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6)
2023(11223)
2022(9598)
2021(9185)
2020(7751)
2019(18498)
2018(18197)
2017(32956)
2016(19062)
2015(22040)
2014(22135)
2013(21699)
2012(20671)
2011(19082)
2010(19100)
2009(17607)
2008(17536)
2007(15859)
2006(13905)
2005(12779)
作者
(55405)
(46448)
(46180)
(44343)
(29546)
(22546)
(21320)
(18176)
(17824)
(16661)
(15930)
(15638)
(14928)
(14907)
(14803)
(14759)
(14289)
(13880)
(13508)
(13472)
(11708)
(11686)
(11429)
(10679)
(10567)
(10457)
(10441)
(10426)
(9537)
(9474)
学科
(77737)
经济(77665)
管理(42930)
(41083)
方法(36328)
数学(32916)
数学方法(32631)
(30529)
企业(30529)
中国(28143)
(21472)
教育(20495)
(20036)
贸易(20030)
(19610)
(19030)
(18581)
地方(15302)
农业(14125)
(13848)
业经(13603)
(13471)
理论(12599)
(11411)
银行(11371)
(11302)
金融(11299)
(10975)
(10922)
(10798)
机构
大学(279700)
学院(270882)
(115022)
经济(112759)
研究(106251)
管理(92637)
理学(79352)
理学院(78245)
管理学(76787)
管理学院(76270)
中国(75143)
科学(64257)
(62442)
(55575)
研究所(50842)
(50742)
(50066)
中心(46318)
(44455)
师范(44043)
(41395)
北京(40711)
业大(40640)
财经(40438)
农业(39953)
经济学(37815)
(37666)
(36944)
师范大学(36287)
教育(36015)
基金
项目(177102)
科学(139274)
研究(131120)
基金(127714)
(113363)
国家(112396)
科学基金(92758)
社会(82068)
社会科(77553)
社会科学(77529)
教育(66724)
(66722)
基金项目(66011)
(60083)
自然(58574)
自然科(57196)
自然科学(57171)
自然科学基金(56184)
资助(53741)
编号(52948)
成果(46118)
(42587)
重点(42285)
(40104)
课题(40080)
教育部(36524)
(36176)
国家社会(34401)
科研(34368)
中国(34287)
期刊
(122234)
经济(122234)
研究(91704)
中国(62314)
教育(54746)
学报(46963)
(44726)
科学(41658)
(38390)
大学(35474)
学学(32025)
管理(31837)
农业(30579)
技术(24416)
(22621)
金融(22621)
经济研究(21148)
财经(20807)
(18106)
(17858)
(17731)
问题(17127)
业经(16903)
国际(15411)
世界(14684)
职业(13151)
(13041)
技术经济(13001)
统计(12557)
(12350)
共检索到419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席海  沈民  
教育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学校类别之间的差异和持续扩大是我国当前教育发的现实。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这些差异将会影响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社会和谐的实现与小康社会的建立。本文在袁振国,劳凯声和沈利生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海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实践,而区域公平是实现教育起点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文章分析框架主要为两部分:一是运用GE指数分解法,分析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区域差异及贡献率;二是运用GINI系数分解法,分析各项教育经费投入来源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玲  
目前我国不仅存在着教育经费支出总量不足、相对量偏低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教育资金 条件下,普遍存在着教育经费支出的低效益现象。其原因主要有学校规模偏小、教育资源利用率低、学校地 区布局不合理、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当以及教育投资管理体制不健全等,为此,我们必须加大教育改革力 度,实施充分有效的政策,提高教育经费的支出效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奔  晏艳阳  
以我国31个省(市、区)的高等学校、中职学校、普通中学、普通小学等四类学校为例,对四类学校2000—2012年各省(市、区)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采用基尼系数法和核密度估计考察了四类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省际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建立了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影响因素的面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客观存在并且长期处于非均衡的状态,其中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最小,普通小学最大,其次为普通中学和中职学校,四类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与核密度估计曲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奔  晏艳阳  
以我国31个省(市、区)的高等学校、中职学校、普通中学、普通小学等四类学校为例,对四类学校2000—2012年各省(市、区)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采用基尼系数法和核密度估计考察了四类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省际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建立了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影响因素的面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客观存在并且长期处于非均衡的状态,其中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最小,普通小学最大,其次为普通中学和中职学校,四类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与核密度估计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人均GDP、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等经济因素对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影响最为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振宇  彭从兵  袁连生  
本文以1999-2011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地方普通高校为研究样本,分析省际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的差异、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省际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以教育事业费支出占总经费支出比例和人员支出占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例衡量的支出结构差异随时间呈扩大趋势;高校扩招带来的在校生绝对数量的变化显著影响基建经费支出占总经费支出比例,但两者间关系呈阶段性不同;省际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供给能力及意愿、高等教育质量、教育发展规模的差异会显著影响地方普通高校人员经费支出占事业费支出比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孙志军  李婷婷  
本文根据我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各1个省2003-2006年学校层面的教育经费数据,以小学为研究对象,采用Theil系数及其分解方法,考察了小学校际教育经费支出差异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以及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生均经费的校际差异总体上呈现了扩大趋势,其原因既可以归结为农村小学内部的差异占主导作用,又可以归结为县内差异的贡献在逐渐上升。其政策含义是,针对中西部地区以省和县为瞄准对象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同时,还需要提出一些具体措施以促使县级政府在县内学校间的经费分配更加公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杰  周佳民  
文章以1998年-2013年各省区市普通小学、普通中学和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数据为基础,利用基尼系数、泰尔系数及其分解技术,考察了我国教育经费生均支出省际差异及其趋势、结构和变动情况,并测算了人均财政收入对省际差异的贡献度。研究发现:第一,我国教育经费生均总支出的省际差异相对合理,三级教育生均支出省际差异呈"U"字型时间序列分布;第二,高校生均支出值占生均总支出值的比例一直超过50%,但占比逐年递减且对总支出的省际差异具有缩小作用,中小学则相反;第三,高校对生均总支出省际差异的贡献能力最大,但贡献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凯  张劲英  
高等教育财政的关注点从投入总量转移到生均标准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1999年到2008年间的各省相关数据显示,多数省份的高等教育生均支出水平下降,凸显高等教育财政对学生规模扩张的准备不足;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的影响,省际高等教育生均支出水平的差距较大,且投入压力与支出水平间呈现反向关系;不同经济基础省份生均支出影响因素有明显差异,经济较发达省份生均支出水平与社会产业结构关系较为紧密,而较落后省份受教育规模扩张影响较大。为此,教育管理部门应在考虑到政府财政能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前提下,衡量本省高等教育的合理结构和规模,制订和维护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标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焰  崔玉平  
本文基于2001-2010年中国31个省域普通高等学校生均事业经费支出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省际高教经费支出的收敛与空间依赖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全国高教经费支出省际差异变化显著,不存在稳定的σ-收敛;全国及西部地区高教经费支出增长率与期初支出水平呈反比例变动关系,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中部和东部区域不存在俱乐部收敛。为此,应提高欠发达省域高教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这有助于推进高等教育财力资源均衡配置的进程;同时,也应注重相邻省域高教经费支出增长速度、高教规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因素对省际高教经费支出收敛的积极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熊琪  雷江华  
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影响着经费的使用效率。本文分析我国当前特殊教育学校1998-2009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发现:经费支出总量逐年增长,但相对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个人经费紧张,奖贷助学金比例偏低,公务费用过高以及地区差异显著等问题。由此建议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力度并优先保证特殊教育经费支出,合理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帅宁  黄伟伟  
高校教育经费的支出由事业性经费支出和基建支出两部分构成,其中事业性经费支出又由个人部分支出和公用部分支出构成。本文针对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支出构成,通过实证与比较的方法,分析了江西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现状,揭示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倪海  回世勇  吕晓英  
在分析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差距的基础上,建立了变系数时点个体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地区生产总值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影响和时期、地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差距较大,但经费投入的地区差异出现缩小的态势。全国教育经费投入的时期效应在逐年增大。大多数西部地区教育经费对生产总值的弹性高于东部省份,而自发性教育投入水平低于东部地区。多数中部省份的地区效应和弹性值介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为了降低教育经费投入的地区差异和实现教育服务均等化目标,应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加强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中西部地区综合经济社会环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飞虎  
有人认为,超额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因为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所以均能实现全额税前扣除;也有人认为,在企业发生亏损的情况下,超额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要受到五年的法定亏损弥补期的限制,未必都能实现全额税前扣除。本文通过实例予以剖析,认为应区分企业的盈利、亏损情况而分别考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罗文  吴军  张爱袖  
基于内部审计视角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绩效审计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然后详细说明了绩效审计的三个层次:经济性审计、效率性审计、效果性审计,并初步构建了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加强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建设的几点建议,以推进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