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60)
- 2023(19011)
- 2022(15709)
- 2021(14539)
- 2020(12105)
- 2019(27855)
- 2018(26941)
- 2017(51451)
- 2016(27717)
- 2015(30959)
- 2014(30366)
- 2013(30386)
- 2012(28051)
- 2011(25535)
- 2010(25487)
- 2009(23689)
- 2008(22583)
- 2007(19563)
- 2006(17337)
- 2005(15555)
- 学科
- 济(112796)
- 经济(112670)
- 管理(75495)
- 业(73131)
- 企(60004)
- 企业(60004)
- 方法(49776)
- 数学(43336)
- 数学方法(42825)
- 中国(36500)
- 农(29569)
- 融(29011)
- 金融(29009)
- 财(28569)
- 银(27461)
- 银行(27385)
- 业经(26810)
- 行(26427)
- 学(26031)
- 贸(23039)
- 贸易(23020)
- 制(22626)
- 地方(22489)
- 易(22426)
- 农业(20108)
- 理论(18212)
- 务(17956)
- 财务(17880)
- 财务管理(17852)
- 和(17270)
- 机构
- 大学(400119)
- 学院(392667)
- 济(161057)
- 经济(157854)
- 管理(150557)
- 研究(141674)
- 理学(130631)
- 理学院(129110)
- 管理学(126702)
- 管理学院(126025)
- 中国(110369)
- 科学(88639)
- 京(86424)
- 财(72523)
- 所(72515)
- 农(71471)
- 研究所(66744)
- 中心(64049)
- 业大(62077)
- 财经(58629)
- 农业(56473)
- 江(55785)
- 北京(55149)
- 经(53567)
- 范(52200)
- 师范(51591)
- 院(50804)
- 经济学(49924)
- 州(45573)
- 经济学院(45163)
- 基金
- 项目(272998)
- 科学(213231)
- 基金(199344)
- 研究(193976)
- 家(177243)
- 国家(175834)
- 科学基金(148528)
- 社会(123519)
- 社会科(117243)
- 社会科学(117212)
- 基金项目(105031)
- 省(103829)
- 自然(97118)
- 自然科(94901)
- 自然科学(94870)
- 自然科学基金(93165)
- 划(89282)
- 教育(87724)
- 资助(82095)
- 编号(76547)
- 成果(62584)
- 重点(61924)
- 部(60252)
- 发(58281)
- 创(56705)
- 创新(53058)
- 课题(52897)
- 科研(52727)
- 国家社会(52066)
- 教育部(51178)
- 期刊
- 济(168816)
- 经济(168816)
- 研究(118074)
- 中国(76331)
- 学报(71857)
- 农(64143)
- 科学(62651)
- 管理(53780)
- 大学(53093)
- 财(52910)
- 学学(49531)
- 融(44783)
- 金融(44783)
- 农业(43649)
- 教育(40918)
- 技术(30573)
- 经济研究(28865)
- 财经(28571)
- 业经(25697)
- 经(24561)
- 业(23662)
- 图书(23281)
- 问题(21876)
- 版(19520)
- 科技(19462)
- 贸(19312)
- 理论(18782)
- 业大(18319)
- 技术经济(18230)
- 国际(17713)
共检索到584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峰 熊云军
随着通信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数字金融已经渗透到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如何测度中国数字金融的发展现状和普惠程度一直是一个难题。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和蚂蚁集团研究院团队合作编制了一套"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缺乏数字金融测度的窘迫。目前该指数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应用,本文对常见的数字普惠金融测度,特别是"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后者应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可以与家庭、企业、传统金融市场以及区域经济活动等各类数据进行匹配,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但在应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时,也需要高度关注该指数存在的固有缺陷和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内生性、影响机制讨论等。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普惠金融 数字经济 影响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金旺 顾洲一
普惠金融的发展面临着成本高、效率低、服务失衡等全球性难题,在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上,数字普惠金融首次走上国际舞台,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国内外共识,相关理论研究日益增多。基于此,从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界定、发展水平评价、影响因素、减贫效应、风险与监管、消费者教育等六个方面展开综述和分析,全面梳理数字普惠金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数字普惠金融创新的边界、科技监管的手段、减贫的动态效应、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影响因素、消费者的教育问题等后续重点研究方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聂勇 彭文文
自2000年《清迈协议》签订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不断加强,我国许多专家和学者也对中国-东盟金融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梳理近些年来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关于中国-东盟金融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大的方面,即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内容和途径、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中国-东盟货币合作以及中国-东盟金融监管和金融政策。通过总结和厘清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研究成果和脉络,对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提供新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区域金融 文献综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韦程 邢立全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普惠金融受到社会和民众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外文献对于普惠金融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供给方维度中,手机银行、国际汇兑业务、银行政策和产品设计等因素对于普惠金融产生影响;需求方维度中,金融知识、个人特征和行为偏好、使用成本和企业性质等因素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监督方维度中,政策、经济、和技术等是普惠金融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供给方 需求方 监督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钱水土 李正茂
从早期的金融系统与经济增长机理分析,到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技术进步、金融系统稳定性等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一直是金融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金融结构如何影响产业转型升级"无疑对中国目前的经济新常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对这一主线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一方面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另一方面为该主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金融结构 产业转型升级 文献综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薇
农村金融效率低下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户收入增长的主要障碍。农村金融如何有效服务"三农"、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效率是有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因此,研究分别从宏观与微观视角对农村金融效率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归纳,并进行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
金融效率 农村金融效率 文献综述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刘西川 陈立辉 杨奇明
本文以治理特殊性为切入点,从组织目标、治理问题、治理结构与机制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等方面对成员主导型金融组织治理研究进行了回顾与综述。重点是总结理论与实证研究处理此类组织治理特殊性的经验与主要结论,并揭示已有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以及进一步改进的思路。研究者已取得如下三点共识:(1)治理特殊性是从理论上讨论成员主导型金融组织治理问题的起点。(2)委托代理理论成为分析此类组织治理问题的主要工具。(3)概括、讨论治理结构与机制的特点、分类和有效性,以及检验其对绩效的影响是实证考察的重点。未来的研究方向是加强对此类组织多
关键词:
成员主导型金融组织 治理问题 治理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沈丽 张好圆 李文君
自2005年普惠金融概念被提出以来,快速发展普惠金融、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成为各个国家努力奋斗的目标。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日趋明显,因此分析中国普惠金融的空间分布及动态演进对促进金融稳定、提高区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和方法进行了梳理,并对我国普惠金融的空间分布和分布动态演进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提炼,最后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
普惠金融 空间分布 动态演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石午光
在金融和互联网相互融合的背景下,数字加密货币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研究工作从技术分析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入。本文从数字加密货币基本原理、它的货币特征和争议、发展与演变、对支付创新的启示、合法化和监管等六个方面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随着商业化创新和监管的完善,数字加密货币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势必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将丰富传统的货币和支付理论。
关键词:
数字加密货币 互联网金融 综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马正宇 秦放鸣
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的挑战已不容忽视,但关于气候变化影响金融稳定的研究起步较晚,现有文献还较为零散。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金融部门对气候变化会影响金融稳定的共识正不断凝聚,在对气候变化相关影响进行分类和定义、分析传导渠道、开展定量评估、提出应对之策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研究进展。但该领域的研究总体上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存在实践性较强、理论性不足的特征,理论机理分析有待加强,聚焦中国问题的研究也较为欠缺。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金融稳定 传导机制 定量评估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正辉 胡志浩
金融网络舆情对投资者的注意力、信心和情绪都产生较大影响,进而使得金融资产价格产生较大波动,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网络舆情的相关影响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从网络舆情数据搜集、关键词与指标体系设计、综合评价技术三个方面讨论了金融网络舆情指数编制相关技术;从网络舆情与金融资产价格信息同步性、金融资产价格波动与收益率相关性、社交网络结构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关系三个方面阐述网络舆情对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围绕投资者关注、投资者信心和投资者情绪三个方面分析网络舆情对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影响路径;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分析金融网络舆情的干预控制研究。从金融网络舆情指数编制、网络舆情影响下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数量刻画、网络舆情影响机制及渠道、金融网络舆情干预控制四个方面阐述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
金融网络舆情 金融资产 影响机制与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江嘉骏
消费金融领域的核心问题在于,消费者在进行金融决策时往往表现出偏离最优决策的行为偏误。行为偏误研究的难点,一是缺乏统一的理论;二是缺乏高质量的数据。文章梳理了过去关于消费金融的研究,首先介绍了信贷、投资、消费等日常金融决策中的行为偏误研究。其次,我们归纳总结出三类导致行为偏误的因素:心理学中的认知与思维过程的偏差、金融素养与金融教育的缺乏、新技术的应用,并分别介绍了这三类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键词:
消费金融 行为偏误 认知偏差 金融素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雷曜 焦琦斌
中国特殊的国情使得农村金融问题显现出若干重要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也导致当前中国农村金融存在若干突出问题。论文对我国农村金融的特点以及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重要争论进行了归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宇 钱水土
对关于绿色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与评述,从浩瀚的文献中整理出四条研究主线。第一条主线是对绿色金融内涵进行界定并分析其发展的必要性;第二条主线是对绿色金融进行评价和测度;第三条主线是分析绿色金融发展对不同微观市场主体的影响;第四条主线考察绿色金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以上四条主线的研究成果分别进行了综述,力图尽量呈现每条主线主要研究成果的思想观点,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宇 钱水土
对关于绿色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与评述,从浩瀚的文献中整理出四条研究主线。第一条主线是对绿色金融内涵进行界定并分析其发展的必要性;第二条主线是对绿色金融进行评价和测度;第三条主线是分析绿色金融发展对不同微观市场主体的影响;第四条主线考察绿色金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以上四条主线的研究成果分别进行了综述,力图尽量呈现每条主线主要研究成果的思想观点,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