴志敏
采用熵权法测度201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采用泰尔指数和莫兰指数分析区域差异和空间集聚特征。研究发现:(1)整体上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长期向好态势,但依旧不高;分维度来看,增长规模和产品质量处于较低水平,且呈波动下降趋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两化融合、创新驱动、开放发展呈不断上升态势,而绿色发展则呈波动上升趋势;从区域分析来看,东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稳步向上态势,中部总体呈不断上升状态,西部呈上升态势,但增速较慢,东北则出现停滞。(2)区域间差距在不断扩大,直接原因是地区内差异的不断增加,间接原因则是区域划分方式不同和产业转移。(3)各省市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但其空间集聚性在不断减弱,未来中西部地区需充分挖掘资源禀赋优势,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东部地区则需进一步强化对外协同作用,引导内陆省份有序发展。本文研究进一步深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系统展示高质量导向下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为完善中国制造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测度 时空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传明 姚楠 宋青 陈骏宇
切实推进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对于中国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为此,文章构建基于经济运行、创新效率、协调发展、绿色生态、民生共享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模型,结合泰尔指数和莫兰指数分析201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及时空差异。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经济运行和创新效率表现突出,但协调性存在不足;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日趋减少;发展空间分布总体不均衡,并体现为四种空间集聚类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娟 秦放鸣
提高经济效率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文章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2000—2019年的经济效率值,发现各区域呈东、中、西递减的分布格局。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发现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导因素。为了深入分析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在测算经济效率的基础上,运用面板T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对外开放对提高经济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经济发展、绿色环保、公平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效率的提高。只有经济发展与绿色环保协调兼顾,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秀 张耀峰 张志刚
本文运用逐层纵横向拉开档次客观赋权法测度了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探究其时空演变特征及动态空间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呈现向好态势,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五大维度中创新发展指数最小。除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增大外,全国整体与其他三大区域均呈现“水平上升,差距缩小”的特征,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异;各区域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始终保持领先优势,并且全国、中、东北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存在显著的绝对β与条件β动态空间收敛特征;分区域研究中,东部、东北同时存在显著的绝对β与条件β动态空间收敛特征,而中部地区仅存在条件β动态空间收敛特征。本文的研究为合理缩小区域差异,助推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提供了意见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雄 水兴雅 易成栋
从经济、社会、生态及文化4个维度共选取16个指标构建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了2010—2019年武汉城市圈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GIS工具制图绘制武汉城市圈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过程,研究结论如下:从时间上来看,2010—2019年武汉城市圈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从空间上来看,武汉城市圈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模式,城市圈“单核心”发展态势明显,圈内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近年呈现缩小趋势。分维度看,武汉城市圈生态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其次,文化发展水平最低;分区域来看,武汉市在圈内具有绝对领先优势,其余各市分维度具有相对优劣势。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高质量发展 熵值法 GIS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青松 祝学军
文章构建省域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省域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探究其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变。研究发现: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东部地区上升较慢,且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基尼系数持续下降,表明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差异呈缩小趋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但贡献率逐渐降低;西部地区差异下降较快,逐渐逼近东部地区;东-西、中-西部地区间的差异最大,但均有所降低。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随邻域水平的增加,低水平向高一级水平转移的概率上升,高水平向中高水平转移的概率下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鹏洲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产业,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分析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一是长江经济带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流通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从依靠规模扩张转变为依靠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创新、对外开放程度等要素;二是长江经济带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呈现不平衡不充分的格局,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水平较高,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并且随着时间跨度的延伸,两地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有进一步扩大趋势。最后本文从加强流通业技术创新应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扩大内需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时空演变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