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1)
2023(12343)
2022(9878)
2021(8722)
2020(6803)
2019(15553)
2018(15238)
2017(28360)
2016(14909)
2015(16953)
2014(16889)
2013(17014)
2012(16465)
2011(15533)
2010(15522)
2009(14533)
2008(14111)
2007(12526)
2006(11640)
2005(11030)
作者
(45292)
(37811)
(37723)
(35940)
(24145)
(18118)
(17081)
(14758)
(14570)
(13392)
(13278)
(12516)
(12217)
(12124)
(11863)
(11689)
(11203)
(10961)
(10808)
(10467)
(9839)
(9194)
(9018)
(8696)
(8623)
(8572)
(8228)
(8125)
(7756)
(7431)
学科
(96401)
经济(96330)
管理(39203)
(36675)
方法(30385)
中国(28352)
数学(27270)
(27114)
企业(27114)
数学方法(27093)
地方(25490)
业经(20934)
(20703)
(16012)
贸易(15998)
地方经济(15900)
(15462)
(14766)
(14573)
(14373)
金融(14373)
农业(14316)
(14146)
银行(14135)
(14054)
(13874)
环境(13800)
(13722)
产业(13241)
(11115)
机构
大学(231136)
学院(230078)
(115374)
经济(113499)
研究(91890)
管理(83985)
中国(71133)
理学(70465)
理学院(69614)
管理学(68833)
管理学院(68387)
科学(51015)
(50860)
(48948)
(46419)
研究所(41829)
中心(39662)
财经(38389)
经济学(37826)
(35087)
(34963)
(33986)
经济学院(33771)
北京(33624)
(32852)
(31386)
师范(31138)
业大(28755)
科学院(28404)
财经大学(28307)
基金
项目(145601)
科学(115922)
研究(109774)
基金(106489)
(92139)
国家(91428)
科学基金(77662)
社会(74632)
社会科(71130)
社会科学(71110)
(54909)
基金项目(54526)
教育(47915)
(46212)
自然(44778)
自然科(43724)
自然科学(43712)
资助(43697)
自然科学基金(42940)
编号(42151)
(38438)
成果(34758)
重点(33315)
(33216)
国家社会(32690)
发展(32106)
(31584)
课题(30484)
(29827)
中国(29789)
期刊
(137472)
经济(137472)
研究(79602)
中国(51407)
(35081)
管理(33053)
(33009)
科学(31420)
学报(31066)
(25413)
金融(25413)
大学(24215)
经济研究(24067)
农业(23241)
教育(22539)
学学(22506)
技术(20811)
财经(20362)
业经(20013)
(17872)
问题(17848)
(15934)
世界(15370)
国际(14713)
技术经济(14079)
(13299)
统计(12655)
经济问题(11295)
(11205)
图书(11136)
共检索到373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江泉  赵鑫  张俊  
文章从投入、技术和产出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以全国2002—2018年的数据和30个省份2014—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熵权法以及考虑评价对象技术进步的超效率DEA方法测算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效率水平。结果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效率不高,不同区域的数字经济发展效率也存在较大差异。数字经济发展投入规模不合理,各年的技术进步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延缓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英杰  韩平  
文章结合数字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分别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方面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量化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测度了中国2010—2018年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并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对2019—2028年的数字经济发展走向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增长了4.4倍,年均增速达到50%,2019—2028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增速将不断提高,预计2028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将是2018年的5倍。因此,我国要进一步推动新型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电信业等数字产业,以保障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艳华   王丙参   马立平  
文章构造加权主成分评价法(WPCEM),并根据切片逆回归理论构造监督PCEM(SPCEM),从而在综合得分中融合辅助信息,基于新评价法对2015—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有增大趋势,东、中、西部地区差异也明显上升,总体差异主要取决于三大地区间的差异,且数字经济呈现空间集聚现象,地理位置对数字经济发展影响显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排名较稳定,北京、上海稳居第1、第2,处于第一梯队,浙江、广东、江苏、天津稳居第二梯队,贵州进步较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状态稳定,跨级状态转换几乎不会发生,较低水平状态为贫困陷阱,陷于其中的地区需借助外力才能提升自身水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韩振国  饶钰凤  
新冠疫情以来,传统贸易持续低迷,数字经济却逆势而上,成为中国外贸的有力支撑。选取2009—2020年78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相关数据来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对外贸易效率的影响。首先,借鉴国际电信联盟的ICT发展指数,从数字经济应用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及应用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一个综合测度指标,以衡量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虽然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数字经济发展明显优于亚洲和非洲,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其次,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定量评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对外贸易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能显著提高中国对外贸易效率,尤其是进口贸易的效率。因此,中国应继续深化数字经济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积极建设“数字强贸”工程,推动贸易数字化,不断促进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悟移  杨云飞  
文章首先运用DEA方法对2012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效率进行静态评价,其次运用Malmquist全要素生产力指数动态分析了中国内地30个省份2008-2012年的经济发展效率,由此得出了基于动态时间序列的中国经济发展效率变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静态时间考虑,全国大部分省份存在投入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由此导致经济发展效率不高。另外,由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综合效率关系的拟合优度分析,发现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技术效率;基于动态时间考虑,2008-2012年这5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孔令章   李金叶  
文章基于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鉴ArcGIS空间分析法探究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与时空格局,并将面板模型进一步拓展至空间维度,深入剖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生态效率的作用机制与空间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存在地理区位和指标维度的异质性,数字经济发展仅能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生态效率提升;在短期内,数字经济发展载体是提升区域生态效率的重要途径,但从长期来看,改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才是提升区域生态效率的应有之义。在作用机制上,数字经济发展产生的集聚效应、创新效应和结构效应是提升区域生态效率的重要途径,且创新驱动的中介作用明显大于人力资本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够提升本地区生态效率,也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邻近地区生态效率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川  
本文借鉴已有文献,探索效率视角下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升级的影响,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基础建设、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创新水平对流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建设、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创新水平对流通产业升级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影响系数分别为2.001、2.565、2.127。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进流通产业顶层政策规划设计,强化数字经济与流通产业发展融合,注重不同地区之间协同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小梅   张岩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发展对服务出口效率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利用2010—2019年39个国家的数据,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服务出口效率的影响,并对服务出口效率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出口国的服务出口效率;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加速服务业创新、降低服务贸易成本和拓展服务国际市场提升服务出口效率;中国的服务出口效率较低,且未实现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高服务出口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广斌  李莹  
从投入-产出的视角分析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产出效率有利于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投入产出视角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综合测算2018年我国各省数字经济投入和产出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DEA网络分析法测算我国各省数字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结果表明:我国省域数字经济总指数、投入指数以及产出指数均呈现“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的空间格局,广东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遥遥领先,北京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为数字经济发达地区,中部地区次之,东北以及西南地区属于数字经济低发达地区,西北地区为数字经济欠发达地区,且数字经济高度发达的广东与中低发达地区差距明显;从各省数字经济产出效率来看,我国仅有八个省份的数字经济产出综合效率有效,其余省份均存在纯技术效率无效或者规模效率无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庞瑞芝  王宏鸣  
在“数字中国”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中,从创新子系统与经济发展大系统的视角,构造基于松弛值测算的网络数据包络模型(SBM)测度中国省际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效率,并进一步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β收敛方法揭示不同区域间的效率差异以及时序收敛特征。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率整体较高;(2)相比于传统经济,大多数省份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率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有所提升,且这一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成果产业化阶段;(3)数字经济背景下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仍然受到成果产业化的制约,60%以上省份的成果产业化效率低于创新研发效率;(4)2018年以后区域间差异成为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及重大国家战略区域均存在条件β收敛,数字经济加快了各区域的收敛速度。为深入揭示数字经济背景下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对以数字经济为抓手提升中国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具有重要理论及现实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骏  葛久研  赵敏  
本文尝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利用安徽省某市1986~2003年间的统计数据对该市的经济发展整体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市虽然在大多数的年份里有效,但投入和产出已处于较为饱和的状态。因此,该市“十一五”期间应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评价方法对于其他城市也有参考价值。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豫新  王改丽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研究新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熵值-TOPSIS评价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建立了包括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基础水平、社会基础水平和竞争力水平4个指标因素的综合指标体系,对新疆各地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效率进行评价,并对4个指标因素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各地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效率差异虽然较小,但呈现小幅度加大趋势;将新疆15个地州市分为超效率发挥地区、领先地区、效率未发挥地区和落后地区;经济基础水平对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最大,竞争力水平次之,社会基础水平对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暂无明显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洪波  
为全面分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文章基于2014年我国省域能源消耗数据,探究各个省份碳排放现状和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报告了我国亟需实现产业转型、发展低碳经济的需求。在充分认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区域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法测度了我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效率。结果表明我国有7个省份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达到最优;20个省份处于规模递增阶段,具有较大发展潜力;4个省份处于规模递减阶段,需要重点关注。最后,文章通过投影分析、松弛变量及超额变量分析,对效率水平相对落后地区提出了重点改进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文章从严控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推进低碳技术进步、优化低碳资源的配置、建设低碳新型城市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颖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能源安全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一系列的应对方案之中,旨在降低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的"低碳"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同,并成为新时期人类发展的目标。四川省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人口与生态资源大省,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有利于其摆脱仅仅依靠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拉动模式,有效缓解四川的工业生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状况,最终实现四川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研究方法,利用四川省近几年的相关数据,对四川省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进行评价。从评价的结果来看,"十一五"期间四川低碳经济发展效率不高,高能耗、高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洪波  
为全面分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文章基于2014年我国省域能源消耗数据,探究各个省份碳排放现状和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报告了我国亟需实现产业转型、发展低碳经济的需求。在充分认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区域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法测度了我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效率。结果表明我国有7个省份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达到最优;20个省份处于规模递增阶段,具有较大发展潜力;4个省份处于规模递减阶段,需要重点关注。最后,文章通过投影分析、松弛变量及超额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