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0)
- 2023(8573)
- 2022(6393)
- 2021(5602)
- 2020(4386)
- 2019(10078)
- 2018(9602)
- 2017(18429)
- 2016(9506)
- 2015(11162)
- 2014(10881)
- 2013(11249)
- 2012(10900)
- 2011(10073)
- 2010(9951)
- 2009(9260)
- 2008(9164)
- 2007(7863)
- 2006(7053)
- 2005(6676)
- 学科
- 济(57130)
- 经济(57086)
- 业(25497)
- 管理(24275)
- 方法(21598)
- 企(20277)
- 企业(20277)
- 数学(18453)
- 数学方法(18368)
- 中国(17218)
- 业经(16490)
- 产业(15272)
- 贸(14299)
- 贸易(14290)
- 易(14032)
- 农(12088)
- 融(10053)
- 金融(10053)
- 地方(9687)
- 信息(9358)
- 总论(9250)
- 银(9083)
- 银行(9077)
- 制(9072)
- 信息产业(8983)
- 财(8942)
- 行(8902)
- 学(7964)
- 农业(7900)
- 出(7886)
- 机构
- 大学(154943)
- 学院(150909)
- 济(79782)
- 经济(78822)
- 研究(59503)
- 管理(58095)
- 理学(49769)
- 理学院(49213)
- 管理学(48854)
- 管理学院(48534)
- 中国(46304)
- 京(33466)
- 财(32348)
- 科学(30998)
- 所(29006)
- 经济学(27274)
- 研究所(26523)
- 财经(26353)
- 中心(25236)
- 经济学院(24744)
- 经(24289)
- 北京(22027)
- 院(21239)
- 财经大学(19836)
- 农(19817)
- 江(19697)
- 范(19069)
- 师范(18925)
- 科学院(18187)
- 业大(17318)
- 基金
- 项目(100116)
- 科学(80946)
- 研究(76124)
- 基金(76049)
- 家(66128)
- 国家(65695)
- 科学基金(56147)
- 社会(53232)
- 社会科(50993)
- 社会科学(50987)
- 基金项目(38491)
- 省(34230)
- 教育(32260)
- 自然(31799)
- 资助(31159)
- 自然科(31118)
- 自然科学(31112)
- 自然科学基金(30637)
- 划(30034)
- 编号(28285)
- 国家社会(24640)
- 部(23872)
- 发(23767)
- 成果(23436)
- 中国(23386)
- 重点(22679)
- 创(21327)
- 教育部(21023)
- 发展(20436)
- 展(20154)
共检索到232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窦凯
文章以“因—果”为逻辑框架,从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现实竞争力四个层面构建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相关截面数据,以2019年世界经济总量排名前20的国家为研究对象,对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横向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目前仅是数字内容产业大国而非强国,综合竞争力水平在世界经济总量排名前20的国家中处于中游,与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的地位明显不匹配;政府政策不到位、产品竞争实力不强、产业基础设施薄弱、关联支持产业不完善、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是制约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从完善政策配套体系、推动企业持续创新、构建协同产业集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要素资源升级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
关键词:
数字内容产业 数字经济 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莉,杭敬,路正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海秀 王明利 石自忠
从国际贸易比较优势角度系统测定了中国生猪产业竞争力,并应用Agri benchmark监测的国际上重要生猪生产国养殖场(户)的第一手数据,重点从成本收益和生产效率视角探究影响生猪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生猪产业的各项贸易竞争力指数不断下降,生猪生产已经彻底丧失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及以前的要素成本优势,成为世界上7个重要生猪生产国中平均生产总成本最高的国家;除胴体重外,MSY、物质劳动生产率、饲料转化率等重要生产效率指标均处于很低位置。持续推进健康养殖方式、自主创新关键领域核心科技、全面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构建利益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合作关系将是提升中国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甄峰 赵彦云
我国经济总量和制造业增加值总量已进入世界前列,但从产出、效率、市场、制度、创新等全方位衡量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却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番不尽人意的景象。本文应用综合评价、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通过与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国际比较和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的硬实力具有较高的水平,优势体现在低成本和大市场,但也面临挑战;软实力则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有待全面提升和改善。此项国际比较有助于全面理解我国制造业所处国际竞争地位,为我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指明方向。
关键词:
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创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曹远征 孙安琴
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于1994年9月联合发表了“1994年国际竞争力报告”。该报告首次展示了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24个OECD成员国(比利时和卢森堡视为一个整体),20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及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和地区。中国、阿根廷、哥伦比亚、捷克、菲律宾、波兰和俄罗斯等七个国家加入了1994年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阳镇 王文娜
提升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力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立足“战略部署-要素集聚-主体选择-制度支撑”的四维分析框架,着重分析有为政府视角下美国和欧盟提升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独特经验,发现在战略部署层面体现为聚焦“技术引领-数字生态”下的技术竞争与生态安全并重战略、人才要素层面聚焦数字人才培育与引进开展多层次数字人才政策部署、在主体选择层面大型数字企业成为数字经济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创新主体、制度支撑层面基于自身数字经济要素禀赋开展税制改革。目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产业数字化、数字技术创新以及数字贸易发展迅猛,但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力提升依然面临数字关键核心技术缺失、数字人才供给短缺和数字税收制度激励不足等核心障碍。未来,亟须构建开放型数字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与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政策体系、多层次数字人才政策体系和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宜的数字税收制度体系。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核心障碍 国际经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海川 刘帅 孟山月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数字产业位居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聚合全球资源要素能力强大、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形成利益共同体、持续涌现引领全球竞争的新赛道、拥有健康国际化的数字产业生态圈为特征。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基础良好,但距离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议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健全数据要素市场机制,科学布局数字产业集群,提升数字服务和治理能力,深化集群对外开放,构建数字健康生态。
关键词:
数字产业集群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定祥 李雪萍 李伶俐
数字产业集群具有数字技术企业高密度集聚、高强度分工协作、高度知识溢出、高度共享基础设施,高度依赖和赋能实体产业、多主体联合创新、多技术融合、多产业跨界等多维特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既是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需求的过程,更是不断打造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国际市场根基过程,同时也是需要政府和数字技术企业以及多方市场主体面向国际共同参与并完成产业链的补链、建链、强链的过程。然而,在数字产业集群建设初期,客观存在忽略生态链构建、营商环境优化、本地数字技术企业扶持、本地应用场景开发、不同区域数字产业集群错位发展、与实体或金融产业集群共生共荣关系塑造、市场机制的完善、国际市场开拓等实践误区,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要求和底层逻辑相悖,亟待纠正。为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应从空间功能布局、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与实体或金融产业良性互动赋能发展关系、市场与政府关系、内部分工合作机制、要素条件与营商环境、对外开放模式等路径不断予以优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志丹 吴敬学 毛世平 赵姜
本文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FAOSTAT)中1995-2010年的甜瓜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了当前中国甜瓜国际贸易的发展形势与特点,对中国甜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进行评价,并与国际比较。运用Porter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重点从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产业组织4个方面,探讨了影响中国甜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从开拓甜瓜销售流通新模式、提高甜瓜标准化生产水平、强化科技支撑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中国甜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吕明元
软件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本文通过设定指标和构建模型,对我国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基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印软件业进行了比较。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软件产业在发展中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出口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较低,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以及盈利能力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完善软件产业创新政策,建立以产业技术政策为核心的产业政策体系,以财税、金融政策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等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软件产业 国际竞争力 中印比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江静 路瑶
基于ISIC的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对于OECD国家相对实际竞争力水平具有明显的行业差异。纺织服装、造纸等低技术产业竞争力较强,中低技术、中高技术行业的相对实际竞争力较弱。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较大的影响,2000-2008年中国与27个OECD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原材料购进价格的相对提高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明显带有行业差异性,低技术产业以及高技术产业这两大类产业竞争力受原材料价格提高影响更为明显,而中低和中高技术产业则几乎不受影响;能源相对价格的提高对除了炼焦和精炼石油制品以外的其他几乎所有行业竞争力带来负面影响;劳动力相对价格的提高也大大降低了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低技术产业受其影响最为明显。从长期来看,技术能力的提高才是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根本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碚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金碚(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高速增长”;90年代直至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特征将是“国际竞争”。现在,产业的国际竞争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界、企业界和广大民众关注的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文勇
基于UNCTAD数据库2013—2022年服务贸易数据,本文运用MS指数、RCA指数、TC指数和CA指数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并与美国、德国、日本、印度和巴西等国家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发现: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态势良好,虽然整体而言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但近年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竞争力越来越强。从不同行业来看,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以及建筑服务表现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运输服务以及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国际竞争力明显在增强。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本文提出了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光 方天堃 周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