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48)
2023(17987)
2022(14823)
2021(13845)
2020(11361)
2019(26320)
2018(25804)
2017(47348)
2016(26640)
2015(30245)
2014(30208)
2013(29297)
2012(27068)
2011(24751)
2010(25141)
2009(23162)
2008(22619)
2007(20328)
2006(17910)
2005(16226)
作者
(77640)
(64981)
(64896)
(61858)
(41239)
(31288)
(29401)
(25405)
(24612)
(23079)
(22246)
(21567)
(20710)
(20678)
(20347)
(20303)
(19672)
(19260)
(18745)
(18732)
(16404)
(16257)
(15848)
(14835)
(14821)
(14582)
(14341)
(14278)
(13100)
(12836)
学科
(120934)
经济(120831)
管理(68821)
(64193)
方法(51119)
(50155)
企业(50155)
数学(46060)
数学方法(45391)
中国(35641)
(30171)
(25869)
(25792)
地方(24280)
业经(23367)
(22609)
贸易(22596)
教育(22005)
(21994)
农业(20445)
(19291)
理论(18582)
环境(16620)
(16352)
银行(16296)
(16021)
金融(16018)
(15721)
(15577)
技术(15427)
机构
大学(385756)
学院(381823)
(162171)
经济(159000)
研究(139264)
管理(138057)
理学(119485)
理学院(118002)
管理学(115643)
管理学院(114927)
中国(99809)
科学(84709)
(82578)
(71492)
(70543)
(67680)
研究所(65395)
中心(61356)
业大(57920)
(56869)
财经(56782)
(56410)
师范(55841)
农业(53472)
北京(53017)
(51680)
经济学(51247)
(49481)
经济学院(46136)
师范大学(45452)
基金
项目(252783)
科学(199145)
研究(183305)
基金(182414)
(161184)
国家(159803)
科学基金(134802)
社会(116790)
社会科(110618)
社会科学(110588)
(98669)
基金项目(94855)
教育(90247)
自然(86505)
(85475)
自然科(84567)
自然科学(84538)
自然科学基金(83075)
资助(75460)
编号(73707)
成果(61234)
重点(58998)
(57335)
(56121)
课题(53975)
(52510)
教育部(49245)
创新(49065)
科研(48636)
国家社会(48588)
期刊
(176853)
经济(176853)
研究(120237)
中国(80179)
学报(63792)
教育(62332)
(61044)
科学(56925)
(53883)
管理(49559)
大学(48147)
学学(44652)
农业(41466)
技术(35723)
(31392)
金融(31392)
经济研究(30808)
财经(28687)
业经(26786)
(24837)
(23134)
问题(22998)
统计(20613)
(20543)
技术经济(19822)
(18382)
世界(18283)
(18178)
国际(17879)
商业(16778)
共检索到574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罗来军  朱艳  赵鹏飞  
中国目前教育规模的扩大提升了经济增长率,但教育质量的滑坡降低了经济增长率,教育总体上还是促进了经济增长。从教育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路径来看,中国的教育还未达到最优规模,仍需继续扩大,同时要注意发展初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平衡教育结构。教育质量的提高总是有利于经济增长,因此提高教育质量应成为教育政策的重点。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顾佳峰  
本文使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2000年中国各县教育经费支出情况,发现教育经费支出对GDP、地方财政支出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弹性较弱,都小于1,因此,瓦格纳法则不适用。在经济高速增长情况下,这种弱弹性限制了“4%”目标的实现。所以,当前除了要关心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更要关心教育经费使用的低效问题。要积极探索提高既定教育投入的产出效率和效益,通过良好而科学的教育产出管理,节约教育投入,提高办学效益,以缓解现有教育投入不足的压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覃思乾  
本文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1952-2003年中国教育投入与GDP之间的年度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均衡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在误差修正机制的不断调整下得以维持的;教育投入对GDP的弹性系数为0.8791;从长期来看,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从短期来看,经济增长是教育投入增长的原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杭永宝  
1993—2004年间中国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高职、本科以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155%、0·643%、0·453%、1·859%、4·038%、1·922%。总体上,中国教育事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因此,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行政推进力度,加快教育整体发展;在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体系的同时,努力实现教育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提高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匹配性;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贡献率;进一步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平衡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育理性消费,实现高中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玲  
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还比较低。文章利用静态指标体系计算了我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贡献度;通过建立动态回归模型进一步证明了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然后从教育投资总量、教育投资结构和教育投资效益三方面详细剖析了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低贡献水平的成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仲常  张建升  谭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雷钦礼  
Both 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 and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consider that each economy has an equilibrium path and eventually convergs its equilibrium path. Based on modern economic growth theory,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a time series model of equilibrium growth path and its error correction model, then builds Chinese long run equilibrium growth model and its short run linea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using ADF test for integration and Engle Granger method for cointegration.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周英章  金戈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教育投资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证明我国教育投资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馈关系 ,并在长期内稳定地存在着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 ,教育投资的经济增长弹性为 0 979。实证表明通过增加教育投资从而实现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在我国具有政策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长征  李怀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钱晓蕾  Russell Smysth  王秦  
在本文中,我们用变化产出函数来研究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作用,1990—2000年人力资本投资约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9%。此外本文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教育与经济增长是起到了互补作用而不是阈限作用,而且教育投资增加与教育技术进步的互补效应可以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丽呐  
文章基于省级、地市级和企业微观三个层面的数据系统分析了房价上涨对于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会通过成本机制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是由于工资粘性和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使得这种负面影响具有较大的滞后性。住房价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呈现倒U型的显著特征,这种特征的出现使得当住房价格上涨到一定幅度时,新的刺激房市政策会被住房价格对增长的负面影响所抵消而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欢明  
国内有关老龄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既有研究,受国外主流思想的影响比较大,都倾向于认为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负面作用。分析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将分别考察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资本形成和劳动生产率三个因素的影响,以期厘清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和结果。得到的主要结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数量的影响作用很有限;老龄化促进我国储蓄水平的提高,但是较低水平的储蓄-投资转化率影响了我国"第二人口红利"的效果;老龄化对我国劳动生产率具有负面影响,但影响有限。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爱民  王洪卫  
本文基于帕加诺的内生增长模型将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离,得出经济增长、投入总量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ADF检验J、ohansen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经济效率、投入总量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试图为我国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作出尝试性的回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洁  牛文军  
文章基于中国1965~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经济增长、电力消费和CO2排放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CO2减排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电力消费和CO2排放三个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经济增长和电力消费以及电力消费与CO2排放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但是经济增长与CO2排放之间只存在从经济增长到CO2排放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文哲   王明姬  
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动态演进的长期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系统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置换,新旧动能交替更迭,为经济增长注入了不竭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动能释放不充分、置换不彻底、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亟须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置换经济增长动力系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此,应挖掘内需动能潜力,重塑外需动能引擎,全面优化生产结构,保障新旧动能平稳转换,综合运用改革、开放、创新等政策工具,释放新动能发展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