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82)
2023(7996)
2022(6485)
2021(6437)
2020(5098)
2019(11900)
2018(11953)
2017(20314)
2016(12137)
2015(14083)
2014(14373)
2013(13418)
2012(12615)
2011(11719)
2010(11642)
2009(10395)
2008(10129)
2007(9016)
2006(7897)
2005(7367)
作者
(31705)
(26251)
(26215)
(25108)
(16624)
(12584)
(12108)
(10340)
(10296)
(9409)
(9047)
(8884)
(8575)
(8415)
(8412)
(8148)
(7911)
(7677)
(7614)
(7420)
(6997)
(6422)
(6304)
(6142)
(5894)
(5859)
(5820)
(5749)
(5531)
(5367)
学科
(40350)
经济(40298)
管理(23429)
中国(22083)
教育(21178)
(18875)
方法(16821)
(14566)
企业(14566)
数学(14225)
数学方法(14085)
(11374)
(10979)
理论(10954)
(9967)
贸易(9962)
(9800)
(9532)
(8976)
业经(8092)
(7981)
(7859)
教学(7612)
(7531)
银行(7517)
(7392)
(7054)
金融(7047)
农业(6869)
关系(6669)
机构
大学(166394)
学院(159854)
研究(66958)
(64679)
经济(63317)
管理(49690)
中国(45625)
理学(41897)
理学院(41224)
管理学(40401)
管理学院(40056)
(38508)
科学(37401)
(33465)
(32457)
师范(32235)
教育(31034)
研究所(30597)
(29408)
中心(27966)
师范大学(26673)
北京(25933)
(24204)
(24037)
(23991)
财经(23075)
经济学(21424)
(21315)
技术(20317)
业大(19703)
基金
项目(102713)
研究(83957)
科学(82083)
基金(72224)
(63088)
国家(62419)
社会(52130)
科学基金(51154)
社会科(49077)
社会科学(49071)
教育(46106)
(37836)
基金项目(36060)
编号(35639)
(35412)
成果(33233)
资助(29840)
自然(28902)
课题(28647)
自然科(28246)
自然科学(28235)
自然科学基金(27755)
(25919)
重点(25067)
(23899)
(23811)
教育部(22882)
(22523)
中国(22507)
国家社会(21774)
期刊
(71186)
经济(71186)
研究(62394)
教育(53723)
中国(45975)
学报(24927)
科学(22675)
(22224)
(21557)
大学(20286)
管理(18844)
学学(17374)
技术(16405)
农业(15541)
职业(13513)
(12976)
金融(12976)
经济研究(12633)
财经(12308)
(10915)
(10403)
世界(9988)
(9694)
论坛(9694)
问题(9589)
(9415)
国际(9346)
业经(9238)
技术教育(8821)
职业技术(8821)
共检索到261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华  
上世纪初,印度诗哲泰戈尔说道:"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宝贵的?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15年来文化素质教育在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培养人才质量;在促进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大学文化品位;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回顾15年来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成就,探讨新时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为此,本期特选发周远清、纪宝成、林蕙青、顾秉林、李培根、林建华、杨叔子、张岂之、欧阳康、杨慧林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15周年纪念大会的重要讲话,供读者参阅。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矫克华  
现代景观设计是融自然、文化、社会、科学和艺术为一体的学科,需要建构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化,应立足当代景观实践,抓住中国精神文化的本质规律,才有可能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很好地运用。精神的文化的范畴就是科学、艺术和道德,用我们现在的物质理论概念来解释就是真善美的统一。景观设计的发展应是更加注重人、文化、自然的和谐,强调现代景观设计的中国精神文化。只有体现中国精神文化内涵的景观设计才拥有真正的生命力,只有体现中国精神文化特征的设计才能真正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和归属感。认识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向以及中国精神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对景观设计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注重中国景观精神文化、形象的创造和体现;寻求体现中国情...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何克抗  
关于"互联网+"时代如何促进教育变革的趋势与方向这个主题,本文认为应从两种不同视角去探讨。在此基础上,文章介绍了近年来混合式学习逐渐流行的背景及其特定内涵。然后指出,教育信息化应能显著提高教育生产力,即实现教育在质量提升方面的跨越式发展。最后强调:我国教育信息化要走在国际前列,就应当有自己中国特色的创新,有了教育领域的自主创新,才能真正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维和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与成功经验,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特别是中国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基础与生动案例,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及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与国际比较中也充分反映了中国教育治理模式与实践的优势与特色。我自己非常有幸地历经了这个伟大的历史时期,
关键词: 教育治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曾瑶   张广君  
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内核,并以其内在融通和整体运化为学理骨架。基于“天人合一”观和生成论教学哲学“人文一体”观梳理中国教育文化基因,概有四种类型范畴:本原范畴“天、道、人”,确定人与教育存在的本源与归宿;基础范畴“生、性”,确立教育促进人的生成与发展的合法性基础;潜能范畴“诚、德”,构成教育发现并化育人的内在潜能的合理性基础;操作性范畴“文、学、和、化、事”,展现独特的中国教育思想方法。不同类型基因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逐层内外融通的整体结构。其内在逻辑可从“道法势术”四个层面分析:道层面“天、道、人”整体形化并借助于其他层面基因而证成自身的持存与意蕴;法层面“生、性”彰显证明道层面的基因,对其他基因发挥基础性支撑规范作用;势层面“诚、德”基于并反馈于道法层面基因,又助推并受助于术层面基因的展开和沉淀;术层面“文、学、和、化、事”彰显并回馈道法势逐层基因,构成中国教育的一般方法论基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蒋洪新  
“中消协”2007年的年主题是“消费和谐”,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意义。3月10日,湖南师大商学院和本刊编辑部在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了一次“消费和谐”的理论研讨会,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汪光焘  
2007年6月9日—11日,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同发起召开了‘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本刊以特稿形式刊出两位部长和一位外籍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本刊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志晶  
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等国家级学术团体和有关媒体发起的"新中国教育名家大师推选活动"得到了热烈响应。早在十多年前,我国科学泰斗钱学森先生曾有过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作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敏   赵国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面对复杂的时势格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具有民族意识与情怀、国际视野和生态智慧的时代新人已彰显出重要的意义,也进一步唤起中国教育学的民族性意识。中华民族特色教育理论是中国教育学民族性自觉的理论产物,由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和合共生”的传统文化理念以及“知情意行”的心理认知模式予以学理支撑。究其本质,中华民族特色教育理论回答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即旨在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探索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践行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动者以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捍卫者,使他们能够以时代新人的全新姿态更好地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民族特色教育理论作为中国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来源、研究视角和育人追求上都有着独特的民族性价值,可以彰显和丰富中国教育学的民族品格,探索培育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教育特性和规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娟  鲜耀  
校内、校外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上发挥着各自的功能。我们在强调学校教育重要性的同时,社区教育在普及文化、整合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活动中的功能不可忽视。社区教育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使民族文化以一种"活"的方式传承下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志军  田慧生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实验深深地影响着我国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从课程到教学、从决策到实施、从个人到组织的多个层面,见证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为探索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教育实验研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进行符合时代精神的思维方式的根本转换和方法论更新,是教育实验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檀传宝  
中国教育,到底缺什么?这恐怕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其他关心中国发展的有识之士常常追问的问题之一。猛一想,也许中国教育最缺的是德育。因为在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国民一星期之内可以在飞机上打两次架之类的负面新闻屡见报端,足见国民所受德育的重大缺陷。个中原因之一,当然是我们"缺"某些"德"育——我们在德育虚胖(即占用大量课时强调形形色色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内容)的同时,基础道德教育却往往被有意无意地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志刚  张韦韦  
时光匆匆中,我们送别了不平凡的2014年。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回首这一年,"改革"成为社会各领域发展主基调。而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教育事业作为发展之基、民生之本,被政府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