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25)
- 2023(12259)
- 2022(9853)
- 2021(9394)
- 2020(7580)
- 2019(17291)
- 2018(17135)
- 2017(30619)
- 2016(17826)
- 2015(20425)
- 2014(20642)
- 2013(19527)
- 2012(17918)
- 2011(16099)
- 2010(16216)
- 2009(15055)
- 2008(15129)
- 2007(13359)
- 2006(11937)
- 2005(11361)
- 学科
- 济(64681)
- 经济(64584)
- 管理(52198)
- 业(45298)
- 企(37157)
- 企业(37157)
- 财(30618)
- 中国(29344)
- 方法(24497)
- 数学(21541)
- 数学方法(21341)
- 教育(20172)
- 制(19420)
- 农(19059)
- 业经(15164)
- 务(14890)
- 财务(14858)
- 财务管理(14812)
- 企业财务(14132)
- 体(14067)
- 财政(13872)
- 学(13383)
- 贸(13282)
- 贸易(13272)
- 易(13057)
- 银(12722)
- 银行(12710)
- 理论(12296)
- 行(12098)
- 体制(11661)
- 机构
- 大学(246902)
- 学院(239770)
- 济(102801)
- 经济(100820)
- 研究(90686)
- 管理(82546)
- 理学(70114)
- 理学院(69225)
- 管理学(68136)
- 管理学院(67650)
- 中国(66311)
- 财(57380)
- 京(54003)
- 科学(49254)
- 所(44792)
- 财经(41417)
- 研究所(39905)
- 范(39532)
- 师范(39296)
- 中心(38728)
- 经(37778)
- 江(36921)
- 北京(35460)
- 经济学(34016)
- 教育(33415)
- 院(32526)
- 农(32519)
- 师范大学(32509)
- 财经大学(30595)
- 经济学院(30530)
- 基金
- 项目(151277)
- 科学(121827)
- 研究(119740)
- 基金(110269)
- 家(94723)
- 国家(93864)
- 科学基金(79781)
- 社会(78225)
- 社会科(73979)
- 社会科学(73965)
- 教育(61563)
- 基金项目(56292)
- 省(56000)
- 划(49664)
- 编号(48870)
- 自然(46516)
- 自然科(45455)
- 自然科学(45444)
- 自然科学基金(44660)
- 资助(44535)
- 成果(44001)
- 课题(37284)
- 部(37215)
- 重点(35850)
- 制(34225)
- 发(33423)
- 教育部(33250)
- 国家社会(33213)
- 性(32873)
- 创(31285)
共检索到389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商丽浩 田正平
本文在对大量教育史料分析的基础上 ,理出了中国近代教育财政制度发展的线索。传统教育财政体制是国家中央集权管理体制 ,教育财政收支由是国家定项定额地规定的 ,教育财政处于国家财政结构边缘 ,国家教育财政经费主要用于精英教育。鸦片战争后 ,随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始 ,中国近代教育财政体制开始向地方分权制转变 ,教育财政收支开始引进西方预算制度 ,教育财政开始走进国家财政结构的核心 ,国家教育财政经费投资开始由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过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商丽浩 田正平
教育财政能力的概念框架由两方面构成 :一是从中央政府、省政府、地方政府等教育投资主体入手 ,建立分析近代教育财政能力的框架 ;二是教育财政能力由教育财政汲取能力、教育财政合法化能力、教育财政调控能力组成。中国近代教育财政汲取能力逐渐增强 ,近代公共教育经费主要源于地方教育经费 ,在财政中所占比例较低 ,教育财政规模小 ;中国近代教育财政合法化能力逐渐发展 ,但在税收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存在缺陷 ;中国近代教育财政调控能力加大 ,但由于教育财政投资逆向发展 ,使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处于不利状态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教育财政 教育经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晔
《新教育》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教育杂志之一。它积极宣传杜威、孟禄等的教育改革思想、推动"六三三"学制的酝酿形成、倡导"教育独立"运动等,成为当时中国教育改革的思想源之一,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由"模仿日本"向"取向美国"的转型,影响了当时的舆论导向和教育政策的制定,调适了政府与民间的教育诉求,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演进。
关键词:
《新教育》 教育期刊 教育近代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新宪
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人(今福州市),字又陵,又名几道。严复不但是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中国人,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研究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宣传新学以变革社会的同时,还耗费极大精力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879年从英国留学归来后,即应聘担任福州船政学堂的教习。次年,又应直隶总督李鸿章之邀,前往天津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1890年升任该校总办。1912年,出任京师大学堂校长。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严复对教育的弊端有着深刻的认识,对教育变革的紧迫性也有着切身的感受,他发表了大量的言论和著述,提出了许多变革主张,不遗余力地为新教育的诞生鼓吹呐喊。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耀宗 刘志敏
改革开放40年来,基于财政体制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双重牵引,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多元化筹集教育经费、建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最终形成了现代教育财政制度,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力资本。改革开放初期,教育财政基于分级包干财政体制呈现出分权型雏形,教育支出绝对规模扩大,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恢复;1985年以后逐步建立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制度,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政策工具确立,教育经费总量及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增长;1998年开始起步建设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确定了"三个增长"政策目标,强调政府应承担更多教育投入责任,4%政策目政标实现;2013年起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财政制度,实施全口径教育预算制度,厘清政府间教育事权与教育支出责任划分,健全教育投入机制,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撑。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正伟
20世纪80年代末,在教育史学界,田正平吸收了史学界的现代化理论,提出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理论范式;此后,他一方面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内涵、理论体系及框架进行不断阐述;另一方面又与全国教育史学界同仁一道致力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相关专题研究。25年来,这一理论范式不仅是田正平认识与探索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基本理论和重要工具,他在留学教育、近代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中外教育交流,高等教育、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富有创新性的成果,为国内众多中青年学者所认同与使用,引领和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的转型。
关键词:
教育近代化 留学生 教育交流 心态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总结报告《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课题主持人是杭州大学教育系主任田正平教授。课题组成员由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杭州大学的14位同志组成。课题的最终成果,由下列...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肖朗
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办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30余年,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起步阶段。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是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步步紧逼的国际环境下起步的。距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仅仅10年左右,发生了1871年俄国侵占伊犁和18...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齐家 葛新斌
西学东渐与中国教育目标的近代化●郭齐家葛新斌教育目标是对人才培养性质和规格的价值限定。中国教育目标的近代化,是指从培养具备封建纲常的“圣贤君子”向培养资产阶级健全人格“共和国民”的历史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培养目标从“圣贤君子”到资产阶级“共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论中国教科书的近代化●王建军一所谓教科书近代化,指教科书为适应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变革。它打破了两千多年来封建传统教材的格局,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教学内容引进教科书,并结合新学制而力图切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使之朝着科学化和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近代...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东刚
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制度安排与变迁经研所博士生张东刚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了其经济近代化的历程。由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化,在生产力的因素之外,最根本的特征是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亦即由一种依靠习俗或指令来分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少雪
书院改制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直接由封建中央政府发起和推动的一次对中国传统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改革,这其实是封建教育向资本主义教育转化的改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黄斌
在过去的30年间,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曲折的变革过程。本文基于相关政策的文本分析,先回顾了1978-2000年间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分权化变革的历史过程,再就现实偏离政策意图之原因与后果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2000年后义务教育财政制度之变革内容,并提出了未来三个重要的制度变革方向,即制度的独立化、决策的民主化和财政转移支付的技术化。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财政制度 政策意图 历史变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臣
<正>党的二十大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明确提出“强化学前教育”“幼有所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等要求。新形势下,加快构建普及普惠且有较好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已然成为中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构建科学高效的学前教育财政保障制度是其中的关键与核心。徐晓的著作《中国学前教育财政制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正是基于新时期的新命题,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洪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完善财税体制,建立现代制度",为我国财政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梳理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探寻现代财政制度的历史逻辑,挖掘财政制度现代化的动力之源,对于我国财政制度现代化的路径及战略选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关键词:
财政 现代化 生产力 生产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